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邨亮
《腳氣鉤要》~ 卷上 (18)
卷上 (18)
1. 備案
招數醫乞治。余亦見延。診之。其脈緩。氣息如平。膻中無動。又無麻痹。但腹中有飲。按之漉漉然。蓋腸間之水耳。無腳氣可徵。余曰。是湯液過飲所致。蓋軟脆之質。不慣行步。煩渴飲水。因發微腫。今吐水者吉兆。胃惡濕。欲排泄之耳。紅豆粥代藥。不出數日。應自愈矣。
翁陽諾陰疑。余亦不強而去。眾醫日夜環守床褥。甲曰。宜逐暑邪。乙曰。宜滲利。丙曰。宜溫補。爭欲效功。前藥未行。後藥繼至。各陳臆說。湯液丸散。種種怪藥。疊進頻服。嗟呼。軟脆腸胃。何堪多藥之毒。某遂斃於藥。可憐也哉。要是出於醫人貪利之不仁。而世俗不解藥之為毒之過也。
富家死於藥。往往有焉。況王公貴人。為臣子者。可不鑑戒哉。
白話文:
[備案]
有個醫生求我醫治一個病人,我也去看了。診脈後發現脈象緩慢,呼吸平順,胸部沒有異常活動,也沒有麻痺症狀,只是腹部有積水,按壓時感覺咕嚕咕嚕的,那是腸道積水。沒有腳氣的症狀。我說這是喝太多湯水造成的。病人體質虛弱,不常走路,口渴就喝很多水,因此稍微腫脹。現在吐水是好兆頭,胃部不適想排出水分。用紅豆粥代替藥物即可,不出幾天就會自愈。
然而,病人家人卻猶豫不決。我也沒勉強,就離開了。其他醫生日夜守在病床邊,這個說應該驅除暑邪,那個說應該利水消腫,另一個說應該溫補,大家都想搶功勞。之前的藥還沒吃完,後面的藥就來了,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各種湯藥丸散,稀奇古怪的藥物,一劑接一劑地服用。唉,病人腸胃虛弱,怎麼受得了這麼多藥物的毒害呢?病人最後死於藥石,真是可憐啊!這完全是醫生貪圖利益,不顧病人死活造成的,而世人也不了解藥物有毒害的道理。
富人死於藥物的例子很多,何況是王公貴人,做臣子的更應該引以為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