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調經門

(凡醫婦人先須調經,故以為首)

2. 月經序論第一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天,謂天真之氣;癸,謂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以像月盈則虧也。若遇經行,最宜謹慎,否則與產後症相類。

若被驚怒勞役,則血氣錯亂,經脈不行,多致勞瘵等疾。若逆於頭面肢體之間,則重痛不寧。若怒氣傷肝,則頭暈脅痛嘔血,而瘰癧癰瘍。若經血內滲,則竅穴淋瀝無已。凡此六淫外侵,而變症百出,犯時微若秋毫,成患重如山嶽,可不畏哉。

愚按:血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臟,灑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婦人上為乳汁,下為血海。故雖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統攝於脾,補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經行之際,禁用苦寒辛散之藥,飲食亦然。詩云:婦人和平,則樂有子。和則陰陽不乖,平則氣血不爭。故經云平和之氣,三旬一見,可不慎歟。

白話文:

岐伯說:女子七歲時腎氣旺盛,牙齒更換頭髮生長;二十一歲時天癸出現,任脈暢通,太衝脈旺盛,月事按時來潮。這裡的天指的是先天之氣,癸指的是壬癸之水,所以稱為天癸。沖脈是血海,任脈主宰著胞胎,這兩條經脈暢通,經血逐漸充盈,按時排出,每三旬(三十天)來一次,就像月亮盈虧一樣。在經期期間,最應該謹慎,否則會和產後病症類似。

如果受到驚嚇、生氣或過度勞累,就會導致血氣紊亂,經脈不通,容易導致勞瘵等疾病。如果逆流到頭面或四肢,就會劇烈疼痛難忍。如果怒氣傷肝,就會頭暈、脅肋疼痛、嘔血,甚至出現瘰癧、癰瘍等病症。如果經血內滲,就會出現各種分泌物異常。總之,如果受到外界的六淫侵襲,就會產生各種變化,一開始可能微不足道,但最終會像山嶽一樣沉重,難以應付。

我認為:血液是水谷精氣的精華,它調和五臟,滋潤六腑,在男子體內化為精氣,在女子體內則向上化為乳汁,向下成為血海。雖然心主血,肝藏血,但最終都受脾的統攝,補益脾胃,血液自然就會生成。在經期期間,禁用苦寒辛散的藥物,飲食也要注意。詩經說:婦人和平,則樂有子。和則陰陽不乖,平則氣血不爭。因此,經書說平和之氣,每三旬來一次,我們怎麼能不謹慎呢?

3. 精血篇論第二

(齊大夫褚澄遺書)

飲食五味,養骨髓肌肉毛髮。男子為陽,陽中必有陰,陰中之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女子為陰,陰中必有陽,陽中之數七,故一七而陰血升,二七而陰血溢。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方其升也,智慮開明,齒牙更始,發黃者黑,筋弱者強。暨其溢也,凡充身體手足耳目之餘,雖針芥之歷,無有不下。

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嘗於父母之身,無所不歷也。是以父一肢廢,則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虧,則子一目不肖其母。然雌鳥牝獸,無天癸而成胎何也?鳥獸精血往來尾間也。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小便澀而為淋。

白話文:

飲食中的五種味道可以滋養骨骼、肌肉和皮毛頭髮。男性是陽性的,但其中一定含有陰性成分,陰性成分中有8個部分,所以18歲時男性的陽氣會上升,28歲時陽氣會外洩。女性是陰性的,但其中一定含有陽性成分,陽性成分中有7個部分,所以14歲時女性的陰血會上升,21歲時陰血會外洩。這些都是因為飲食中含有五種味道的食物營養豐富。當它們上升的時候,人的智慧就會變得清晰明亮,牙齒開始更新換代,黑色的頭髮變回了原本的顏色,柔軟的筋脈變得更加有力。等到它們外洩的時候,所有的能量都充滿了全身的手腳耳朵眼睛等部位,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做到完美無缺。 如果孩子的形象與父母相似,那是因為他們的血液曾經在父母身上流動過,經歷了一切。因此,父親的一隻手臂癱瘓,孩子也會有一隻手臂不像他的父親一樣健康;母親的眼睛受損,孩子的眼睛也不像她的母親一樣好用。然而,為什麼沒有月經的雌性和動物能夠懷孕呢?這是因為鳥類和哺乳動物之間的精子通過尾巴進行交流。如果精子還沒有流通就與女人發生關係,那麼人體的某些部位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在未來可能患上一些無法形容的疾病。如果已經失去了勃起能力但仍想尋求刺激使精子下降,那樣的話精子就不會排出體外,尿液會堵塞並導致膀胱炎。

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痛,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後雖合而難子,合多則瀝枯。虛人產眾,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愚按:丹溪先生云: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夫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行,故古人必待三十、二十而後嫁娶者,可見陰氣之難成,而養之必欲其固也。經曰: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夫陰氣之成,止供給得三十年之運用,況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斷經。

白話文:

當精力已經消耗殆盡而又沒有得到補充時,就會出現大便和小便疼痛的情況,越疼就越要排泄,越排泄就越是痛苦。女性在月經初潮後過了十年如果沒有與男性發生性行爲,則會出現經期紊亂;如果不到十年就開始思念男性並想要進行性生活也會導致經期紊亂。如果不調理的話舊的血液就不會排出體外,新的血液則會誤走錯路,或者沈積到骨頭裏,或者是變成腫塊,之後即使有了性伴侶也無法懷孕,而且頻繁的性生活會導致身體變得乾癟瘦弱。虛弱的人生育過多,那麼血液就會枯萎而導致死亡。觀察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血液狀況就能知道他是否健康了。

根據朱震亨的說法:“人類的生命是受到天地之間的氣所影響產生的,天空中的陽氣就是氣體,大地上的陰氣則是血液,所以氣體通常都會過剩,但是血液卻常常不夠用。”人的生命產生於男性的16歲開始具備生殖能力,女孩子的14歲來月經的時候,因此古人在30歲時才結婚,在20歲時纔出嫁的原因就可以看出來陰氣很難形成,並且必須要保養好它才能穩固下來。《黃帝內經》說:“到了40歲的年齡,陰氣就已經減少了一半,然後體力也開始衰退。”陰氣的生成只能供給人們使用大約30年的時間,更何況男人到了64歲就沒有精子了,婦女到了49歲也沒有月經了。

夫腎乃陰中之陰也,主閉藏者。肝乃陰中之陽也,主疏泄者。然而二臟皆有相火,其繫上屬於心,心火一動,則相火翕然而從之。所以丹溪先生只是教人收心養性,其旨深矣。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時,人之五臟六腑,亦應之而衰旺。如四月屬巳,五月屬午,為火大旺,火為肺金之夫,火旺則金衰。

六月屬未,為土大旺,土為水之夫,土旺則水衰。況腎水嘗藉肺金為母,以補其不足。古人於夏月必獨宿而淡味,兢兢業業,保養金水二臟,正嫌火土之旺爾。經又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溫。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火氣潛藏,必養其本然之真陰,以助來春生髮之氣,則春末夏初,無頭痛、腳軟、食少、體熱、注夏之病矣。

白話文:

腎臟是陰氣中最陰的器官,負責封藏;肝臟是陰氣中最陽的器官,負責疏泄。然而,這兩個器官都包含相火,而相火最終繫於心臟,心火一動,相火就會跟著躁動。所以丹溪先生教導人們收心養性,其道理非常深奧。

天地間五行不斷更迭衰旺,造就了四季的變化。人體的五臟六腑也隨之衰旺。例如,四月屬巳、五月屬午,火氣最旺盛。火是肺金的克星,火旺則金衰。

六月屬未,土氣最旺盛,土是水的克星,土旺則水衰。況且腎水一直依靠肺金作為母親,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古人夏季必定獨自睡覺,飲食清淡,小心翼翼地保養金水兩臟,正是為了避免火土過旺。

經書中也說:冬天儲藏精氣,春天就不會得溫病。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是火氣潛藏之時,必須養護其本來的真陰,以助長來年春天生髮之氣。這樣,在春末夏初,就不會出現頭痛、腳軟、食慾不振、體熱等夏季常見的疾病。

竊謂人之少有老態,不耐寒暑,不勝勞役,四時迭病,皆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或精血未滿,而早斫喪,故見其症,難以名狀。若左尺脈虛弱,或細數,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脈遲軟,或沉細而數欲絕,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於兩尺微弱,是陰陽俱虛,用十補丸。

此皆滋其化源也,不可輕用黃柏、知母之類。設或六淫外侵而見諸症,亦因其氣內虛而外邪湊襲,尤宜用前藥。

白話文:

我認為,人年輕時就出現老態,不耐寒暑,無法勝任勞役,四季不斷生病,都是因為氣血正在生長,卻過度勞心損傷,或是精血尚未充盈,卻早早縱慾耗損,所以才會出現這些難以形容的症狀。

如果左尺脈虛弱,或是脈象細數,表示左腎的真陰不足,應該使用六味丸。右尺脈遲緩,或是脈象沉細而快要消失,表示命門的相火不足,應該使用八味丸。至於兩尺脈微弱,表示陰陽都虛,應該使用十補丸。

這些藥方都是滋養人體的根本,不可輕易使用黃柏、知母等寒涼藥物。如果遇到外邪入侵而出現上述症狀,也是因為氣虛內虛,導致外邪趁虛而入,更應該使用前述藥方來治療。

4. 附治驗(男子陰痿精耗,治驗見《內科摘要》)

一婦人年三十有七,早孀居,兩腿骨作痛,晡熱體倦,月經不調,或發寒熱,數年矣。一日頸項兩側結核,兩脅脹痛,此係肝經鬱火而成也。先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數劑,肝症頓愈。又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乳香、沒藥,三十劑血症漸痊。再用加味歸脾等藥,年餘而安。

一孀婦兩腿作痛,或用除濕化痰等藥,遍身作痛而無定處。余曰:此血症也。不信,乃服流氣飲之類而歿。

白話文:

一位三十七歲的寡婦,長期以來飽受雙腿疼痛、午後發熱、疲倦、月經不調、時而發寒發熱的困擾,已經好幾年了。有一天,她的脖子兩側出現了結核,兩肋脹痛,這都是肝經鬱火引起的。先用小柴胡湯加上四物湯服用幾劑,肝火頓時消退。接著又用加味逍遙散,再加入澤蘭、乳香、沒藥,服用三十劑後,血症逐漸痊癒。最後用加味歸脾湯等藥物調理,一年後身體恢復健康。

另一位寡婦,同樣也是雙腿疼痛,她嘗試服用除濕化痰等藥物,但疼痛遍布全身,而且沒有固定位置。我診斷認為這是血症,但她不相信,反而服用流氣飲等藥物,最後不幸去世。

一放出宮人,年四十餘,臀腿內股作痛,晡熱口乾,月經不調,此係肝經血少,不能養經絡而然也,宜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葉,五十餘劑,諸症稍緩。又以歸脾湯,兼服二百餘劑而痊。

一放出宮人,臀腿腫痛,內熱晡熱,惡寒體倦,咳嗽胸痞,月經過期而少,彼以為氣毒流注,服清熱理氣之劑,益甚。余曰:此乃肝經瘀血停留所致。蓋肝經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下循膕內臁,繞陰器,抵少腹。主治之法,但當補其所不勝,而制其所勝。補者脾也,制者肝也。經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此定法也。彼不信,仍服前藥,遂致不起。

白話文:

一位剛出宮的婦女,年約四十多歲,臀部、腿部和內側大腿疼痛,下午發熱口渴,月經不規律。這是由於肝經血虛,無法滋養經絡所致。應該服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葉,大約五十副藥後,症狀略微緩解。之後又服用歸脾湯兩百多副藥,最終痊癒。

另一位剛出宮的婦女,臀部和腿部腫痛,內熱下午加重,怕冷乏力,咳嗽胸悶,月經延遲且量少。她認為是氣毒流注,服用清熱理氣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我說,這是肝經瘀血停滯導致的。因為肝經向上貫穿膈肌,分佈在脅肋部位,沿著喉嚨,向下循行於膝蓋內側,繞過陰部,到達小腹。治療方法應該是補其不足,制其有餘。補的是脾,制的是肝。經書上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這是固定的原則。她不相信,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最終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