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理氣之劑第七 (1)
理氣之劑第七 (1)
1. 理氣之劑第七
經曰:諸氣膹郁,皆屬於肺。又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百病皆生於氣也。夫人身之所恃以生者,此氣耳,源出中焦,總統於肺,外護於表,內行於里,周流一身,頃刻無間,出入升降,晝夜有常,曷嘗病於人哉。
白話文:
古文:經曰:諸氣膹鬱,皆屬於肺。又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百病皆生於氣也。夫人身之所恃以生者,此氣耳,源出中焦,總統於肺,外護於表,內行於裏,周流一身,頃刻無間,出入升降,晝夜有常,曷嘗病於人哉。
醫書上說:各種氣鬱結,都和肺的功能不正常有關。生氣時,氣升到上面;高興時,氣通暢抒緩;悲傷時,氣往下沉;恐懼時,氣退縮;寒冷時,氣收斂;炎熱時,氣發散;受到驚嚇時,氣混亂;勞累時,氣消耗;思慮時,氣阻塞。九種不同的氣的變化,會產生很多疾病。人生存所依賴的,就是這些氣啊,它們是從中焦生出來的,由肺來控制,在外可以保護表皮,在內可以運行到五臟六腑,在人體內循環不已,片刻也不間斷,氣的出入和升降,晝夜都有規律。所以,人的身體怎麼會生病呢?
及至七情交攻,五志妄發,乖戾失常,清者化而為濁,行者阻而不通,表失護衛而不和,里失營運而弗順,氣本屬陽,及勝則為火矣,河間所謂五志過極皆為火,丹溪所謂氣有餘便是火也。人身有宗氣、營氣、衛氣、中氣、元氣、胃氣、沖和之氣、上升之氣,而宗氣尤為主;及其為病,則為冷氣、泄氣、上氣、逆氣、氣虛諸變證矣。無病之時,宜保之養之,和之順之;病作之時,當審其何經何證,寒熱虛實而補瀉之。
白話文:
等到七情交攻,五種精神錯亂,行為乖戾反常,清氣轉化為濁氣,氣血運行變得阻滯不通,表氣失去護衛功能且不和順,裡氣失去營運功能且不順暢,氣本來屬於陽性,如果過盛就會變成火氣,河間先生說五種精神過度就會變成火,丹溪先生說氣有餘就是火。人體有宗氣、營氣、衛氣、中氣、元氣、胃氣、沖和之氣、上升之氣,而宗氣尤其重要;及其生病以後,就會出現冷氣、泄氣、上氣、逆氣、氣虛等各種病證。沒有生 病的時候,應該保養和護養氣,使之和順;生病以後,就應該仔細辨別病在何經、病屬於何證,寒熱虛實,然後進行補瀉治療。
2. 補中益氣湯(東垣)
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宜本湯加麻黃根、浮小麥,升、柴俱宜蜜水炒過,欲其引參、耆至表,故又不可缺),或氣虛不能攝血,或瘧痢脾虛,久不能愈,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中者,脾胃也,臟腑肢體,皆稟氣於脾胃,飢飽勞役,傷其脾胃,則眾體無以稟氣而皆病矣。
白話文:
治療煩勞內傷,身上發熱、心裡煩躁,頭痛怕冷,懶得說話不想吃東西,脈搏很強但是浮虛,有時喘氣有時口渴,有時陽虛自汗(應該加入麻黃根、浮小麥到此湯方中,升麻、柴胡都應該用蜂蜜炒過,這樣才能引導人參、黃耆的作用到達體表,所以又不能缺少),有時氣虛不能吸收血液,有時患瘧疾痢疾導致脾氣虛弱,長期無法痊癒,所有清陽下降,中氣不足的證狀(脾胃是人的中心,臟腑肢體,全都要從脾胃獲得氣,飢餓飽食、勞累役使,傷到脾胃,那麼各個部位就沒有氣可得而都會生病了)。
陽氣下陷,則陰火上乘,故熱而煩,非實熱也;頭者諸陽之會,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故頭痛,其痛或作或止,非如外感頭痛不休也;陽虛不能衛外,故惡寒自汗;氣虛故懶言;脾虛故惡食;脾胃虛則火上干肺故喘;金受火克,不能生水故渴;脾虛不能統血,則血妄行而吐下;清陽下陷,則為瀉痢;氣血兩虛,則瘧不止,名痎瘧。痎,老也。
白話文:
陽氣下陷,陰邪之火就會乘虛而上,所以出現發熱煩躁的情形,這不是真正的實熱;頭部是諸陽交會之處,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所以頭痛,這種頭痛可能會時發時止,不像外感頭痛那樣一直不休;陽氣虛弱不能衛護外在,所以惡寒自汗;氣虛所以懶得說話;脾虛所以飲食不振;脾胃虛弱則火氣上擾肺臟而導致喘息;肺金受到火氣剋制,不能生出水液而導致口渴;脾虛不能統攝血液,則血液妄行而吐血、便血;清陽下陷,則會導致腹瀉;氣血兩虛,則瘧疾不止,稱為痎瘧。痎,是老的意思,也就是說痎瘧是由於年老體衰導致的瘧疾。
李東垣《內傷外感辨》:傷於飲食勞役七情六慾為內傷,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厚衣烈火不除;內傷惡風,不畏其風,反畏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不休,直待表邪傳裡方罷;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二三日外表熱傳裡,口方作渴;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
白話文:
李東垣在《內傷外感辨》中寫到:傷於飲食勞役七情六慾,屬於內傷;傷於風寒暑濕,屬於外感。內傷發熱,時不時地感覺到熱;外感發熱,熱得很厲害,並且持續不斷。內傷惡寒,在感受到溫暖後,就會有所緩解;外感惡寒,即使身穿厚衣,並處在烈火旁,也不見緩解。內傷惡風,不怕某一路風寒,反而怕四處遊走的邪風;外感惡風,一見到風就會感覺到不適。內傷頭痛,一會兒痛,一會兒不痛;外感頭痛,連續疼痛,直到表面的邪氣傳到裡面才停止。內傷有濕,有些人不會口渴,有的人則因為心火旺盛,肺部缺水,而感覺口渴;外感必須經過二、三天的外表熱傳到裡面,才會感覺到口渴。內傷則熱傷肺氣,四肢沉重,倦怠想睡;外感則風寒傷筋骨,全身筋骨疼痛。內傷則氣短,不能維持呼吸;外感則喘悶,氣盛有餘。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
天氣通於肺,鼻者肺之外侯,外感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地氣通於脾,口者脾之外侯,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溏。左人迎脈主表,外感則人迎大於氣口;右氣口脈主裡,內傷則氣口大於人迎。內傷證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證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
白話文:
天氣與肺相通,鼻子是肺在體外的表現。外感風寒時,會鼻子不通氣;外感風熱時會流鼻水,但是還能吃喝,也吃得下飯,感受不到特殊的味道,大小便也正常。地氣與脾相通,嘴巴是脾在體外的表現。內傷時,會懶得講話、討厭吃東西,嘴巴吃不出味道,小便黃赤色,大便有時便祕,有時腹瀉。左邊人迎脈主表,外感時,人迎脈比氣口脈大;右邊氣口脈主裡,內傷時,氣口脈比人迎脈大。內傷證屬不足,宜溫補和緩;外感證屬有餘,宜發汗、嘔吐、瀉下。
若內傷之證,誤作外感,妄發其表,重虛元氣,禍如反掌,故立補中益氣湯補之,又有內傷外感兼病者,若內傷重者,宜補養為先,外感重者,宜發散為急。此湯惟上焦痰嘔,中焦濕熱,傷食膈滿者不宜服)。
白話文:
如果內傷的症狀,誤認為是外感風寒,而用發散表汗的藥物去治療,就會加重元氣的虛弱,禍患就在眼前,所以設立了補中益氣湯來補益元氣。還有一種內傷和外感同時存在的疾病,如果內傷比較嚴重,應該先補養元氣;如果外感比較嚴重,應該先發散風寒。這個湯藥只適合上焦有痰嘔,中焦有濕熱,傷食膈滿的人不能服用。
黃耆(蜜炙。錢半),人參,甘草(炙。一錢),白朮(土炒),陳皮(留白),當歸(五分),升麻(三分),柴胡(三分。)薑(三片,)棗(二枚煎。)如血不足者加當歸,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肺熱咳嗽去人參,咽乾加葛根(風藥多燥,葛根獨能止渴者,以其能生胃中清氣,入肺而生水耳),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腦痛加藁本、細辛;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有痰加半夏、生薑;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腹脹加枳實、厚朴、木香、砂仁;腹痛加白芍、甘草;熱痛加黃連,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咽痛加桔梗;有寒加肉桂;濕勝加蒼朮;陰火加黃柏、知母;陰虛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藥。
白話文:
黃耆(用蜂蜜炙烤,半錢),人參,甘草(炙烤,一錢),白朮(用泥土炒過),陳皮(保留白色的部分),當歸(五分),升麻(三分),柴胡(三分。)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煮到藥汁變黑。)如果血不足的人加當歸,精神不足的人加人參、五味子,肺熱咳嗽的人去掉人參,咽喉乾燥的人加葛根(風熱藥多屬燥熱,葛根獨能止渴,是因為它能生胃中的清氣,進入肺臟而化生津液),頭痛的人加蔓荊子,疼痛嚴重的人加川芎,腦痛的人加藁本、細辛;風濕相搏,全身疼痛的人加羌活、防風;有痰的人加半夏、生薑;胃寒氣滯的人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腹脹的人加枳實、厚朴、木香、砂仁;腹痛的人加白芍、甘草;熱痛的人加黃連,能吃東西但心下痞悶的人加黃連;咽痛的人加桔梗;有寒氣的人加肉桂;濕氣盛的人加蒼朮;陰火旺盛的人加黃柏、知母;陰虛的人去掉升麻、柴胡,加熟地、山茱萸、山藥。
大便秘加酒煨大黃;咳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麻黃,天寒加乾薑;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朮、益智。
白話文:
便祕增加酒浸的大黃;咳嗽,春季增加旋覆花、款冬花,夏季增加麥冬、五味子,秋季增加麻黃、黃芩,冬季增加不去根節的麻黃,天氣寒冷增加乾薑;腹瀉去除當歸,增加茯苓、蒼朮、益智仁。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肺者氣之本,黃耆補肺固表,為君;脾者肺之本(土能生金,脾胃一虛,肺氣先絕),人參、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東垣曰:參耆甘草,瀉火之聖藥,蓋煩勞則虛而生熱,得甘溫以補元氣,而虛熱自退,故亦謂之瀉),白朮燥濕強脾,當時和血養陰,為佐(補陽必兼和陰,不然則己亢),升麻以升陽明清氣(右升而復其本位),柴胡以升少陽清氣(左旋而上行),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陰濁降;加陳皮者,以通利其氣(陳皮同補藥則補,獨用則瀉脾),生薑性溫,大棗甘溫,用以和營衛,開腠理,致津液。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陰和陽明的藥物。肺為氣的根本,黃耆補益肺氣,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是君藥。脾胃為肺的根本,(土能生金,脾胃一虛弱,肺氣就會率先耗絕),人參、甘草補中益氣、和中瀉火,是臣藥。(東垣說:參、耆、甘草是瀉火聖藥,蓋因勞累則虛而生熱,服用甘溫藥以補益元氣,則虛熱就自動退去了,因此也稱之為瀉)。白朮乾燥濕氣,增強脾臟的功能,當時和血養陰,是佐藥。(補陽必須兼顧和陰,否則就會亢盛)。升麻用以升發陽明清氣(右旋而復位)。柴胡用以升發少陽清氣(左旋而上行)。陽氣升發則萬物生長,清氣升發則陰濁下降。加陳皮者,以宣通脾胃之氣(陳皮與補藥同用則補,單獨使用則瀉脾氣)。生薑性溫,大棗甘溫,用以調和營衛,疏通腠理,使津液滋養。
諸虛不足,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李東垣曰: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耆,而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故以人參補之;心火乘脾,用炙草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元,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宜多用之,中滿者減之;白朮苦甘溫,除胃中之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升之,引參耆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以補胃氣之散,而實其表,又緩帶脈之縮急;氣亂於中,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脾胃氣虛,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營血大虧,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令心滿而煩,病名曰悗,故加甘辛微溫之劑生陽氣。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不足,首先要補益中間。中間指脾胃。(李東垣說:脾胃虛弱的人,是因為飲食勞倦,心火亢盛,侵犯了脾胃的土位,其次是肺氣受邪,需要用黃耆,人參和甘草次之。脾胃一虛弱,肺氣就會先絕,所以用黃耆來益皮毛而固腠理,防止自汗;上氣喘促,所以用人參來補益;心火侵犯脾胃,用炙草甘溫來瀉火熱而補脾元,如果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宜多用之,中滿者減之;白朮苦甘溫,能除胃中之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須加升麻、柴胡以升之,引參耆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以補胃氣之散,而實其表,又緩帶脈之縮急;氣亂於中,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脾胃氣虛,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營血大虧,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令心滿而煩,病名曰悗,故加甘辛微溫之劑生陽氣。)
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柏以救腎水,瀉陰中伏火;如煩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則心火自降。李士材曰:虛人感冒,不任發散者,此方可以代之。東垣曰:肌熱者,表熱也,服此湯一二服,得微汗則已,非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準繩》曰:凡四時傷寒,通宜補散。
白話文:
仲景的方法,血虛用人參來補,陽氣旺盛則能生陰血,再用當歸來調和。少加黃柏來救助腎水,瀉除陰中伏火。如果煩躁仍然不止,少加生地黃來補腎水,腎水旺盛則心火自然下降。李士材說:虛弱的人受了風寒,不能用發散藥的,可以用這個方子代替。東垣說:肌膚發熱是表熱,服用此湯一兩次,得到微汗就已經好了,並不是正發汗,而是陰陽之氣調和,自然而然地出汗。準繩說:凡是四季的傷寒,都可以同時用補益藥和發散藥。
故丹溪治傷寒,多用補中益氣湯;氣虛者四君子加發散藥,血虛者四物湯加發散藥。東垣治風濕,用補中益氣加羌活、防風、升麻、藁本、蒼朮。海藏治風濕,無汗者用神術湯,有汗者用白朮湯;治剛痙神術湯加羌活、麻黃,治柔痙白朮湯加耆、朮、桂心;治中暍,脈弦細芤遲者,用黃耆湯。此皆仲景所謂辛苦之人觸冒之病,傷寒是也。
白話文:
因此,丹溪派治療傷寒,大多使用補中益氣湯;氣虛的人可用四君子湯加上發散藥,血虛的人可用四物湯加上發散藥。東垣派治療風濕,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羌活、防風、升麻、藁本、蒼術。海藏派治療風濕,無汗的人使用神術湯,有汗的人使用白朮湯;治療剛痙,將神術湯加上羌活、麻黃,治療柔痙,將白朮湯加上耆、朮、桂心;治療中暍,脈象弦細、芤遲的人,使用黃耆湯。這些都是仲景所說的辛苦之人觸冒的外感病,傷寒也是其中一種。
《明醫雜著》云:發熱有數種,治各不同,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感於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用辛熱以勝寒;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劑。
白話文:
《明醫雜著》中說:發熱有多種,治療方法也不同。仲景論述的傷寒傷風是由外感引起的,所以應該發散以解散病邪,這就是麻黃桂枝的道理。如果是感受寒涼之時發病,就立即用辛熱的藥來勝寒;如果是春溫之時,則應改用辛涼的藥;如果是夏暑之時,則應改用甘苦寒的藥。
又有冬溫,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寒疫,卻在溫熱之時,此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溫疫,沿門闔境相似者,此天地之厲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治,宜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
白話文:
此外,還有因為冬天溫暖而導致的天時不正常、陽氣反泄的情況,這時候用藥不應該溫熱;另有在溫暖的時期發生的寒疫,這是陰氣反逆的情況,用藥不應該寒涼;還有溫疫,整條街的住民發生的同樣症狀,這是天地間的惡劣氣息所造成的,應根據時間和天氣的變化來治療,宜用辛涼甘苦寒的藥物來清熱解毒。
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證,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
白話文:
如果由於飲食不規律和過度勞累,導致內部元氣受傷,那麼真正的陽氣就會下降,內部會產生虛熱,所以東垣氏提出“補中益氣”的論點,使用甘溫中藥來大補其氣,以提升其下陷的陽氣,這種做法是使用氣藥來補氣不足。也有因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受傷,導致陽氣偏盛而化為火,這就是所謂的陰虛火旺勞瘵的證狀,所以丹溪氏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論點,使用四種中草藥加上黃柏、知母,來補充陰氣,從而使火自降,這種做法是使用血藥來補血不足。
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風涼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辛溫理中之藥,卻以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
白話文:
夏天還有因暑熱而引起的疾病,雖然也屬於外感,但卻和內傷類似,正如東垣所說的清暑益氣。也有一些人因為夏天炎熱,過度食用冷飲而損傷內部,或過度吹風而傷害外部,這就不單是暑熱傷人,而是因暑熱而引起的疾病。治療時應使用辛熱解表的藥物,辛溫理中的藥物,與治療寒症的方法類似。外感與內傷、寒症與熱症、氣虛與血虛,就像冰與炭一樣相反,治療時如果處理不當,輕症就會加重,重症就會危及生命。
《醫貫》曰: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深明飢飽勞役發熱等證,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如外感多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實萬世無疆之利,此東垣特發陽虛發熱之一門也。
白話文:
《醫貫》上說:只讀傷寒的書而不讀東垣的書,那麼對於內傷的病理就不明白,便會殺死很多人;只讀東垣的書而不讀丹溪的書,那麼對於陰虛的病理就不明白,殺死的人就很多。東垣的《脾胃論》深刻地領悟了飢飽、勞役發熱等病證,都屬於內傷,完全與傷寒一樣,必須告誡不可發汗和攻下,因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如果外感多內傷少,溫補中少量加入發散藥物,以補中益氣為主;如果內傷兼有寒邪的,加入麻黃;兼有風邪的,加入桂枝;兼有暑邪的,加入黃連;兼有濕邪的,加入羌活;實在是萬世無疆的利益所在,這是東垣特別創立的「陽虛發熱」一門。
然陰虛發熱者,十之六七亦類傷寒,今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法已窮。余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丸一大劑即愈。如下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躁極,或飲而反吐,即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以此活人多矣,此丹溪發明陰虛發熱之外,尚遺未盡之意也)。
白話文:
但是,由於陰虛而發熱的患者,十中六七也像傷寒一樣,現在的人一旦看到發熱,就說傷寒,必須用發散的藥,發散後死亡,就說傷寒的治療方法已經無計可施了。我曾經在陰虛發熱的患者中,看到他們的表現是高熱面色紅赤,口渴煩躁,服用六味地黃丸一劑就治癒了。如果下部惡寒足冷,上部口渴煩躁到極點,或者喝東西反而吐出來,就加上肉桂、五味子,嚴重的話加上附子、冷飲,用這些藥救活了很多。這是在丹溪發明的陰虛發熱之外,還有未盡的道理。
本方除當歸、白朮,加木香、蒼朮,名調中益氣湯(東垣):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心和則舌知味);及食入反出。本方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中益氣湯(東垣):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補中湯純用甘溫,所謂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此加白芍、五味之酸,以收耗散之氣,有發有收,此東垣,別開一路,以廣補中之妙者乎)。
白話文:
這個藥方除了當歸、白朮,再加木香、蒼朮,叫做調中益氣湯(出自東垣):治療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慾不振、氣短,口裡沒有味道(心情愉悅,舌頭才能感受到味道);以及吃東西反而嘔吐出來。這個藥方再加白芍、五味子,也叫做調中益氣湯(出自東垣):治療氣虛多汗,其他治療方法與前面相同。(補中湯完全使用甘溫藥材,所謂勞累的人溫補,受損的人溫補;這個藥方加入白芍、五味的酸味,來收斂耗散的氣,有發有收,這是東垣另外開創的治療方法,用來擴展補中的妙用嗎)。
本方加蒼朮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朮益胃湯(東垣):治內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溏黃。本方去白朮加草蔻、神麯、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東垣:治飲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吳鶴皋曰:升柴辛甘升其清,清升則陽氣順矣;柏皮苦寒降其濁,濁降則陰氣順矣;參耆甘草當歸補其虛,虛補則正氣順矣,半夏陳皮利其膈,膈利則痰氣順矣;豆蔻神麯消其食,食消則穀氣順矣。
白話文:
這個方劑減去白朮,加入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稱叫做升陽順氣湯(東垣):治療飲食勞累所造成的傷害,症狀是腹脹、胸悶、呼吸短促、不想吃東西、味覺遲鈍,有時會怕冷。(吳鶴皋說:升麻、柴胡、辛甘發散,能升發清氣,清氣升發,陽氣就能順暢;黃柏皮苦寒,能沉降濁氣,濁氣沉降,陰氣就能順暢;人參、黃耆、甘草、當歸,可以補虛,補虛就能讓正氣順暢;半夏、陳皮可以疏利膈氣,膈氣疏利,痰氣就能順暢;豆蔻和神曲可以消食,飲食消化,穀氣就能順暢。)
這個方劑另外加入蒼朮加倍,再加入半夏、黃芩各三分,名稱叫做參朮益胃湯(東垣):治療內傷勞累、燥熱導致呼吸急促、口渴無味、大便稀溏發黃。
東垣曰:升麻柴胡,味薄性陽,引脾胃清氣行於陽道,以滋春氣之和,又引參耆甘草上行,充實腠理,使衛外為固,凡補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又曰: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瀉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並淡味滲泄之藥,此助秋冬之沉降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腎也)。
白話文:
東垣說:升麻柴胡,味道薄弱,性屬陽,能引導脾胃的清氣運行於陽經,以滋養春氣的和順,又能引導人參、黃耆、甘草向上運行,充盈腠理,使衛外固密。凡是補益脾胃的藥物,大多以升陽補氣命名,就是這個道理。又說:凡是說用辛甘溫熱的藥物進行補益,以及味道薄弱的藥物,比如諸風藥,它們都能幫助春夏的升浮,這就屬於瀉法。凡是說要用酸苦寒涼的藥物進行瀉下,以及淡味滲泄的藥物,比如收斂藥,它們都能幫助秋冬的沉降,這就屬於瀉法。在人體中,肝和心屬於升浮,肺和腎屬於沉降。
本方加炒芩、神麯,名益胃升陽湯(東垣):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後食少水瀉(東垣曰:脫血益氣,古聖之法也。故先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氣)。本方加黃柏、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本方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寶鑑》):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白話文:
這個方子加入炒黃芩、神曲,稱為益胃升陽湯(東垣):治療婦女經水不調;或者在發生脫血後,導致食量減少、水瀉(東垣說:脫血後應益氣,這是古聖人的方法。所以先補胃氣,以幫助生髮之氣)。
這個方子加入黃柏、生地,稱為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療陰火剋制陽氣而發熱在白天尤其嚴重,自汗氣促,口渴無味。
這個方子加入白芍、細辛、川芎、蔓荊,稱為順氣和中湯(《寶鑑》):治療清陽不升,頭痛怕風,脈搏緊而細微。
本方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榮養衛湯(節庵):治勞力傷寒,身痛,體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白話文:
本方增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稱為「調榮養衛湯」(節庵所創):治療勞動後傷寒,身體疼痛,體溫高,怕冷,有點口渴,出汗,身體疼痛,脈搏浮起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