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發表之劑第二 (9)
發表之劑第二 (9)
1. 九味羌活湯
(即羌活沖和湯。張元素)
治傷寒傷風,憎寒壯熱,頭痛身痛,項痛脊強,嘔吐口渴,太陽無汗,及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溫病熱病(有物有聲曰嘔,氣逆則嘔;有物無聲曰吐,胃寒則吐,胃熱亦吐;邪熱在表則不渴,傳裡則渴;四時不正之氣,謂時當熱而反大涼,時當寒而反大溫,非時而有其氣也。冬時傷寒不即病者,至春而變為溫病,至夏而發為熱病。餘證解見前)。
白話文:
治療傷寒和傷風,症狀包括怕冷、發高燒、頭痛、身體疼痛、脖子痛、背部僵硬、嘔吐、口渴、太陽穴沒有汗,以及感染了季節交替時不正之氣、溫熱病、熱病(有東西伴隨著聲音的就是嘔吐,氣體逆行就會嘔吐;有東西但不伴隨著聲音的就是吐,胃寒就會吐,胃熱也會吐;表證有邪熱就不會口渴,傳到裡證就會口渴;季節交替時不正之氣是指本該炎熱的時候卻反常地非常涼爽,本該寒冷的時候卻反常地非常溫暖,不是時候卻出現了這種氣候。冬天傷寒沒立即發病的人,等到春天就會轉變成溫熱病,等到夏天就會發作成為熱病。其他症狀的解釋請參照前面)。
羌活,防風,蒼朮(錢半),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一錢。)加生薑,蔥白煎。如風證自汗者,去蒼朮(發汗),加白朮、黃耆(發表而即實表,譬驅寇者隨關門也);胸滿去地黃,加枳殼、桔梗;喘加杏仁;夏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黃。
白話文:
羌活、防風、蒼朮(半錢)、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一錢)。另加生薑、蔥白煎服。
如果患者有自汗的風證,去掉蒼朮(發汗藥),加入白朮、黃耆(既能讓汗發出來,又能實表,就像驅趕敵寇後,隨即關閉城門);
如果患者胸滿,去掉生地黃,加入枳殼、桔梗;
如果患者喘息,加入杏仁;
如果是在夏季,加入石膏、知母;
如果患者又出汗又拉肚子,再加入大黃。
此足太陽例藥,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等湯也。藥之辛者屬金,於人為義,故能匡正黜邪,羌、防、蒼、細、芎、芷,皆辛藥也;羌活入足太陽,為撥亂反正之主藥(除關節痛,痛甚無汗者倍之);蒼朮入足太陰,辟惡而去濕(能除濕下氣,及安太陽,使邪氣不致傳足太陰脾);白芷入足陽明,治頭痛在額;芎藭入足厥陰,治頭痛在腦;細辛入足少陰,治本經頭痛;皆能驅風散寒,行氣活血。
白話文:
這個足太陽例方,是代替桂枝、麻黃、青龍等湯劑的。藥物的辛味屬於金,在人體中代表著正義,所以能夠匡正邪氣,防禦外邪。羌活、防風、蒼朮、細辛、芎藭、芷草,都是辛味藥物。羌活可以治療足太陽經的關節疼痛,疼痛嚴重且無汗者可以加倍服用。蒼朮可以治療足太陰經的惡寒和濕氣,並且能夠除濕、降氣,安撫足太陽經,防止邪氣傳入足太陰經的脾臟。白芷可以治療足陽明經的額頭疼痛。芎藭可以治療足厥陰經的腦部疼痛。細辛可以治療本經的頭痛。這些藥物都能夠祛風散寒,行氣活血。
而又加黃芩入手太陰,以泄氣中之熱;生地入手太陰,以泄血中之熱(黃芩苦寒,生地寒滯,二味苟用於發熱之後則當,若未發熱,猶當議減也);防風為風藥卒徒,隨所引而無不至,治一身盡痛為使(無汗宜倍用);甘草甘平,用以協和諸藥也。
白話文:
再加入黃芩,以瀉消體內陽盛的熱氣;生地黃能瀉消血中的熱氣(黃芩性寒,生地黃寒滯,在發燒後使用這兩種藥物是合適的。如果在未發燒的情況下服用,則應考慮減少劑量);防風是祛風藥物的代表,可以隨病邪牽引而無處不到,用它來治療全身疼痛是合適的(如果沒有出汗,應加倍使用);甘草性甘平,用它來調和其它藥物。
藥備六經,治通四時,用者當隨證加減,不可執(一張元素曰:有汗不得用麻黃,無汗不得用桂枝,若差服,則其變不可言,故立此方,使不犯三陽禁忌,為解表神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熱,春可治溫,秋可治濕,是諸路之應兵,代麻黃等誠為穩當。但陰虛氣弱之人在所禁耳)。
白話文:
藥物可行於人體六經,可用於治療一年四季的疾病。在使用時應根據症狀增減藥物,不可拘泥死板。(有一位叫張元素的人說:有汗時不能用麻黃,沒有汗時不能用桂枝,如果用錯了,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制定了這個方子,可以避免犯三陽的禁忌,是解表藥中的妙方。在冬天可以治療寒症,在夏天可以治療熱症,在春天可以治療溫症,在秋天可以治療濕症,適用於各種情況,可以代替麻黃等藥物,安全可靠。但是,陰虛氣弱的人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