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邨亮

《腳氣鉤要》~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補瀉

補瀉者。治療之大綱。死生之所繫。最不可苟且鹵莽也。蓋腳氣之為恙。系精虛邪實之症。瀉之則速死。補之則促命。二者不可行之。其故何。蓋水毒不在腸胃。在於膜外。而混淆血脈。環回百體。終上騰於心肺。其候為胸脅滿悶。下氣喘急。嘔吐中心。若誤下之。一旦雖減其勢。

反激生卒然不測之變。治之。惟當以漸分泌水毒。輸之尿道。其意與水腫忌下藥正同。夫尿者。膀胱之津液。血之所化也。故尿之通塞。必徵之於氣血之流動。昧者不達此理。孟浪貪效。妄施攻擊。不止害胃氣。速其死更急。若誤補之。水毒愈郁。經脈愈閉。胸脅脹滿。心煩嘔逆。

白話文:

補瀉是治療疾病的總綱,關係著生死,絕對不可草率馬虎。

腳氣病是由於精氣虛弱,邪氣實滯所導致。瀉法會導致病人快速死亡,補法則會加速病程。這兩種方法都不可行。這是因為水毒不在腸胃,而是在皮膜之外,混淆血脈,循環全身,最終上達心肺。其表現為胸脅滿悶,呼吸急促,嘔吐不止。如果誤用瀉法,即使暫時減輕病勢,也會反過來激發突然發生的危急狀況。

治療腳氣,應當逐漸排除水毒,使其排出尿道。這與水腫忌用瀉藥的道理相同。尿液是膀胱的津液,也是血液轉化而來。因此,尿液的通暢與否,必然反映了氣血的流動情況。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輕率貪圖捷徑,妄加攻擊,不僅損害胃氣,更會加速死亡。如果誤用補法,水毒會更加鬱積,經脈會更加閉塞,胸脅脹滿,心煩嘔吐。

助上奔之勢。蹙命期。古人以為壅疾。雖補瀉殊途。其害性命者則同焉。難經有虛虛實實之戒。亦以此爾。故漫用補瀉。不至殺人者。雖有寡焉。千金方說補瀉甚簡。聖惠方敷演為說。頗為精確。錄備參考。曰夫腳氣病者。雖虛羸。不可多服補藥。補藥令人心腹脹氣實便死。

非瀉不瘥。又不可見虛而不瀉也。見氣實而死者甚眾。十中無一人服藥致虛而殂者。縱甚羸。亦須微微通泄。亦宜時取汗也。其有太虛者。微用補藥助之。

白話文:

幫助向上奔湧的力量,逼近生命期限。古人認為是阻塞的疾病,雖然補瀉方法不同,但危害生命的結果卻相同。難經有虛虛實實的警告,也是這個道理。所以隨便使用補瀉方法,不會致死的人很少。千金方講補瀉很簡單,聖惠方詳細說明,相當精準,記錄下來供參考。說到腳氣病,雖然虛弱,但不能過度服用補藥,補藥會讓人心腹脹氣、大便不通而死。

不瀉就不會好轉,但也不能看到虛弱就瀉。因為看到氣實而死的人很多,十個人中沒有一個是服用藥物導致虛弱而死的人。即使非常虛弱,也要微微通泄,也應該適時發汗。如果太過虛弱,可以用少量補藥幫助。

2. 食戒

人之所以生。因飲食。滋養身體。以餌為主。然此病禁粱肉滋味。不可不最嚴也。其故何也。膏粱者。其性油膩。平時多吃。猶膠滯血液。沮其宣布。況其嬰病。藥力難達。斃命必矣。病者能守禁忌。斷乎無有不效之藥。嚴斷膏滋。淡泊攝養。古來以為良策。其可吃者。不過紅豆碎麥平淡滲通之品。

患者犯戒。責效於草根樹皮則非也。凡人好良膏滋。不能中土為之分布。腸胃阜敦。身體肉脹。是以豪家多病。而蓽門少患。王公貴人。身無操作之勞。體有暖飽之佚。不唯蓽屋之宴安。更擁衽席之翠珠。頤養過厚。體力軟脆。以故患腳氣水腫者。十居七八。藜藿之家。則吃蔬取勞。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飲食滋養身體,以食物為主。然而,患了這種病,就必須禁忌肥肉和美味佳餚,不可不嚴格遵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肥肉的性質油膩,平常多吃,就好比膠水黏滯血液,阻礙血液循環。何况現在生病了,藥力也難以到達病灶,死亡是必然的。如果病人能嚴格遵守禁忌,絕對沒有藥物不能起效的。嚴格戒除油膩食物,清淡飲食攝取營養,古人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吃的东西,不過是紅豆、碎麥之類平淡通暢的食物。

患者如果犯了禁忌,卻要求草根樹皮也能起效,那就錯了。凡是愛吃肥肉的人,無法讓身體充分吸收利用,肠胃變得肥胖,身体肉也变得肥胖。因此,富贵人家多病,而贫寒人家少生病。王公貴族,没有操劳的辛苦,拥有溫飽的安逸,不仅享受着比贫寒人家更好的生活,还拥有精美的服饰和珠宝,过度滋养身体,身体变得软弱无力。所以,患腳氣水腫的,十之八九都是他们。而平民百姓,則以吃蔬菜和劳作来維持生计。

以堅筋骨。以運氣血。病之難犯。不外於此也。東坡蔬食三益之說有云。寬胃以養氣。病家能曉此理。省膏滋。而服藥石。何憂其不瘳。此不特療腳氣。戒之乎平生。則攝生保壽必可期矣。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醫文字,用簡潔的文字表達了強健身體、調節氣血的重要性,以及疾病不易侵犯的原因。東坡提出的素食有益三個方面是:讓胃得到休息和恢復元氣;如果病人能夠理解這個道理,減少服用補品和礦物質等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就不會擔心病情不能好轉。這不僅可以治療腳氣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這些原則,就能夠保護健康、延長生命。

3. 外因

外因。得之於侵雨涉水。或坐臥濕地。或勞勩中風。或飢飽不時。若大兵之後。若凶慊之時。蓋系壅塞表氣。凝滯氣血之所致也。靈樞曰。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客之。正謂之也。蓋氣血者。如車輪。邪或乘之。心者血之主。肺者氣之主。氣主噓之。血主濡之。灌溉筋脈。

升降有常。自然運行。今邪犯肌肉。是以水血否澀。而鬱蓄成毒。內則浸漬藏府。外則流溢皮膚。古謂之緩風。又謂之濕痹。謂之腳氣。其狀貌有麻痹不仁者。有攣筋疼痛者。有心腹脹急者。有寒熱煩渴者。有小便短少者。有驚悸迷亂者。有足脛浮腫者。其末路。遂並歸於衝心。

白話文:

外因:

罹患此病的外在原因,可能來自於以下情況:

  • 淋雨涉水: 淋雨或涉水,導致寒濕入侵。
  • 坐臥濕地: 長時間坐臥潮濕之地,使寒濕之氣侵入體內。
  • 勞作中風: 勞累过度,汗出受風,導致腠理開泄,寒邪入侵。
  • 飢飽不時: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飢餓過度,傷脾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 戰亂之後: 戰亂後,身心俱疲,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外邪侵襲。
  • 憂愁害怕: 心情憂愁害怕,情緒波動,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抵抗力下降。

上述外因導致了以下病理变化:

  • 表氣壅塞: 寒濕之氣阻滯於肌表,使表氣不能宣散。
  • 氣血凝滯: 寒濕之氣阻礙氣血運行,導致氣血凝滯不通。

靈樞經中說:「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客之。」 這句話說明了,外邪的侵襲需要身體虛弱作為前提。

氣血就像車輪一樣,需要正常運行。 心臟是血之主,肺臟是氣之主。氣主呼吸,血主濡養,共同灌溉筋脈。

當外邪侵入肌肉時,就會導致以下病理變化:

  • 水血否澀: 寒濕之氣阻滯於肌肉,導致水液代謝失衡,氣血運行不暢,出現水腫、肢體沉重等症状。
  • 鬱蓄成毒: 寒濕之氣在體內久留,凝結成毒,進一步侵犯臟腑。

內則浸漬藏府: 寒濕之氣侵入臟腑,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外則流溢皮膚: 寒濕之氣外溢於皮膚,導致皮膚病變,如濕疹、皮炎等。

古人將此病稱為「緩風」、「濕痹」、「腳氣」,其症狀多樣:

  • 麻痹不仁: 感覺麻木,失去知覺。
  • 攣筋疼痛: 筋脈攣縮,疼痛難忍。
  • 心腹脹急: 胸腹脹滿,呼吸不暢。
  • 寒熱煩渴: 身體發熱,口渴喜飲。
  • 小便短少: 尿量減少,排尿不暢。
  • 驚悸迷亂: 心慌不安,神志不清。
  • 足脛浮腫: 足部和小腿出現水腫。

最終,此病會導致衝心,危害心臟功能,危及生命。

然較之乎由內者。其勢稍緩。治法皆取之於發泄表氣運動水血之劑。風濕血痹。雖稍異其因。至其情機。則同焉。是所以須桂麻朮附之品也。

史載腳腫。今拈出證由外因者。梁武帝大通三年。侯景圍建康。閉城之日。男女十餘萬。擐甲者二萬人。被圍既久。人多身腫氣急。死者什八九。隋煬帝大業元年劉方徵林邑。士卒腫足。死者什四五。後梁紀。會陰雨積旬。黃澤道險。堇泥深尺余。士卒援藤葛而進。皆腹疾足腫。

死者什二三。醫宗金鑑。載青腿牙疳門。北路隨營醫官陶起麟。言其治法。內地人。初居邊外。得此症。十居八九。蓋中國人。不耐邊外嚴寒。更坐臥濕地。致腿青腫。內體頑硬。步履艱難。又緣缺少五穀。多食牛羊等肉。胃火上熏致下疳。按如此症。古所未聞。思亦後世。

白話文:

相較於由內部引起的疾病,外感引起的疾病病勢較緩慢,治療方法通常以發散表邪、促進氣血流通的藥物為主。風濕、血痹等疾病,雖然病因略有不同,但病理機制卻很相似,因此需要使用桂枝、麻黃、蒼朮、附子等藥材。

歷史記載中也有許多腳腫的例子,其中一些是由外因引起的。比如梁武帝大通三年,侯景圍攻建康城,城內十多萬男女,其中兩萬人穿戴盔甲,被圍困很久,許多人出現身體浮腫、呼吸急促,死亡率高達八九成。隋煬帝大業元年,劉方征討林邑,士兵出現腳腫,死亡率為四五成。後梁時期,連續下雨多日,黃澤道崎嶇難行,泥濘深達一尺多,士兵們攀著藤蔓前進,很多人患上了腹痛腳腫,死亡率為二三成。

《醫宗金鑑》記載了青腿牙疳的治療方法,北路隨營醫官陶起麟指出,內地人初到邊外容易患上這種疾病,十之八九的人都會得病。這是因為中國人無法適應邊外嚴寒的氣候,再加上長時間在潮濕的地方坐臥,導致腿部青腫,身體僵硬,行走困難。此外,由於缺乏五穀,多食用牛羊肉,胃火上炎,導致下疳。這種病症在古代醫書中沒有記載,應該是後世才出現的。

因地氣寒濕。發此種毒。因想。方今江戶士人。多充北營。恐亦嬰此患。庶幾令其土醫人預慮治方。

烏頭湯(金匱),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

麻黃,甘草,川烏,黃耆,芍藥

右五味。內蜜煎中。更煎之。案。此方用之於外因腳氣。閉塞表氣者。治關節疼痛。肌肉頑痹。君以麻黃通表氣。開痹著。臣以芍藥。緩和筋絡。黃耆逐水固表。助以烏頭雄烈。驅寒燥濕。且甘蜜之和潤。可濡血養液。五味相合。其勢翕翕。行於肌肉關節之間。如此而外之凝滯者行。內之冷結者去。是長沙化工之妙手。

白話文:

由於當地氣候寒冷潮濕,容易引發這種毒素。如今江戶的士人大多充軍北方,恐怕也會染上這種疾病。希望當地醫生能提前預防,並準備好治療方法。

烏頭湯(金匱)可以治療腳氣疼痛,導致無法彎曲伸直。

麻黃、甘草、川烏、黃耆、芍藥,這五味藥用蜂蜜水煎煮,反覆煎煮。這個方子適用於因外感腳氣導致表氣閉塞,引起關節疼痛、肌肉僵硬的病症。方中用麻黃疏通表氣,解除痹阻;芍藥緩和筋絡;黃耆利水固表;烏頭辛烈,驅寒燥濕;甘蜜和潤,滋養血脈。五味藥合用,協同作用,行於肌肉關節之間,使外邪凝滯消散,內寒積聚消除。這就是長沙名醫化工精妙的治病之法。

麻黃加朮湯(金匱),濕家身煩疼。發其汗為宜。

麻黃,杏仁,桂枝,甘草,朮

上五味。案。此方表氣壅滯。血凝氣陰。不快於運行。故麻桂以達表。杏術以逐水。綢繆失治。必變浮腫。至壅滯較深者。則可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生薑,知母,朮,防風,附子

白話文:

麻黃加朮湯(《金匱要略》),適合治療濕氣入侵導致身體煩躁疼痛的患者。發汗是治療此病的最佳方法。

藥方如下:麻黃、杏仁、桂枝、甘草、朮。

分析:此方適用於表氣壅滯、血液凝滯、氣陰運行不暢的患者。麻黃和桂枝用於疏通表氣,杏仁和朮則用於利水消腫。若治療不當,患者可能會出現浮腫。如果病情較重,壅滯程度較深,則可使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要略》),適合治療四肢關節疼痛、身體瘦弱、腳腫如脫落、頭暈氣短、暖暖的感覺想嘔吐的患者。

藥方如下:桂枝、芍藥、甘草、麻黃、生薑、知母、朮、防風、附子。

右九味。案。此方治歷節之劑。今用之腳氣。能治痛痹轉筋不仁。蓋人之氣血。得溫則流動。遇寒則凝冱。淫溢於肌肉。攔陰表氣。是以桂麻防風之辛燥。開表行氣。知芍戮力。調和血液。於其間加附子。走濕邪於經隧中。助桂麻為驅逐。術能祛表裡之水。姜以其辛溫。使諸藥宜行也。

名護屋丹水曰。今腳氣痛風。及鶴膝風。舍之用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劑。其效力甚鈍。誰知之用之耶。嗚呼。當時醫道未闢。丹水發此言。可謂卓識矣。

六物附子湯(三因方),寒濕腳氣。疼痛不仁。兩尺脈來沉細者。

白話文:

右九味方解說:

此方原本用於治療歷節(關節疼痛),今用於治療腳氣,亦能治痛痹、轉筋、不仁。

人體的氣血,溫則流動,寒則凝固。若寒邪入侵,則氣血凝滞,溢於肌肉,阻礙陽氣外出。因此,方中用桂枝、麻黃、防風的辛燥之性,開表行氣;用芍藥、知母,調和血液。另加附子,驅散經絡中的濕邪,助桂枝、麻黃驅逐寒邪。茯苓則祛除表裡之水。薑辛溫,使諸藥順利運行。

名護屋丹水曰:現今腳氣痛風及鶴膝風,多用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治療,其效力甚微,為何還要使用呢?唉!當時醫道未開,丹水能提出此見解,可謂卓識!

六物附子湯(出自三因方),適用於寒濕腳氣,症狀為疼痛、麻木,兩尺脈沉細者。

附子,桂枝,防己,朮,茯苓,甘草

右六味。案。此方即仲景甘草附子湯。加防己茯苓者。孫氏四物附子湯。方後云。體腫者。加防己。悸氣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七味附子湯。方後云。濕痹緩風。身體疼痛。欲折肉。如錐刺。濕緩異名。其為腳氣則一也。陳氏概謂之痹症。

蠲痹湯(楊氏家藏方),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項臂痛重。舉動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

白話文:

方劑裡有附子、桂枝、防己、術、茯苓、甘草六味藥。這方子其實就是仲景的甘草附子湯,加了防己和茯苓,也相當於孫氏四物附子湯。方子後面提到,身體腫脹就加防己,心悸氣短小便不利就加茯苓。七味附子湯則用於治療濕痹緩風,身體疼痛,像是要折斷肉一樣,或者像錐子刺一樣的疼痛。濕痹和緩風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上都是腳氣。陳氏把這類症狀都歸為痹症。

蠲痹湯則用於治療風濕相互搏擊,導致身體煩疼,頸部和手臂疼痛沉重,行動困難,以及手足冰冷的痹症,還有腰腿沉重、筋脈無力等症狀。

當歸,羌活,薑黃,芍藥,黃耆,防風,甘草

右七味。入薑棗。案。此方治痛痹之套法也。歸黃能入血分。和經遂。羌防耆姜。逐水氣。斂肌表。芍甘緩筋絡。利關節。眾味湊合。通暢血氣。羈持經絡。或加附子薏苡。其力更捷。

礬石湯(金匱),治腳氣衝心。

案此方渫腳之法也。以其出金匱。姑附於斯。然非仲景原方。千金論腳氣云。魏周之代。無此疾。出後世。可以證矣。腳氣涉日者。間有效。屬衝心者。實非此方所及也。

白話文:

當歸、羌活、薑黃、芍藥、黃耆、防風、甘草,這七味藥材,加薑棗一起熬煮。這方子是治療痛痹的常用方法。當歸和薑黃能入血,調和經絡;羌活、防風、黃耆和薑能驅逐水氣,收斂肌膚表層;芍藥和甘草能舒緩筋絡,利於關節。所有藥材搭配在一起,可以暢通血氣,固守經絡。也可以加入附子、薏苡仁,效果更快。

礬石湯,記載在《金匱要略》中,用來治療腳氣衝心。

這個方子是治療腳氣的藥方。因為它出自《金匱要略》,所以就附在這裡。但它並不是仲景原本的方子。《千金要方》中提到腳氣,說魏晉時期沒有這種病,是後世才出現的,這可以證明這一點。腳氣如果只是普通的症狀,間或會有效果,但如果是衝心的嚴重症狀,就不是這個方子所能治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