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產科發蒙》~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辨駢胎位置第二

凡駢胎腹象皆突出於前而高。比之尋常娠腹。則甚大而不張於左右。比及臨月。揣其兩脅則空軟。由此觀之。駢胎之在子宮中。必非二胎正相位左右也。其胎累重於前後者無疑矣。而其分娩也。後者先出。而前者後生也。雖子玄先生之精核。未及於此。而為相併於左右者。乃其候法曰。

任脈窪成一道者孿胎也。余屢視攣胎腹。未嘗見其如此者。偶有似為窪者。決非孿胎也。惟其腹形。大抵七八月已上。漸慚突出如甕者是也。(圖說見卷六宜以參看)

2. 孿胎一胞辨第三

宇宙至大也。至夫事物之變化。則雖聖人亦有所未盡也。自非聖人以下。則雖常有之物。非所親視歷觀。而推理以究。任臆為斷。則恐誤天下後世不淺也。在我醫則為最甚矣。今夫以有涯之性命。欲親規歷觀而究無涯之變化。以傳之後世。是豈易得盡乎哉。子玄先生於產科書。

率皆出於所親歷實驗。詳悉審辨。似無遺漏矣。產論翼中所載。孿胎圖凡六。一逆一正。雙逆雙正雙坐等。非不精細也。然而唯出兩胎各有胞者。而未載雙胎一胞者。且產論曰。任脈窪成一道者。為孿胎之候。然此惟五六月間見之。至八九月一道者。即隱不見。但腹左右大張。

狀有稜角。而腹面卻平。是為孿候。產論又云。一倒首向下。一豎頭向上。其胞衣各一。是為孿胎正法。或雙皆上首。共一胞。胞皆大如盤。是為孿孕奇法矣。而不說孿子肚帶之狀。吾未一見其真物。豈可不容疑於茲哉。己酉初夏。城東富澤坊。買故衣利兵衛妻。娠方九月。

小便癃閉。煩渴引飲。腹滿太甚。四肢亦浮。求治於余。乃與五苓散。而撫摩其腹者三日。得小便快利。而四肢見皺紋。然其腹猶便便。因以為是必孿胎。更候其腹容。無任脈窪成一道。又非腹面平而左右有稜角。唯圓高突出。倍尋常娠腹耳。既而至五月初四。而舉二男。其先出者正產。

後出者逆生也。胞衣一而其形平長。徑一尺許。橫不過七八寸。筋絡甚粗。而生二帶。其一則在於去中央一寸許。而大如無名指。其一則去中央三寸余。近邊僅寸許。較之於近中央者。則其細居半。爾後見孿胎數人。雙皆順生。而一逆一正者卻寡。且其胞衣皆一。而臍帶所著之處。

各不同也。近橫山街打金匠妻。及本石坊小津某妻。娠而腹甚大。突出於前面。而如抱甕。既而期月臨盆。俱先生一女。後乳一男。胞各一。其生下皆正產。但此二人胞各一而已。嗚呼先生父子。竟不視孿胎一胞而又皆正產者歟。若其有親視。則盍並列之圖中。以示後學邪。

抑先生父子之所遇者。多是一正一逆。而胞衣各有歟。將余之所眎。皆順且一胞者多歟。雖然余之所親視。既以十數。則以頭之倒豎互殊者與胞之各有者。為孿胎之正法。吾不敢從也。又至於以任脈窪而成一道者。與腹面平而左右有稜角者。為孿胎之腹容。吾愈不信也。覽西洋牒分的兒產科書。

孿胎圖式。亦惟載各兒各胞者。而未舉雙胎一胞者。則亦未深究而已。噫事物之不可究盡者。率皆如斯矣。雖然。凡孿胎。吾所親歷視者。胞皆一者實多。則吾將以胞之一者。為孿胎正法。以胞各有者為奇法也。後之醫者。若疑我說。則每遇孿胎。親視其胞。而究其形狀。又召坐婆數人詢其所親視。

則必有得之矣。然後知吾言之不妄耳。吾豈敢妄立一家言而駁前輩成說邪。

3. 一產二子命呼第四

一產兩子。古人所稱不一。今採錄余之所看過者。以示初學。曰雙生。(昭十一年左傳注及西京雜記)曰孿。(說文)曰孿子。(戰國策)曰兩胎。(後漢書華佗傳)曰孖。(津之切一產二子也鄭漁仲六書略)曰駢胎。(褚氏遺書)曰二胎。(病源候論)曰雙生。(公羊傳)曰孿生。

(宋伯象睽車志)曰孖生。(五雜組)曰孿生。(槐西雜誌)又揚子方言曰。陳楚之間。凡人獸乳而雙產。謂之釐孳。秦晉之間。謂之僆子。自關而東。趙魏之間。謂之孿生。又字彙。二女曰𡦞。

4. 辨孿子兄弟第五

孖生之疑兄弟其說尚矣。何休解公羊云。其雙生也。質家據見立先生。文家據本意立後生。所謂據見者。據其所見前後生以判兄弟也。所謂本意者。其意以為後生者先受胎。故以先生為弟。以後生為兄也。是殷周文質之所以殊也。西京雜記。霍光引殷王祖甲。許釐莊公。楚太夫唐勒。

鄭昌峕。文長蒨。滕公。李生皆一產二子。並以前生者為長證之。則亦似無異論。然王長公引公羊傳。文家據本意。立後生之文。即以後生為兄。則後人不知其所適從焉。按巢氏病源論云。陽施陰化。精氣有餘。故生二胎。餘數就孖生驗其胞衣。胞一者常多。兩者甚少。夫二精交暢。

當成一胎。而今二胎之成。一胞而生兩帶。則蓋其一則精氣之餘贏耳。巢氏之說似可據也。但其孖生體有肥大健強。瘦小疲弱之異焉。肥大健強者。承母將養之厚。而瘦小疲弱者。承將養之薄。此將養之厚者主。而將養之薄者客。是以不論分娩之前後。以肥大健強者為兄而可也。

且夫孿子之在母腹。俱在一囊膜中。自一胞衣而承將養。又何可以受胎之前後而論之也。但胎自有主客異耳。又孿子臍帶之附胞衣。一生中央。一生一邊者多。而其居中央者必大。而居一邊者必小。此亦主客之分。最可取信者也。若孿子並健強疲弱相均。則依霍氏之說。而可也。

又如孿子胞各一。則此非精氣有餘者。蓋交接再各成胎者無疑也。其肥瘦強弱並無齊等。則從王氏之說而可。千載以來未有辨此義而斷之者。噫明李空同曰。雙生以後為兄者。昧化理者也。凡產必迴轉下首。首下則生矣。即以受氣前後論。則迴轉時先氣者先生矣。凡先者宜為兄。

凡先生者體較大。亦先齔云云。夫兒本蟠屈倒首於子宮中。必非為迴轉而出者也。又有一胞孿子與孿子各胞之別。李氏未辨此理。而妄以受氣先後。論先生後生。定兄弟者可謂謬矣。凡先生者體較大。亦先齔云者。亦未為盡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