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小兒直訣》~ 卷一 (1)
卷一 (1)
1. 脈法
脈弦急氣不和,脈沉緩傷食,脈促結驚虛,脈浮為風,脈沉細為寒,脈亂不治。
薛按:脈者,人身之造化。病機之先見,用藥之準繩,不可不先明諸心者也。《全幼心鑑》云:小兒一歲以前,看虎口食指寅卯辰三關,以驗其病。脈紋從寅關起不至卯關者易治;若連卯關者難治;若寅侵卯卯侵過辰者,十不救一。其脈紋見有五色。如因驚必青,瀉痢色紫,當以類而推之。
一歲後則可用一指轉側,辨其三部。脈弦急浮沉,四五歲後脈七八至而細數者為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六至五至者為虛為寒。弦緊者為風癇,弦急為客忤。其變蒸者脈必散亂。骨間有熱,脈則沉數。若浮而不調,為鬼祟浮大。而數為風熱,伏結為物聚,微細為疳積,為腹痛,浮而洪為有蠱,浮而遲為胃寒。
白話文:
脈搏跳動急促,呼吸不順暢,說明氣機不和。脈象沉而緩慢,食慾不振,說明傷食。脈搏急促而緊結,表示驚恐虛弱。脈象浮於表面,說明有風邪入侵。脈象沉而細小,說明體寒。脈象紊亂無序,難以治療。
小嬰兒一歲以前,可以觀察虎口食指的寅卯辰三關脈象,判斷病情。脈紋從寅關起,不到達卯關者容易治癒;如果連到卯關,則難治;如果寅關侵犯卯關,卯關侵犯過辰關,則十之八九無法救治。脈紋還有五種顏色,比如驚恐時脈色青,瀉痢時脈色紫,其他可以類推。
一歲以後,就可以用一根手指轉動,辨別脈搏的三部。脈象弦急浮沉,四五歲以後脈搏七八至而細數者為正常。九至者傷,十至者困,六至五至者虛寒。弦緊者為風癇,弦急者為客忤。如果出現發熱蒸騰的症狀,脈象就會散亂。骨骼之間有熱,脈象沉而數。如果浮而不調,為鬼祟浮大;脈象浮大而數為風熱;伏而緊結為物聚;微細為疳積,導致腹痛;浮而洪大為有蠱;浮而遲緩為胃寒。
此論脈之大要耳。然小兒血氣未實,驚則氣散,氣散則脈亂矣。又當參以三部五脈。三部者,乃看面上氣色,虎口脈紋,寸口一指脈。五脈者,上按額前,下診太衝,並前三部,謂之五脈也。治法雖分虛實,然實者病氣實而形氣虛也,虛者形氣病氣俱虛也。經云:真氣奪則虛,邪氣勝則實。
又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東垣先生云:形病俱實,當瀉之。形病俱虛,當補之。(詳見後圖下)
白話文:
這篇主要論述脈象的重要。然而小孩子的血氣還未充實,受驚嚇就會導致氣散,氣散則脈象紊亂。除此之外,還要參照三部五脈。三部是指觀察面部的氣色、虎口處的脈紋以及寸口一指的脈象。五脈是指上按額頭,下診太衝,加上前述的三部,合稱為五脈。治療方法雖然分為虛實,但實證其實是病氣實而形氣虛,虛證則是形氣和病氣皆虛。經書說:「真氣被奪則虛,邪氣盛則實。」
又說:「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東垣先生說:「形病俱實,應當瀉之。形病俱虛,應當補之。」(詳細內容請參閱後面的圖示)
2. 面部症
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若色赤者熱也,宜隨證治之。
薛按:左腮屬肝,其色青者為順,白者為逆。若色赤主肝經風熱,發熱拘急。青黑主驚風,腹痛。淡赤主潮熱,痰嗽。右腮屬肺,其色白者為順,赤者為逆。若赤色甚者,主咳嗽喘急,悶亂飲水。傳於腎,則小便赤澀,或淋閉不通。額上屬心,其色赤者為順,黑者為逆。若青黑主驚風,腹痛瘛瘲,啼哭。
微黃主盜汗,頭髮乾燥,驚疳,骨熱。鼻屬脾,其色黃者為順,青者為逆。若色赤,主脾經虛熱,飲食少思。深黃主小便秘,而鼻燥衄血。頦屬腎,其色黑者為順,黃者為逆。若色赤,主腎與膀胱有熱,而小便不通。
白話文:
臉部各部位對應五臟,左臉頰為肝,右臉頰為肺,額頭為心,鼻子為脾,下巴為腎。如果這些部位呈現紅色,就代表身體有熱症,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左臉頰屬肝,顏色青色為正常,白色則代表氣血逆流。如果呈現紅色,代表肝經有風熱,會發熱、身體緊繃;青黑色代表驚風、腹痛;淡紅色代表潮熱、痰嗽。
右臉頰屬肺,顏色白色為正常,紅色則代表氣血逆流。如果紅色很明顯,代表咳嗽喘不過氣、胸悶、想喝水;若熱氣傳到腎臟,則小便顏色深紅,或尿道阻塞。
額頭屬心,顏色紅色為正常,黑色則代表氣血逆流。如果呈現青黑色,代表驚風、腹痛、抽搐、哭鬧;微黃色代表盜汗、頭髮乾枯、驚癇、骨頭發熱。
鼻子屬脾,顏色黃色為正常,青色則代表氣血逆流。如果呈現紅色,代表脾經虛熱,食慾不振;深黃色代表小便困難、鼻子乾燥、鼻出血。
下巴屬腎,顏色黑色為正常,黃色則代表氣血逆流。如果呈現紅色,代表腎臟和膀胱有熱,導致小便不順暢。
3. 目部症
目內色赤者心實熱,導赤散。淡紅者心虛熱,生犀散。青者肝實熱,瀉青丸。淡青者肝虛熱,地黃丸。黃者脾實熱,瀉黃散。微黃者脾虛熱,益黃散。白而混者肺實熱,瀉白散。目無睛光者腎虛也,地黃丸主之。
薛按:目者五臟之精華。各有所主:白睛屬肺,黑睛屬肝,上下眼胞屬脾,紅脈屬心,瞳人屬腎。此五臟之正色也。然白睛本屬肺,而見紅色,此心克肺之賊邪也。見青色,此肝乘侮之微邪也。見黑色,此腎乘肺之虛邪也。見黃色,此脾乘肺之虛邪也。余仿此。
白話文:
眼睛裡面的顏色,紅色代表心火旺盛,可以用導赤散治療;淡紅色代表心氣虛弱,可以用生犀散治療;青色代表肝火旺盛,可以用瀉青丸治療;淡青色代表肝氣虛弱,可以用地黃丸治療;黃色代表脾火旺盛,可以用瀉黃散治療;微黃色代表脾氣虛弱,可以用益黃散治療;白色混濁代表肺火旺盛,可以用瀉白散治療;眼睛沒有光彩,代表腎氣不足,可以用地黃丸治療。
眼睛是五臟精華的反映,白睛屬於肺,黑睛屬於肝,上下眼瞼屬於脾,紅脈屬於心,瞳孔屬於腎。這些都是五臟的正常顏色。但是,如果白睛出現紅色,就代表心火克制肺氣,是邪氣入侵的表現;出現青色,就代表肝氣侵犯肺氣,是微弱的邪氣;出現黑色,就代表腎氣虛弱侵犯肺氣;出現黃色,就代表脾氣虛弱侵犯肺氣。其他的顏色變化也以此類推。
4. 五臟虛實寒熱
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困臥而悸。○心熱則介而睡,或上竄咬牙者,導赤散主之。○心氣實而喜仰臥者,瀉心湯主之。
薛按:前症,若心小腸實熱,宜治以前藥。若心脾血虛,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若因心血不足,用秘旨安神丸。若肝心血燥,用柴胡梔子散。若因肝心血虛,用六味地黃丸。若因脾虛食鬱生痰,而驚悸不安者,宜用四君子以健脾,神麯、麥芽以消導,山梔、柴胡以清熱。如用前方,病氣雖去,前症仍作。
白話文:
心臟主宰驚恐
心臟實證:表現為大聲哭喊、發熱、喝水時抽搐。
心臟虛證:表現為昏昏欲睡、心悸。
心臟熱證:表現為煩躁不安、睡覺時上竄咬牙。治療方法:使用導赤散。
心氣實證:表現為喜歡仰臥。治療方法:使用瀉心湯。
薛氏註解
上述心臟病症,如果屬於心和小腸實熱,應該用前面提到的藥物治療。
如果屬於心脾血虛,應該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當歸。
如果屬於心血不足,應該使用秘旨安神丸。
如果屬於肝心血燥,應該使用柴胡梔子散。
如果屬於肝心血虛,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
如果屬於脾虛食積生痰導致驚悸不安,應該使用四君子湯健脾,神麴和麥芽消導,山梔和柴胡清熱。
如果使用上述藥方後,病氣雖然消除了,但症狀仍然存在,則需要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急調補元氣,或反甚,急溫補元氣。凡此多因妊娠厚味,七情,或小兒乳哺失宜,或乳母飲食鬱怒所致。病氣既見,形氣已虛,必當推其所因,而以助胃壯氣為主,佐以治病之劑為善。余仿此。
肝主風,實則面青,目直叫哭,壯熱,項急,頓悶;虛則咬牙呵欠。○肝熱則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主之。
薛按:前症若肝木實熱生風而自病。肺金實熱而剋木者,宜用前二藥,以瀉其邪氣之實。若肝經風熱而木直等症者,用柴胡梔子散以清肝火。加味四物湯以養肝血。若腎虛而咬牙諸症者,用六君子湯以健脾土。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苟不審其症之虛實,而妄用前藥,則虛虛之禍不能免矣。
白話文:
想要快速恢復元氣,反而可能更加嚴重,這時候應該溫和地補益元氣。這些情況大多是因為懷孕期間飲食過於豐盛,情緒起伏太大,或者小孩哺乳期間飲食不當,或者乳母飲食不節、鬱悶生氣所導致的。病氣已經出現,身體虛弱,必須找出病因,以幫助脾胃、增強元氣為主,配合治療疾病的藥物為佳。我治療也遵循這個原則。
肝臟主風,實證表現為面色青白,眼睛直視、哭鬧不止,發熱,脖子僵硬,胸悶;虛證表現為咬牙、打呵欠。肝臟熱則會用手抓衣領,或者亂抓東西,可以用瀉青丸治療。如果出現發熱、口渴、呼吸急促、胸悶,可以用瀉白散治療。
薛氏注:上述症狀如果是肝木實熱生風而導致的疾病,或者肺金實熱剋制肝木引起的,應該使用前兩種藥物,瀉去邪氣實證。如果肝經風熱導致木直等症狀,可以用柴胡梔子散清肝火。加味四物湯可以養肝血。如果腎臟虛弱導致咬牙等症狀,可以用六君子湯健脾土。六味地黃丸可以滋補腎水。如果不能辨別病情虛實,就隨便使用上述藥物,那麼就會陷入虛虛的困境。
肝有風則目連札,得心熱則發搐,或筋脈牽掣而直視。用瀉青丸以治肝,導赤散以清心。○肝熱則目赤,或兼青發搐者,亦用前二藥。風甚則身反張強直,用地黃丸以補腎,瀉青丸以治肝。
薛按:前症若肝經實熱而自病,宜瀉青丸。若肝經血燥而自病,用抑肝散。腎水虛,不能生肝者,宜用地黃丸。若脾土虛,不能培木者,宜用六君子湯。凡肝經既病,風火相搏,則肝木虧損。若不固根本,必變他症百出也。
白話文:
肝脏有风,就会眼皮跳动,心火旺盛就会抽搐,或筋脉牵拉而直视。用泻青丸治疗肝脏,用导赤散清心。肝脏热就会眼睛发红,或伴有发青抽搐,也用前两种药。风邪很盛,就会身体反伸僵直,用地黄丸补肾,用泻青丸治疗肝脏。
薛氏注:上述症状,若是肝经实热自病,宜用泻青丸。若是肝经血燥自病,用抑肝散。肾水虚,不能滋养肝脏,宜用地黄丸。若是脾土虚弱,不能培育肝木,宜用六君子汤。凡是肝经已病,风火互相搏击,就会损伤肝木。若不固本培元,必将演变出各种其他疾病。
脾主困,實則身熱引飲,用瀉黃散;虛則吐瀉生風,用異功散,可以解腹痛。口中氣冷,不思飲食,或吐清水,以益黃散溫補。脾虛下利,用調中丸。○呵欠多睡者,脾氣虛而欲發驚也。
薛按:前症若發熱作渴,喜冷飲食,或泄瀉色黃,睡不露睛,屬形病俱實,宜用瀉黃散疏導之。若發熱口乾,惡冷飲食,或泄瀉色白,睡而露睛,屬形病俱虛,宜用異功散調補之。若脾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升補之。寒水侮土者,益黃散溫補之。肝木剋土者,六君柴胡平補之。
白話文:
脾臟掌管困倦,如果脾臟實證,就會導致身體發熱口渴,需要服用瀉黃散來治療;如果脾臟虛證,就會出現嘔吐腹瀉並伴隨冷風,需要服用異功散來治療,可以緩解腹痛。如果患者口中氣息冰冷,沒有食慾,或者吐出清水,就需要服用益黃散來溫補脾胃。如果脾臟虛弱導致腹瀉,就需要服用調中丸來治療。經常打哈欠、嗜睡的人,是脾氣虛弱導致的,容易驚嚇。
薛氏註解:以上症狀如果出現發熱口渴,喜歡喝冷飲,或者腹瀉、大便顏色偏黃,睡眠時眼睛不露出來,屬於形氣俱實,應該服用瀉黃散來疏導。如果出現發熱口乾,厭惡冷飲,或者腹瀉、大便顏色偏白,睡眠時眼睛露出來,屬於形氣俱虛,應該服用異功散來調補。如果脾氣下陷,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來升補脾氣。如果寒水侵犯脾土,應該服用益黃散來溫補。如果肝木克制脾土,應該服用六君柴胡湯來平補。
若目睛微動,潮熱抽搐,吐瀉不食,宜用秘旨保脾湯。凡小兒諸病,先當調補脾胃,使根本堅固,則諸病自退。
愚治沈氏子吐瀉腹痛,手足並冷。余謂此脾土虛弱,寒水所侮,先用益黃散一劑,諸症頓愈。此寒水退而脾土虛弱也,用異功散少加木香,一劑;卻去木香,再劑而痊。
一小兒傷食發熱,吐瀉腹痛,欲服益黃散。余曰:內有丁香、良薑,非其所宜。前症乃脾胃受傷而無寒症。不信,仍服前藥,其痛益甚,二便不通,口舌糜爛而歿。
肺主喘,實則悶亂,氣急喘促,飲水;虛則哽氣出氣。○肺熱則手掐眉目鼻面,用甘桔湯主之。○肺盛復感冒風寒,則胸滿氣急,喘嗽上氣,先用瀉白散以清肺氣,後用大青膏以散風寒。○肺臟怯則唇白,用阿膠散補之。悶亂氣粗,喘促哽氣者難治,肺虛甚也。
白話文:
如果眼睛微微顫動,伴隨潮熱抽搐、嘔吐腹瀉、食慾不振,就應該用秘旨保脾湯。小兒各種疾病,都要先調補脾胃,讓根本堅固,各種病症就會自然退去。
我曾經治療沈家孩子嘔吐腹瀉腹痛,手腳冰冷。我判斷是脾土虛弱,被寒水侵襲,就先用益黃散一劑,症狀馬上消失。這是寒水退去,但脾土依然虛弱,所以我用異功散,稍微加點木香,一劑;然後去掉木香,再服一劑,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傷食發熱,嘔吐腹瀉腹痛,想要服用益黃散。我說:藥裡面有丁香和良薑,不適合他。他之前的症狀是脾胃受傷,沒有寒症。他不相信,還是服用了之前的藥,結果疼痛加劇,大小便不通,口舌潰爛,最後就去世了。
肺主呼吸,實證表現為胸悶氣亂,呼吸急促,喝水;虛證則表現為呼吸不暢,氣短。肺熱則手會掐眉目鼻面,用甘桔湯治療。肺氣盛而且又感冒風寒,則胸悶氣急,咳嗽喘息,先用瀉白散來清肺氣,然後用大青膏來散風寒。肺臟虛弱則嘴唇發白,用阿膠散來補益。胸悶氣亂,呼吸急促,氣短難治,是肺虛嚴重。
薛按:前症若腠理不密,外邪所感而肺病者,用清肺丸。若脾胃氣虛,不能相生而肺病者,用六君子湯。若脾胃氣實,大腸不利而肺病者,用瀉黃散。若心火炎灼肺金而肺病者,用地黃丸。
腎主虛者,胎稟虛怯,神氣不足,目無睛光,面白顱解,此皆難育,雖育不壽。或更加色,欲變症百出,愈難救療。或目畏明。下竄者,蓋骨重而身縮也。咬牙者,腎水虛而不能制心火也。皆用地黃丸。
薛按:潔古先生云:下竄者,腎氣不足。兩足發熱,故不喜衣覆也。蓋臍以下,皆腎之所主,緣心氣下行於腎部也。所以宜用地黃丸,壯水制火而補腎。故凡此必待精血完固,而後嫁娶,庶可以免前患。精血篇云:男子精未滿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今小兒稟賦不足,豈有不本於此哉。(詳見精血篇)
白話文:
薛氏說:如果患者初期出現腠理不密,受到外邪侵犯導致肺病,可以使用清肺丸。如果患者脾胃氣虛,無法滋養肺臟而導致肺病,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如果患者脾胃氣實,大腸不通暢而導致肺病,可以使用瀉黃散。如果患者心火過旺灼傷肺金而導致肺病,可以使用地黃丸。
腎臟虛弱的患者,往往先天體質虛弱,神氣不足,眼睛無神,面色蒼白,頭骨突出,這些都是難以生育的徵兆,即使生育也難以長壽。還可能出現面色變化,疾病症狀反覆出現,更加難以治療。有的患者還可能畏光,身體下沉,這是因為骨骼沉重,身體縮短的緣故。有的患者會咬牙,這是因為腎水不足,無法制約心火。這些情況都需要服用地黃丸。
薛氏說:潔古先生指出,身體下沉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雙腳發熱,因此不喜歡穿衣服蓋被子。這是因為肚臍以下都是腎臟主管的部位,由於心氣下行到腎臟導致的。所以應該服用地黃丸,滋補腎水制約心火,補益腎臟。因此,凡是腎臟虛弱的患者,必須等到精血充足後才能結婚,才能避免日後出現各種疾病。精血篇中也提到,男性精氣未滿就與女性發生性關係,會導致精氣外泄,五臟六腑就會出現不足,日後容易患上各種疾病。現在兒童先天稟賦不足,難道不是源於此嗎?(詳細內容請參閱精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