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田昌春等

《腳氣概論》~ 腳氣概論 (2)

回本書目錄

腳氣概論 (2)

1. 論漢土腳氣古今異治

劉茝庭曰。唐以上所謂腳氣。即今之腳氣。而宋以降所謂腳氣。蓋不過尋常腳痹腳痛等。而所為腳氣。殆非今之腳氣。豈風會變遷。時有不同乎。又曰焉知後來腳氣。更非今日之腳氣。醫者宜同時措施已。按本邦腳氣病。始見於日本後紀大同三年藤原緒嗣辭職表。而天元中丹波康賴著醫心方。

立腳氣一門。鑿鑿論此病。降至嘉元之間。梶原性全著萬安方。亦載其治方百餘首。則知我邦千年以來。已有斯病也。厥後四海鼎沸。干戈相接。此病寥寥莫聞。迨近世再盛。其症候與晉唐所論同轍。是亦風會變遷。時有不同也。

白話文:

劉茝庭說,唐代以前所謂的腳氣,和現在我們所說的腳氣是一樣的。但是宋代以後所謂的腳氣,大抵只是平常的腳部麻木或腳痛等問題,這所謂的腳氣,恐怕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腳氣。難道是時代風氣的變遷,導致了疾病的情況有所不同嗎?他又說,怎麼知道後來的腳氣,不會再變成今日的腳氣呢?醫生們應該要隨著時代變遷來調整治療方式。

根據記錄,我們國家的腳氣病最早出現在日本後紀大同三年藤原緒嗣的辭職表中。到了天元年間,丹波康賴寫了《醫心方》,專門設了一章來詳細討論這種病。到了嘉元年間,梶原性全寫的《萬安方》中,也記載了上百種治療這種病的方法。由此可知,我們國家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就已經有這種病了。後來戰爭頻繁,這種病似乎就漸漸被人遺忘。直到近代再次盛行,其症狀和晉唐時期所描述的完全一樣。這也是時代風氣的變遷,使得疾病的情況隨之不同。

2. 論本邦腳氣古今異證

香川景與曰。腳氣之證。漢唐錯家。所論腳弱腫滿氣急衝心。及不仁麻痹等之症。吾邦振古以來曾無之。但有腳氣痹痛之症耳。故不別立一門。而附諸痛痹。先人已故。自寶曆年間。始有斯病。其證候全若漢唐諸家所論。然多發於夏秋之間。春冬稀有之。多在男子壯年之人。

在弱齡之人。及婦人者甚鮮矣。爾來此病盛行。死者亦不少矣。蓋此病雖自足發。而病根在腹。故心下解豁者。縱令諸症重者多易愈。心下硬緊則難治。可觀其根在腹也。又有蓄瘀血瘀汁之人。兼時氣而發者也。恰如疥癬用速愈法。而內攻毒氣入腹水脹氣急者。故欲治此症者。

不問足。須問腹如何。雖腫消麻解。而腹裡病不除。必再發。可不慎哉。

白話文:

香川景與說,關於腳氣這種病症,根據漢唐時期的醫家論述,指的是腳部無力、腫脹、呼吸急促、甚至上衝至心,以及麻木和癱瘓等症狀。但在我們國家從古至今,未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只有一種腳氣導致疼痛的症狀。因此,我們並沒有將它單獨列爲一門疾病,而是歸類於疼痛和痹症之中。直到先人去世後,在寶曆年間開始,這種病症纔開始出現,其症狀完全符合漢唐時期醫家所述。然而,這種病症多發生在夏季和秋季之間,春季和冬季則較少見。並且,多發於壯年的男性。

在年輕的人羣,以及女性中,這種病症較爲罕見。自此,這種病開始流行,死亡病例也不少。因爲這種病雖然起始於腳部,但病根在於腹部。所以,如果心下感覺舒暢,即使症狀嚴重也較容易治癒;但如果心下感到緊繃,則治療起來就較爲困難。這可以看出病根在於腹部。另外,對於體內積有瘀血或瘀液的人,加上時氣(即季節性或流行性疾病)的影響,也會引發此病。就像治療疥瘡時使用速效療法,卻導致體內的毒素進入腹部,引起腹水膨脹和呼吸急促的情況。因此,要治療這種病症,

重點不在詢問腳部情況,而應詢問腹部狀況。即使腳部腫脹和麻木得到緩解,但如果腹部的病因未被去除,病情一定會再次發作。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啊。

3. 論腳氣由風毒

千金云。夫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腳。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頭項也。劉茝庭曰。今推真人意。蓋寒暑風濕鬱蒸傷人。皆名風毒。非別有風毒者。

白話文:

《關於腳氣病由風毒引起之論》

《千金方》提到,風毒之氣,皆源自地面。地表的寒、暑、風、濕等氣候條件,會產生蒸氣,人的雙腳經常接觸地面,因此風毒易經由腳部侵入人體。風毒一旦進入人體,首當其衝的就是腳部,若長時間未能痊癒,病情會擴散至四肢、腹部、背部乃至頭頸。

劉茝庭進一步解釋,從真人的觀點來看,寒、暑、風、濕這些氣候因素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都可以稱為「風毒」,並非另有特別的一種風毒存在。

4. 論腳氣因飲氣下流

外臺許仁則曰。腳氣有數種。有飲氣下流以成腳氣。飲氣即水氣之漸。亦有腎氣先虛。暑月承熱。以冷水洗腳。濕氣不散。亦成腳氣。李東垣曰。夫乳酩醇酒者。濕熱之物。飲之屬也。加以奉養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呴。故下注於足脛。積久而成腫滿疼痛。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

白話文:

外部醫學家許仁則表示,腳氣病有多種類型,其中一種是因為飲氣下行而導致的腳氣病,所謂的飲氣實際上就是水分積聚的問題。另外,也有因腎氣本來就虛弱,在炎熱的夏季用冷水洗腳,導致濕氣無法散去,進而形成腳氣病。

李東垣指出,奶酪和濃烈的酒都是濕熱性的食物,飲用這類東西會增加身體的濕氣。再加上如果生活過度奢侈,也會助長濕氣的生成。水性向下流動,當氣無法溫煦全身時,水濕就會向下沉積在腳踝和小腿,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腫脹和疼痛,這就是飲食導致的下肢濕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