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殺蟲之劑第十八 (1)
殺蟲之劑第十八 (1)
1. 殺蟲之劑第十八
關尹子曰:人之一身,內包蟯蛔,外蒸蟣蝨,萬物有依人身以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蟯蛔為人所常有之蟲,倘寒侵火迫,則不安其位,亦能為病;若飲食不慎,氣血虛衰,又能變生諸蟲,不可名狀,如發症、鱉瘕、勞瘵、傳屍之類,至於殺身滅門。蟲之為患,若斯其酷也。是以先賢以法殺之,苟人不能殺蟲,則蟲必且殺人矣。
白話文:
關尹子說:人身體裡面有寄生著蟯蟲、蛔蟲,外面則有蝨子和卵,各種生物依附著人的身體生存,這就像我們身體是一個小小的天地一樣。蟯蟲、蛔蟲是人身上常見的寄生蟲,如果身體受到寒氣侵襲或熱氣逼迫,它們就會不安分,也可能因此引起疾病。如果飲食不注意、氣血虛弱,還會產生其他各種數不清的蟲,像是癆病、腹部腫塊、結核病、傳染病等等,甚至會導致家破人亡。蟲害的嚴重性,竟然如此可怕。所以古代的聖賢才會用方法來殺蟲,如果人不能殺蟲,那麼蟲就一定會危害人。
2. 烏梅丸
(仲景)
治傷寒厥陰證,寒厥吐蛔(傷寒臟厥者死。臟厥者,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發躁,無暫安時也。蛔厥者,蛔上入膈則煩,須臾復止,得食則嘔而又煩,蛔聞食臭復出也。此為臟寒,當自吐蛔,與鳥梅丸溫臟安蛔);亦治胃腑發咳,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亦主久痢。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附子(炮),黃柏(六兩),黃連(一斤),乾薑(十兩),川椒(去汗),當歸(四兩。)苦酒(醋也)浸烏梅一宿,去核,蒸熟,和藥蜜丸。
此足陽明、厥陰藥也。蛔得酸則伏,故以烏梅之酸伏之;蛔得苦則安,故以連柏之苦安之;蛔因寒而動,故以桂附姜椒溫其中臟,而以細辛、當歸潤其肝腎;人參用以助脾,烏梅兼以斂肺(吐蛔為胃寒之故,則成蛔厥,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程郊倩曰:烏梅丸於辛酸入肝藥中微加苦寒,納上逆之陽邪而順之使下也,名曰安蛔,實是安胃,故並主久痢,見陰陽不相順接而下利之證,皆可以此方括之也。經曰:凡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
方中行曰:經曰、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是三陰三陽俱相接於手足者也。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故手足逆冷也)。
白話文:
這是張仲景的烏梅丸,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厥陰證,像是手腳冰冷、吐蛔蟲的狀況。(如果傷寒導致內臟虛寒厥冷會致命。內臟虛寒厥冷時,脈搏微弱而手腳冰冷,經過七八天後皮膚冰冷、煩躁不安,沒有片刻安寧。蛔蟲引起的厥冷,是蛔蟲向上鑽入橫膈膜導致煩躁,過一會兒又會停止,吃到東西就想吐且再次煩躁,這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氣味又鑽出來的緣故。這都是內臟虛寒的表現,應該會自行吐出蛔蟲,這時就要用烏梅丸來溫暖內臟、安撫蛔蟲。)烏梅丸也可用於治療因胃部問題引起的咳嗽,咳的時候會想吐,嚴重時甚至會吐出蛔蟲;另外,也主治長期的腹瀉。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炮附子、黃柏(六兩)、黃連(一斤)、乾薑(十兩)、川椒(去除汗液)、當歸(四兩)。用苦酒(也就是醋)浸泡烏梅一個晚上,去除烏梅核,蒸熟後,與其他藥材混合製成蜜丸。
這個藥方是針對足陽明經和厥陰經的。蛔蟲遇到酸味會安靜下來,所以用烏梅的酸味來制伏它;蛔蟲遇到苦味會安穩,所以用黃連、黃柏的苦味來安撫它;蛔蟲因為體內寒冷而躁動,所以用桂枝、附子、乾薑、川椒來溫暖內臟,用細辛、當歸來滋潤肝腎;人參是用來幫助脾胃,烏梅則同時能收斂肺氣。(吐蛔蟲是因為胃寒,進而形成蛔厥,這時應該用理中湯,再加入炒過的川椒五粒、檳榔五分,然後吞服烏梅丸。程郊倩說:烏梅丸在辛味、酸味入肝的藥中稍微加入苦寒的藥物,能將上逆的陽邪納回體內,使其順勢向下,稱之為安蛔,實際上是安胃,所以也能主治長期的腹瀉。凡是陰陽不協調,導致腹瀉的狀況,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醫書說:陰陽不協調,就會產生厥證。
方中行說:醫書裡提到,手三陰經從腹部走到手部,手三陽經從手部走到頭部,足三陽經從頭部走到足部,足三陰經從足部走到腹部,也就是說,三陰經、三陽經都在手足交接。陽氣內陷,無法與陰氣協調,所以才會手腳冰冷。)
3. 集效丸
(《三因》)
治蟲齧腹痛,作止有時,或耕起來往(腹痛有作止者,蟲齧則痛,不齧則止也。氣耕往來者,蟲不安於胃也)。
大黃(炒,兩半),鶴蝨(炒),檳榔,訶子皮,蕪荑(炒),木香,乾薑(炒),附子(七錢五分。)蜜丸。食前烏梅湯下;婦人醋湯下。
此足陽明藥也。蟲喜溫惡酸而畏苦,故用薑、附之熱以溫之,烏梅、訶子皮之酸以伏之,大黃、檳榔、蕪荑、鶴蝨之苦以殺之,木香辛溫以順其氣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集效丸」,可以用來治療因為寄生蟲啃咬而引起的肚子痛,這種疼痛會時好時壞,有時候感覺好像蟲在肚子裡爬來爬去(腹痛有時候會停止,是因為蟲不咬的時候就不痛了;感覺像在耕田一樣往來移動,是因為蟲在胃裡不安穩)。
藥方組成包括:炒過的大黃(一兩半)、炒過的鶴虱、檳榔、訶子皮、炒過的蕪荑、木香、炒過的乾薑、以及附子(七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蜂蜜做成藥丸。在吃飯前用烏梅湯送服,如果是婦女則用醋湯送服。
這個藥方主要是針對足陽明經(胃經)的疾病。蟲喜歡溫暖而討厭酸味,也害怕苦味,因此使用乾薑和附子的熱性來溫暖身體,用烏梅和訶子皮的酸味來抑制蟲,用大黃、檳榔、蕪荑、鶴虱的苦味來殺蟲,最後再用木香的辛溫之性來調順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