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明辨》~ 自序
自序
1. 自序
嘗謂:醫者意也,通其意則靈,不通其意則滯,善用其意則巧,不善用其意則拙。予嘗有句云:「醫林漫說秘青囊,活法全憑用意良。」又云:「讀書泥古非師古,因證施方不執方。」甚矣!醫貴通其意,又必善用其意也,何則?道本無言,一落言詮,便相失矣。渾言之而無所不通者,聖言也;專言之而條分縷析者,凡言也。
然規矩在此,繩墨亦在此,熟於規矩繩墨之成法,而能因事制宜,處處參以活法,而又動合古法,斯得之矣。即如痢疾一門,外因六氣之邪,內因飲食之積,又兼感時厲之氣,合而成病,乃時氣也;古之醫書每以臟病、內傷下痢混同論治,執死法者,滯而不圓,拘古法者,泥而不變,爰著痢疾之明辨,分六經,列四綱,箝種種見證,以及婦女胎產。
白話文:
古人說,醫術的精髓在於「意」,理解了醫意才能靈活運用,不懂醫意就會僵化,善用醫意則技藝精巧,不善用醫意則笨拙。我常說:「醫學之道不必拘泥於秘方,治病要憑藉真誠的醫者之心。」又說:「讀書要融會貫通古人智慧,治病時要根據病症靈活用藥,不必死板地遵循古方。」由此可見,醫術的精髓在於理解醫意,並且靈活運用,為什麼呢?因為醫道本無固定法則,一旦用言語表達出來,就會失其精髓。能以簡潔的言語概括所有醫理的,是聖人之言;而拘泥於條文細節的,則只是凡人之言。
雖然有規矩和原則,但更重要的是靈活運用。熟悉規矩原則後,還要能因地制宜,處處加入靈活變通,同時也要符合古法,才能真正掌握醫術。就拿痢疾來說,外因是六氣之邪,內因是飲食積滯,再加上時疫之氣,綜合起來才會發病,這也是時氣的影響。古書中常把臟腑疾病、內傷下痢混為一談,死板地遵循古法的,就會僵化死板,拘泥於古法的,就會墨守成規。因此我專門撰寫了痢疾辨證論治的書籍,將其分為六經、四綱,列舉了各種症狀,還包含婦女胎產方面的病症。
四十年來,由折肱而心悟,由心悟而知古今之得失,一一辨之,以俟後學君子,有通其意而善用其意者,是予之所望也。
咸豐七年歲次丁巳閏五月之吉澄吳士英甫恬氏序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說的是:「四十多年以來,由於手臂骨折而有所感悟,從感悟中得知古今之間的成功與失敗。這些我都已經一一分辨清楚了,等待後來學習的人去理解並使用它們。這是我的期望。」(在鹹豐七年的丁巳年五月份的一個吉祥的日子,澄吳士英甫恬氏寫下了這個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