《原幼心法》~ 上卷 (2)

回本書目錄

上卷 (2)

1. 原坐臥

詳按《內經》與崑山顧翰林之法,為妊婦十忌,保護胎孩。

一勿睡熱炕。北方有此,南方火櫃亦同。

一勿飲燒酒。凡各樣燒酒及黃酒、白酒,有藥者,均不宜飲多。

一勿食煎炒炙煿之物。

一勿食蔥、韭、蒜、薤、胡椒、茱萸。

一勿於星月下仰臥,及當風洗浴、坐臥。

一勿食辛辣鹹酸。

一勿食水果、魚鱉、狐兔、鴿雀。

一勿食江西老雞。

一勿久立,勿久坐,勿久臥,勿久行。

一宜靜而不宜躁,宜涼而不宜熱。

白話文:

根據《內經》和崑山顧翰林的方法,訂出了孕婦的十大禁忌,這些都是為了保護胎兒的健康。

一、不要睡在過熱的炕上。北方常見這種情況,南方的火櫃也同樣需要注意。

二、不要飲用烈酒。包括各種烈酒,如燒酒、黃酒、白酒,以及加了藥材的酒,都不宜多喝。

三、避免食用煎炸烘烤的食物。

四、避免食用蔥、韭菜、大蒜、薤、胡椒、茱萸等刺激性食物。

五、不要在星月下的露天地方仰臥,也不要迎風洗浴或坐臥。

六、避免食用辛辣、鹹、酸的食物。

七、避免食用水果、魚類、甲殼類、狐肉、兔肉、鴿子、雀鳥等食物。

八、避免食用江西的老雞。

九、不要長時間站立,不要長時間坐著,不要長時間躺著,也不要長時間行走。

十、應該保持心情平靜,避免焦躁,生活環境應涼爽,避免過熱。

2. 原生

用光按:《內經》曰:婦人妊娠一月之時,足厥陰脈養之,二月足少陽脈養之,三月手少陰脈養之,四月手少陽脈養之,五月足太陰脈養之,六月足陽明脈養之,七月手太陰脈養之,八月手陽明脈養之,九月足少陰脈養之,十月足太陽脈養之。三百滿足則當生,宜先備黃連、甘草二味各九分,銼,作一貼收。

候待產母欲之生時,即用水一小鐘,濃煎三之一汁,去渣,仍以細絹濾過,待孩兒初生下,急用軟絹或細綿包手指,蘸藥入兒口中,摳出口內惡血片,則終身無痘疳等病。如或不及,即以藥灌之,待吐出來惡沫血痰,方與乳食,年長智睿,聰明而無病,此法當於未發聲前用之,宜仔細。

一小兒斷臍必須緊扎牢縛,留五七寸長在孩臍上,以軟舊布巾包縛,勿令尿濕其中,並洗兒不可近臍,使無水氣,自無臍風、撮口之病。

一初生三五月間,宜繃縛令臥,勿豎頭抱出,免至驚癇。

一乳與飯食不可一時混吃,兔生疳癖痞積。

一宜用七八十歲老人舊裙、舊褲,改小兒衣衫,令兒有壽,雖富貴之家,切不可新制紵絲、綾羅、氈絨之類與小兒穿,不惟生病,亦且折福。愚意滿月受賀,宴賓宰殺,亦恐不宜。

一兒生四五個月□□□吃間以軟飯,嚼爛略與之,以鎮腸胃,切不可□□宜乳吃。六個月以後,方以稀粥哺之。周歲以前,切不可吃葷腥並生冷之物,令兒多疾。若待二三歲後,臟腑稍壯,才與葷腥最好。但禽犢之愛,守此戒者少,賢父母能之。

白話文:

[原生] 根據《內經》記載:女性懷孕首月,是由足厥陰脈負責營養供應,第二月轉為足少陽脈,第三月由手少陰脈接手,第四月是手少陽脈,第五月再轉為足太陰脈,第六月為足陽明脈,第七月手太陰脈,第八月手陽明脈,第九月足少陰脈,最後十月由足太陽脈負責。滿三百天胎兒成熟便會出生,建議提前準備黃連和甘草各九分,研磨後製成一帖保存。

等待產婦即將生產時,取一小鍋水,濃煎三分之一汁液,去除渣滓,再透過細絹過濾,待新生兒出生後,迅速使用柔軟的絹或細棉包住手指,蘸取藥汁放入嬰兒口中,清除口腔內的污血,這樣孩子一生都不會有痘瘡等疾病。如果來不及,可以將藥汁灌入口中,等到吐出污血和痰沫,才能餵食乳品,孩子長大後智慧開朗,健康無病。這個方法應該在嬰兒哭聲出現前使用,請謹慎處理。

新生兒剪斷臍帶後,務必緊密纏繞,保留五到七寸長度在肚臍上,用柔軟舊布包裹,避免尿液弄濕,洗澡時也要遠離臍部,防止水氣侵入,這樣就不會有臍風或撮口的問題。

在嬰兒出生三到五個月期間,應讓其平躺,不要豎著抱起,以免引起驚嚇或癲癇。

哺乳和飯食不能同時進行,以免造成疳癖痞積等問題。

建議使用七十到八十歲老人的舊裙子或舊褲子,改製成嬰兒衣物,可以保佑孩子長壽,即使富裕家庭,也不該給孩子穿新製的紵絲、綾羅、氈絨等材質的衣服,不僅可能導致疾病,也會消耗孩子的福報。個人認為,滿月慶祝、宴請賓客和宰殺動物,可能也不適合。

在孩子四到五個月大時,偶爾可以餵食一些軟飯,嚼碎後少量餵食,以穩定腸胃,但切記不可替代母乳。六個月後,可開始餵食稀粥。一週歲前,絕對不能讓孩子接觸葷腥或生冷食物,以免引發疾病。等到兩三歲後,臟腑功能較強,再適量攝取葷腥食物最佳。然而,面對心愛的孩子,很少有人能堅守此原則,希望有智慧的父母能做到。

3. 原乳

彭用光曰:養嬰孩第一真訣,全在乳母得人,乳母年壯,氣血充盛,德性溫良,乳汁濃厚,如熟雞蛋白樣者為佳。以此等婦為乳母,則所乳嬰孩血氣循序充旺,百病不生,自然長大成人。蓋以其乳母之善良——能守一切禁戒,忍卻一切厚味,又無情欲之動中,所以乳母自己無病而易養也。

如或偶有吐乳、潮熱等證,急宜先詢問乳母經次及身上有何病動,曾吃何飲食,或曾被風寒外感,急宜先調治乳母,服以對症之藥,禁其一切當戒之物,使乳母早安,所謂母安則子安也。幼孩暫吃無病別婦之乳,俟本乳母身安則復乳也。間有一等婦女含羞,有病諱而不言,或有妊娠亦隱而難察,所以乳子為病極深,尤當一一堤防,以真情令老嫗以術察之,如或有此,必當改察乳母。

庶乎,幼孩之無病而不為醫師之所誤!幼孩為啞科,若此,則代其告冤苦,以免其灌藥灸艾之枉屈,庶得以永其天年,為父母當留心於此。此育嬰之第一關,實真切而淺近也,舉世多忽略而不悟性,惟醫小孩,而鮮究其乳母。愚不揣慵陋而原之,曰:況乳母飲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動中,乳脈便應。

若不節謹,兒病立至。又乳母初病,其溺必數,即須調理其母,母安則子安。防患於未形,善之善者也。

白話文:

彭用光說:養育嬰兒最關鍵的訣竅,在於選擇合適的乳母。乳母應該是年富力強,氣血旺盛,性格溫和善良,並且乳汁濃稠,像熟雞蛋的蛋白一樣是最好的。如果讓這樣的女人當乳母,她所哺育的嬰兒氣血會順序充盈旺盛,不會容易生病,自然能健康長大成人。這是因為乳母的善良--她們遵守各種禁忌,避免吃所有厚味的食物,沒有慾望的騷擾,所以乳母自己不容易生病,也容易照顧好孩子。

假如有時嬰兒出現吐奶、發燒等症狀,首先應該問問乳母的月經週期以及身體是否有其他病症,吃了什麼食物,或者是否受了風寒,應先調理乳母,給予對症的藥物,禁止她食用所有應忌口的食物,讓乳母早日康復,這就是俗稱的「母安則子安」。幼兒可以暫時喝其他健康婦女的奶,等到原本的乳母身體康復再繼續哺乳。有些婦女可能害羞,有病也不說,或者懷孕了也難以察覺,這會導致哺育的孩子病得很重,因此必須一一防範,用誠意請年長的女性用方法檢查,如果有這種情況,一定要換乳母。

這樣,才能確保嬰兒不生病,不會被醫生誤診!嬰兒通常無法表達病情,如果我們能這樣做,就可以替他們申訴痛苦,避免他們無辜地被灌藥或灸療,才能讓他們延續生命,做父母的應該要留意這一點。這是養育嬰兒的第一步,其實很實際且簡單,但大多數人都忽略了,只專注於治療小孩,卻很少去研究乳母的情況。我雖然自認愚鈍,但還是想指出,乳母的飲食下嚥,乳汁就會分泌;有慾望騷擾,乳脈就會反應。

如果不加以節制,孩子的病就會馬上來。另外,乳母一開始生病,她的排尿一定會增多,這時候就應該調整乳母的身體狀況,母親好了,孩子也會好。防患於未然,是最上等的善行。

4. 原變蒸

用光按:《內經》曰:小兒之初生,血氣未足,陰陽未和,臟腑未實,骨骼未全,有變蒸之後,每三十二日一發熱,或吐,或汗,或呻吟不食,此為長血脈、全智意之常候,不須治而自愈。按諸家所論,皆謂乃小兒長骨脈臟腑,謂神志也。自生之日始,每三十二日一變。凡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除手足四十五碎骨外,正有三百二十日。

自□丁骨而上,一日十骨,三十二日乃為一變,骨氣始生。一變生一臟或一腑,十變則臟腑始足。每變發為虛熱諸症,亦有胎氣壯實,暗變而無發熱證。此骨節臟腑,由變而全,胎毒亦□變而啟也。為兒醫者,可不審乎?但變蒸發熱,則幼孩上唇有白小點,若此則不必服藥,亦不可輕發汗,待其自愈。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述,新生嬰兒初生時,體內的血氣尚未充足,陰陽失調,臟腑功能未完全發展,骨骼也未健全。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所謂的「變蒸」階段,每三十二天就會出現一次發熱的現象,有的會嘔吐,有的會出汗,有的會呻吟且不想吃東西,這些都是在促進血脈成長與心智發展的正常現象,通常無需特別治療,便能自行康復。

根據各家學說,這段時間是嬰兒骨骼、脈絡及臟腑發育的關鍵期,也是神智成長的時期。從出生開始,每三十二天身體就會經歷一次轉變。人體共有三百六十五塊骨頭,扣除四肢的四十五塊細小骨頭,剩餘的三百二十天正好對應其餘骨頭的成長週期。

從最底下的骨頭開始,每天會有十塊骨頭在成長,到第三十二天就完成了一次轉變,這時骨氣開始生長。每次轉變可能隻影響一個臟器或一個腑器,經過十次轉變,所有的臟腑才會完全發育。每次轉變時,可能會伴隨虛熱等各種症狀,但也有些胎兒本來就較為強壯,轉變過程悄無聲息,不會出現發熱的徵兆。通過這種轉變,骨節和臟腑得以完全發育,胎兒在母體中的毒素也會在轉變中被啟動並排出。作為兒科醫生,豈能忽視這一點呢?

然而,在經歷轉變導致發熱時,幼兒的上脣會出現小白點,這種情況下,無需服用藥物,也不能輕易地讓其出汗,只需等待自然康復即可。

5. 原諸疳

用光按:《內經》曰:母有娠,兒食其乳則為疳。母乳孩而父交會,謂交精;妒,乳則成疳。又曰數食肥,令人內熱;數食甘,令人中滿。蓋其病因肥甘所致,故命名曰疳。若夫襁褓中之乳子,與二三歲之孩提,乳哺未息,胃氣未全,而穀氣尚未充也。

父母不能調和,惟務姑息,舐犢之愛,遂令恣食肥甘與夫瓜果生冷,及一切烹飪調和之味,朝餐暮食,漸成積滯膠固,以致身熱體瘦,面色痿黃,或肚青、蟲痛、瀉利,而諸疳之證作矣。錢仲陽曰:小兒病疳,多因大病後,或吐瀉後,以藥下之,致脾胃虛損,亡津液而成。

蓋此證實由愚醫之所害耳,斯言也,特一端耳,未可悉而為然,其所謂大病吐瀉,豈非飲酒之所致與。夫仲陽為兒醫之祖,豈有誤耶?其所論諸疳形證治法,班班可考,學者不可不審。

如疳在肝,則膜遮睛,法當補肝,地黃丸主之;疳在心,則面頰赤,身體壯熱,法當補心,安神丸主之;疳在脾,則體黃腹大,好食泥土,法當補脾,益黃散主之;疳在肺,則氣喘,口鼻生瘡,亦當補脾,益黃散主之,此虛者補其母也;疳在腎,則極瘦而身生瘡疥,法當補腎,地黃丸主之。

筋疳則瀉血而瘦,當服補腎地黃丸;內疳則目腫腹脹,利色無常,或沫清白,漸而瘦弱,此冷證也,宜服木香丸;外疳鼻下赤爛,自揉鼻頭有瘡,不結痂,繞目而生,當用治瘡蘭香散、白粉散等藥。法曰:諸疳皆依本臟而補其母,則子自安。假令日中潮熱,是心中虛熱也。肝為心之母,宜先補肝,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平,而潮熱愈。

以余皆仿此。大抵疳病,當辨冷熱肥瘦而治。其初病者為肥熱疳,久病者為瘦冷疳。冷則用木香丸,熱則當用胡黃連丸。冷熱疳並,宜用如神丸之類。惟小兒之腑臟柔弱,不可痛擊,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證。為兒醫者,常當以幼幼之心為心,而善調之。無縱巨膽,亡為施治,以絕人之嗣續,幸甚。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述,如果母親懷孕期間哺乳,孩子食用了這乳汁就會得疳疾。如果母親在哺乳期,父親與她發生性關係,這種情況被稱為「交精」;如果母親在此時哺乳,也會導致孩子得疳疾。另外,《內經》還提到,過量食用肥厚食物,會讓人產生內熱;過度攝取甜食,會導致腹部脹滿。由此可知,疳疾的成因大多來自於過度食用肥厚與甜食,所以這種病被命名為疳疾。

對於襁褓中的嬰兒,或是兩三歲的小孩,他們仍在哺乳期,胃氣尚未完全成熟,穀氣也尚未充足。但父母往往溺愛孩子,任由他們食用肥厚美食、瓜果生冷食物,以及各種烹飪調味的食物,從早到晚不停歇。久而久之,這些食物在孩子體內堆積,形成凝滯,導致孩子體溫升高、體型消瘦、臉色蒼黃,甚至出現肚子青色、腸蟲疼痛、腹瀉等症狀,這些都是疳疾的典型表現。

錢仲陽認為,小孩得疳疾多是在經歷大病或嘔吐、腹瀉後,用藥物進行治療,結果導致脾胃虛弱,流失津液而引發的。他認為這種病是因為無知的醫生造成的。然而,他的這種說法只是一種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確。他所說的大病、嘔吐和腹瀉,難道不是過量飲酒所導致的嗎?

錢仲陽作為兒童醫學的始祖,怎麼可能出錯呢?他對於疳疾的形態、徵兆和治療方法的描述,都十分詳細,值得學習者深入研究。

例如,如果疳疾在肝臟,眼睛會被薄膜遮蓋,治療應補肝,使用地黃丸;如果疳疾在心臟,臉頰會泛紅,身體會持續高熱,治療應補心,使用安神丸;如果疳疾在脾臟,皮膚會變黃,腹部會腫大,喜歡吃泥土,治療應補脾,使用益黃散;如果疳疾在肺臟,會出現呼吸急促,口鼻長瘡,同樣要補脾,使用益黃散,這是因為肺臟虛弱,需要補強其母臟脾臟;如果疳疾在腎臟,身體會極度消瘦,皮膚長瘡癬,治療應補腎,使用地黃丸。

筋疳會導致排血便且身體消瘦,應服用補腎地黃丸;內疳會導致眼睛腫脹,腹部膨脹,排泄物顏色不穩定,或呈泡沫狀白色,逐漸變得瘦弱,這是寒冷症狀,適合服用木香丸;外疳會導致鼻子下方紅腫潰爛,自己揉搓鼻頭會長瘡,不會結痂,並圍繞眼睛周圍長出,應使用治瘡蘭香散、白粉散等藥物。原則上,所有疳疾都應根據臟器狀況補強其母臟,子臟自然能獲得安寧。例如,如果中午時刻發燒,這是心臟虛弱引起的熱度。肝臟是心臟的母臟,應先補肝,待肝臟實力恢復後再調節心臟,心臟得到母臟的支持,內部功能就能平穩,潮熱的症狀也能消失。

其他情況也可依此類推。總的來說,對待疳疾,應辨別冷熱、肥瘦的不同症狀來進行治療。初期病狀為肥胖熱性疳疾,長期患病則轉為消瘦寒性疳疾。如果是寒性,應使用木香丸;如果是熱性,應使用胡黃連丸。若是冷熱混合的疳疾,可以使用如神丸等藥物。但要注意,兒童的臟器較為柔弱,不能過度使用強烈的藥物,過度治療可能會導致津液流失,進而形成疳疾。作為兒童醫生,應以愛護孩子的心態去調理他們,不能隨意使用劇烈藥物,以免斷送孩子的未來,這是非常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