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理血之劑第八 (1)

回本書目錄

理血之劑第八 (1)

1. 理血之劑第八

人身之中,氣為衛、血為營。經曰:營者,水穀之精也,調和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溉灌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出入升降,濡潤宣通,靡不由此也。

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取汁變化而赤為血也;注之於脈,充則實,少則澀,生旺則諸經恃此長養,衰竭則百脈由此空虛。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衰,血者難成而易虧,可不謹養乎。

陰氣一傷,諸變立至,妄行於上則吐衄,妄行於下則腸風,衰涸於內則虛勞,枯槁於外則消瘦,移熱膀胱則溺血,陰虛陽搏則崩中,濕蒸熱瘀則血痢,火極似水則色黑,熱勝於陰,發為瘡瘍,濕滯於血,則為癮疹,凝澀於皮膚,則為冷痹,畜血在上則善忘,畜血在下則如狂,跌僕損傷則瘀血內聚,此皆失於攝養變為諸病也。

白話文:

人體內氣是防衛的能量,血則是滋養的物質。經書記載:營氣(血液)是水谷精華,調和五臟,佈散於六腑,才能進入經脈;脾臟生化它,心臟統率它,肝臟貯藏它,肺臟宣佈它,腎臟調節它,滋養全身,眼睛靠它才能看見,耳朵靠它才能聽見,手靠它才能抓取,手掌靠它才能握物,腳靠它才能行走,臟腑靠它才能滋潤,腑臟靠它才能運作。血液在體內出入升降,滋潤宣通,沒有哪個部位不是靠它運作的。

飲食不斷補充營養,所以才能使陽氣生長陰氣滋長,精華轉化成紅色血液;血液注入經脈,充足則經脈飽滿,不足則經脈阻塞;血液旺盛,則各經脈都能得到滋養而生長;血液衰竭,則全身經脈空虛。血氣旺盛則身體強壯,血氣虛弱則身體衰弱。血液難以生成而容易虧損,所以必須謹慎保養。

陰氣受損,各種病變就會立即發生:血液妄行於上則會吐血衄血(鼻出血),妄行於下則會腸風(便血),血液衰竭於內則會虛勞,血液枯竭於外則會消瘦,血液瘀熱傷及膀胱則會尿血,陰虛陽盛則會崩漏(月經失調),濕熱瘀血則會血痢(血便),熱極則血色發黑,熱勝於陰則會生瘡瘍,濕邪停滯於血則會起癮疹,血液凝滯於皮膚則會患上痺證(關節疼痛),血液瘀滯在上則會健忘,血液瘀滯在下則會神志錯亂,跌撲損傷則會瘀血內聚。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好好保養血液,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