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和解之劑第六 (7)
和解之劑第六 (7)
1. 三解湯
治時行瘧之通劑(此三陽經瘧也。《機要》曰:瘧有中三陽者,有中三陰者,其證各殊。同傷寒也,在太陽謂之寒瘧,治多汗之;在陽明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謂之風瘧,宜和之;此三陽受病,謂之暴瘧,發在夏至後、處暑前,此傷之淺者也。在三陰經,總謂之濕瘧,當從太陰經論之,發在處暑後、冬至前,此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痎者老也,居西方,宜毒藥療之。
李梴曰:凡瘧須分陰陽:氣虛屬陽,血虛屬陰;發於春夏屬陽,發於秋冬屬陰;自子至巳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邪淺在腑為陽,與營衛並行,故一日發;邪深在臟為陰,橫連膜原,不能與衛氣並行,故間日發,或三四日一發;衛虛則先寒,營虛則先熱。喻嘉言曰:瘧發必有寒有熱。
蓋外邪伏於半表半里,適在少陽所主之界,出與陽爭,陰勝則寒,入與陰爭,陽勝則熱,即純熱無寒為癉瘧溫瘧,純寒無熱為牝瘧,要皆自少陽而造其極偏,補偏救弊,亦必還返少陽之界,使陰陽協和而後愈也,謂少陽而兼他經則有之,謂他經而不涉少陽則不成其為瘧矣。脈縱屢遷,而弦之一字實貫徹之也。
昂按:瘧之不離少陽,猶咳之不離於肺,故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然必傳以與肺也)。
柴胡,麻黃(去節),澤瀉(各三錢)
此足少陽藥也。吳鶴皋曰:病有三在,在表、在裡及在半表半裡也。瘧邪藏於分肉之間,邪正分爭,並於表則在表,並於里則在裡,未有所並,則在半表半裡。麻黃之辛,能散表邪由汗而泄;澤瀉味鹹,能引里邪由溺而泄;柴胡升陽發熱,居表裡之間而和解之。此但可以治實瘧;虛者,當辨其氣血而加補劑(晝發屬氣,夜發屬血)。
白話文:
三解湯
此方治療流行性瘧疾,適用於三陽經受邪的瘧疾。(《醫學入門》記載:瘧疾有侵犯三陽經的,也有侵犯三陰經的,其症狀各不相同,如同傷寒一樣。侵犯太陽經的稱為寒瘧,治療需以發汗為主;侵犯陽明經的稱為熱瘧,治療需以瀉下為主;侵犯少陽經的稱為風瘧,治療需以調和為主;這三陽經受邪的瘧疾,稱為暴瘧,發病時間在夏至後、處暑前,屬於邪氣較輕的類型。侵犯三陰經的瘧疾,總稱為濕瘧,需從太陰經的治療方法考慮,發病時間在處暑後、冬至前,屬於邪氣較重的類型,久病可發展成痎瘧(痎瘧是久病成疾的瘧疾),屬於陰邪,應使用峻猛的藥物治療。)
李梴說:凡是瘧疾都要區分陰陽:氣虛屬陽,血虛屬陰;春夏發病屬陽,秋冬發病屬陰;從子時到巳時發病屬陽,從午時到亥時發病屬陰;邪氣淺表在腑臟屬陽,與營衛氣一起運行,所以一日發作一次;邪氣深在臟器屬陰,橫滯於膜原,不能與衛氣一起運行,所以間日發作,或三四日發作一次;衛氣虛弱則先感寒,營氣虛弱則先感熱。喻嘉言說:瘧疾發作必有寒熱。
瘧疾的邪氣伏於半表半里之間,恰好位於少陽經所主管的部位,與陽氣爭奪,陰氣盛則感寒,與陰氣爭奪,陽氣盛則感熱。純熱無寒的稱為癉瘧或溫瘧,純寒無熱的稱為牝瘧,這些都是從少陽經的病變發展到極端,治療上要調整偏盛偏衰,使陰陽協調才能痊癒。少陽經兼及其他經脈的情況確實存在,但其他經脈受邪而不涉及少陽經則不能稱為瘧疾。脈象雖多次變化,但弦脈是貫穿始終的標誌。
按語:瘧疾不離開少陽經,就像咳嗽不離開肺經一樣,所以經書上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但都必須傳給肺經才能引起咳嗽。
組成:柴胡、麻黃(去節)、澤瀉(各三錢)
這是治療足少陽經的藥物。吳鶴皋說:疾病有三種情況:在表、在裡、在半表半里。瘧邪藏在肌肉之間,邪正相爭,與表邪相合則在表,與裡邪相合則在裡,沒有與表裡任何一方相合,則在半表半里。麻黃辛溫,能發散表邪,從汗液排出;澤瀉味鹹,能引導裡邪,從小便排出;柴胡升陽發熱,位於表裡之間,具有調和的作用。此方只能治療實證瘧疾;虛證瘧疾,需根據氣血虛實加減藥物。(白天發作屬氣虛,晚上發作屬血虛)。
2. 清脾飲
(嚴用和)
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嗌乾,小便赤澀,脈來弦數(熱多,陽勝也;口苦嗌乾,肝膽火也;熱盛故便赤;瘧邪居於半表半裡,屬少陽甲膽之分,肝膽屬木,故脈弦)。
青皮,厚朴(醋炒),柴胡,黃芩(炒),半夏(薑製),茯苓,白朮(土炒),甘草(炙),草果。加姜煎。一方加檳榔。大渴加麥冬、知母;瘧不止加酒炒常山(一錢)、烏梅(二個。常山劫痰截瘧,烏梅斂陰清熱)。
此足少陽、太陰藥也。瘧為肝膽之邪,然多因脾胃受傷而起,脾屬濕土,重感於濕,濕生熱,熱生痰,故見前證也。脾既受病,木又克之,故用青皮、柴胡以破滯而伐肝(柴胡疏上焦肝氣,青皮疏下焦肝氣);半夏、厚朴以行痰而平胃(厚朴平胃,半夏燥痰。
古云無痰不作瘧);茯苓用以滲濕;黃芩用以清熱;草果辛熱,能散太陰之積寒,除痰而截瘧能清膏粱之痰,蓋先去其害脾者;而以白朮、甘草調而補之也(此即小柴胡湯加減,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虛瘧忌用。吳鶴皋曰:清脾非清涼之謂,乃攻去其邪,而脾部為之一清也。
劉宗厚因草果之辛熱而譏焉,是未達嚴用和氏之精矣。張子和曰:世醫以瘧為脾寒,甚者歸之祟怪,良可笑也。劉宗厚曰:暑盛陽極,伏陰在內,人或納涼澡浴,寒客肌肉之間,或飢飽勞役,內傷而病作,肌肉屬脾,發則惡寒戰慄,乃謂之脾寒耳,實由風寒濕暍,邪郁腠理,夏時毛竅疏通,而不為病,至秋氣收斂之際,表邪不能發越,故進退不已,往來寒熱,勢如凌虐人之狀,所以名瘧,即四時之傷寒也,十二經皆能為病,古方多兼理內傷取效,由脾胃和,精氣通,陰陽和解,諸邪悉散,實非脾病也,世用發表解肌、溫經散寒等法,亦未嘗執於燥脾劫劑也。昂按:脾虛惡寒,胃虛惡熱,寒熱間作,脾亦有之,不獨少陽也。
雖十二經臟皆能為瘧,而脾胃受傷者實多,故仲景小柴胡湯人參、甘草、半夏、薑棗,皆脾胃藥,其治少陽,獨柴胡一味而已,嚴氏宗之,故以小柴胡加減而立清脾飲,是明從脾胃論治矣;劉氏之論,亦主脾胃內傷,乃不敢翻子和之案,以為非脾病,恐不然也。又古方用辟邪丹、雄朱丸治鬼瘧,蓋雜病多有挾鬼疰者,何獨於瘧必云無此也)。
白話文:
清脾飲
此方治療瘧疾,症狀為發熱多、畏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脈象弦數。 此乃少陽經(膽經)病變,因肝膽火盛,熱邪困脾所致。 脾受損,濕生熱,熱生痰,故出現上述症狀。
藥方組成:青皮、厚朴(醋炒)、柴胡、黃芩(炒)、半夏(薑製)、茯苓、白朮(土炒)、甘草(炙)、草果。以薑水煎服。另有加檳榔的方子。若大渴,加麥冬、知母;瘧疾持續不止,加酒炒常山(一錢)、烏梅(二個)。
此方藥材針對足少陽經和太陰經。瘧疾雖由肝膽之邪引起,但多因脾胃受損而發作。方中青皮、柴胡疏肝理氣;半夏、厚朴化痰平胃;茯苓滲濕;黃芩清熱;草果辛熱,散寒除痰,並能去除因膏粱厚味引起的痰濕,藉此保護脾胃;白朮、甘草則補益脾胃。 此方實為小柴胡湯加減方,從溫補脾胃的諸方演變而來。虛弱的瘧疾忌用此方。
清脾並非單純清熱降火,而是攻邪,使脾胃功能恢復。 有人因草果辛熱而批評此方,實未領會其精髓。 古人曾認為瘧疾是脾寒所致,甚至歸咎於鬼神,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瘧疾的發生,與暑熱、寒邪、濕邪入侵,以及勞倦飢飽等內傷有關。 雖說十二經脈皆可致瘧疾,但脾胃受損者居多。張仲景的小柴胡湯中的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都是健脾胃的藥物,而其中僅柴胡一味專治少陽經。 此清脾飲便是以此為基礎加減而成的,證明其治療瘧疾的理論基礎是從脾胃入手。 雖然有人認為瘧疾並非脾臟疾病,但脾胃受損確是常見病因。古方中也有用辟邪丹、雄朱丸等治療瘧疾的,說明瘧疾也可能與其他雜病夾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