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和解之劑第六 (9)
和解之劑第六 (9)
1. 薑茶飲
(東垣)
治赤白痢及寒熱瘧。
生薑,陳細茶。每味約三錢,濃煎服,或微炒煎。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茶助陰,姜助陽,使寒熱平調,並能消暑、解酒食毒,此方用之屢效,勿以藥之平淺而忽之也。
本方除生薑,加陳白梅,蜜水煎,名梅蜜飲:治熱痢。除茶,加木香、肉蔻:治冷痢(蜜最能治痢)。
白話文:
薑茶飲
治療赤白痢疾和寒熱瘧疾。
取生薑、陳年細茶各約三錢,用濃水煎煮服用,也可以稍微炒一下再煎。
這個方子是針對足太陰經和陽明經的。茶能滋陰,薑能助陽,使寒熱得到調和,還能消暑、解酒食中毒,這個方子屢試不爽,不要因為它簡單而忽略它的功效。
除了生薑,如果再加入陳年白梅,用蜂蜜水煎煮,就叫做梅蜜飲,可以治療熱痢。如果去掉茶,加入木香、肉蔻,則可以治療寒痢(蜂蜜最能治療痢疾)。
2. 蘆根湯
(《千金》)
治傷寒病後嘔噦不下食(此由初病時熱盛多服冷藥,飲冷水,熱勢既退,冷氣便發,故脾胃虛寒而不和,噫噦食臭,腹內雷鳴而瀉利也)。
蘆根(一升),竹茹(一升),生薑(二兩),粳米(一合)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蘆根甘寒,降伏火,利小水;竹茹甘寒,除胃熱,清燥金;生薑辛溫,祛寒飲,散逆氣;三者皆能和胃,胃和則嘔止;加粳米者,亦藉以調中州也。
白話文:
蘆根湯
治療傷寒病後嘔吐、反胃、吃不下飯的情況(這是因為初期病情發熱嚴重,服用過多寒涼藥物或喝太多冷水,導致熱勢消退後,寒氣入侵,造成脾胃虛寒失調,因此出現呃逆、食物腐臭、腹中雷鳴、腹瀉等症狀)。
藥方:蘆根一升,竹茹一升,生薑二兩,粳米一合。
此方藥材作用於足太陰經和陽明經。蘆根性味甘寒,能清熱降火,利尿;竹茹性味甘寒,能清胃熱,滋潤乾燥的肺金;生薑性味辛溫,能驅散寒邪,止嘔逆;三味藥材都能和胃,胃氣和調則嘔吐停止;加入粳米,則是用以調理脾胃。
3. 陰陽水
治霍亂吐瀉有神功(按藥中治霍亂者最多。然有寒熱二證,而本草主治未嘗分別言之,萬一誤用,立死不救,倉卒患此,脈候未審,切勿輕投偏熱偏寒之劑,惟飲陰陽水為最穩。張子和曰:霍亂吐瀉,乃風濕暍三氣合邪也。濕土為風木所克,鬱則生熱,心火上炎故吐,吐者暍也;脾濕下注故瀉,瀉者濕也;風急甚則轉筋,轉筋者風也。又邪在上焦則吐,在下焦則瀉,在中焦則吐瀉交作)。
沸湯,井水。各半鍾和服(故又名生熟水。)
此中焦分理陰陽之藥也。陰陽不和而交爭,故上吐下瀉而霍亂,飲此輒定者,分其陰陽,使和平也。
白話文:
陰陽水
治療霍亂嘔吐腹瀉有奇效。(治療霍亂的藥方很多,但古方往往沒有區分寒熱兩種症狀,如果用錯藥,病人會立即死亡,無法挽回。如果突然患病,脈象未明,千萬不要輕易服用偏寒或偏熱的藥物,喝陰陽水是最穩妥的方法。張子和說:霍亂嘔吐腹瀉,是風、濕、暑三種邪氣互相結合而引起的。濕土被風木克制,鬱結就會產生熱,心火上升就導致嘔吐(嘔吐屬暑邪);脾胃濕氣下注就導致腹瀉(腹瀉屬濕邪);風邪嚴重就會抽筋(抽筋屬風邪)。邪氣在上焦則嘔吐,在下焦則腹瀉,在中焦則嘔吐腹瀉同時發生。)
用沸騰的開水和井水,各半杯混合服用。(所以又稱生熟水。)
這是調理中焦陰陽的藥方。陰陽失調互相爭奪,就會導致上吐下瀉的霍亂,喝了這個藥方就能很快痊癒,是因為它能平衡陰陽,使之調和。
4. 甘草黑豆湯
解百藥毒;兼治筋疝筋疝者,莖中挈痛,挺脹不堪,此由用春方邪術而得之,用此方者,亦取其解毒。
甘草(二兩),黑豆(半升)
此足陽明藥也。甘草和中以解毒,黑豆散熱以解毒(蘇頌曰:古稱大豆解百藥毒,試之不然,又加甘草,其驗乃奇)。若治筋疝,當用甘草梢,以梢能徑達莖中也。
本方加大黃,名大黃甘草湯: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白話文:
甘草黑豆湯
此方能解百種藥物的毒性;也能治療筋疝。筋疝是指陰莖中疼痛、腫脹難忍的病症,通常是由於春季不正當的房事所導致。使用此方,也是利用其解毒的功效。
藥材:甘草二兩,黑豆半升。
此方屬於足陽明經的藥方。甘草能調和中氣,解毒;黑豆能散除體內熱氣,解毒(蘇頌說:古書記載大豆能解百藥之毒,經試驗並非完全如此,所以加入甘草,效果才奇佳)。如果治療筋疝,應該使用甘草的莖梢部分,因為莖梢能直接到達陰莖。
此方加入大黃,則稱為大黃甘草湯,用於治療上、中、下三焦的消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