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概論》~ 腳氣概論 (2)
腳氣概論 (2)
1. 論腳氣由腎虛
外臺蘇長史論云。腳氣之為病。本由腎虛多中肥溢肌膚者。無問男女。若瘦而勞苦。肌膚薄實。皮膚厚緊者。縱患亦無死憂。濟生方云。觀夫腳氣皆由腎虛而生。然婦人亦有病腳氣者。必因血海虛。乘宿塊嗔恚哀慼悲傷。遂成斯病。兼令婦人病此者眾也。知婦人血海虛而得之。與男子腎虛類矣。治婦人之法。與男子用藥固無異。但兼以治憂恚藥。無不效也。
白話文:
外台蘇長史論云:腳氣這種疾病,本源是腎虛,導致體內津液過多而外溢到肌膚上,不分男女都會發生。如果體瘦勞苦、肌膚薄弱或皮膚厚實緊繃,即使患上腳氣也不必擔心會致命。
濟生方云:觀察腳氣疾病,皆是由腎虛所致。然而,婦人也可能患上腳氣,這一定是因為血海虛弱,再加上長期積累的塊氣、憤怒、哀傷、悲痛等情緒,才會導致此病。婦女患此病的人很多,可知婦女血海虛弱而導致腳氣,與男子腎虛相似。
治療婦女腳氣的方法,與治療男子腳氣用藥本無不同,但需要兼用治療憂恚之藥,便可治癒。
2. 論腳氣有內外
景岳全書云。腳氣之因有二。一則自外而感。一則自內而致也。自外而感者。以陰寒水濕雨霧之氣。或坐臥濕地。致令濕邪襲人皮肉筋脈。而凡清濕襲虛。則病始於下。致為腿足之病。此外因也。自內而致者。以肥甘過度。酒醴無節。或多食乳酪濕熱等物。致令熱壅下焦。走注足脛。
面目漸腫痛。或上連手節者。此內因也。然在古人謂南方卑濕。病多外因。北方嗜酒酪。病多內因。此固一說。然北方亦有寒濕。南方豈少酒濕。此固不必分南北。按此說本出李杲醫學發明。醫學正傳。醫燈續焰。亦有說可參考焉。
白話文:
《景岳全書》中說:腳氣的成因有兩種。一是外感,一是內致。
外感者,是由於陰寒、水濕、雨霧之氣,或者坐臥濕地,導致濕邪侵入人體皮肉筋脈所致。凡是清濕之氣襲擊虛弱之體,疾病通常始於下半身,而造成腿足的病變。這是外因。
內致者,是由於肥甘厚味過度、飲酒無度,或者過食乳酪等濕熱之物,導致熱氣壅塞下焦,下注足脛所致。
面目漸漸腫痛,甚至向上蔓延到手部關節,這就是內因。
然而古人認為南方濕氣重,腳氣多由外感引起;北方喜食酒酪,腳氣多由內致引起。這固然是一種說法。但是,北方也有寒濕之氣,南方也並非沒有酒濕之物。所以不必過於強調南北之分。
這種說法主要出自李杲的《醫學發明》,以及《醫學正傳》、《醫燈續焰》等書籍,也可參考。
3. 論腳氣有乾溼
千金云。腳氣不得一面以腫為候。亦有腫者。有不腫者。其小腹頑痹不仁者。腳多不腫。小腹頑痹後不過三五日。即令人嘔者。名腳氣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外臺許仁則曰。有乾溼二腳氣。濕者腳腫。乾者腳不腫。漸覺枯燥。皮膚甲錯。聖濟云。腳氣有乾溼之異者。蓋陰陽所自分也。
在藏為陰。在府為陽。然皆由風濕毒氣乘虛而入。其證大同小異。故乾腳氣之狀。血脈否澀。皮膚𤸷痹。脛細痠疼。食減體瘦。藏府秘滯。上衝煩悶。濕腳氣之狀。腳先腫滿。或下注生瘡。肌汁流下。兩腳熱疼。上攻心腹。咳嗽喘急。面浮膝腫。見食嘔吐。馮魯瞻曰。凡腫者名濕腳氣者。
白話文:
千金要方云:
腳氣不一定以腫脹為徵兆。有的患者腳會腫,有的患者腳卻不腫。如果患者小腹頑固麻痺,失去知覺,腳部多半不會腫脹。小腹麻痺後,不超過三五天,就會令人嘔吐,稱為「腳氣入心」。這種情況,患者往往會在旦夕之間死去。
外台秘要 許仁則曰:
腳氣分為乾腳氣和濕腳氣兩種。濕腳氣腳會腫脹,乾腳氣腳部不腫,逐漸變得乾燥,皮膚粗糙,甲錯。
聖濟總錄 云:
腳氣有乾濕之分,這是陰陽所致。
腳氣藏於內為陰,發於外為陽。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因為風濕毒氣乘虛而入。症狀大同小異。
乾腳氣的症狀表現為:血脈阻塞,皮膚麻痺,脛骨痠痛,食慾減退,身體消瘦,內臟阻塞,上衝心胸,感到煩悶。
濕腳氣的症狀表現為:腳部先腫脹,或向下蔓延生瘡,有膿汁流出,雙腳發熱疼痛,上攻心腹,咳嗽氣喘,面部浮腫,膝蓋腫脹,看見食物就嘔吐。
馮魯瞻曰:
凡是腳部腫脹的,稱為濕腳氣。
筋脈弛長而軟。或浮腫是也。治宜利濕疏風。如不腫者。名乾腳氣者。干即熱也。筋脈踡縮攣痛。枯細而不腫者是也。治宜潤血清燥。有從外感者。有從內傷者。其為濕熱則一而已。林氏活人編云。腳氣治法。乾腳氣初則疏散。中則和解。末則潤下。濕腳氣初亦疏散。中亦和解。
未則宜乎清補。婦人腳氣亦有乾溼之別。顧氏曰。今揚地俗呼亦有公母之稱。公腳氣其痛也腫而色白。治之縱愈。不能望其生育。因其血氣大虧。經必過期而至。慳澀無多。母腳氣其痛也。腫而色紅。其熱如烙。經多先期而至。治之如法。尚可望其生育
白話文:
筋脈鬆弛且柔軟,或是浮腫,這都是濕氣重的表現,治療應以利濕疏風為主。如果沒有腫脹,稱為乾腳氣,也就是因為熱氣導致的。筋脈收縮攣縮疼痛,乾枯細小且不腫脹,這也是乾腳氣的表現,治療應以潤血清燥為主。乾腳氣的原因,有可能是外感,也有可能是內傷,但最終都是濕熱引起的。林氏活人編中記載,乾腳氣的治療方法,初期應以疏散為主,中期應以和解為主,末期則應以潤下為主。濕腳氣的治療方法,初期也應以疏散為主,中期也應以和解為主,末期則應以清補為主。婦人的腳氣也分為乾濕兩種,顧氏說,現在揚州地區俗稱腳氣為公母,公腳氣疼痛時腫脹且顏色白,即使治療好了,也不容易生育,因為氣血虧損,經期會延遲,而且經量稀少。母腳氣疼痛時腫脹且顏色紅,熱得像烙鐵一樣,經期會提前,按照方法治療,還有希望生育。
4. 論腳氣脈異他病
腳氣之脈。大抵浮弦起於風。濡弱起於濕。洪數起於熱。遲澀起於寒。沉而伏為毒在筋骨。指下澀澀不調。為毒在血分。而又有一種可惡之脈。巢源云。病人脈浮大而緊駃。此是三品之中最惡脈也。或沉細而駃者。此脈正與浮大緊者同是惡脈。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
治亦不異。當消息以意耳。其形或尚可。而手腳未及至弱。數日之內上氣即死。小品云。脈浮大者病在表。沉細者病在裡。脈浮大緊駃者。三品之中最惡脈也。按駃脈腳氣之外鮮觀。而嬰兒或傷寒問有之。傷寒總病論云。脈朝夕駃者實癖也。可下之。朝平夕駃者。非癖也。不可下。
駃謂數脈六七至者也。幼幼新書引嬰童寶鑑云。兒三歲至七歲。其脈駃一息七八至為平。蓋嬰兒性聲高脈急。固非大人之比。而腳氣與傷寒。邪勢猖獗。不可摸捉。故現此脈狀也。
白話文:
腳氣的脈象主要有幾種:浮而弦的,是風邪所致;濡而弱的,是濕邪所致;洪而數的,是熱邪所致;遲而澀的,是寒邪所致。脈沉而伏的,表示毒邪侵入筋骨;指下摸起來澀澀不順的,則表示毒邪侵犯血分。此外,還有一種特別不好的脈象,巢源書中記載,病人脈浮大而緊駃,這是三品脈象中最惡劣的。或者脈沉細而駃,這種脈象和浮大緊駃一樣,都是惡劣的徵兆。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治療方法並無不同,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靈活調整。這種脈象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還可以,但手腳卻逐漸虛弱無力,數日之內就可能因呼吸急促而亡。小品方書中也提到,脈浮大者病在表,沉細者病在裡,脈浮大緊駃者,三品脈象中最惡劣的。
按理說駃脈很少見於腳氣患者,只有嬰兒或傷寒病人會出現。傷寒總病論提到,脈朝夕駃者,是實癖,可以服用瀉藥;朝平夕駃者,不是實癖,不可服用瀉藥。
駃脈是指每分鐘脈搏跳動六七次的脈象。幼幼新書引用嬰童寶鑑說,三歲到七歲的兒童,脈搏每分鐘跳動七八次是正常的。因為嬰兒天生氣息高亢,脈搏較快,和成人不同。而腳氣和傷寒的邪氣十分凶猛,不易捉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脈象。
5. 論腳氣似傷寒
郭雍曰。傷寒頭疼身熱支節痛。大便秘。或嘔逆。而腳屈弱者腳氣也。傷寒只傳六經。故症與腳氣相似。然終不同者。孫真人云。卒起腳屈弱不能轉動者。此為異耳。其脈弦而浮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風者汗而愈。濕者溫而愈。熱者下而愈。
寒者熨而愈。腳氣之病。始得不覺。由他病乃知。毒氣入腹。則少腹頑痹不仁。令人嘔吐。死在旦夕矣。然腳氣之候。必先從腳起。或先緩弱疼痛。(寒勝為痛痹。)或行起忽倒。或兩脛腫滿。或不腫。腳膝枯細。或心中忪悸。或少腹不仁。(病久入深。營衛不榮。故為不仁。
白話文:
郭雍說:「傷寒患者頭疼、身體發熱、關節疼痛,大便秘結,或嘔吐反胃,且雙腳屈曲無力,這就是腳氣病。傷寒只會傳遍六經,因此症狀和腳氣病相似,但最終還是不同的。孫真人說:突然發作,腳屈曲無力無法活動,這就是二者的差別。腳氣脈象弦而浮,是因為風邪入侵;脈象濡而弱,是因為濕邪入侵;脈象洪而數,是因為熱邪入侵;脈象遲而澀,是因為寒邪入侵。風邪引起的腳氣,出汗即可痊癒;濕邪引起的腳氣,溫暖即可痊癒;熱邪引起的腳氣,瀉下即可痊癒;寒邪引起的腳氣,溫熨即可痊癒。
腳氣病開始時不易察覺,通常是因其他疾病才被發現。毒氣進入腹部,就會導致少腹頑固麻木無知覺,令人嘔吐,甚至會在旦夕之間死亡。然而,腳氣病的徵兆一定會先從腳部開始。
腳部可能先出現輕微疼痛或無力感(寒邪勝則導致痛痺),也可能在行走時突然跌倒。或者雙小腿腫脹,也可能不腫,只是腳踝膝蓋枯瘦。也可能心神不安,心悸不已,或者少腹麻木無知覺(病情久拖不治,深入臟腑,營衛氣血不能滋養,所以導致麻木)。」
不仁者皮膚頑木不知是也。)或舉體轉筋。或見食吐。遂惡聞食氣。或胸滿氣急。或遍體痠疼。皆腳氣候。黃帝所謂緩風痹是也。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風痹。(痹者閉也。而不仁故名痹。)朱肱云。頭疼身熱。支節痛。大便秘。或嘔逆。而腳屈弱者。此名腳氣也。傷寒只傳足經。
不傳手經。地方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當履之。遂成腳氣。所以病證與傷寒相近。林氏活人編云。腳氣與傷寒原屬二症。難以溷淆。只有寒熱嘔逆。及三陰三陽。傳變深淺。與傷寒相似。故曰類也。若論致死之因。凡風寒暑濕之邪。無不由於經絡。而傳於六腑以至五臟。自輕至重。
白話文:
患腳氣的人,皮膚會變得粗糙堅硬,自己卻毫無察覺。也可能全身抽筋、吃東西就吐,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胸口發悶呼吸急促,或全身酸痛。這些都是腳氣的症狀。黃帝內經中所說的「緩風痹」,就是腳氣。頑固難治的腳氣稱為「緩風」,疼痛的則稱為「濕風痹」。痹,指的是阻塞不通,因為腳氣導致肢體麻木,所以稱為「痹」。朱肱在醫書中提到,頭疼、發燒、關節疼痛、便秘,或嘔吐,腳部無力,這些都屬於腳氣。傷寒只會傳染到足部經脈,不會傳染到手部經脈。地方上的寒暑風濕,都會形成蒸氣,腳部經常接觸這些蒸氣,就會導致腳氣。因此腳氣的症狀和傷寒很相近。林氏活人編中指出,腳氣和傷寒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容易混淆。它們都可能出現寒熱、嘔吐等症狀,以及三陰三陽的傳變深淺,和傷寒相似,所以說它們是「類」病。但從致死原因來看,無論是風寒暑濕的邪氣,最終都是通過經絡傳染到六腑,進而影響五臟,從輕微到嚴重,逐漸發展。
自重至危。何獨腳氣為然。而必與傷寒並論哉。按腳氣與他病相併者。不止傷寒。如痢後瘧後產後。往往發之。蓋五內未調。氣血不健。而成麻痹痿弱。腳浮腫者。宜審其似者與並者。而為之處療矣。董西園醫級云。腳氣之候。傷寒有傷之名。謂其有寒熱巔疼之證也。然實則本於濕。
因經言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可見是證之要。總以治濕為主。但當分寒熱二者。當以赤腫者為熱。寒浮不赤為寒。兩辨既明。自無貽誤。
白話文:
人體若重病危急,為何單獨將腳氣列為一病,並與傷寒並論呢?其實,腳氣與其他疾病合併的情況並不少見,例如痢疾、瘧疾、產後等等,都可能引發腳氣。這是因為五臟失調,氣血虛弱,導致麻痺痿弱、腳部浮腫。治療腳氣時,應仔細辨別其病因和併發症,針對性地進行治療。董西園醫師說,腳氣的症狀雖然類似傷寒,有寒熱、頭痛等表現,但其實根源在於濕氣。
因為經書記載,人體受濕氣侵襲時,下半身首先受到影響,所以治療腳氣的關鍵在於祛濕。但要分清寒熱兩種情況,赤腫者屬於熱證,寒浮不赤者屬於寒證。只要辨證清楚,就不會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