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和解之劑第六 (7)
和解之劑第六 (7)
1. 三解湯
治時行瘧之通劑(此三陽經瘧也。《機要》曰:瘧有中三陽者,有中三陰者,其證各殊。同傷寒也,在太陽謂之寒瘧,治多汗之;在陽明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謂之風瘧,宜和之;此三陽受病,謂之暴瘧,發在夏至後、處暑前,此傷之淺者也。在三陰經,總謂之濕瘧,當從太陰經論之,發在處暑後、冬至前,此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痎者老也,居西方,宜毒藥療之。
白話文:
治療時行瘧疾的通用藥方(這是三陽經的瘧疾。《機要》上說:瘧疾有的中三陽經,有的中三陰經,其証候各自不同。跟傷寒一樣,在太陽經的稱寒瘧,治療的方法多用發汗解表;在陽明經的稱熱瘧,治療的方法多用下泄通便;在少陽經的稱風瘧,治療的方法應以和解為主;這三陽經受病稱暴瘧,發作在夏至後到處暑前,這些是比較輕的。在三陰經的總稱濕瘧,應該從太陰經來論述,發作在處暑後到冬至前,這些是比較嚴重的,長久會變成痎,痎是老的病,屬西方,宜用毒藥來治療。
李梴曰:凡瘧須分陰陽:氣虛屬陽,血虛屬陰;發於春夏屬陽,發於秋冬屬陰;自子至巳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邪淺在腑為陽,與營衛並行,故一日發;邪深在臟為陰,橫連膜原,不能與衛氣並行,故間日發,或三四日一發;衛虛則先寒,營虛則先熱。喻嘉言曰:瘧發必有寒有熱。
白話文:
李梴說:凡是瘧疾,需要分成陰陽:氣虛屬於陽,血虛屬於陰;春季和夏季發作的屬於陽,秋季和冬季發作的屬於陰;從子時到巳時發作的屬於陽,從午時到亥時發作的屬於陰;邪氣淺在於腑,屬於陽,與營衛之氣一起運行,所以一天發作一次;邪氣深在臟,屬於陰,橫連膜原,不能與衛氣一起運行,所以隔日發作,或者三四天發作一次;衛氣虛則先發寒,營氣虛則先發熱。喻嘉言說:瘧疾發作必定有寒有熱。
蓋外邪伏於半表半里,適在少陽所主之界,出與陽爭,陰勝則寒,入與陰爭,陽勝則熱,即純熱無寒為癉瘧溫瘧,純寒無熱為牝瘧,要皆自少陽而造其極偏,補偏救弊,亦必還返少陽之界,使陰陽協和而後愈也,謂少陽而兼他經則有之,謂他經而不涉少陽則不成其為瘧矣。脈縱屢遷,而弦之一字實貫徹之也。
昂按:瘧之不離少陽,猶咳之不離於肺,故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然必傳以與肺也)。
白話文:
外來的邪氣潛伏在半表半里的部位,恰好是少陽經所主導的界限,它與陽氣爭鬥,陰氣勝則產生寒邪,它與陰氣爭鬥,陽氣勝則產生熱邪,如果出現純粹的熱邪而沒有寒邪,就是癉瘧、溫瘧;如果出現純粹的寒邪而沒有熱邪,就是牝瘧;這些病症都從少陽經發展到極度偏頗,要糾正偏頗、補救弊端,也必須回到少陽經的界限,使陰陽協調和諧,才能痊癒。說少陽兼他經的病症是有的,但說他經而不涉及少陽的病症,就不能構成瘧疾。脈象鬆散而屢次變化,但弦這一種脈象確實貫穿其中。
柴胡,麻黃(去節),澤瀉(各三錢)
白話文:
柴胡、麻黃(去除節)、澤瀉(各三錢)。
此足少陽藥也。吳鶴皋曰:病有三在,在表、在裡及在半表半裡也。瘧邪藏於分肉之間,邪正分爭,並於表則在表,並於里則在裡,未有所並,則在半表半裡。麻黃之辛,能散表邪由汗而泄;澤瀉味鹹,能引里邪由溺而泄;柴胡升陽發熱,居表裡之間而和解之。此但可以治實瘧;虛者,當辨其氣血而加補劑(晝發屬氣,夜發屬血)。
白話文:
這是少陽經治療瘧疾的方劑。吳鶴皋說:病情有三種情況,在表、在裡以及在半表半裡。瘧邪藏於肌肉之間,邪正之氣互相爭奪,如果邪氣集中在表,病就在表;如果邪氣集中在裡,病就在裡;如果邪氣沒有集中在某一個部位,病就在半表半裡。麻黃性辛,能發汗散表邪;澤瀉味鹹,能利尿通便,引裡邪下行而排出;柴胡升陽發熱,居於表裡之間,能調和表裡。這只能治療實瘧。如果是虛瘧,則應辨別是氣虛還是血虛,然後再加入補益氣血的藥物(白天發作的瘧疾多屬氣虛,夜間發作的瘧疾多屬血虛)。
2. 清脾飲
(嚴用和)
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嗌乾,小便赤澀,脈來弦數(熱多,陽勝也;口苦嗌乾,肝膽火也;熱盛故便赤;瘧邪居於半表半裡,屬少陽甲膽之分,肝膽屬木,故脈弦)。
白話文:
治療瘧疾,症狀多見發燒,但怕冷的症狀較少出現,同時有口苦、喉嚨乾澀、小便赤紅且排尿困難的症狀,脈象為弦數(發燒嚴重,是陽氣旺盛的緣故;口苦、喉嚨乾澀,是肝膽火旺的緣故;熱盛導致大小便發炎;瘧邪位於表裡之間,屬於膽經少陽之分,肝膽屬木,所以脈象為弦脈)。
青皮,厚朴(醋炒),柴胡,黃芩(炒),半夏(薑製),茯苓,白朮(土炒),甘草(炙),草果。加薑煎。一方加檳榔。大渴加麥冬、知母;瘧不止加酒炒常山(一錢)、烏梅(二個。常山劫痰截瘧,烏梅斂陰清熱)。
白話文:
• 青皮
• 厚朴(以醋炒製)
• 柴胡
• 黃芩(炒製)
• 半夏(以薑汁製備)
• 茯苓
• 白朮(以土炒製)
• 甘草(炙製)
• 草果
將上述藥材加入薑片煎煮。另有一些藥方會加入檳榔。如果患者感到十分口渴,可以加入麥冬和知母;如果瘧疾症狀一直沒有好轉,可以加入酒炒常山(一錢)和烏梅(兩個。常山能夠化痰止瘧,烏梅可以斂陰清熱)。
此足少陽、太陰藥也。瘧為肝膽之邪,然多因脾胃受傷而起,脾屬濕土,重感於濕,濕生熱,熱生痰,故見前證也。脾既受病,木又克之,故用青皮、柴胡以破滯而伐肝(柴胡疏上焦肝氣,青皮疏下焦肝氣);半夏、厚朴以行痰而平胃(厚朴平胃,半夏燥痰。
白話文:
這是肝屬足少陽、脾屬太陰的藥物。瘧疾是肝膽的疾病,但多是由於脾胃受傷而起的,脾臟屬於濕土,如果過度受到濕氣影響,濕氣就會產生熱,熱氣會產生痰,因此會出現上述的症狀。脾臟既然生了病,肝臟又剋制它,所以用青皮、柴胡來破除滯氣並抑制肝臟(柴胡疏通上焦的肝氣,青皮疏通下焦的肝氣);半夏、厚朴來化痰並且平復脾胃(厚朴平復脾胃,半夏燥化痰液)。
古云無痰不作瘧);茯苓用以滲濕;黃芩用以清熱;草果辛熱,能散太陰之積寒,除痰而截瘧能清膏粱之痰,蓋先去其害脾者;而以白朮、甘草調而補之也(此即小柴胡湯加減,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虛瘧忌用。吳鶴皋曰:清脾非清涼之謂,乃攻去其邪,而脾部為之一清也。
白話文:
古話說沒有痰就不能得瘧疾;用茯苓來除濕;用黃芩來清熱;草果辛熱,能驅散太陰的積寒,除痰而截斷瘧疾,能清膏粱厚味造成的痰,先祛除那些損害脾胃的因素;而用白朮、甘草來調和和滋補(這就是小柴胡湯的加減方,也是從溫脾諸方而變化而來的。虛症瘧疾忌用。吳鶴皋說:清脾並不是指涼爽之意,而是去除其邪氣,使脾胃清爽。
劉宗厚因草果之辛熱而譏焉,是未達嚴用和氏之精矣。張子和曰:世醫以瘧為脾寒,甚者歸之祟怪,良可笑也。劉宗厚曰:暑盛陽極,伏陰在內,人或納涼澡浴,寒客肌肉之間,或飢飽勞役,內傷而病作,肌肉屬脾,發則惡寒戰慄,乃謂之脾寒耳,實由風寒濕暍,邪郁腠理,夏時毛竅疏通,而不為病,至秋氣收斂之際,表邪不能發越,故進退不已,往來寒熱,勢如凌虐人之狀,所以名瘧,即四時之傷寒也,十二經皆能為病,古方多兼理內傷取效,由脾胃和,精氣通,陰陽和解,諸邪悉散,實非脾病也,世用發表解肌、溫經散寒等法,亦未嘗執於燥脾劫劑也。昂按:脾虛惡寒,胃虛惡熱,寒熱間作,脾亦有之,不獨少陽也。
白話文:
劉宗厚因草果辛熱而批評使用草果,這是不明白嚴用和氏的精髓。張子和說:世上的醫生把瘧疾當成是脾寒,嚴重的歸咎於鬼神作祟,實在可笑。劉宗厚說:暑天盛夏,陽氣極盛,陰邪潛伏在體內,人們或貪涼洗澡,寒邪侵犯肌肉之間,或飢飽勞累,內傷而發病,肌肉屬脾,發病時惡寒戰慄,才說成是脾寒,其實是由於風寒濕熱邪氣蘊結在腠理之間,夏季毛孔舒張,不發病,到了秋天氣候收斂的時候,表邪不能發散出去,所以反覆發作,寒熱交替,勢如凌虐人的樣子,因此稱之為瘧疾,也就是四時的傷寒。十二經都可能發病,古方大多兼顧理內傷來取得療效,由脾胃調和,精氣流通,陰陽和解,諸邪悉散,實際上不是脾的病。世俗用發表解肌、溫經散寒等方法,也不曾執著於燥脾劫劑。昂按:脾虛的人惡寒,胃虛的人惡熱,寒熱間作,脾也有這個症狀,不只是少陽。
雖十二經臟皆能為瘧,而脾胃受傷者實多,故仲景小柴胡湯人參、甘草、半夏、薑棗,皆脾胃藥,其治少陽,獨柴胡一味而已,嚴氏宗之,故以小柴胡加減而立清脾飲,是明從脾胃論治矣;劉氏之論,亦主脾胃內傷,乃不敢翻子和之案,以為非脾病,恐不然也。又古方用辟邪丹、雄朱丸治鬼瘧,蓋雜病多有挾鬼疰者,何獨於瘧必云無此也)。
白話文:
儘管十二條經脈的臟腑都能引發瘧疾,但大多是脾胃受損引起的,因此仲景的「小柴胡湯」中的人參、甘草、半夏、薑棗都是治療脾胃的藥物,用於治療少陽症,只有柴胡一味藥是針對少陽的。嚴氏沿襲了仲景的學說,因此根據「小柴胡湯」加減製成了「清脾飲」,這很明顯是根據脾胃來進行治療的。劉氏的學說也認為是脾胃內傷引起的瘧疾,卻不敢推翻子和的理論,認為瘧疾不是脾病,恐怕並不正確。另外,古方中用「辟邪丹」、「雄朱丸」來治療鬼瘧,因為雜病中有很多都是夾雜著鬼邪引起的,為什麼單單在瘧疾中就說沒有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