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明辨》~ 辨痢疾之源

回本書目錄

辨痢疾之源

1. 辨痢疾之源

痢疾一症,古稱滯下,乃時邪病也。暑、濕、熱三氣之邪滯於腸胃,三焦流行之機因之阻滯,所以無非濕火蘊釀之積垢,久之便傷腸中之脂液。其現症也,則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爽,其腹或痛或不痛,或痛之極,故曰滯下也。蓋滯者,氣血被邪迂滯之謂;下者,暴注下迫之謂也。

其病名最確。又曰腸澼,並無痢疾之稱;後世謂之痢疾,命名不切,蓋利者通利之謂也,而非滯下之後重窘迫明矣。醫書每列於雜症門中,初不指為溫暑時邪之疾,又與泄瀉連類而及,混同論治,不分虛、實、寒、熱,致後人誤以泄瀉之法治痢,而於《難經》五泄之義,茫然無所分別,徒知理脾、健胃,消導、破氣,溫燥亂投,殺人無算,殊不知小腸泄即大瘕泄也,故其痛必在少腹及當臍小腸部也,瘕者,有似癥瘕塊,痛則泄、不爽如有瘕塊也。熱傷氣分白凍多,熱傷血分紅凍多,赤白相兼、氣血交病,並非赤為熱、白為寒也。

李士材、王損庵諸賢,皆有名論,惜未究其本。海虞吳本立,有《痢證匯參》一書,不過摭拾前人方論,瑜瑕並收,不知棄短取長,編者既少卓識,又不能闡發此中精義,不可為治痢指南。至倪涵初治痢三方,徒令印定後人心目,皆無足取。惟嘉言喻子,議論頗詳,時醫亦不參考。

餘數十年來,目擊心傷,臨症之暇,殫心研究,頗有一得,聊與及門論之,以濟斯人,顏曰《痢疾明辨》,條陳於後。不正其名而仍曰痢疾者,從俗也;不揣譾陋,就有道而正焉,倘蒙高賢賜教,則幸甚矣。

白話文:

【辨識痢疾的根源】

痢疾這一種病症,在古代被稱作「滯下」,是屬於季節性病邪引起的疾病。暑氣、濕氣、熱氣三種邪氣滯留在腸胃,導致三焦運行的機能受阻,因而形成濕熱瘀積,長期下來會傷害腸道中的脂肪和液體。具體的症狀表現為腹部緊張,排便困難,多次去廁所卻排不出,肚子可能疼痛也可能不痛,或者痛到極點,因此被稱為「滯下」。「滯」指的是氣血被邪氣阻滯,「下」指的是突然大量下瀉。

這種病的命名非常準確。又稱為「腸澼」,但過去沒有稱為「痢疾」;後世才稱之為痢疾,這樣的命名並不恰當,因為「利」是指通暢的意思,而不是指「滯下」的窘迫感。醫學書籍常將它列在各種綜合症狀中,並未指出它是溫暑季節的疾病,又把它和泄瀉混在一起討論,治療上不分虛實寒熱,導致後代的人誤用泄瀉的療法來治療痢疾,對於《難經》中五泄的意義毫無頭緒,只知道調理脾胃,消食導滯,溫燥亂投,無形中害了不少人,他們不知道小腸泄瀉實際上就是大腸的問題,所以疼痛一定出現在小腹和肚臍附近的小腸部位,「瘕」就像一個腫塊,一痛就泄,不舒服就像有腫塊一樣。熱氣傷到氣分,白凍(黏液)就多,熱氣傷到血分,紅凍(血)就多,赤白相間,氣血兩虛,並不是說紅色代表熱,白色代表寒。

李士材、王損庵等賢者,都有過相關的論述,可惜未能深入探究根本。吳本立寫了《痢證匯參》一書,只是摘錄前人的處方和理論,優劣混雜,不知道揚長避短,編者缺乏獨到的見解,又無法闡述其中的精髓,不足以作為治療痢疾的指導。至於倪涵初的三個治療痢疾的方法,只讓後人固守成規,都沒有什麼價值。只有嘉言喻子的論述比較詳細,但當時的醫生也不參考。

我數十年來目睹病情,心中感到悲痛,在臨牀之餘,用心研究,有些心得,姑且與學者們一起討論,希望能夠幫助到這些病人,我將之命名為《痢疾明辨》,詳細內容如下。不更正其名,仍然稱為「痢疾」,是為了順應一般人的習慣;我自知淺薄,希望能有更高明的醫生給予指導,如果能得到高人指點,那真是太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