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小兒直訣》~ 卷四 (14)
卷四 (14)
1. 卷四
歸脾湯,治乳母脾經氣鬱,致兒為患。
人參,白朮,茯神,黃耆,龍眼肉(各二錢),遠志(一錢),酸棗仁,木香,甘草(炙,三分)
上薑棗水煎服。加柴胡、山梔,名加味歸脾湯。
越鞠丸,治乳母六郁,傳兒為患。或胸滿吐酸,齒痛瘡疥等症。
蒼朮,神麯(炒),香附子,山楂,山梔(炒),撫芎,麥芽(炒,各等分)
上為末,水調神麯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滾湯下。子母並服。
清心丸,治驚熱煩躁。
人參,茯神,防風,硃砂,柴胡(各二錢),金箔(三十片)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竹瀝調下。
安神丸,治邪熱驚啼,心肝壯熱,面黃頰赤。
麥門冬(去心,焙),牙硝,白茯苓,乾山藥,寒水石,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二分半)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
薛按:前方降火化痰,辛散寒涼之劑,不宜過服,恐反傷脾胃也。若睡中驚悸不安,宜用秘旨安神丸。若因乳母脾氣鬱熱,致兒為患者,宜用加味逍遙散。若因乳母怒氣,肝經發熱,致兒為患者,宜用加味小柴胡湯。若因乳母飲酒,胃經發熱,致兒為患者,宜用葛花解酲湯。
葛花解酲湯,治乳母酒後,乳兒遺熱為患。
白豆蔻,砂仁,葛花(各五錢),乾生薑,白朮,澤瀉,神麯(炒黃,各二錢),白茯苓,陳皮,人參,豬苓(各一錢半),木香(五分),青皮(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服。
薛按:前方氣味辛散,不得已而用之耳。蓋酒病服之雖效,頻服則陰損元氣,折人長命,可不慎哉。
花大膏,治夜啼。
燈花一夥
上塗乳上,令兒吮之。
薛按:前症有因停乳腹痛者,有因陰盛發躁者,有因寒盛腹痛者,有因乳母鬱悶,怒氣傳兒者,有因乳母停滯傳兒者,治法說見本論。
釣藤散,治夜啼。
釣藤鉤,茯神,茯苓,川芎,木香,當歸(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棗水煎。
六神散,治面青啼哭,口出氣冷,或泄瀉不乳。
人參,山藥,白朮(各五錢),甘草(二錢),白茯苓,扁豆(炒,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水煎。
當歸散,治夜啼不乳。
當歸,白芍藥,人參(各二錢五分),甘草(炙,一錢二分),桔梗,陳皮(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灌之。
蟬蛻釣藤散,治肚痛驚啼。
釣藤,天麻,茯苓,川芎,白芍藥(各二錢),甘草,蟬蛻(各一錢)
上每服一錢,燈心水煎。
羚羊角丸,治行遲。
羚羊角,虎脛骨(醋炙黃),生地黃(焙),酸棗仁,白茯苓(各五錢),肉桂,防風,當歸,黃耆(各二錢五分)
上為末,煉蜜成劑。每服一皂子大,白湯化下。
白話文:
[卷四]
歸脾湯,用於治療哺乳期婦女脾經氣鬱,導致嬰兒受影響。 藥方成分:人參、白朮、茯神、黃耆、龍眼肉(各2錢)、遠志(1錢)、酸棗仁、木香、炙甘草(3分)。用薑棗水煎服。 加柴胡、山梔則稱為加味歸脾湯。
越鞠丸,用於治療哺乳期婦女六鬱(六種鬱結之症)傳給嬰兒,或胸悶吐酸、牙痛、瘡疥等症。藥方成分:蒼朮、炒神麴、香附子、山楂、炒山梔、川芎、炒麥芽(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和神麴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滾水送服。母子同服。
清心丸,用於治療驚嚇導致的發熱煩躁。藥方成分:人參、茯神、防風、硃砂、柴胡(各2錢)、金箔(30片)。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竹瀝送服。
安神丸,用於治療邪熱導致的驚啼、心肝火旺、面黃頰赤。藥方成分:麥門冬(去心,焙)、牙硝、白茯苓、乾山藥、寒水石、甘草(各5錢)、硃砂(1兩)、龍腦(2分半)。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芡實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半丸,用砂糖水化開送服。
薛氏按語:前面降火化痰、辛散寒涼的藥方,不宜服用過量,以免損傷脾胃。如果睡覺時驚悸不安,宜用秘旨安神丸。如果因哺乳期婦女脾氣鬱熱導致嬰兒受影響,宜用加味逍遙散。如果因哺乳期婦女怒氣、肝經發熱導致嬰兒受影響,宜用加味小柴胡湯。如果因哺乳期婦女飲酒、胃經發熱導致嬰兒受影響,宜用葛花解酲湯。
葛花解酲湯,用於治療哺乳期婦女飲酒後,嬰兒因遺留的熱症而受影響。藥方成分:白豆蔻、砂仁、葛花(各5錢)、乾生薑、白朮、澤瀉、炒黃神麴(各2錢)、白茯苓、陳皮、人參、豬苓(各1錢半)、木香(5分)、青皮(3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2錢,用白水送服。
薛氏按語:前面藥方氣味辛散,不得已才使用。酒病服用雖有效,但頻頻服用則會損傷陰氣元氣,減損壽命,不可不謹慎。
花大膏,用於治療嬰兒夜啼。藥方成分:燈花(燈芯絨)。將燈花塗抹在乳房上,讓嬰兒吮吸。
薛氏按語:前面提到的症狀,有的因停乳腹痛引起,有的因陰盛發躁引起,有的因寒盛腹痛引起,有的因哺乳期婦女鬱悶、怒氣傳給嬰兒引起,有的因哺乳期婦女停滯傳給嬰兒引起,治療方法詳見本論。
釣藤散,用於治療嬰兒夜啼。藥方成分:釣藤鉤、茯神、茯苓、川芎、木香、當歸(各1錢)、甘草(5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2錢,用薑棗水煎服。
六神散,用於治療面色青白、啼哭、呼氣冰冷,或腹瀉、哺乳不足。藥方成分:人參、山藥、白朮(各5錢)、甘草(2錢)、白茯苓、炒扁豆(各1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錢,用薑棗水煎服。
當歸散,用於治療嬰兒夜啼、哺乳不足。藥方成分:當歸、白芍藥、人參(各2錢5分)、炙甘草(1錢2分)、桔梗、陳皮(各1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2錢,用水煎服。
蟬蛻釣藤散,用於治療嬰兒腹痛、驚啼。藥方成分:釣藤、天麻、茯苓、川芎、白芍藥(各2錢)、甘草、蟬蛻(各1錢)。每次服用1錢,用燈芯草水煎服。
羚羊角丸,用於治療嬰兒行走遲緩。藥方成分:羚羊角、醋炙黃虎脛骨、焙生地黃、酸棗仁、白茯苓(各5錢)、肉桂、防風、當歸、黃耆(各2錢5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皂子大小,用白水化開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