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明辨》~ 辨痢疾之源

回本書目錄

辨痢疾之源

1. 辨痢疾之源

痢疾一症,古稱滯下,乃時邪病也。暑、濕、熱三氣之邪滯於腸胃,三焦流行之機因之阻滯,所以無非濕火蘊釀之積垢,久之便傷腸中之脂液。其現症也,則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爽,其腹或痛或不痛,或痛之極,故曰滯下也。蓋滯者,氣血被邪迂滯之謂;下者,暴注下迫之謂也。

其病名最確。又曰腸澼,並無痢疾之稱;後世謂之痢疾,命名不切,蓋利者通利之謂也,而非滯下之後重窘迫明矣。醫書每列於雜症門中,初不指為溫暑時邪之疾,又與泄瀉連類而及,混同論治,不分虛、實、寒、熱,致後人誤以泄瀉之法治痢,而於《難經》五泄之義,茫然無所分別,徒知理脾、健胃,消導、破氣,溫燥亂投,殺人無算,殊不知小腸泄即大瘕泄也,故其痛必在少腹及當臍小腸部也,瘕者,有似癥瘕塊,痛則泄、不爽如有瘕塊也。熱傷氣分白凍多,熱傷血分紅凍多,赤白相兼、氣血交病,並非赤為熱、白為寒也。

白話文:

痢疾這種病,古時候叫做滯下,是一種時令的邪氣導致的疾病。暑氣、濕氣、熱氣這三種邪氣停留在腸胃裡,導致三焦氣機流通受阻,所以痢疾其實就是濕熱停積在體內的結果,時間久了就會損傷腸道的津液。

痢疾的症狀是:便意頻頻,卻難以排泄乾淨,肚子可能疼痛,也可能不痛,痛的時候甚至痛到極點,所以叫做滯下。因為滯,代表氣血被邪氣阻礙,不通暢;下,指的是急著往下降的狀態。

痢疾這個病名最貼切。還有人稱之為腸澼,並沒有叫做痢疾。後世才叫做痢疾,這個稱呼並不準確。因為「利」指的是通利,而痢疾的症狀是排泄困難,並非通利,這點很明顯。

醫書通常將痢疾歸類在雜症中,並沒有把它當成溫熱時令的病,甚至還把它跟泄瀉歸為一類,混淆了治療方法,沒有區分虛實、寒熱,導致後人用治療泄瀉的方法來治療痢疾。而《難經》中關於五泄的解釋,也因此變得模糊不清,只知道理脾、健胃、消導、破氣,胡亂使用溫燥的方法,結果造成許多人死亡。其實,小腸泄就是大腸泄,所以痛的位置一定在小腹和肚臍周圍的小腸部位。所謂的「瘕」,指的是像腫瘤一樣的硬塊,痢疾患者排泄不暢,感覺就像有腫瘤一樣。

熱氣傷到氣分,會出現很多白色粘液,熱氣傷到血分,會出現很多紅色粘液,赤白混合代表氣血都受損,並不是紅色就代表熱,白色就代表寒。

李士材、王損庵諸賢,皆有名論,惜未究其本。海虞吳本立,有《痢證匯參》一書,不過摭拾前人方論,瑜瑕並收,不知棄短取長,編者既少卓識,又不能闡發此中精義,不可為治痢指南。至倪涵初治痢三方,徒令印定後人心目,皆無足取。惟嘉言喻子,議論頗詳,時醫亦不參考。

餘數十年來,目擊心傷,臨症之暇,殫心研究,頗有一得,聊與及門論之,以濟斯人,顏曰《痢疾明辨》,條陳於後。不正其名而仍曰痢疾者,從俗也;不揣譾陋,就有道而正焉,倘蒙高賢賜教,則幸甚矣。

白話文:

李士材、王損庵等諸位賢者,都有關於痢疾的著名論述,可惜未能深入探究其根本原理。海虞吳本立撰寫的《痢證匯參》一書,只是收集前人的方劑論述,優缺點都收錄,卻不知捨棄缺點,取長補短。編寫者既缺乏卓識,又不能闡明其中的精妙義理,因此不能作為治療痢疾的指南。至於倪涵初治療痢疾的三個方劑,只不過讓後人盲目信從,毫無可取之處。唯有嘉言喻子的論述比較詳盡,但時下的醫生也不參考。

我(作者)數十年來,目睹痢疾患者之苦,心中難過。在臨床診治之餘,用心鑽研,有所心得,便想與門人弟子分享,以救治更多患者。將此書命名為《痢疾明辨》,內容分條陳述於後。之所以沒有更改痢疾這個名稱,而是沿用俗稱,是因為遵循習慣。我雖學識淺薄,但仍試圖糾正錯誤,並從正道出發。如果能得到高明賢達的指教,將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