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發表之劑第二 (15)

回本書目錄

發表之劑第二 (15)

1. 桂枝羌活湯

(《機要》)

治瘧疾發在處暑以前,頭項痛,脈浮,有汗,惡風。

桂枝羌活防風甘草(等分)。每服五錢,迎其發而服之。或吐,加半夏曲;無汗,桂枝易麻黃,名麻黃防風湯(按二湯《機要》以之治瘧,實發表通用之劑)。

白話文:

桂枝、羌活、防風、甘草(各等份)。每次服用五錢,在即將發作時服用。如果出現嘔吐,加半夏曲;如果沒有汗,將桂枝改為麻黃,名為麻黃防風湯(根據《機要》記載,這兩種湯藥都可以用來治療瘧疾,實際上是發汗通用劑)。

此足太陽藥也。瘧分六經,故仿仲景傷寒例,以防風、羌活散太陽之邪,而以桂枝、麻黃分主有汗、無汗也(朱丹溪曰:凡治瘧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有汗要無汗,扶正為主,帶散。河間曰:瘧發寒熱大作,此太陽陽明合病,汗出不止,知為熱也,陽盛陰虛之證,不治,必傳入陰經,桂枝芍藥湯主之,桂枝三錢,芍藥、黃耆知母石膏各一兩。如寒熱轉大者,桂枝黃芩湯和之,小柴胡加桂枝、知母、石膏。

白話文:

這屬於足太陽的方藥。瘧疾分為六經,因此仿照仲景傷寒的例子,用防風、羌活散太陽之邪,而用桂枝、麻黃分別治療有汗、無汗(朱丹溪說:凡是治療瘧疾,無汗的要有汗,祛邪為主,並帶有補益;有汗的要無汗,扶正為主,並帶有祛邪。河間說:瘧疾發作時寒熱交替,這是太陽陽明合病,汗出不止,知道是熱症,陽盛陰虛的證狀,不治療,必定傳入陰經,桂枝芍藥湯主治,桂枝三錢,芍藥、黃耆、知母、石膏各一兩。如果寒熱轉大,桂枝黃芩湯與之調和,小柴胡湯加桂枝、知母、石膏。

外邪已罷,內邪未已,大柴胡、大承氣等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