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發表之劑第二 (7)

回本書目錄

發表之劑第二 (7)

1. 升麻葛根湯

(錢仲陽)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乾,不得臥;及陽明發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三陽皆有頭痛,故頭痛屬表;六經皆有身痛,在陽經則煩痛拘急;風寒在表,故發熱惡寒;寒外束,故無汗;熱入里,故口渴;陽明脈絡鼻、俠目,故目痛、鼻乾;陽明屬胃,胃不和故臥不安;陽邪入胃,裡實表虛,故發斑。輕如蚊點為疹,重若錦紋為斑)。

升麻(三錢),葛根,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炙。)加姜煎。如頭痛,加川芎、白芷(川芎為通陰陽血氣之使,白芷專治陽明頭痛);身痛背強,加羌活、防風(此兼太陽,故加二藥);熱不退,春加柴胡、黃芩、防風(少陽司令,柴芩少陽經藥),夏加黃芩、石膏(清降火熱),頭面腫,加防風、荊芥、連翹、白芷、川芎、牛蒡、石膏(升散解毒);咽痛,加桔梗(清肺利膈咽);斑出不透加紫草茸(音戎。

紫草涼血潤腸,用茸者,取其初得陽氣,觸類升發);脈弱,加人參;胃虛食少,加白朮;腹痛,倍芍藥和之。

此足陽明藥也。陽明多氣多血,寒邪傷人,則血氣為之壅滯,辛能達表,輕可去實,故以升、葛辛輕之品,發散陽明表邪;陽邪盛則陰氣虛。故用芍藥斂陰和血,又用甘草調其衛氣也(云岐子曰:葛根為君,升麻為佐,甘草、芍藥以安其中)。升麻、甘草升陽解毒,故又治時疫(時疫感之,必先入胃,故用陽明胃藥)。

斑疹已出者勿服,恐重虛其表也(麻痘已見紅點,則不可服。陽明為表之裡,升麻陽明正藥,凡斑疹欲出未出之際,宜服此湯以透其毒,不可妄服寒劑以攻其熱,又不可發汗、攻下,虛其表裡之氣。如內熱甚,加黃連、犀角、青黛、大青、知母、石膏、黃芩、黃柏、玄參之類。

若斑熱稍退,潮熱譫語,不大便,可用大柴胡加芒硝、調胃承氣下之)。傷寒未入陽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陽明也。

白話文:

升麻葛根湯

此方用於治療陽明經傷寒感冒,症狀包括頭痛、全身疼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眼睛痛、鼻子乾燥、無法平躺睡覺;以及陽明經發斑,斑疹欲出不出,寒熱往來不定,多發於流行性疾病時期。這些症狀的產生,是因為頭痛屬表證,身痛在陽經則為煩痛拘急,風寒侵襲肌表導致發熱惡寒,寒邪束表導致無汗,熱邪入裡導致口渴,陽明經脈絡鼻、目,所以眼睛痛、鼻子乾燥,陽明經屬胃,胃氣不和則臥不安,陽邪入侵胃部,裡實表虛,所以發斑。輕微的斑疹如蚊子叮咬般,嚴重的則如錦紋般。

方中使用升麻三錢,葛根、芍藥各二錢,炙甘草一錢,加生薑煎服。若頭痛加川芎、白芷;若身痛背強加羌活、防風;若發熱不退,春天加柴胡、黃芩、防風,夏天加黃芩、石膏;若頭面腫脹,加防風、荊芥、連翹、白芷、川芎、牛蒡、石膏;若咽喉痛,加桔梗;若斑疹欲出不出,加紫草茸;脈象虛弱,加人參;胃虛食少,加白朮;腹痛,芍藥加倍。

此方為治療足陽明經的藥方。陽明經氣血旺盛,寒邪侵襲,則氣血運行受阻,因此使用辛溫之品發散陽明經表邪,因陽邪盛則陰氣虛,故用芍藥斂陰和血,甘草調和衛氣。升麻、甘草具有升陽解毒的功效,因此也可治療流行性疾病。

斑疹已完全出現者不宜服用,以免傷及表氣。麻疹已見紅點,也不宜服用。陽明經屬表裡之間,升麻是治療陽明經的常用藥,斑疹欲出未出時,宜服用此湯以透發毒邪,不可妄用寒涼藥物攻邪,也不可發汗、攻下,以免傷及表裡之氣。若內熱較重,可加黃連、犀角、青黛、大青、知母、石膏、黃芩、黃柏、玄參等。

若斑疹熱退,出現潮熱、譫語、便秘等症狀,可用大柴胡湯加芒硝、調胃承氣湯等瀉下通便。傷寒未入陽明經者不宜服用,以免將表邪引入陽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