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補養之劑第一 (18)

回本書目錄

補養之劑第一 (18)

1. 益氣聰明湯

(東垣)

治內障目昏,耳鳴耳聾。(五臟皆稟氣於脾胃,以達於九竅;煩勞傷中,使沖和之氣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聾也。李東垣曰:醫不理脾胃及養血安神,治標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白話文:

治療眼花、眼昏、耳鳴和耳聾的方法。(人的五臟六腑都依靠脾胃輸送氣血,才能將營養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孔竅。如果過度勞累、憂慮,會損傷中氣,導致沖和之氣不能往上運行,就會出現眼睛昏花、視力下降,耳朵也會出現耳鳴、耳聾的症狀。李東垣說:醫生如果不調理脾胃,不滋養氣血,不安神養心,只治標不治本,這是由於不懂得醫理造成的。)

黃耆人參(五錢),葛根蔓荊子(三錢),白芍黃柏(二錢如有熱煩亂,春月漸加,夏倍之;如脾虛,去之;熱減少用),升麻(錢半),炙甘草(一錢)每四錢,臨臥服、五更再服。

白話文:

黃耆、人參(五錢)、葛根、蔓荊子(三錢)、白芍、黃柏(二錢,如果有熱煩亂的情況,春天逐漸增加用量,夏天加倍;如果脾虛,要去除;熱症減少時減少用量),升麻(錢半)、炙甘草(一錢),每次四錢,睡前服用,凌晨再服用一次。

此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藥也。十二經脈清陽之氣,皆上於頭面而走空竅。因飲食勞役,脾胃受傷,心火大盛,則百脈沸騰,邪害空竅矣。參耆甘溫以補脾胃;甘草甘緩以和脾胃;乾葛、升麻、蔓荊輕揚升發,能入陽明,鼓舞胃氣,上行頭目,中氣既足,清陽上升,則九竅通利,耳聰而目明矣;白芍斂陰和血,黃柏補腎生水,蓋目為肝竅,耳為腎竅,故又用二者平肝滋腎也。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的藥物。十二經脈清陽之氣,全部都上升到頭面,並走過空竅。由於飲食勞役,導致脾胃受傷,心火大盛,那麼就會導致全身經脈沸騰,邪氣侵害空竅。用人參、黃耆甘溫以補脾胃;甘草甘緩以和脾胃;乾葛、升麻、蔓荊輕揚升發,能夠進入陽明經,鼓舞胃氣,上升到頭目,中氣充足,清陽上升,那麼九竅通利,耳朵聽覺靈敏而眼睛明亮;白芍斂陰和血,黃柏補腎生水,因為眼睛是肝的竅,耳朵是腎的竅,所以又使用這兩種藥物平肝滋腎。

2. 羊肉湯

(韓祗和)

治傷寒汗下太過,亡陽失血,惡人蜷臥,時戰如瘧,及產脫血虛(韓祗和曰:若止救逆,效必遲矣;與羊肉湯,為效甚速。病人色雖見陽,是熱客上焦;中下二焦陰氣已盛,若調得下焦有陽,則上焦陽氣下降丹田,知所歸宿矣)。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汗下過多,導致陽氣虛脫、血液虧虛,病人惡寒蜷臥,時常戰慄如瘧疾發作,以及產後失血虛弱(韓祗和說:如果只治療逆證,療效一定很慢;服用羊肉湯,療效非常快。病人面色雖然看到陽氣,那是熱氣停留在上焦;中焦和下焦的陰氣已經很盛了,如果能夠調節下焦有陽氣,那麼上焦的陽氣就會下降到丹田,知道歸宿了)。

當歸白芍牡蠣(煅,一兩),龍骨(煅。五錢),生薑(二兩),附子(炮。二兩),桂枝(七錢半。)每服一兩,羊肉四兩,加蔥白,煮服。

白話文:

當歸、白芍、牡蠣(先煅燒,一兩)、龍骨(先煅燒,五錢)、生薑(二兩)、附子(先炮製,二兩)、桂枝(七錢半)。每次服用藥物一兩,用羊肉四兩,加上蔥白,燉煮服用。

此足少陰藥也。當歸、芍藥以補其陰,附子、薑、桂以復其陽,龍骨、牡蠣以收其脫,羊肉大補以生其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