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伯雄

《醫方論》~ 卷四 (1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6)

1. 白朮散

白朮一錢,薑皮,陳皮,茯苓皮,大腹皮五分

為末,米飲下。

健脾和胃,使水氣從皮膚而出,故消腫而不礙里。

白話文:

  • 白朮:1錢

  • 生薑皮:5分

  • 陳皮:5分

  • 茯苓皮:5分

  • 大腹皮:5分

2. 竹葉湯

麥冬一錢五分,茯苓,黃芩一錢,人參五分,淡竹葉十片

清心解煩,養正補虛,節節入解。

白話文:

麥冬一錢五分,茯苓、黃芩各一錢,人參五分,淡竹葉十片。

3. 紫菀湯

紫菀,天冬一錢,桔梗五分,甘草(炙),桑白皮,杏仁三分,竹茹二分

入蜜溫服。

清潤肺氣,亦為平妥。

白話文:

  1. 紫菀: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痰多等症狀。

  2. 天冬:具有滋陰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等症狀。

  3.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4. 甘草(炙):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痛、咳嗽等症狀。

  5. 桑白皮:具有清肺止咳、利咽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6.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痰多等症狀。

  7. 竹茹: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咯血等症狀。

4. 參朮飲

當歸,熟地,芎藭,芍藥,人參,白朮,甘草(炙),陳皮,半夏

加薑煎,空心服。

調養營衛,化痰理氣,清升濁降,則胎與胞自安矣。

白話文: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熟地:補血益精,滋陰降火。

芎藭:活血行氣,調經止痛。

芍藥:養血調經,緩中止痛。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甘草(炙):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陳皮:理氣健脾,化痰止咳。

半夏:燥濕化痰,散結平喘。

5. 黑神散

熟地,歸尾,赤芍,蒲黃(炒),桂心,乾薑(炒),甘草四兩,黑豆(炒,去皮)半升

每服二錢,酒、童便各半煎。

此方當去熟地,加桃仁方為得力。

白話文:

熟地:滋陰補血

歸尾:補血養陰,活血調經

赤芍: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蒲黃(炒):活血化瘀,散瘀止痛

桂心:溫陽補血,活血通脈

乾薑(炒):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甘草:益氣斂陰,調和諸藥

黑豆(炒,去皮):補腎益精,烏髮明目

6. 失笑散

蒲黃,五靈脂

等分為末。

產後以去瘀為最要,此方得之。

白話文:

蒲黃和五靈脂等量研成粉末。

產後去除瘀血最重要,這個方子很合適。

7. 清魂散

澤蘭葉,人參三分,川芎五分,荊芥一錢,甘草(炙)三分

為末,溫酒調下。

荊芥乃治血暈之聖藥,調氣血而去外風,則神自清矣。

白話文:

澤蘭葉、人參三分、川芎五分、荊芥一錢、甘草(炙)三分。

8. 返魂丹

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小暑日,益母草花正開時,連根採收。陰乾,用花葉及子,石臼搗末,蜜丸。或搗汁,於砂鍋內文武火熬成膏服。忌鐵。

祛瘀生新則有之,畢竟祛瘀之力倍於生新。產後用以祛惡露則可,若謂其有種種功效,未免譽之太過。

白話文:

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者小暑這一天,益母草花盛開的時候,連根採摘。陰乾後,花、葉、子一起用石臼搗成細末,加入蜂蜜做成丸劑。也可以搗汁,然後在砂鍋裡用文武火熬製成膏狀服用。服用時應忌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