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殺蟲之劑第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殺蟲之劑第十八 (1)

1. 殺蟲之劑第十八

關尹子曰:人之一身,內包蟯蛔,外蒸蟣蝨,萬物有依人身以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蟯蛔為人所常有之蟲,倘寒侵火迫,則不安其位,亦能為病;若飲食不慎,氣血虛衰,又能變生諸蟲,不可名狀,如發症、鱉瘕、勞瘵、傳屍之類,至於殺身滅門。蟲之為患,若斯其酷也。是以先賢以法殺之,苟人不能殺蟲,則蟲必且殺人矣。

白話文:

關尹子說:人的身體宛如一個小世界,肚裡寄生蛔蟲,身上有蝨子,萬物仰賴人的身體而生存,因此,人的身體是一個小天地。蛔蟲是人體常見的寄生蟲,如果寒氣侵襲或火氣過旺,蛔蟲就會不守本分地到處亂竄,也會致病;如果飲食不慎,氣血虛弱,蛔蟲還會發生變異,產生各種奇怪的病症,比如發症、鱉瘕、勞瘵、傳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危害極大。因此,古人制定了各種驅蟲方法來殺死蛔蟲,因為如果人不能殺死蛔蟲,蛔蟲就會殺死人。

2. 烏梅丸

(仲景)

治傷寒厥陰證,寒厥吐蛔(傷寒臟厥者死。臟厥者,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發躁,無暫安時也。蛔厥者,蛔上入膈則煩,須臾復止,得食則嘔而又煩,蛔聞食臭復出也。此為臟寒,當自吐蛔,與鳥梅丸溫臟安蛔);亦治胃腑發咳,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亦主久痢。

白話文:

治療傷寒厥陰證所出現的腹中寒涼、嘔吐蛔蟲的症狀。(傷寒臟厥證的人會死亡。臟厥證的症狀是脈搏微弱而厥冷,大約在發病後七八天皮膚寒冷發狂躁,沒有暫時安靜的時候。蛔厥證的症狀是蛔蟲向上侵入膈肌,則會煩悶,很快便停止,吃了食物就會嘔吐又煩悶,這是蛔蟲聞到食物的氣味又出來了。這是由於臟寒引起的,應讓病人自己吐出蛔蟲,並用鳥梅丸來溫暖臟腑、安撫蛔蟲,)也治療胃腑發出的咳嗽,咳嗽而嘔吐,嘔吐嚴重時會吐出長蟲;也主治久痢。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附子(炮),黃柏(六兩),黃連(一斤),乾薑(十兩),川椒(去汗),當歸(四兩。)苦酒(醋也)浸烏梅一宿,去核,蒸熟,和藥蜜丸。

白話文:

烏梅(300 顆)、細辛、桂枝、人參、附子(炮製過的)、黃柏(6 兩)、黃連(1 斤)、乾薑(10 兩)、川椒(已去除汗毛)、當歸(4 兩)

  1. 將烏梅用醋浸泡一夜,去除核,並蒸熟。
  1. 將所有材料加入蜂蜜中,混合成藥丸。

此足陽明、厥陰藥也。蛔得酸則伏,故以烏梅之酸伏之;蛔得苦則安,故以連柏之苦安之;蛔因寒而動,故以桂附姜椒溫其中臟,而以細辛、當歸潤其肝腎;人參用以助脾,烏梅兼以斂肺(吐蛔為胃寒之故,則成蛔厥,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程郊倩曰:烏梅丸於辛酸入肝藥中微加苦寒,納上逆之陽邪而順之使下也,名曰安蛔,實是安胃,故並主久痢,見陰陽不相順接而下利之證,皆可以此方括之也。經曰:凡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

白話文:

此藥方對應足陽明經和厥陰經。蛔蟲遇到酸味就會躲藏起來,因此用烏梅的酸味使蛔蟲躲藏;蛔蟲遇到苦味就會安分守己,因此用連柏的苦味使蛔蟲安分;蛔蟲由於寒冷而活動,因此用桂、附子、生薑、生椒溫暖臟器,並用細辛、當歸滋潤肝腎;人參用以幫助脾臟,烏梅兼用以抑制肺氣(吐出蛔蟲是胃寒引起的,則會形成蛔厥,應使用理中湯加上炒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服烏梅丸。程郊倩說:烏梅丸在辛酸入肝的藥物中稍加苦寒,使上逆的陽邪進入順暢而下行,名為安蛔,實際上是安胃,因此也主治久痢,病證是陰陽不相順接而下利,都可以用這個方劑涵蓋。經書上說:凡是陰陽不相順接,就是厥。

方中行曰:經曰、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是三陰三陽俱相接於手足者也。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故手足逆冷也)。

白話文:

方中行說:經上說,手的三條陰經從腹部走行到手,手的三條陽經從手走行到頭,足的三條陽經從頭走行到足,足的三條陰經從足走行到腹部,所以三陰三陽都相互連接於手足。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所以手足就會逆冷。

3. 集效丸

(《三因》)

治蟲齧腹痛,作止有時,或耕起來往(腹痛有作止者,蟲齧則痛,不齧則止也。氣耕往來者,蟲不安於胃也)。

大黃(炒,兩半),鶴蝨(炒),檳榔訶子皮,蕪荑(炒),木香乾薑(炒),附子(七錢五分。)蜜丸。食前烏梅湯下;婦人醋湯下。

白話文:

大黃(炒熟,分成兩半),鶴蝨(炒熟),檳榔,訶子皮,蕪荑(炒熟),木香,乾薑(炒熟),附子(七錢五分)。將這些藥材混合後研磨成細粉,用蜜糖製成丸劑。飯前用烏梅湯送服;婦女用醋湯送服。

此足陽明藥也。蟲喜溫惡酸而畏苦,故用薑、附之熱以溫之,烏梅、訶子皮之酸以伏之,大黃、檳榔、蕪荑、鶴蝨之苦以殺之,木香辛溫以順其氣也。

白話文:

這是治療足陽明經病的藥物。蟲喜歡溫熱、討厭酸味,害怕苦味,所以用生薑、附子這種溫熱藥物來溫暖身體,烏梅、訶子皮這種酸味的藥物來抑制蟲子,大黃、檳榔、蕪荑、鶴蝨這種苦味的藥物來殺死蟲子,木香辛溫,可以順通身體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