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除痰之劑第十五 (2)
除痰之劑第十五 (2)
1. 二陳湯
本方加枳實、栝蔞、菔子、山楂、神麯:治食積痰嗽發熱。本方加蒼朮、枳殼、片子薑黃,名加味二陳湯仁齋:治痰攻眼腫,並酒家手臂重痛麻木。本方除甘草,加乾薑,薑汁糊丸,名溫中化痰丸(《寶鑑》):治胸膈寒痰不快。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黃連,麵糊丸,薑湯下,名三聖丸: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單用陳皮、生薑,名橘皮湯《金匱》:治乾嘔噦,及手足厥者。單用半夏、薑汁,名生薑半夏湯(《金匱》):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無奈者。本方半夏醋煮,除陳皮,薑汁丸,名消暑丸見暑門。
白話文:
二陳湯
加枳實、栝蔞、木瓜、山楂、神麴於二陳湯,可治療飲食積滯引起的痰嗽、發熱。
在二陳湯中加入蒼朮、枳殼、片姜黃,稱為加味二陳湯,可治療痰邪阻滯導致的眼腫及酒後手臂沉重疼痛、麻木。
將二陳湯中甘草去除,加入乾薑,製成薑汁糊丸,稱為溫中化痰丸,可治療胸膈寒痰引起的胸悶不適。
將二陳湯中茯苓、甘草去除,加入黃連,製成麵糊丸,用薑湯送服,稱為三聖丸,可治療痰火上擾引起的嘈雜、飢餓感。
單獨使用陳皮、生薑,稱為橘皮湯,可治療乾嘔、呃逆以及手足厥冷。
單獨使用半夏、薑汁,稱為生薑半夏湯,可治療似喘非喘、似嘔非嘔、似呃逆非呃逆,心中煩悶無力的症狀。
將二陳湯中的半夏用醋煮過,去除陳皮,製成薑汁丸,稱為消暑丸,用於治療暑熱。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