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濟陰萬金書》~ 原序
原序
1. 原序
婦人之病,有可治,有不可治,皆由心性善惡之所致也。間有德性柔良,舉止端嚴,克盡婦道,孝敬翁姑,相夫教子,勤儉理家,女紅井臼,桑麻之事,無弗善者,必無危病。縱有微疾,尚可治也;有等逆詬陰惡,罔尊陵卑,惟飲食自私,全無孝敬之念,犯有七去,助無一能,天教病入膏肓,雖盧扁復生,亦難療治。
余幸遇人傳授產書,並《萬金方》以濟之,無不效驗,庶使產婦有患而無患,然平素修德去病之方可不自勉也。夫因臚胎前、產後諸病,及經脈十五論,胎前十月形,治產後十八論,雜效三方,種子妙訣,升精訣,都為兩卷,以紹後人,併為之序云。
昆新縣誌曰:宋,鄭公顯,上柱國億年五世孫,監察御史元輔子,蔭從政郎,潛隱不仕,節介自勵。妻錢,其外祖薛將仕,善帶下醫,公顯傳其術,遂擅名,著有《惠民方》三卷。按:鄭氏累世業醫,皆自公顯始。
白話文:
[原序]
婦女的疾病,有的可以治療,有的則無法治療,這些都與她們的心性和行為善惡息息相關。偶爾會看到一些婦女,她們性格溫和善良,舉止端莊嚴謹,能充分履行作為妻子的責任,對公婆孝順尊敬,協助丈夫教育子女,勤勞節儉地打理家務,無論是紡織、料理家事,還是養蠶植棉,她們都能做得很好,這樣的婦女必然不會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即使偶爾有些小病痛,也是可以治癒的。
然而,也有一些婦女,脾氣暴躁,心地陰險,對長輩不尊重,對下屬凌辱,只顧自己的飲食享受,完全沒有孝順尊敬的心思,觸犯了七出之條,對家庭毫無貢獻,這種情況下,上天讓她們疾病纏身,即使扁鵲、盧醫再世,也難以治癒。
我有幸得到他人傳授的產科書籍以及《萬金方》,用來幫助人們,效果都非常明顯,希望這能使產婦免於疾病的困擾。然而,平時修養品德,祛除病痛的方法,我們更應該自我勉勵。本書詳細列出了懷孕前、產後的各種疾病,以及經脈十五論,胎兒在母體內十個月的發育狀況,產後十八論,各種雜症的有效治療方法,種子的妙訣,提升精氣的訣竅,總共編輯成兩卷,傳承給後人,這裡寫下了序言。
根據昆新縣的縣志記載:在宋代,有位名叫鄭公顯的人,他是上柱國億年的五代孫,監察御史元輔的兒子,他選擇隱居不出仕,以高潔的操守自我激勵。他的妻子姓錢,她的外祖父薛將是一個擅長婦科醫學的人,鄭公顯學習並繼承了他的醫術,因此聲名遠播,他編寫了《惠民方》三卷。據考證,鄭氏家族世代從醫,都是從鄭公顯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