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祛寒之劑第十 (1)

回本書目錄

祛寒之劑第十 (1)

1. 祛寒之劑第十

寒中於表宜汗,寒中於里宜溫,蓋人之一身,以陽氣為主。經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寒者,陰慘肅殺之氣也,陰盛則陽衰,迨至陽竭陰絕則死矣。仲景著書,先從傷寒以立論,誠欲以寒病為綱,而明其例也。其在三陽者,則用桂、麻、柴、葛之辛溫以散之;其在三陰者,非假薑、附、桂、萸之辛熱,參、朮、甘草之甘溫,則無以祛其陰冷之邪沴,而復其若天與日之元陽也。諸傷寒濕者,皆視此為治矣。

白話文:

當身體受寒時,若寒氣在表層,則應以發汗散寒;若寒氣在身體內部,則應以溫熱藥物驅寒。因為人體以陽氣為主,經文說:陽氣就像天空和太陽,若失去陽氣,就會損害壽命,並且無法顯露。寒氣屬於陰冷凝肅的氣,陰氣旺盛則陽氣衰弱,等到陽氣耗盡、陰氣旺盛到極點,人就死了。張仲景撰寫《傷寒論》,首先從傷寒開始立論,正是想以寒病作為綱領,並闡明其條例。如果是三陽病,則使用桂枝、麻黃、柴胡、葛根等辛溫藥物,用來發散寒氣;如果是三陰病,則必須使用生薑、附子、肉桂、茱萸等辛熱藥物,以及人參、白朮、甘草等甘溫藥物,才能去除陰冷的邪氣,並使陽氣恢復到像天空和太陽一樣旺盛的狀態。所有因傷寒濕邪引起的疾病,都以這種原則來治療。

2. 理中湯

(仲景)

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沉無力;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及感寒霍亂(太陰、脾經也。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為太陰病。自利渴者為熱,不渴者為寒,喜嘔、腹痛、便溏,皆虛寒所致;寒徹於外;則手足厥冷拘急;寒凝於中,則結胸、泄瀉、吐蛔。霍亂者陰陽不和而揮霍撩亂,或吐或瀉,亦有寒熱二證,若陰寒所致者,宜此湯。

白話文:

治療由太陰病(脾胃虛寒)引起的傷寒。症狀有腹瀉而不口渴、吐很多但沒有口渴、腹痛、大便稀溏的手感、脈象沉而無力。有的患者出現手腳冰涼、筋脈拘急的症狀,有的表現為胸悶、嘔吐蛔蟲。也有可能是因為感受陰寒出現霍亂。(太陰、脾經是指脾胃經,腹脹滿、嘔吐、吃不下東西、腹瀉、腹痛,都是太陰病的症狀,腹瀉但口渴是熱症所致,不渴是寒症。喜嘔、腹痛、大便稀溏都是由虛寒引起的。寒邪徹骨,就會手腳冰涼、筋脈拘急;寒邪凝結在體內,就會胸悶、泄瀉、吐蛔蟲。霍亂是因為陰陽不協調,忽吐忽瀉,也有寒熱兩種症狀。如果症狀是由陰寒引起的則適用於此藥方。)

三陽傳陰經而下利者,為邪熱利;陰寒直中陰經而下利者,為寒利;外邪傳裡而腹痛者,其痛不常;陰寒在內而腹痛者,痛無休止,時欲作利。大腹屬太陰,少腹屬少陰,臍下屬厥陰。亦有挾食積與痰者。三陽下利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冷,其大較也。下利雖有表證,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

白話文:

三陽經把熱邪傳給陰經,所以會出現腹瀉,這種腹瀉叫做邪熱下利。陰寒邪氣直接侵襲陰經,也會腹瀉,這種腹瀉叫做寒利。外邪傳入腸胃,就會腹痛,這種腹痛沒有規律。陰寒在腹中,則疼痛不止,隨時都有可能會拉肚子。大腹是太陰經的部位,少腹是少陰經的部位,臍下是厥陰經的部位。也有可能是因為飲食積滯或痰飲引起的腹瀉。三陽經下利時會發熱,太陰經下利時手腳會溫暖,少陰經、厥陰經下利時會感到寒冷。概括來說就是這樣。即使腹瀉有表證,也不可以發汗,因為腹瀉是邪氣內攻,消耗了體內的津液,導致胃虛。

白朮(東壁土炒。二兩),人參,乾薑(炮),甘草(炙。一兩。)每服四錢。自利腹痛者,加木香;不痛利多者,倍白朮;渴者,倍白朮(白朮益氣燥濕,故能生津);蜷臥沉重,利不止,加附子(此兼少陰證;)腹滿去甘草(甘冷人滿);嘔吐去白朮,加半夏、薑汁(白朮甘壅,薑夏散逆);臍下動氣,去朮,加桂(白朮補氣,桂泄奔豚);悸加茯苓(飲停則悸,茯苓利水寧心);陰黃加茵陳;寒結胸加枳實。

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仲景曰: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胃中有寒,宜理中丸溫之)。

白話文:

人參、白朮(要經過東壁土炒製,用量二兩)、炮製後的乾薑、炙甘草(用量一兩),取四錢為一付藥。若患者出現腹瀉的症狀,再添加木香;若是腹瀉較為頻繁,沒有腹痛,將白朮用量加倍服用。

若感到口渴,將白朮用量加倍(白朮具有益氣、燥濕的功能,能夠生津止渴)。

蜷伏在牀,身體沉重,腹瀉不止,另外加上附子(因為這是兼有少陰證的症狀)。

感到腹滿,則不使用甘草(因為甘草性寒,使人腹滿)。

出現嘔吐,則去掉白朮,改用半夏、薑汁(因為白朮性甘壅,薑汁可以散逆)。

臍下有動氣的情況,去掉白朮,改用桂枝(因為白朮用於補氣,桂枝可以緩解奔豚氣)。

出現心悸,則另外加上茯苓(飲停則悸,茯苓能利水寧心)。

陰囊部位發黃,另外加上茵陳。

如果寒邪凝結在胸部,則另外加上枳實。

此足太陰藥也。人參補氣益脾,故為君;白朮健脾燥濕,故以為臣;甘草和中補土,故以為佐;乾薑溫胃散寒,故以為使。以脾土居中,故曰理中(王海藏曰: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脈微細而弱者,理中湯主之。經又曰:傷寒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宋徽宗食冰太過,病脾疾,國醫不效,召楊介,進大理中丸。

上曰:服之屢矣。介曰:疾因食冰,臣請以冰煎此藥,是治受病之源也,果愈)。

白話文:

這是治療足太陰脾經的藥方。人參補氣益脾,所以被視為君藥;白朮健脾燥濕,所以作為臣藥;甘草和中補土,所以是佐藥;乾薑溫胃散寒,所以是使藥。因為脾土位於人體的中央,所以這個藥方叫做理中(王海藏說:上吐下瀉不止,口渴,但不想喝水,脈象微細而弱的人,可以服用理中湯。經典中還說:傷寒引起的腹瀉不止,醫生用理中湯治療,效果很好;理中湯可以調理中焦,如果是下焦的泄瀉,應該服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果泄瀉不止,應該利小便。宋徽宗因過量食用冰塊,得了脾疾,御醫治療無效,於是召請楊介,楊介給他吃了大理中丸,病就好了)。

本方三兩,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湯(亦可作丸。即四逆汽加參朮):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漸傷曰傷,卒中曰中,有中臟、中腑、中經絡皮肉筋脈之殊,治之當分微甚:微則不換金正氣散加附子、附子五積散;甚者臍腹痛,四肢厥,附子理中湯,薑附湯;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朮,入心加茯苓)。

白話文:

本方的三兩藥物加上附子一顆,則稱之為「附子理中湯」。也可以將其製成藥丸。它與四逆湯相近,將人參、白朮加入中。治療由於寒邪造成腹痛,全身疼痛,四肢屈曲且不能伸直的病症。由於寒邪傷害的程度不同而分為漸進性傷害稱之為「傷」,突然發作的稱之為「中」。中又可分為中臟、中腑、中經絡皮肉筋脈。治療時應區分症狀的輕重。症狀輕者可以用金正氣散加上附子、附子五積散來治療。症狀嚴重者則可以臍腹疼痛、四肢冰冷為表現,適合使用附子理中湯、薑附湯。假如寒邪入侵肝臟,則加入木瓜;如果寒邪入侵肺臟,則加入桑白皮;寒邪入侵脾臟,則加入白朮;入侵心臟則加入茯苓。

本方加枳實、茯苓,蜜丸,名枳實理中丸(崔行功):治寒實結胸欲絕,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崔曰:此是下後虛逆,氣已不理,而毒復上攻,氣毒相搏結於胸者,用此丸先理其氣,次療諸疾,用之如神。渴者加花粉,自汗者加牡蠣。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烏梅,名理中安蛔丸(陶仲文):治胃寒吐蛔(蛔得甘則動,故去甘草;得酸則止,得辛則伏,故加椒、梅)。

白話文:

這個方子加入枳實、茯苓,做成蜜丸,叫做枳實理中丸(出自崔行功):用來治療寒氣、實氣結於胸中,胸隔高聳,用手觸摸不行,用大陷胸湯治療都無效。崔行功說:這是因為下焦虛寒逆於心肺,氣機已紊亂,而毒邪又上攻,氣與毒相搏結於胸中。用這種丸藥先調和氣機,然後治療諸疾,效果非常神奇。口渴的病人加花粉,自汗的病人加牡蠣。

這個方子去掉甘草,加入茯苓、川椒、烏梅,叫理中安蛔丸(出自陶仲文):用來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蛔蟲(蛔蟲因為甘味就會動,所以去除甘草;加上酸味蛔蟲就會停止,加上辛味蛔蟲就會伏藏,所以加入川椒、烏梅)。

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參湯(仲景):治太陽表證不除,而數下之,邪熱而利,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欲解表裡之邪,全藉中氣為敷布,故用理中以和里,而加桂枝以解表,不名理中而名桂枝者,到底先表之意也。大抵陽熱為邪,則腹痛而咽乾;陰寒為邪,則腹滿而吐利)。

白話文:

這個藥方加入桂枝,加倍使用甘草,稱為桂枝人參湯(出自《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仲景):用於治療太陽表證沒有消除,又多次腹瀉,邪熱盛行而大便稀溏,心下痞滿堅硬,表裡症狀都未解除的情況(想要解除表裡症狀的邪氣,全靠中氣來化解,所以用理中湯來調和中氣,再加入桂枝來解表,之所以不叫理中湯而叫桂枝湯,主要是為了先解表的意思。總之,陽熱為邪氣,就會腹痛兼咽喉乾燥;陰寒為邪氣,就會腹滿兼嘔吐腹瀉)。

本方加黃連、茯苓,名連理湯:治傷暑濕而作瀉(若外感盛暑,內傷生冷者,非此不可)。本方加陳皮、茯苓,名補中湯:治泄瀉。瀉不已者,加附子;惡食、食不化,加砂仁。本方加當歸、白芍、陳皮、厚朴、川椒,入薑煎,名溫胃湯:治憂思鬱結,脾肺氣凝,脹滿上衝,飲食不下。本方加黃耆、白芍、陳皮、藿香,名黃耆湯(海藏。

白話文:

  1. 連理湯:
  • 將方劑中的黃連和茯苓加入基本方中,組成連理湯。
  • 適用於治療由風暑濕邪引起的腹瀉(這種腹瀉通常是因夏季炎熱導致外感,或因飲食生冷引起內傷所致,其它方劑無法有效治療)。
  1. 補中湯:
  • 將方劑中的陳皮和茯苓加入基本方中,組成補中湯。
  • 適用於治療腹瀉。
  • 若腹瀉久治不愈,可加入附子;若患者厭食、消化不良,可加入砂仁。
  1. 溫胃湯:
  • 將方劑中的當歸、白芍、陳皮、厚朴和川椒加入基本方中,加入薑汁煎煮,組成溫胃湯。
  • 適用於治療因憂思鬱結、脾肺氣凝所導致的脹滿、上衝、飲食不下等症狀。
  1. 黃耆湯:
  • 將方劑中的黃耆、白芍、陳皮和藿香加入基本方中,組成黃耆湯(此方源自《海藏》)。

亦出理中例法)。本方加青皮、陳皮,名治中湯:治前證腹滿痞悶兼食積者。

白話文:

此方又出於《理中湯》的配製原則,本方再加入青皮和陳皮,命名為「治中湯」,用於治療上述證狀合併腹部脹滿、痞悶,兼有飲食積滯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