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幼心法》~ 附錄 (2)

回本書目錄

附錄 (2)

1. 附錄

燒針丸,治膈吐逆下,注瀉不止。

黃丹,硃砂,白礬(枯)

上為末,以棗肉丸,如大豆大,每用三四丸,戳針尖上,於燈焰上燒過,研爛,涼,米泔水調下,瀉者食前,吐者無時。又名硃砂丸。

木香清膈飲子,治小兒痢。

木香,人參,甘草,厚朴,陳皮,茯苓,杏仁,雞蘇,縮砂,麥門冬

上㕮咀,薑棗煎服,效。

乳子詩

養子須調護,看承莫縱馳。乳多終損胃,食壅即傷脾。衾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

彭用光曰:凡嬰孩在襁褓中,及能笑語、行動之時,俱宜常見天日,並受地氣,則嬰孩氣血堅壯,易養成人,如高山之樹木堅實也。惟大暑、大寒、暴風、烈日、霜雪之時,則當保護迴避,所謂「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也。

白話文:

[附錄]

燒針丸,治療胃部吐逆、腹瀉不止。用黃丹、硃砂、枯白礬研磨成粉末,用棗肉做成像大豆一樣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到四丸,用針尖戳破,在燈火上燒過,研磨成粉末,放涼後,用米湯送服。腹瀉者飯前服用,嘔吐者隨時服用。此藥也稱為硃砂丸。

木香清膈飲,治療小兒痢疾。用木香、人參、甘草、厚朴、陳皮、茯苓、杏仁、雞蘇、縮砂仁、麥門冬等藥材,切碎後,用薑棗水煎服,療效很好。

養育孩子需要注意調養護理,不要讓孩子放縱嬉戲。奶水過多會損傷胃,飲食過飽會傷害脾胃。蓋被過厚沒有好處,穿衣適度才正確。沒有風的時候多曬太陽,要順應天時寒暑變化。

彭用光說:嬰兒在襁褓中,以及能笑能說話、能行動的時候,都應該經常曬太陽,接觸地氣,這樣嬰兒氣血強壯,容易長成大人,就像高山上的樹木一樣堅實。只有在大熱、大寒、暴風、烈日、霜雪等天氣,才應該保護他們,避免受寒受暑。「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