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翼》~ 通計二十術 (1)
通計二十術 (1)
1. 通計二十術
2. 死胎候法
凡胎死生之候,是產科施術,緩急險易之所由分者。不明之,其誤人必多矣,不可不預知也。故今緝錄產論中所有候法,散出諸處者,尚附所新得一二,以為初學開列於下。
孕婦患水腫,或有不能及臨月,八九月俄免者,多死胎。其能至彌月者,此稟賦堅強,倖免其死者,然千百中有一二而已。
凡妊娠八九月,因食傷而娩者,多死胎。凡因食傷而娩者,雖臨月之胎,其所出娩兒,能育者甚少。
凡臨產不娩,經四五日,忽乳汁出,必是死胎。
凡產婦嘔吐不止,氣上衝心者,死胎。
凡陰中出黃汁,如赤豆汁者,為死胎。
凡發子癇者,多死胎,少活胎。
凡妊中顛仆而娩者,多死胎,亦多橫生。
凡腰間忽覺若負任者,死胎。
凡五六月,腰八髎穴邊作陣疼,臍下又痛者,必小產。
凡七八月,患熱痢,因勢力而免者,多死胎,如滿月者不必然。
凡患疫兒死腹中者,必陰戶下血。
凡臨產其痛俄止,力息不來者,多死胎。
凡患淋疾,若瘧疾者,多胎墜。
凡臨產下水不止,探之兒頭不瞤動者,死胎。
凡臨產小便利者,是子頭不在橫骨中,故非橫逆生,則其子既死腹中也。雖然死胎,又有不必小便利者,須臨時審候,以決知之。
凡初產,其痛止在腹,而不下腰及肛門者,非橫逆生,則其子已死腹中也。
凡臨產努力,產母聲息細微,每仰者,死胎。
凡破漿後,兒已出子宮二寸許,而不免,經時者,其胎必死。若尚冒膜水漿未迸者,不必然。
凡子未娩,其胞衣先下者,必死胎,且多橫逆生。
凡兒腰已下甚大者,死胎,其大有至如巨柱者,名曰壯尻胎。
凡兒斜冒,子宮出於橫骨下者,死胎。
凡破漿後,猶下水不止者,多死胎。
凡雙胎,先出而胎小者,不育;後出而胎大者育。
凡有腫氣者,自臨產前二三日,水下不絕,而不覺胎撐腹,腹又不痛者,多死胎。
凡坐產露臀尻者,多死胎,其活胎者,千百中一二而已。
白話文:
[關於判斷胎兒是否死亡的徵兆]。這是婦產科醫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它決定了處理情況的緊急程度和難度。如果不瞭解這些,可能會誤診許多人,因此,我整理了產科學中所有相關的徵兆判斷方法,並附上一些新發現的案例,爲初學者羅列如下。
孕婦如果患有水腫,或者到懷孕後期,大約八九個月時突然水腫消失,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可能已經死亡。但也有極少數情況下,胎兒能夠存活到足月,這主要是因爲孕婦體質較強,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如果孕婦在懷孕八九個月時,因爲飲食不當導致早產,生下的嬰兒多數情況下是死胎。即使是在預產期前的早產,生下的嬰兒能夠存活的幾率也非常低。
如果孕婦臨產卻遲遲無法分娩,過了四五天後忽然開始分泌乳汁,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孕婦持續嘔吐,感覺有氣體衝向心臟,這可能是死胎的跡象。
如果陰道流出黃色液體,如同紅豆湯一樣,這通常是死胎的標誌。
發生子癇的孕婦,多數情況下胎兒已經死亡,少數情況下胎兒可能還活着。
如果孕婦在孕期中不慎跌倒導致早產,多數情況下胎兒會死亡,而且胎兒可能不是正常出生,而是橫位。
如果孕婦忽然感到腰部沉重,這可能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孕婦在懷孕五六個月時,腰部八髎穴周圍出現陣痛,同時臍下疼痛,這通常意味着可能發生流產。
如果孕婦在七八個月時,患有熱性腹瀉,雖然病情得以緩解,但胎兒多數情況下已經死亡,如果是足月,則不一定如此。
如果孕婦感染瘟疫,胎兒在腹中死亡,通常會伴隨陰道出血。
如果孕婦臨產時,疼痛突然停止,宮縮不再來臨,這可能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孕婦患有尿路感染或瘧疾,胎兒很容易流產。
如果孕婦臨產時,持續流羊水,檢查時發現胎兒頭部沒有跳動,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孕婦臨產時,小便通暢,這通常意味着胎兒頭部沒有卡在骨盆中,如果不是橫位或倒置,就是胎兒已經在腹中死亡。但是,即使胎兒死亡,也不一定會有小便通暢的情況,需要在實際情況下仔細觀察,才能確定。
如果初次分娩的孕婦,疼痛只在腹部,沒有延伸到腰部和肛門,這通常意味着胎兒不是橫位或倒置,而是已經死亡在腹中。
如果孕婦在臨產時用力,但聲音微弱,這可能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羊水破裂後,胎兒已經從子宮口伸出約兩英寸,但未能順利分娩,經過一段時間後,胎兒很可能已經死亡。但如果羊水還未完全破裂,情況則不一定如此。
如果胎兒尚未分娩,胎盤就已經脫落,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而且多數情況下胎兒不是正常出生,而是橫位或倒置。
如果胎兒腰部以下異常巨大,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有時胎兒的腰部腫大到像巨大的柱子一樣,這種情況被稱爲“壯尻胎”。
如果胎兒斜着出來,子宮口位於骨盆邊緣,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羊水破裂後,仍然持續流羊水,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雙胞胎中,先出生的胎兒較小,通常無法存活;後出生的胎兒較大,通常能夠存活。
如果孕婦有腫脹的症狀,在臨產前兩三天,持續流羊水,但沒有感覺到胎兒在腹部的壓力,也沒有宮縮,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孕婦在分娩時採取坐姿,露出臀部,這通常意味着胎兒已經死亡。即使胎兒還活着,這種情況也非常罕見。
3. 嬰兒保護
凡赤子已生,斷臍帶後,須用五倍子粉糝之,以紙全裹之,屈曲安臍上。別用絹帶,自其背纏束之兒體上,附臍處,切莫令牽急,恐致兒臍,因之突出,終身不復。兒若頻啼,須視臍帶,大抵六七日乃褪落。有經二七朝不褪者,又褪後俗多灸其臍者,大不可也,恐小兒不堪火攻之。
若因發天吊撮口等病,世亦初生多飲硃砂蜜,若甘連湯。吾門所用甘連,加紅花大黃,或鷓鴣菜湯。若發鵝口瘡,紫圓一粒,間日用之,不知者,用二三粒,以知為度。始乳以母乳出,為候始乳之可也。是其稟生本資之自然,禽獸皆然,人何以異。世乃有不待母乳出,便雇乳婦者,
殊不知乳早,則胎毒致難下也。雖然,如其未滿月而娩,若稟賦薄弱者,早乳調養亦可也。其浴初生,手須輕捷,切不可久浴。世多有因發臍風等病,宜深戒之。又用其所褪落臍帶,燒之存性,與兒飲之,以下胎毒,其兒發痘疹甚少,驗之屢效。又已娩,未發聲前,肌溫者,
不逾三日而死。又肌黃色者死。又生兒七朝內,有頭肉腫起如瘤,其色與平肌肉不異者,此蓋娩時,頭為陰戶所夾,瘀血聚結所致。須用三稜針略破,其出血色如煤,其腫立消。以上嬰兒保護之術,所當預諳者矣。
白話文:
【嬰兒護理】
只要是新生嬰兒出生後,在剪斷臍帶之後,應該使用五倍子粉末塗抹在臍帶上,再用紙完整包覆住,然後彎曲著放在肚臍上方。另外,用絹布帶子從嬰兒背部纏繞到他身體上靠近肚臍的地方,千萬不要綁得太緊,以免造成嬰兒肚臍突出,可能終生無法恢復。如果嬰兒常常哭鬧,必須檢查臍帶的情況。通常大約六七天左右臍帶就會脫落,但有的可能要等到十四天還未脫落。臍帶脫落後,民間常會有人灸燒嬰兒的肚臍,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小兒可能承受不了火攻。
如果嬰兒出現天吊、撮口等疾病,一般會讓新生兒多喝硃砂蜜水,或是甘連湯,我們家常用的甘連湯,會添加紅花和大黃,或者鷓鶘菜湯。如果出現鵝口瘡,可以使用紫圓一粒,每隔一天使用一次,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使用二三粒,以知道為止。開始哺乳時,要等到母親的乳汁出來了才開始哺乳,這是根據嬰兒出生時的自然本質,就像禽獸一樣,人類又有什麼不同呢?然而,有些人會在母親尚未分泌乳汁時就請乳孃來哺乳。
他們不知道的是,如果太早哺乳,胎毒就會難以下降。但是,如果未滿月就生產,或者是先天體質較弱的嬰兒,提前哺乳並調養也是可以的。在幫新生兒洗澡時,手勢必須輕巧迅速,千萬不能洗太久,很多人因此導致嬰兒出現臍風等疾病,這點應深刻警惕。另外,可以將脫落的臍帶燒掉保留其本質,然後給嬰兒喝,這樣可以幫助排出胎毒,這樣嬰兒長出痘疹的機率會很低,這個方法經過多次實驗都有效。此外,如果產後嬰兒尚未發出聲音,且皮膚溫暖的,很可能在三天內死亡。如果皮膚呈現黃色,也可能會死亡。如果嬰兒出生後七天內,頭部出現像瘤狀的腫塊,顏色和平常的肌肉無異,這可能是分娩時,頭部被陰道夾住,導致瘀血聚集。此時,需要用三稜針稍微刺破,讓血液流出,其顏色如煤,腫塊會立即消退。
以上這些都是嬰兒護理的技巧,是每個人都應該預先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