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祛寒之劑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祛寒之劑第十 (2)

1. 四逆湯

(仲景。)

(四逆者,四肢厥逆也。再加乾薑二兩,即通脈四逆湯)

白話文:

四逆是指四肢冰涼手腳發麻。再額外加入二兩乾薑,就是通脈四逆湯。

治三陰傷寒(四逆湯為少陰主藥,然三陰通用之。太陽證脈沉亦有用此者),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裡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沉微細欲絕(腹痛自利,裡寒也。三陰自利居多,身涼脈靜者順,身熱脈大者逆。內寒故惡寒不渴。

白話文:

治療三陰傷寒(四逆湯是主治少陰傷寒的藥方,但也能夠通用於三陰病。太陽病證脈沉也有使用此藥方的),全身疼痛、腹痛,腹瀉清穀,惡寒不渴,四肢手腳冰冷;或者反過來不惡寒,面紅煩躁,體內寒冷而體外發熱;或者乾嘔,或者咽喉疼痛,脈搏沉細微弱近於消失(腹痛腹瀉,是體內寒冷的表現。三陰病多見腹瀉,身體涼脈搏安靜的是順證,身體發熱脈搏大的則是逆證。體內寒冷所以惡寒不渴。)

四肢者,諸陽之本,寒則血脈凝澀,陽氣不能散布,故一身盡痛,而手足厥冷也;反不惡寒,面赤發躁者,陰盛格陽於外也;寒留胸中,故食入即吐;膈有寒飲,故逆而乾嘔;虛火上炎,故咽痛;脈沉者,寒則伏藏也。按:少陰脈有沉、有緊、有數,而仲景統以微細言之,蓋沉必重按始得,緊數亦在沉細中見,不似陽證浮大而緊數也。

白話文:

四肢是諸陽之本源,如果受寒了,血脈就會凝澀,陽氣不能散佈,所以全身都會疼痛,手腳也會冰涼。相反,如果沒有怕冷的症狀,而且面紅發躁,這是因為陰盛格陽在體外。寒邪留在胸中,所以吃了東西就會吐出來。膈裏有寒飲,所以會乾嘔。虛火上升,所以咽喉疼痛。脈搏沉伏,這是因為寒邪伏藏在體內。註解:少陰脈有沉、緊、數三種,而仲景一概以微細來形容,這是因為沉脈必須重按才能發現,緊脈、數脈也存在於沉細之中,不像陽證的脈搏浮大而緊數。

薛慎齋曰: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證,脈常有七八至者,但按之無力而數耳,宜深察之)。

白話文:

薛慎齋說:人人都知道數脈是熱,卻不知道沉細中見數脈是寒證嚴重,真正的陰寒證,脈象經常是七八至,但按上去沒有力氣,只是數脈而已,應該仔細觀察。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甘草(炙。二兩。)冷服。面赤者,格陽於上也,加蔥九莖以通陽(喻嘉言曰:陽虛之人,雖有表證,其汗仍出,其手足必厥,才用表藥,立至亡陽,不用表藥,外邪不服,故用前湯加蔥為治);腹痛者,真陰不足也,加芍藥二兩以斂陰;咽痛,陰氣上結也,加桔梗一兩以利咽;利止、脈不出,加人參二兩以助陽補氣血;嘔吐加生薑二兩,以散逆氣(以上皆通脈四逆湯加減法也)。

白話文:

  • 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甘草(炙。二兩。)冷服。

  • 附子、乾薑、炙甘草,冷服。

  • 面赤者,格陽於上也,加蔥九莖以通陽(喻嘉言曰:陽虛之人,雖有表證,其汗仍出,其手足必厥,才用表藥,立至亡陽,不用表藥,外邪不服,故用前湯加蔥為治);

  • 如果出現面赤的症狀,這是陽氣格於上焦的緣故,可以在前面的湯劑中加入蔥九莖以通陽。(喻嘉言說:陽虛的人,即使有表證,但還是會出汗,手足必定冰冷。如果使用表藥,很容易導致陽氣亡脫,如果不使用表藥,外邪又不能去除,所以可以使用前面的湯劑加上蔥來治療。)

  • 腹痛者,真陰不足也,加芍藥二兩以斂陰;

  • 如果出現腹痛的症狀,這是真陰不足的緣故,可以在前面的湯劑中加入芍藥二兩以斂陰。

  • 咽痛,陰氣上結也,加桔梗一兩以利咽;

  • 如果出現咽痛的症狀,這是陰氣上結的緣故,可以在前面的湯劑中加入桔梗一兩以利咽。

  • 利止、脈不出,加人參二兩以助陽補氣血;

  • 如果出現大便停止、脈象不出現的症狀,可以在前面的湯劑中加入人參二兩以助陽補氣血。

  • 嘔吐加生薑二兩,以散逆氣(以上皆通脈四逆湯加減法也)。

  • 如果出現嘔吐的症狀,可以在前面的湯劑中加入生薑二兩以散逆氣。(以上都是通脈四逆湯的加減法。)

此足少陰藥也。寒淫於內,治以甘熱,故以薑附大熱之劑伸發陽氣,表散寒邪(附子生用亦能發表);甘草亦補中散寒之品,又以緩薑附之上僭也(甘草為君,乾薑為臣,附子為使);必冷服者,寒盛於中,熱飲則格拒不納,經所謂熱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是也(此奇制大劑也。肝腎位遠,非大劑不能達。

白話文:

這是足少陰的藥方。寒邪侵犯到體內,用甘熱的藥物治療,因此使用生薑和附子這類大熱的藥物來伸展陽氣,發散寒邪(附子生用也能發散);甘草也是補益中氣,散寒的藥物,還可以緩和生薑和附子的猛烈作用(甘草是君藥,乾薑是臣藥,附子是佐藥);一定要冷服,因為寒氣盛行於體內,喝熱的藥物就會格拒不納,經書中所說的「熱因寒用」,還有「治療寒症用熱藥,涼後服用」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一個奇特的、劑量很大的藥方。肝和腎的位置相距很遠,不是大劑量的藥物不能到達)。

仲景云: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腹滿身痛者,急當救里,宜四逆湯;清便自調,身痛者,急當救表,宜桂枝。蓋身痛尚屬表證,急則先救里而後解表也。厥陰篇曰: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按:厥陰證四肢厥冷,指甲青,脈沉疾,按之有力者為陽厥,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如脈沉遲,按之無力者,則為陰厥,宜四逆湯,更須速灸之。凡傳經熱邪,則為陽厥,溺赤而四肢熱;直中真寒,謂之陰厥,陰縮而四肢冷。

白話文:

仲景說:傷寒,用瀉下法治療,之後腹滿身痛且清穀下利者,應急救裏(用溫中散寒的藥物),宜用四逆湯;排便乾淨,但身體疼痛者,應急救表(用溫通表陽的藥物),宜用桂枝湯。身體疼痛,還是屬於表證,但必須先救裏,然後再解表。厥陰篇說:大汗出,但熱不退,內有拘急,四肢疼痛,並且下利厥逆而惡寒者,應以四逆湯為主治方藥。按:厥陰證四肢厥冷,指甲青,脈沉疾,按之有力者,為陽厥,應瀉下,宜用大承氣湯;如脈沉遲,按之無力者,則為陰厥,宜四逆湯,更須速灸。凡因傳經熱邪所致者,則為陽厥,小便赤而四肢熱;直中真寒,則為陰厥,四肢冷,身體蜷縮。

程郊倩曰:世言傳經為熱厥,直中為寒厥,斯言甚謬。三陽之厥,多得於失下,此為熱厥;少陰之厥,悉屬於寒厥,陰之熱厥,仲景書僅有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一條,果如傳邪之說,則在四五日固得矣,論中何云一二日,不知何經之邪神速若此。其曰厥應下之者,下其熱,非下其厥也,遇發熱則可下,遇厥則萬不可下矣。

白話文:

程郊倩說:世人傳說,中暑時如果臉色發紅發熱,就是熱厥;而如果臉色發青發冷,就是寒厥。這種說法十分荒謬。三陽所發生的厥證,多是因脫肛而來,這纔是熱厥;少陰所發生的厥證,通稱為寒厥。陰證的熱厥,仲景書中僅有一條關於傷寒二、三日至四、五天而出現厥證的患者,一定會發熱。如果果如傳邪之說,則在四、五天中必定發作了,為什麼在論述中卻說是一、二天呢?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邪氣會這麼快發作。所謂應該用瀉下法來治療厥證的,是瀉去他的熱,而不是瀉去厥證。遇到發熱就可以用瀉下法,遇到厥證則萬萬不可用瀉下法。

推原其故,厥陰與少陽,一腑一臟,少陽在三陽為盡,陽盡則陰生,故有寒熱之往來;厥陰在三陰為盡,陰盡則陽接,故有寒熱之勝復;凡遇此證,不必論其來自三陽,起自厥陰,只論熱與厥之多少,熱多厥少,知為陽厥;厥多熱少,知為陰厥;熱在後而不退,則陽過勝而陰不能復,遂有喉痹、便血等證;厥在後而不退,則陰過勝而陽不能復,遂有除中、亡陽等證。

白話文:

探究其病因,厥陰和少陽,一個是腑,一個是臟,少陽在三陽中是最後一個,陽氣到極點就會生出陰氣,所以會有寒熱來回交替的現象;厥陰在三陰中是最後一個,陰氣到極點就會接續陽氣,所以會有寒熱相互勝復的現象;凡是遇到這種證候,不必探究它是從三陽來的,還是從厥陰來的,只要辨別寒熱和厥逆的多少,熱多厥少,就知道是陽厥;厥多熱少,就知道是陰厥;熱在後面不退,表示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能恢復,就會出現喉嚨腫痛、大便出血等症狀;厥在後面不退,表示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能恢復,就會出現心臟虛弱、陽氣耗竭等症狀。

仲景所以調停二治法,須合陰陽進退之機,陽勝宜下,小承氣湯中已去芒硝之寒,而有厚朴之溫;在厥陰中破陽以行陰,陰勝宜溫,縱有陽邪,一見厥利,便宜烏梅丸,聚辛熱之品而加苦寒之佐;在厥陰中破陰以行陽,雖有上熱,如篇首消渴、氣上衝心之證,亦不慮其為捍格也。扶陽抑陰之旨微矣。

白話文:

仲景的調解二治法,必須配合陰陽進退的時機。陽氣勝則宜於瀉下,小承氣湯已經去掉了芒硝的寒冷,加入了厚朴的溫性;在厥陰中破壞陽氣以引導陰氣。陰氣勝則宜於溫補,即使有陽邪,見到厥利(病邪在少陰之陽明),就可以使用烏梅丸,聚集辛熱的藥品,並加入苦寒的輔助藥;在厥陰中破壞陰氣以引導陽氣,即使有上熱,像篇首中消渴、氣上衝心的證狀,也不必擔心會引起阻礙。扶陽抑陰的道理是微妙的。

又曰:烏梅丸於辛酸入肝藥中,微加苦寒,納逆上之陽邪而順之使下也,名曰安蛔,實是安胃,故並主下利,見陰陽不相順接而下利之證,皆可以此方括之也。經曰:凡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手足逆冷是也。方中行曰:三陰三陽之脈,俱相接於手足,陰主寒,陽主熱,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則手足厥冷也。

白話文:

烏梅丸是在辛酸味入肝類的藥物中加入少量的苦寒之藥,讓往上的陽氣下降、順接之,因此稱之為「安蛔」,實際上是指安胃,所以也可主治下痢。若見陰陽不相順接而造成下痢的證狀,都可以用此方來治療。經文說:陰陽不相順接時,就會出現厥症,也就是手腳逆冷的症狀。方中山行說:三陰三陽的脈絡都相連於手足,陰脈主寒,陽脈主熱,陽氣向內陷落,不與陰氣順接,就會出現手腳厥冷的症狀。

附:喻嘉言論桂附丸曰:臟為陰,可勝純陽之藥;腑為陽,必加陰藥一二味制其僭熱;經絡之淺,又當加和營衛並宣導之藥)。

白話文:

喻嘉言在談到桂附丸時說:臟為陰,可以承受純陽之藥;腑為陽,必定要加入一、二味陰藥來制止其過度的熱性;經絡較淺的部位,還應加入和營衛並宣導的藥物。

本方加白朮、大棗,名朮附湯(《金匱》):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及中寒發厥心痛。本方除甘草,名乾薑附子湯(仲景):治下後復汗,晝躁夜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無大熱者(晝日煩躁,虛陽擾亂,外見假熱也;夜安靜,不嘔渴,脈沉微,無大熱,陰氣獨治,內系真寒也,凡陰虛之極陽必厥,陽虛之極陰必躁,薑附直從陰中回陽,不當以晝日煩躁而疑之矣)。

白話文:

這個藥方加入白朮、大棗,叫做「朮附湯」(出自《金匱》):治療風濕交加,身體煩躁疼痛;以及感受寒邪引起的暈厥、心痛。如果從這個藥方中去除甘草,就叫做「乾薑附子湯」(出自仲景):用於治療腹瀉之後又出汗,白天煩躁,晚上安靜,不嘔吐口渴,沒有表證,脈沉微細,沒有高熱的人(白天煩躁,是虛陽擾亂,外見假熱;晚上安靜,不嘔吐口渴,脈沉微細,沒有高熱,是陰氣獨治,內系真寒;凡是陰虛的極點,陽氣一定會厥逆;陽虛的極點,陰氣一定會煩躁,薑附直從陰中回陽,不應該因為白天煩躁而懷疑它)。

又治中寒厥逆、眩僕無汗,或自汗淋漓(中寒之證,身強、口噤、眩暈、無汗或自汗者,腠理素虛而陽微也。傷寒發熱,中寒不發熱,以此為異。仲景於傷寒則詳之,而中寒未之及何也。曰:陽動陰靜,陰寒既鬱而成熱,遂從乎陽,傳變不一,靡有定方,故極推其病,不得不詳也;不熱者,陰邪一定而不移,則不變,故不必詳也。昂按:自汗者,或兼風也);及外熱煩躁,陰盛格陽(陰證似陽)。

白話文:

又治療中寒厥逆、眩暈、昏迷、沒有汗,或自汗淋漓(中寒的證狀,身體強壯、嘴巴緊閉、眩暈、沒有汗或自汗的人,是腠理本來就很虛弱而且陽氣微弱。傷寒發熱,中寒不發熱,以此為差別。仲景對於傷寒則詳述,而中寒卻沒有提到,這是為甚麼呢?因為陽氣動而陰氣靜,陰寒積鬱而成熱,然後隨從陽氣而變化,變化多端,沒有定方,所以極力推究它的病理,不得不詳盡;不發熱的,是陰邪固定而不移動,就不會變化,所以不必詳述。昂按:自汗的人,或兼有風邪);以及外熱煩躁,陰盛剋制陽氣(陰證似陽)。

薑附湯加當歸、肉桂,入蜜,和服,名薑附歸桂湯(喻嘉言曰:服薑附湯後,繼服此湯。因薑附專主回陽,而卒中寒邪,先傷營血,故加歸桂逐營分之邪,始得藥病相當也)。再加人參、甘草,名薑附歸桂參甘湯,加薑煎(喻氏曰:服前湯後,繼當服此,兼補氣血)。本方除甘草,加蔥四莖,名白通湯(復陽通脈)。

白話文:

薑附湯加入當歸、肉桂,加上蜂蜜,一併服用,稱為「薑附歸桂湯」(喻嘉言說: 服用薑附湯之後,接著服用此湯。因為薑附專門負責回陽,但中風寒邪,首先傷及營血,所以加入歸桂驅除營分之邪,才能使藥物和病症相應)。再加入人參、甘草,稱為「薑附歸桂參甘湯」,加入薑汁服用(喻氏說:服用前湯之後,接著服用此湯,兼補氣血)。本方除掉甘草,加入四莖蔥,稱為「白通湯」(恢復陽氣打通脈絡)。

再加人尿、豬膽汁,名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仲景。見後)。本方加人參一兩,名四逆加人參湯(仲景):治惡寒,脈微,複利,利止亡血(惡寒脈微複利,陽虛陰勝也;利止則津液內竭,故云亡血。與四逆溫經復陽,加人參生津益血)。

白話文:

再加入人尿、豬膽汁,稱為白通加上人尿豬膽汁湯(出自《傷寒論》,請參閱下文)。本方加入一兩的人參,就改稱四逆加大參湯(出自《傷寒論》):用來治療惡寒、脈搏微弱、四肢冰冷、利止而非出血(惡寒、脈搏微弱、四肢冰冷,都是陽氣虛弱、陰氣過盛造成的症狀;利止則津液內竭,所以說亡血。此方與四逆湯溫經復陽,再加入人參生津益血)。

再加茯苓(六兩),名茯苓四逆湯(仲景):治汗下後病不解而煩躁(過汗則亡陽而表虛,誤下則亡陰而裡虛,陰陽表裡俱虛,乃生煩躁,故用茯苓、人參入心以除煩,附子、乾薑入腎以解躁)。本方除乾薑,加芍藥三兩,名芍藥甘草附子湯(仲景):治傷寒發汗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汗出表不解而惡寒,獨曰反,其為過汗陽弱可知。汗出為營虛,惡寒為衛虛,若重補其陰則惡寒愈甚,但回其陽則陰愈劫矣。

白話文:

再加入茯苓(六兩),叫做茯苓四逆湯(是張仲景的方劑):治療汗下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煩躁不安(過度出汗損傷陽氣,表面變得虛弱,誤下則耗傷陰氣,裡面變得虛弱,陰陽表裡都虛弱,所以產生煩躁不安,因此用茯苓、人參進入心臟來消除煩躁,附子、乾薑進入腎臟來解除煩躁)。本方劑減去乾薑,加入芍藥三兩,叫做芍藥甘草附子湯(也是張仲景的方劑):治療傷寒發汗以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惡寒,這是因為虛弱導致的(汗出表面沒有好轉反而惡寒,單獨稱為「反」,說明這是過度出汗導致陽氣虛弱。汗出是營衛之氣虛弱,惡寒是衛氣虛弱,如果再過多地補充陰氣,惡寒的症狀會更加嚴重,但是回補陽氣陰氣就會更加虧損。

故用附子以回陽,而加芍藥以斂陰,此營衛兩虛之救法。李梴曰:汗後亡陽惡寒者,表虛也,芍藥附子甘草湯;下後惡寒者,裡虛也,四逆湯;其有表邪未盡者,必兼發熱,柴胡加桂湯;又有裡實熱伏於內,陽徹於外而惡寒便堅者,猶須下之。《傷寒百問》曰:汗後惡寒人必虛,下後發熱人必實是也)。

白話文:

所以用附子來讓陽氣回升,再加入芍藥來約束陰氣,這是治療營衛兩虛的方法。李梴說:出汗後怕冷是陽虛,使用芍藥附子甘草湯;腹瀉後怕冷是裡虛,使用四逆湯;如果還有表邪未盡,一定會發熱,使用柴胡加桂湯;如果還有裡實熱鬱積在體內,陽氣通達外表而怕冷麻木的,仍然需要進行治療。《傷寒百問》說:出汗後怕冷的人一定虛,腹瀉後發熱的人一定實,就是這個道理。

本方除附子,用甘草四兩、乾薑二兩,名甘草乾薑湯(仲景):治傷寒脈浮自汗,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用桂枝湯誤攻其表,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與此湯以復其陽(脈浮、自汗、便數、惡寒,陽不足也。攻表重虛其陽,得湯便厥,胃之津液傷也,故與甘草益氣、乾薑助陽,尤慮辛熱有傷其陰,隨與芍藥甘草湯益其陰血,復其津液,故證雖近於少陰,而不敢用四逆也)。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芍藥、甘草各四兩(仲景。

白話文:

這個藥方除了附子之外,還有甘草四兩、乾薑二兩,稱之為甘草乾薑湯(出自《傷寒論》)用來治療傷寒病症,脈搏浮起、自發汗出、小便次數頻繁、心煩意亂、略微感到寒冷、腳抽筋,誤用桂枝湯治療外表症狀,導致厥逆、咽喉乾燥、煩躁嘔吐,服用這個藥方來恢復陽氣(脈搏浮起、自發汗出、小便頻繁、惡寒,都是陽氣不足的症狀。治療外表症狀,加重了陽氣虛弱,服用藥湯後出現厥逆,是胃中津液受到損傷,所以使用甘草益氣、乾薑助陽,特別擔心辛熱傷及陰液,隨即搭配芍藥甘草湯益補陰血、恢復津液,因此症狀雖然接近少陰病,但也不敢用四逆湯)。如果厥逆症狀好轉、足部溫暖,再服用芍藥甘草湯,調和陰氣,腿腳就能伸展:芍藥、甘草各四兩(出自《傷寒論》)。

別見和解門)。本方加吳茱萸,名茱萸四逆湯,治厥陰少陰腹痛。本方加當歸、木通,名當歸四逆湯:治感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絕;及男婦寒疝,臍下冷,引腰胯而痛(寒傷營血,故加當歸、木通,能通血脈。仲景當歸四逆湯見後)。本方加茵陳,名茵陳四逆湯:治陰黃。本方加生脈散、陳皮,名回陽返本湯:治陰盛格陽。

白話文:

本方又見於《和解門》中。本方加吳茱萸,名叫茱萸四逆湯。用於治療厥陰少陰腹痛。本方加當歸、木通,叫當歸四逆湯。用於治療感寒手足厥冷,脈搏細弱欲絕;及男女的寒疝,臍下冷痛,延伸到腰胯部痠痛(寒邪損傷營血,所以加當歸、木通,能通血脈。仲景當歸四逆湯見後)。本方加茵陳,叫茵陳四逆湯。用於治療陰黃。本方加生脈散、陳皮,叫回陽返本湯。用於治療陰盛格陽。

本方加官桂、良薑、半夏,名漿水散(潔古):治虛寒水瀉,冷汗,脈微,甚者嘔吐,此為急病(漿水者,泄利漿水,澄澈清冷也。又曰:加漿水煎之)。

白話文:

此方劑再加入肉桂、生薑、半夏,合稱為漿水散(潔古方)。用來治療虛寒型腹瀉、冷汗、脈搏微弱。嚴重的還會伴有嘔吐。這是屬於急症。(漿水是指瀉出來的液體,清澈且寒冷,又說:加入漿水一同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