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翼》~ 坐草
坐草
1. 坐草
產論所載,有術二條;今新又有得三法,書以示初學。
新術三法: 第一,娩候已至,醫豎左膝坐於婦前,以頸入婦左腋下,而左肩承婦之胸膛;令婦兩手緊持醫帶;而醫覆左手,抵婦右小腹,右手從其股間入昂,按肛門。 其次第二,別令人就婦背後,以兩手從婦兩腋下,入向腹前擁之;而其指頭向下,其掌貼撫其任脈之左右,微帶下推之意;而每陣疼至,輒上提之。 次第三,懸繩於屋梁,令婦人兩手攀之;及兒頭既出產戶,醫以兩手承持之,向陰門上邊拔取之,置於傍,而後使婦安坐以息之。置兒於傍之時,須加意防之,莫使飲惡露。
又兒落地後,發聲不速者,或有臍帶左繞其頸一二匝者,故切又不可向前引之,恐以絞其咽,忽致危殞;宜急為弛去其臍帶也。
又初產之婦,分娩之時,有或兒頭蒙物如薄絹者而出。此是陰戶內皮。蓋初產之婦,內戶肉軟皮脆,兒頭逼蹙冒之,以出者耳。若不知者,欲並拔去之,產後必致大痛。醫宜以兩手大指,與次指,托兒頭之上下推之,向陰中,使其自脫,然後令分娩。
已上三法,並皆佐尋常壯實產婦坐草之術。如臨產經時,體已疲者;若體患水腫,不能坐草者,又須卷蓐,其頭漸高,而令側臥。醫坐婦前,從股間入手,以昂按其肛門,而左手扶婦肩;或使人扶之,亦可也。或令婦高枕側臥,醫坐其背後,以昂按其肛門,亦可也。
又一法,娩期已至,漿已破迸,胎猶在上,不得娩,經時者,救之之術:醫踞尺余小几,與婦相面,兩手指頭向上,以其掌按不容穴左右;令婦兩手緊持醫頸,舉體懸任醫左右膝頭,著婦小腹;醫仍生腰反背;每陣疼至作之;其胎乃自然得下向人門。
又有死胎處深探之不得者,先用此術,後依回生術救其佗。臨產經日,嘔逆,胎因致上逼心下者,亦同前。
如產前患水腫,陰門腫滿,跪坐不能,兩股相湊,衣被觸之,亦作痛苦者,其分娩時,兒頭臨出,必不堪大痛;若不早理,致艱害。而此症,非藥物之所能理,須三稜針。用麻絲扎露鋒可一分,刺陰門分肉處,四周無算;仍以綿衣罨覆其上,輕手挹去其畜水;刺口水出,其腫立消,其產甚易。
又有非水腫,而產前後陰門大腫痛,其色赤者,切不可針。若誤針,則血出大痛。但須用龍翔飲。如上云(水腫者,其色白,針之不覺其痛)。
龍翔飲方(見產論)
近閱清人所著《達生編》,其理孕護胎,用布約纏兩道,橫束腰間;此推其旨,正與本邦用鎮帶者同;則其害孕,非淺鮮也。至云臨產,但上床安睡,切忌用力;因取譬哺雞自能啄殼自出,是為時候未到、妄用力者言之,其理則稍似可聞。但其已失之於平時者,豈唯時候未到、妄用力者而已哉!恨無人航海,為彼民一告此者耳。
白話文:
標題:[分娩姿勢]
內容:
產科文獻記載了兩種分娩方法,現在新增三種技術,我將這些記錄下來供初學者參考。新方法的三種如下:
第一種:當分娩時刻到來時,助產士應坐在產婦面前,左膝豎起,將自己的頸部置於產婦左腋下,左肩支撐住產婦的胸部,讓產婦雙手緊緊抓住助產士的腰帶。助產士左手覆蓋在產婦的右小腹上,右手從大腿間伸入,按住肛門。
第二種:另一個人在產婦背後,雙手從產婦的兩腋下伸入,擁抱着她的腹部,手指朝下,手掌貼撫在任脈的兩側,輕微向下推動,每當陣痛來臨時,便向上提拉。
第三種:在房樑上掛一根繩子,讓產婦兩手攀住。等到嬰兒頭部露出產道,助產士用雙手承託着它,從陰道口上方輕輕拉出,放在一旁,讓產婦坐下休息。在放置嬰兒時,要特別小心防止他們吸入惡露。如果嬰兒出生後沒有立即啼哭,或者臍帶繞頸一、二圈,絕對不能往前拉,以免絞住喉嚨,導致危險。應該迅速解開臍帶。對於初次生產的婦女,在分娩時,嬰兒頭部可能包裹着一層類似薄絹的東西,這是陰道內部的皮層,因爲初產婦的陰道內皮較脆,嬰兒頭部擠壓出來時會帶着這層皮。如果不知道這一點,想要一起拉掉,產後可能會引起劇烈疼痛。此時,助產士應用雙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推動嬰兒頭部,使其自行脫落,然後再繼續分娩。
以上三種方法,都適用於幫助健康的產婦進行分娩。對於分娩時間過長,身體已經疲憊的,或者患有水腫無法正常分娩的,可以墊高枕頭,讓產婦側臥。助產士坐在產婦面前,從大腿間伸入,按住肛門,左手扶持產婦的肩膀,或讓人幫忙扶持也可以。或者讓產婦高枕側臥,助產士坐在她背後,按住肛門,也是可行的。
另一種情況,分娩時間已到,羊水已破,但胎兒仍未下降,長時間無法分娩。在這種情況下,助產士應坐在一個大約一尺高的小凳上,與產婦面對面,雙手手指向上,用掌心按壓不容穴的左右兩邊,讓產婦雙手緊抓助產士的頸部,全身懸掛在助產士的雙膝上,助產士的膝蓋頂住產婦的小腹,助產士彎曲腰部,每當陣痛來臨,胎兒自然會下降。
對於死胎位置較深,無法觸及的情況,首先使用上述方法,之後再按照其他方法救助。對於分娩數日後出現嘔吐,胎兒上移壓迫心臟的情況,同樣適用。
對於產前患有水腫,陰部腫脹,無法跪坐,雙腿併攏,衣物觸碰都會感到痛苦的產婦,在分娩時,嬰兒頭部即將出來,會承受不了巨大的疼痛。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困難和傷害。這種情況,藥物無法解決,需要用三棱針,用麻絲扎住針尖約一分,刺入陰部肌肉處,四周任意位置,然後蓋上棉布,輕輕擠出積液,刺出的水流出後,腫脹立刻消失,分娩變得容易。
對於非水腫引起的產前產後陰部腫脹疼痛,顏色發紅的情況,絕對不能針刺。如果誤針,會導致大量出血和劇痛。此時,需要使用龍翔飲。對於水腫,顏色爲白色,針刺不會感到疼痛。
龍翔飲的配方(見產論)
最近閱讀清代著作《達生編》,其中提到孕期保護胎兒,使用布帶纏繞腰部兩次,這與我們國家使用的鎮帶相似,對孕婦的傷害並不淺顯。至於書中說臨產時只需躺在牀上安心睡覺,切忌用力,比喻小雞能夠自己啄殼而出,這是對那些時候未到就盲目用力的人說的,這種理論聽起來有些道理。但是,平時就已經出現問題的孕婦,豈只是時候未到就盲目用力而已呢?遺憾的是,沒有人能夠跨海向他們傳達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