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邨亮

《腳氣鉤要》~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內因

(附)凡嘔吐不納藥者。最難救療。藥入即吐。安能見功。胃口愈逆愈翻。萬難處分。記安政戊午。自夏涉秋。暴瀉流行。其症洞瀉傾盆。須臾發嘔吐。上翻下出。急者一二時。緩者一二日。脈絕即斃。時師以其不納。種種怪藥。強灌之。而一吐傾囊。束手俟死。愚偶閱幼幼集成。

載靈砂止嘔治驗。因試之多得功。其法仿局方。丸靈砂。如梧子大。初服三丸。次服五丸。久之服十丸。冷水送下。胃口已安。候不復吐。始用對症之藥。脫人於困卮不少。真扶危濟死之神丹也。

紫雪,崔氏療腳氣。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者方。活人書曰。大煩躁者。紫雪最良。案。千金翼與外臺分量不同。局方全據千金異。蘭臺軌範。減二消。用十分之一。黃金百兩。以飛金一萬頁代之。吾師家據外臺。擬定劑量。精核的當。屢得偉功。因錄告後學。

黃金(煮汁六合),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各六錢六分三釐五毛四絲)

上五味以水一升五合。煮取六合。

玄參,升麻(各二錢二分一釐一毛八絲),羚羊角,犀角,沉香,木香(各六分九釐一毛二絲),丁子(一錢三分八釐二毛四絲),甘草(一錢一分五毛九絲)

上八味(八錢四分三釐四毛八絲),以前煮汁(合一升二合)煮取四合五勺入消石(一合二芍),芒消(二錢一分一釐八毛四絲)

上煎欲凝。入硃砂。(四分六釐八絲),麝香(一分七釐二毛八絲),攪調令勻。磁器收藏。藥成霜雪紫色。水調下。外臺。又曰服紫雪。強人一服二分。弱者一服一分。和水服。當利熱毒。按此方。藥品太雜。似無法度。用之傷寒中風驚癇腳氣等。其功殆不可言。蓋除祛熱毒。鼓盪神氣。要清涼之劑。非此方。不能達大症。信醫家必備之藥也。

養正丹(局方),療元氣虛虧。陰邪交蕩。正氣乖常。上盛下虛。氣不升降。呼吸不足。頭旋氣短。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陽氣欲脫。

水銀,硫黃(研細),硃砂(研細),黑錫(去滓枰與水銀結沙各一兩)

上用黑盞一隻。火上熔黑鉛成汁。次下水銀。以柳杖子攪勻。次下硃砂。攪令不見星子。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急攪成汁。和勻如有焰。以醋灑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極細。用糯米粉。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粒。加至三十粒。鹽湯下。此藥升降陰陽。既濟心腎。

空心食前。棗湯送下。神效不可具述。易簡方曰。腳氣之患。入腹衝心。或見嘔吐之證。無法可療。千金以大黃利之。大黃性寒。病既深入。必難導達。是速其嘔吐也。不若用養生丹。或黑錫丹。來復丹之類。煎降氣湯。嚥下。更須多服。以大便通利為度。腳氣無補法。此有利性。

即非補藥。服之無疑。

白話文:

內因

嘔吐不能進食者,是最難治療的。藥物入口即吐,怎能見效?胃口越發逆反,萬分棘手。記得安政戊午年,從夏天到秋天,暴瀉流行,症狀是傾盆大瀉,很快便會嘔吐,上吐下瀉,病情急者一兩個小時,緩者一兩天,脈搏停止就死亡。當時醫生因為病人不能進食,就使用各種奇特的藥物強行灌服,結果藥物全吐出來,只能束手無策等死。我偶然讀到《幼幼集成》,記載靈砂止嘔的驗方,於是試用,多有功效。其方法仿效《局方》,將靈砂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初服三丸,然後服五丸,久病者服十丸,冷水送服,胃口安定後,不再嘔吐,才開始服用對症的藥物。多次救人於危急,真是能扶危濟困的神丹妙藥。

紫雪丹,是崔氏治療腳氣,毒邪遍佈內外,煩熱口中生瘡的方劑。《活人書》說:大煩躁者,紫雪最有效。據考證,《千金翼》和《外臺秘要》的劑量不同,《局方》完全依照《千金翼》記載,蘭臺軌範則減去二消,用十分之一的量,黃金百兩,以飛金一萬頁代替。我的老師根據《外臺秘要》制定劑量,精確可靠,屢次取得顯著療效,因此記錄下來告誡後學。

藥物組成:黃金(煮汁六合),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各六錢六分三釐五毛四絲)

以上五味,加水一升五合,煮取六合。

玄參,升麻(各二錢二分一釐一毛八絲),羚羊角,犀角,沉香,木香(各六分九釐一毛二絲),丁子香(一錢三分八釐二毛四絲),甘草(一錢一分五毛九絲)

以上八味(共八錢四分三釐四毛八絲),以前煮汁(一升二合)煮取四合五勺,加入消石(一合二勺),芒硝(二錢一分一釐八毛四絲)

煎煮至將凝固時,加入硃砂(四分六釐八絲),麝香(一分七釐二毛八絲),攪拌均勻。用磁器盛裝,藥成後呈霜雪般的紫色。用水調服。《外臺秘要》又說:服用紫雪丹,體質強壯者每次服二分,虛弱者每次服一分,溫水送服,可以治療熱毒。按此方,藥物過於繁雜,似無一定的規律,用於治療傷寒、中風、驚癇、腳氣等疾病,其功效不可勝數。它能去除熱毒,振奮元氣,是清涼的藥劑,非此方不能治療重症,是醫生必備的藥物。

養正丹(出自《局方》),治療元氣虛損,陰邪交侵,正氣失常,上盛下虛,氣機升降失調,呼吸短促,頭暈氣喘,以及中風涎潮,神志不清,陽氣將脫的病症。

藥物組成:水銀,硫黃(研細),硃砂(研細),黑錫(去渣,與水銀、硫黃各一兩)

方法:用黑瓷盞一隻,火上熔化黑鉛成汁,然後放入水銀,用柳條攪拌均勻,再放入硃砂,攪拌至不見星點,稍候片刻,再放入硫黃末,迅速攪拌成汁,和勻後如有火焰,用醋灑之,待冷卻後取出,研成極細的粉末,用糯米粉煮成糊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粒,最多可加至三十粒,鹽湯送服。此藥能調整陰陽,治療心腎疾病。

空腹,飯前,用棗湯送服,療效不可盡述。《易簡方》說:腳氣病邪侵入腹腔,衝擊心臟,或出現嘔吐,無法治療,《千金方》用大黃瀉下,但大黃性寒,病情已深入,難以導達,反而會加重嘔吐。不如服用養正丹或黑錫丹、來復丹等,再煎服降氣湯,吞服,需多服,以大便通暢為度。腳氣病無補益之法,此藥有利性,即使不是補藥,服用它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