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附方

六味丸

八味丸

十補丸(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四物湯

(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六味丸、八味丸、十補丸,這三種丸藥的藥方可以在二十四卷的第十一論中找到。小柴胡湯的藥方在二十四卷的第二論中,四物湯的藥方在二十四卷的第六論中。加味逍遙散和加味歸脾湯的藥方則在二十四卷的第四論中。

2. 《產寶》方序論第三

大率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女子調其血。氣血者,人之神也。然婦人以血為基本,苟能謹於調護,則血氣宣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虛弱,不能飲食,榮衛不足,月經不行,肌膚黃燥,面無光澤,寒熱腹痛,難於子息,或帶下崩漏,血不流行,則成瘕症。

愚按:前症若婦人脾胃久虛,以致氣血俱衰,遂而月經不行,宜補其胃氣,滋其化源;或患中消胃熱,津液不生,而致血海乾涸,宜清胃補脾,其經自行矣。經曰: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針經》曰:榮出中焦,衛出上焦,衛不足,益之必以辛;榮不足,補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冒健而榮衛生,是以氣血俱旺也。或因勞心,虛火妄動,月經錯行,宜安心補血瀉火。

此東垣先生治法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一般來說,首先要了解病人的體質。男性要調理氣,女性要調理血。氣血是人體的精華,而女性以血為根本。如果能細心調養,血氣暢通,精神自然清爽,月經按時來潮,血氣凝結就能懷孕。如果脾胃虛弱,無法正常飲食,導致氣血不足,就會出現月經不調、皮膚乾燥、面色蒼白、腹部寒熱疼痛、難以生育,或有白帶、月經量過多、血流通不暢等問題,最終形成癥瘕。

我認為,如果女性脾胃長期虛弱,導致氣血衰竭,月經停止,應當補益脾胃,滋養氣血的源泉;如果出現胃熱,津液不足,導致血虛,則應清胃補脾,月經自然會恢復正常。醫書中說:「胃是衛氣的來源,脾是營氣的根本。」《針經》也說:「營氣由中焦生成,衛氣由上焦生成,衛氣不足,應以辛味藥物補充;營氣不足,應以甘味藥物補充。甘辛藥物配合,脾胃就會強壯,營衛氣血充盈。」如果因勞心導致虛火上升,月經失調,則應安定心神,補血瀉火。

以上是東垣先生的治療方法。

3. 王子亨方論第四

論曰: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為不調。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陰陽衰盛所致。

愚按:經云:脾統血,肝藏血。此症多因恚怒傷肝,鬱結傷脾所致,當從二經為主,而參以前論治之。

白話文:

經脈就像身體的警報系統,能反映人體陰陽的盛衰變化,以此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因此,每月一次的月經,過早或過晚都代表著身體失調。陽氣過盛就會提前來潮,陰氣不足就會延後。月經量忽多忽少、斷斷續續、甚至崩漏不止,都是陰陽失衡所導致。

我認為,經書上說脾主統血,肝主藏血,因此這類月經問題多半是因怒傷肝、鬱結傷脾所致。治療時應以肝脾兩經為重點,並參照前面論述的治療方法。

4. 月水不調方論第五

婦人月水不調,由風邪乘虛,客於胞中,而傷衝任之脈,損手太陽少陰之經。蓋衝任之脈,皆起於胞中,為經絡之海,與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經為表裡,上為乳汁,下為月水。然月水乃經絡之餘,苟能調攝得宜,則經應以時矣。

愚按: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東垣先生所謂脾為生化之源,心統諸經之血。誠哉是言也。竊謂心脾平和,則經候如常。苟或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失節,起居失宜,脾冒虛損,心火妄動,則月經不調矣。

又丹溪先生云:先期而至者,血熱也。後期而至者,血虛也。愚所謂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燥,有因脾經鬱火,有因肝經怒火,有因血分有熱,有因勞役火動。過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血少,有因氣虛血弱。

白話文:

婦女月經不調,是因風寒趁虛侵入子宮,損傷衝任二脈,也傷及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衝任二脈都起源於子宮,是經絡的匯聚之地,與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相互表裡,向上輸布為乳汁,向下則為月經。月經是經絡的餘氣,只要調養得宜,經期自然就能正常。

我認為,《內經》中所言:「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以及東垣先生所言「脾為生化之源,心統諸經之血」,都是至理名言。我認為心脾平和,則經期就會正常。如果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失節、起居不當,導致脾虛損、心火妄動,就會導致月經不調。

丹溪先生說,月經提前是血熱,月經推遲是血虛。我認為月經提前的原因包括脾經血燥、脾經鬱火、肝經怒火、血分有熱、勞役火動等。月經推遲的原因包括脾經血虛、肝經血少、氣虛血弱等。

主治之法,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脾經鬱火者,歸脾湯;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勞役火動者,補中益氣湯;脾經血虛者,人參養榮湯;肝經血少者,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者,八珍湯。蓋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統血。凡血病當用苦甘之劑,以助陽氣而生陰血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如下:脾經血燥,服用加味逍遙散;脾經鬱火,服用歸脾湯;肝經怒火,服用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服用加味四物湯;勞役火動,服用補中益氣湯;脾經血虛,服用人參養榮湯;肝經血少,服用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服用八珍湯。因為血液源於脾土,所以說脾主統血。凡是血病,都應該使用苦甘類藥物,以助陽氣生陰血。

5. 附治驗

一婦人發熱口乾,月經不調,兩腿無力,或用祛風滲濕之劑,腿痛體倦,二膝浮腫,經事不通。余作足三陰經血虛火燥,名鶴膝風,用六味、八味二丸,兼服兩月,形體漸健,飲食漸進,膝腫漸消,半載而痊。

一婦人月事未期而至,發熱自汗,或用清熱止汗之劑,作渴頭眩,手掉身麻。余曰:此肝經血虛火動,火為陽,陽盛則生風。用柴胡、炒芩、連、山梔、歸、芍、生地、丹皮各一錢,參、耆、苓、術各一錢五分,川芎七分,甘草五分,二劑汗止,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白話文:

一位婦人發燒口乾,月經不調,兩腿無力,有人用祛風滲濕的藥,結果腿痛身體疲倦,雙膝浮腫,經期也不通。我診斷認為是足三陰經血虛火燥,叫做鶴膝風,就用六味丸、八味丸兩種丸藥,服用兩個月後,身體逐漸康復,食慾也漸漸恢復,膝蓋腫脹也逐漸消退,半年後就痊癒了。

另一位婦人月經未到就來了,發燒自汗,有人用清熱止汗的藥,結果口渴頭昏,手抖身體麻木。我說:「這是肝經血虛火動,火屬陽,陽氣過盛就會生風。」就用柴胡、炒黃芩、黃連、山梔子、當歸、芍藥、生地、丹皮各一錢,人參、黃耆、茯苓、白術各一錢五分,川芎七分,甘草五分,服用兩劑後汗就止住了,接著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就痊癒了。

一婦人經行勞役,忽然昏憒,面赤吐痰。余曰:此乃去血過多,陽無所附故耳。急飲童便碗許,神思漸爽。更用參、耆各五錢,芎、歸各三錢,玄參、柴胡、山梔、炙草各一錢,一劑;又用逍遙散加五味、麥門,二劑,如此月餘漸愈。但體倦面黃,又以十全大補加五味、麥門治之而愈。

一婦人性善怒,產後唇腫內熱,或用清熱敗毒散,唇口腫脹,日晡熱甚,月水不調。再用降火化痰,遂令食少作嘔,大便不實,唇出血水。又用理氣消導,胸膈痞滿,頭目不清,唇腫經閉。又用清胃行血,肢體倦怠,發熱煩躁,涎水湧出。又欲用通經之劑。余曰:病本七情,肝脾虧損,又數行攻伐,故元氣之益虛耳,法當補陰益陽。

白話文:

一位婦女在勞動過程中突然昏厥,臉色發紅,吐出痰液。我說:「這是因為失血過多,陽氣無處依附所致。」馬上讓她喝下一碗童尿,神智逐漸清醒。之後又用人參、黃耆各五錢,川芎、當歸各三錢,玄參、柴胡、山梔子、炙甘草各一錢,煎成一劑藥;接著又用逍遙散加上五味子、麥冬,煎成兩劑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養,她漸漸康復。但依然感到身體疲倦,臉色發黃,我又用十全大補湯加上五味子、麥冬治療,終於痊癒。

另一位婦女性情暴躁,生產後嘴唇腫脹,內熱難消。有人用清熱敗毒散治療,結果嘴唇和嘴巴腫脹更加嚴重,下午熱度更高,月經也不調。後來又用降火化痰的藥物,導致她食慾不振、嘔吐、大便不成形、嘴唇流出血水。又用理氣消導的藥物,導致胸悶、頭昏眼花、嘴唇腫脹、月經停止。又用清胃行血的藥物,結果她感到四肢乏力、發燒煩躁、口水直流。眼看就要用通經的藥物了,我說:「她的病根在於七情郁結,肝脾虧損,又多次服用攻伐性藥物,所以元氣損耗過度,應該用補陰益陽的藥物來治療。」

遂以濟生歸脾湯、加味逍遙散、補中益氣湯調治,元氣漸復,諸症悉愈。

薑黃散,治瘀血凝滯,肚腹刺痛,或腹脹發熱,口乾等症。

薑黃,當歸(酒拌,各二錢),蓬朮(醋炒),紅花桂心,川芎,玄胡索(炒),牡丹皮(各五分)

上水酒各一半煎服。

醋附丸,治元臟虛冷,月候不調,頭眩少食,渾身寒熱,腹中急痛,赤白帶下,心忡氣悶,血中虛寒,胎氣不固。用醋煮香附半斤,焙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醫生用歸脾湯、加味逍遙散、補中益氣湯治療病人,病人的元氣逐漸恢復,所有病症都痊癒了。

薑黃散用來治療瘀血凝滯,肚子刺痛,或者腹脹發熱、口乾等症狀。

薑黃、當歸(用酒拌),各兩錢,蓬朮(用醋炒),紅花、桂心、川芎、玄胡索(炒),牡丹皮(各五分),以上藥材用水和酒各一半煎煮服用。

醋附丸用來治療元臟虛冷,月經不調,頭暈食慾不振,全身發冷發熱,肚子劇烈疼痛,赤白帶下,心慌氣悶,血虛寒,胎氣不穩等症狀。用醋煮香附半斤,烘乾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粒,用米湯送服。

愚按:前症若元臟虛寒,手足厥冷,用八味丸;手足發熱,用六味丸;氣血不足,用八珍湯;中氣不足,用補中益氣湯;脾氣不足,用六君子湯;脾氣鬱結,用歸脾湯。若例用香散之劑,恐陽氣燥而陰血漸衰也。

白話文:

我認為:如果病人是因元氣虛寒而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可以用八味丸;如果手腳發熱,則用六味丸;如果氣血不足,可以用八珍湯;如果中氣不足,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脾氣不足,可以用六君子湯;如果脾氣鬱結,可以用歸脾湯。但是如果一味使用香燥的藥物,恐怕會導致陽氣過於燥熱,而陰血逐漸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