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祛風之劑第九 (8)

回本書目錄

祛風之劑第九 (8)

1. 活絡丹

治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經絡中有濕痰、死血,腿臂間忽有一二點痛。

川烏(炮。去臍皮),草烏(炮。去皮),膽星(六兩),地龍(即蚯蚓。洗。焙乾),乳香(去油),沒藥(另研。三兩三錢。)酒丸。酒下。

白話文:

川烏(經過炮製,去除臍皮)、草烏(經過炮製,去除皮)、膽星(六兩)、地龍(也就是蚯蚓,經過清洗、烘乾)、乳香(去除油脂)、沒藥(另外研磨,三兩三錢)。將這些藥材做成藥丸,用酒送服。

此足太陰、厥陰藥也。吳鶴皋曰:膽星辛烈,所以燥濕痰;二烏辛熱,所以散寒濕;蚯蚓濕土所生,欲其引烏、星直達濕痰所結之處,《大易》所謂同氣相求也(蚯蚓鹹寒,清熱利水);風邪注於肢節,久則血脈凝聚不行,故用乳香、沒藥以消瘀血(乳香活血,能去風伸筋,沒藥能散瘀血,生新血,二藥並能消腫止痛,故每相須而行)。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陰(肝經)和厥陰(肝經)的藥方。吳鶴皋說:膽星味辛辣,所以能夠燥濕化痰;兩種烏藥味辛性熱,所以能夠散寒祛濕;蚯蚓產於潮濕的土壤中,用它來引導膽星、烏藥直達濕痰凝聚的地方,這正如《周易》中所說的“同氣相求”(蚯蚓味鹹性寒,可以清熱利水);風邪侵襲肢體關節,時間久了,血脈凝滯不通,所以用乳香、沒藥來消除瘀血(乳香能活血化瘀,可以祛風舒筋,沒藥能散瘀血,生新血,兩種藥物都能消腫止痛,所以經常一起使用)。

2. 消風散

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鼻嚏聲重;及皮膚頑麻,癮疹搔癢,婦人血風(血風者,婦人衝任二經為風襲傷,致生血病也)。

白話文:

用於治療風熱上攻引起的頭昏腦漲,頸背僵硬,噴嚏頻繁,皮膚麻木、頑固,癮疹瘙癢,以及女性血風症(血風症是由風邪侵襲女性的衝任兩經所致,導致血病的發生)。

荊芥陳皮(去白),厚朴(薑汁炒),甘草(炙。五錢),防風羌活藿香,殭蠶(洗。炒),蟬蛻川芎茯苓人參二兩。為末。每服三錢,茶湯下。瘡癬,酒下。

白話文:

荊芥、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厚朴(用薑汁炒過)、甘草(炙烤過的,五錢)、防風、羌活、藿香、殭蠶(清洗後炒過)、蟬蛻、川芎、茯苓、人參(二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茶水送服。如果治療瘡癬,則用酒送服。

此足太陽、手太陰藥也。羌、防、荊、芎之辛浮,以治頭目項背之風;殭蠶、蟬蛻之清揚,以去皮膚之風;藿香、厚朴以去惡散滿;參、苓、甘、橘以輔正調中,使風邪無留壅也。

白話文:

這個方劑是足太陽、手太陰經的對證藥物。羌活、防風、荊芥、川芎的辛散之藥,用來治療頭目項背的風症;僵蠶、蟬蛻的清陽之藥,用來祛除皮膚表面的風邪;藿香、厚朴用來驅走惡濁之氣,化解體內充滿的邪氣;參、苓、甘草、橘皮用來輔助正氣,調和營衛氣血,使風邪不能留滯壅塞體內。

清,空,膏東垣

治正偏頭痛,年深不愈;及風濕熱上壅頭目及腦,苦痛不止(偏頭痛者,少陽相火也。丹溪曰:有痰者多,左屬風屬火,多血虛;右屬痰屬熱,多氣虛。《準繩》曰: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二門,然一病也,淺而近者名頭痛,深而遠者為頭風,當驗其邪所從來而治之)。

白話文:

治療正偏頭痛,即便多年來一直沒有好轉的;以及風濕熱向上壅滯到頭部與腦部,痛苦不已(偏頭痛這種疾病,是少陽相火造成的。丹溪說:有痰液的人多,左側的是風是火,多是血虛;右側的是痰是熱,多是氣虛。《準繩》說:醫書中多把頭痛與頭風分為兩類,但其實是同一個疾病,較輕微且表層的叫做頭痛,較嚴重且深層的叫做頭風,應該根據病邪的來源來治療)。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羌活,防風(一兩),柴胡(七錢),川芎(五錢),甘草(炙。兩半。)為末。每服三錢,茶調如膏,白湯送下。如少陰頭痛,加細辛;太陰頭痛,脈緩,有痰,去羌活、防風、川芎、甘草,加半夏;如偏頭痛服之不愈,減羌活、防風、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散少陽相火);如自汗發熱,惡熱而渴,此陽明頭痛,只與白虎湯白芷(李東垣曰:太陰頭痛,必有痰也;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也;太陰少陰二經雖不上頭,然痰與氣壅於膈中,頭上氣不得暢而為痛也)。

白話文:

  •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羌活、防風(一兩)、柴胡(七錢)、川芎(五錢)、甘草(炙。兩半。) 研磨成細末。

  • 每次服用三錢,用茶水調成糊狀,再用白開水送服。

  • 如果是少陰頭痛,則加細辛;如果是太陰頭痛,脈搏緩慢,有痰,則去掉羌活、防風、川芎、甘草,加入半夏。

  • 如果偏頭痛服用此方後仍未痊癒,則減少羌活、防風、川芎一半的量,增加柴胡一倍(散少陽相火)。

  • 如果自汗發熱,惡熱而渴,這是陽明頭痛,只需服用白虎湯加白芷即可。(李東垣說:太陰頭痛,必定有痰;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太陰少陰二經雖然不直接與頭部相關,但痰與氣壅塞在膈中,頭上的氣就不能暢通而引起疼痛。)

此足太陽、少陽藥也。頭為六陽之會,其象為天,乃清空之位也,風寒濕熱干之,則濁陰上壅而作實矣。羌防入太陽,柴胡入少陽,皆辛輕上升,祛風勝濕之藥;川芎入厥陰,為通陰陽血氣之使;甘草入太陰,散寒而緩痛,辛甘發散為陽也;芩連苦寒,以羌防之屬升之,則能去濕熱於高巔之上矣(芩連用酒炒,非獨制其寒,欲其上升也。丹溪曰:東垣清空膏,諸般頭痛皆治,惟血虛頭痛從魚尾相連痛者不治。

白話文:

這帖藥是適用於足太陽經和足少陽經的。頭部是六條陽經彙集的地方,它的象徵是天,是清空的位置,風寒濕熱侵襲它,就會使渾濁的陰氣向上壅滯而形成病實。羌活作用於足太陽經,柴胡作用於足少陽經,都辛輕味升,是祛風勝濕的藥物;川芎作用於足厥陰經,是溝通陰陽血氣的使者;甘草作用於足太陰經,可以散寒而緩解疼痛,辛甘發散為陽;芩連苦寒,用羌活等藥使它升上去,就能清除位於頭頂的濕熱了。(芩連用酒炒,不僅為了制約它的寒性,還為了使它上升。丹溪說:東垣的清空膏,各種頭痛都能治,只有血虛、從魚尾開始連續疼痛的頭痛治不了。)

魚尾,眼角也。又云:治少陽頭痛,如痛在太陽、厥陰者勿用,蓋謂巔頂痛也。頭痛用羌活、防風、柴胡、川芎、升麻、細辛、藁本之異者,分各經也;用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石膏、生地之異者,分各臟瀉火也;用茯苓、澤瀉者,導濕也;用參耆者,補氣也;用芎歸者,養血也。王海藏曰:熱在至高之分,當以輕劑抑之,從緩治也,若急服之,上熱未除,中寒生矣)。

白話文:

魚尾,就是眼角。又說:治療少陽頭痛,如果疼痛在太陽、厥陰經,則不要使用,這主要是指頭頂疼痛。頭痛可以使用羌活、防風、柴胡、川芎、升麻、細辛、藁本等藥物,分別作用於不同的經絡;使用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石膏、生地等藥物,分別瀉除不同臟腑的火熱;使用茯苓、澤瀉等藥物,導除濕氣;使用參耆等藥物,補益氣血;使用芎歸等藥物,養血活血。王海藏說:熱邪位於至高之處,應該使用輕柔的藥物來抑制它,從緩和地治療,如果急切地服用藥物,上面的熱邪還沒有去除,中間的寒邪就已經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