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概論》~ 腳氣概論 (15)
腳氣概論 (15)
1. 腳氣痿弱
腳氣濕邪侵經絡。則筋弛縱而痠弱。自膝至腳已有不仁。或屈弱不能行。其初有肉削筋急而發之者。或有水氣去。衝心差後發之者。古謂之緩風。濕痹腳氣成功。概歸此一症。
八味丸料。金匱云。治腳氣上入。小腹不仁。醫通云。三陰受寒。濕著於腳膝上枯瘦色淡。小腹不仁。腹急痛疼。上氣喘氣。本方加沉香。有持希藻曰。每歲發者。徐徐服之。兼省膏粱。得免後患。
局方大防風湯。證治大還。治痢後腳痛。緩弱不能行步。或腿膝腫痛。有持希藻曰。腳氣日久。腳脛枯細。或癢或軟。嚲曳者。及痢後風。鶴膝風。附骨疽。一切腿膝腫毒。潰爛膿水不絕。其人虛羸者。皆治之。
同思仙績斷丸。治脾腎風虛毒氣流注。腿膝痠疼。艱於步履。小便餘瀝。大便後重。
防風,川烏頭,杜仲,木瓜,薏苡仁,牛膝,續斷,萆薢
上八味
按本事方去川烏木瓜。加五加皮羌活生薑。
本朝經驗健步丸。(天正記。菊亭右相方。)
鹿角(十錢),白朮,防己(各五錢),蘗皮(炒三錢)
上四味糊丸
四物湯加牛膝木瓜。醫學心悟云。腳不離乎濕熱。亦有兩足忽然枯細者。俗名乾腳氣。此為風燥之症。四物加牛膝木瓜主之。今帶腫氣者。去牛膝。加蒼朮薏苡仁更佳。
同桃核承氣湯。大防風湯。並治腳氣痿弱。(枳園方譜)
聖濟乳煎硫黃散。治腳氣久虛緩弱。
黃牛乳(三升),硫黃(一兩)
上二味先將牛乳煎令減半。每服以乳五合入硫黃末二錢。調和服之。服畢宜厚以衣被。覆臥取汗。按牛乳治腳氣。其來尚矣。千金方云。宜生牛乳。生栗子。千金翼主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脛腫骨疼者方。烏牛尿一服一升。日二服。腫消止。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乳結。
乃服之是也。又有用此方。治腳氣衝心者。詳見於時還讀我書。清川道曰。備後福山豪商家。傳治腳氣衝心秘方。即以烏牛尿一合點服硫黃末一錢。蓋服烏犢牛尿方。多見外臺必要。名醫別錄云。牛溺治腳氣。據之用牛尿亦可。但有虛候者勿用。
白話文:
[腳氣痿弱]
腳氣病是由濕邪侵襲經絡所導致,使得筋骨鬆弛,產生痠痛與無力感。從膝蓋到腳部會出現麻木,或者彎曲困難,影響行走能力。起初可能是肌肉削減、筋骨緊繃引發,或者在水分排出後,衝擊心臟的情況改善後才發作。古人稱之為緩風,認為這是濕痹腳氣的表現,統一歸類在此症狀中。
八味丸的成分,根據《金匱要略》所述,能治療腳氣上升,造成小腹部失去知覺。《醫通》提到,當三陰受到寒冷影響,濕氣附著在腳膝部位,造成上方肌肉枯瘦,顏色淡白,小腹失去知覺,腹部緊急疼痛,呼吸困難。本方添加沉香,對於每年發作的患者,應緩慢服用,同時減少高脂食物攝取,以免後續病發。
《局方大防風湯》用於治療下痢後腳部疼痛,行走困難,或腿部、膝蓋腫痛。對於長期腳氣患者,腳踝部位變得枯細,或有瘙癢、軟弱感,以及下痢後風、鶴膝風、附骨疽等問題,所有腿、膝部腫脹、潰爛、膿水不斷的情況,尤其適合虛弱的人使用。
《思仙績斷丸》能治療脾腎風虛,毒氣流注,腿部、膝蓋痠痛,行走困難,小便殘留,大便後重。
防風、川烏頭、杜仲、木瓜、薏苡仁、牛膝、續斷、萆薢
以上八種成分
按照《本事方》去除川烏頭、木瓜,加入五加皮、羌活、生薑。
本朝經驗《健步丸》。(出自《天正記》,由菊亭右相提供配方。)
鹿角(10錢)、白朮、防己(各5錢)、蘗皮(炒3錢)
以上四種成分製成藥丸
《四物湯》加上牛膝、木瓜,根據《醫學心悟》所述,腳部疾病通常與濕熱相關,也有腳部突然變得枯細的情況,俗稱乾腳氣,這屬於風燥病症,《四物湯》加上牛膝、木瓜為主要療法。若伴有腫脹、氣虛,應去除牛膝,添加蒼朮、薏苡仁效果更佳。
《桃核承氣湯》、《大防風湯》共同治療腳氣痿弱。(出自《枳園方譜》)
《聖濟乳煎硫黃散》治療長期腳氣虛弱。
黃牛乳(3升)、硫黃(1兩)
以上兩種成分,先將牛乳煮沸至剩一半,每次服用時取牛乳半升,加入硫黃末2錢,攪拌均勻服用。服用完畢後,應穿上厚重衣物,躺下讓身體出汗。根據《千金方》記載,應使用生牛乳和生栗子,對於腳氣初發,從腳開始至膝蓋腫脹、骨頭疼痛的情況,烏牛尿每日兩次,每次1升,直到腫脹消失。對於體弱者,可用兩份牛尿與一份牛乳混合煮沸至凝固再服用。
此外,還有使用此方治療腳氣衝心的案例,詳細內容請參考《時還讀我書》。清川道提到,備後福山的豪商家傳承治療腳氣衝心的祕方,即以烏牛尿1合搭配硫黃末1錢服用。服用烏犢牛尿的療法,在《外臺必要》中多次提及,《名醫別錄》也提到牛尿能治療腳氣。根據這些資料,使用牛尿也是可行的療法,但對於虛弱的患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