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癰瘍之劑第二十 (1)
癰瘍之劑第二十 (1)
1. 癰瘍之劑第二十
朱丹溪曰:癰疽皆因陰陽相滯而生。蓋氣、陽也,血、陰也,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相併周流;寒與濕搏之,則凝滯而行遲為不及;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而行速為太過。氣得邪而鬱,津液稠黏,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陰滯於陽也;血得邪而鬱,隧道阻滯,或溢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為之亂,此陽滯於陰也;百病皆由於此,不止癰疽而已也;《內經》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又曰:諸痛癢瘡,皆屬心火。
白話文:
朱丹溪說:癰疽都是由於陰陽相滯而產生的。陰陽通常指的是氣和血,血在脈內運行,氣在脈外運行,互相配合周而復始。如果受到寒濕的搏擊,就會凝滯在一起,運行遲緩而跟不上。如果受到熱火的搏擊,就會沸騰起來,運行過速而過頭。氣受到邪氣而鬱結,津液變得濃稠黏膩,形成痰飲,積累久了滲入脈中,使血變濁,這是陰滯於陽的表現。血受到邪氣而鬱結,使經脈不通暢,有時溢出,有時結聚,積累久了滲出脈外,使氣混亂,這是陽滯於陰的表現。百病都是由此而產生的,不只是癰疽而已。《內經》說:營氣不從正常運行,逆於肌肉的紋理,就會生成癰腫。又說:各種疼痛、瘙癢、瘡癤,都屬於心火。
外科方證,至為繁多,茲取可通用者,量錄數方,以備緩急;其餘各證,各有專方,不能多錄。若夫瀉熱解毒,活血托裡之劑,多散見於諸門,惟在用者之圓神而已。
白話文:
外科方面的方劑非常多,在此選擇幾種常用的方劑,以備急用;其他各個證候,都有專門的方劑,不能全部記錄。至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藥方,散見於各個科室,關鍵在於使用者的智慧和經驗。
2. 真人活命飲
治一切癰疽腫毒初起未消者。
金銀花(三錢),陳皮(去白),當歸(酒洗,錢半),防風(七分),白芷甘草節貝母,天花粉,乳香(一錢),沒藥(二味另研,候藥熟下),皂角刺(五分),穿山甲(三大片,銼,蛤粉炒,去粉用。)用好酒煎。毒在上飽服,在下飢服;善飲者多飲酒以行藥勢。忌酸物、鐵器酸性收斂,凡藥多忌鐵。
白話文:
金銀花(三錢)、陳皮(去除白色的內皮)、當歸(用酒清洗,半錢)、防風(七分)、白芷、甘草節、貝母、天花粉、乳香(一錢)、沒藥(兩種藥材另外研磨,等藥大功告成後再加入)、皁角刺(五分)、穿山甲(三大片,切碎,用蛤粉炒過,去除粉)。用上好的酒煎煮。毒在上焦時,午餐後吃藥性充分的藥湯;毒在下焦時,飢餓時服用;善於飲酒的人,可以多喝點酒來增強藥效。忌食酸性食物和使用鐵器。酸性食物容易收斂,所有的藥物都忌諱使用鐵器。
此足陽明、厥陰藥也。金銀花散熱解毒,癰疽聖藥,故以為君;花粉清痰降火,白芷除濕祛風,並能排膿消腫,當歸和陰而活血,陳皮燥濕而行氣,防風瀉肺疏肝,貝母利痰散結,甘草化毒和中,故以為臣;乳香調氣,托裡護心(能使毒氣外出,不致內攻),沒藥散瘀消腫定痛,故以為佐;穿山甲善走能散,皂角刺辛散剽銳,皆厥陰陽明正藥,能貫穿經絡,直達病所,而潰壅破堅,故以為使。
加酒者,欲其通行周身,使無邪不散也(此藥當服於未潰之先,未成者散,已成者潰;若已潰後不可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適用於足陽明經和厥陰經的疾病。金銀花能夠散熱解毒,是治療癰疽的良藥,因此作為君藥;花粉能夠清痰降火,白芷能夠除濕祛風,並且能夠排膿消腫,當歸能夠和陰活血,陳皮能夠燥濕行氣,防風能夠瀉肺疏肝,貝母能夠利痰散結,甘草能夠化毒和中,因此作為臣藥;乳香能夠調氣,託裡護心(能夠使毒氣外出,不致於內攻),沒藥能夠散瘀消腫定痛,因此作為佐藥;穿山甲善於走竄,能夠疏散,皁角刺辛散剽銳,都是厥陰陽明的常用藥物,能夠貫穿經絡,直達病所,而潰散壅塞,打通堅硬的阻塞,因此作為使藥。
3. 金銀花酒
治一切癰疽惡瘡,不問發在何處,或肺癰、腸癰,初起便服,奇效(癰疽之生,始於喜怒憂樂之不時,飲食居處之不節,或金石草藥之發動,寒暑燥濕之不調,致陰陽不平而蘊結,營衛凝澀而腐潰,輕者起於六腑,浮達而為癰,重者發於五臟,沉澀而為疽;淺者為癤,實者為癰,深則為疽矣。
白話文:
可以治療所有癰疽、惡性瘡癤,不論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甚至是肺癰、腸癰,只要在剛開始發作時服用,都非常有效。(癰疽的發生,起因於喜怒憂樂的情緒失調,飲食起居不節制,或受到金屬、石頭、草藥的刺激,寒暑燥濕的氣候變化不調,導致陰陽失衡而積結,營衛凝滯而腐爛潰瘍,輕則起於六腑,浮現而形成癰,重則發於五臟,沉積而形成疽;淺的稱為癤,實的稱為癰,深的則稱為疽。)
發於外者,為背疽、腦疽、眉鬢等疽;發於內者,為肝癰、肺癰、腸臍等癰,外證易識,內證難明。太陽經虛,從背而出,少陽經虛,從鬢而出,陽明經虛,從眉而出,督脈經虛,從腦而出)。
白話文:
發源於外表的,為背疽、腦疽、眉鬢等疽;發源於內部,為肝癰、肺癰、腸臍等癰。外在的症狀容易辨識,內在的症狀則難以明瞭。(太陽經虛弱,從背部出現,少陽經虛弱,從鬢髮部位出現,陽明經虛弱,從眉部出現,督脈經虛弱,從腦部出現)。
金銀花(五兩,乾者亦可,不及生者力速),甘草(一兩)。水二碗,煎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服盡,重者日二劑,服至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外以生者搗爛,酒調,敷塗四圍。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金銀花寒能清熱解毒,甘能養血補虛,為癰瘡聖藥;甘草亦扶胃解毒之上劑也。
白話文:
金銀花(五兩,乾的也可以,但不如新鮮的藥效快),甘草(一兩)。加入兩碗水,煎成一碗,然後再加入一碗酒;稍微煎一下。分成三劑,一天一夜服用完畢,症狀嚴重者一天服用兩劑,服用至大小腸通暢,則藥效已達。在外敷患處時,用新鮮的金銀花搗爛,以酒調和,敷塗在患處周圍。
本方用金銀花(二兩),甘草(一兩),加黃耆四兩,酒一升,重湯煮服,名回毒金銀花湯:治癰瘍色變紫黑者。
白話文:
這個藥方使用金銀花(二兩)、甘草(一兩),再加入四兩黃耆,加上一升米酒,用猛火煮沸後服用,稱為「回毒金銀花湯」:用來治療癰瘡顏色變成紫黑色的患者。
附:忍冬膏(金銀花,一名忍冬藤):四月採鮮花,搗汁熬膏,茶酒任點服。養陰退陽,補虛療風,尤宜於火熱熾盛之人,永無疔疽之患。窨酒亦佳。花葉同功,而花香尤勝。
白話文:
忍冬膏(金銀花,又名忍冬藤):在四月採摘新鮮的花朵,搗碎後熬製成膏狀,可以用茶或酒任選一種服用。忍冬膏具有滋陰降火、補虛止風的作用,尤其適合火熱熾盛體質的人服用,可以預防疔瘡和疽瘡。也可以將忍冬花浸泡在酒中飲用。花和葉都具有相同的功效,而花朵的香味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