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收澀之劑第十七 (4)
收澀之劑第十七 (4)
1. 牡蠣散
治陽虛自汗。
牡蠣(煅,研),黃耆,麻黃根(一錢),浮小麥(百粒。)煎服。
此手太陰、少陰藥也。陳來章曰:汗為心之液,心有火則汗不止,牡蠣、浮小麥之咸涼,去煩熱而止汗;陽為陰之衛,陽氣虛則衛不固,黃耆、麻黃根之甘溫,走肌表而固衛。
白話文:
治療因陽氣虛弱引起的自汗。
使用煅燒過的牡蠣磨成粉末,搭配黃耆、麻黃根(各一錢),以及浮小麥(約一百粒),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是針對手太陰肺經和少陰腎經的藥物。陳來章說:「汗是心臟的液體,心有火熱就會流汗不止。牡蠣和浮小麥的鹹味和涼性,可以去除煩熱而止汗;陽氣是陰氣的守衛,陽氣虛弱就會導致防禦能力不夠,黃耆和麻黃根的甘甜溫性,可以走到肌肉表面而鞏固防禦能力。」
2. 柏子仁丸
治陰虛盜汗。
柏子仁(炒,研,去油),人參,白朮,半夏,五味子牡蠣,麻黃根(一兩)麥麩(五錢。)棗肉丸。米飲下五十丸,日三服。
此手足太陰、少陰藥也。陳來章曰:心血虛則睡而汗出,柏子仁之甘辛平,養心寧神,為君;牡蠣、麥麩之咸涼,靜躁收脫,為臣;五味酸斂澀收,半夏和胃燥濕,為佐(濕能作汗);麻黃根專走肌表,引人參、白朮以固衛氣,為使。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陰虛而引起的盜汗。
藥材包含:炒過的柏子仁(磨成粉,去掉油脂)一兩、人參一兩、白朮一兩、半夏一兩、五味子一兩、牡蠣一兩、麻黃根一兩,以及麥麩五錢。將這些藥材加上棗肉一起做成藥丸。
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這個藥方主要是作用於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陳來章說:心血虛弱就會在睡覺時出汗,柏子仁味甘、辛、性平,能滋養心臟、安定心神,所以作為主藥;牡蠣和麥麩味鹹、性涼,能平靜煩躁、收斂汗液,所以作為輔助藥;五味子味酸能收斂固澀,半夏能調和脾胃、燥濕(濕氣會導致出汗),所以作為佐藥;麻黃根專門作用於皮膚表面,引導人參和白朮來鞏固衛氣,所以作為使藥。
3. 茯菟丹
(《局方》)
治遺精白濁,及強中消渴(心腎為水火之臟,法天施地生之道。心神傷則火動,火動不已則腎水受傷,腎主藏精,所受五臟六腑輸至之精,皆不得藏而時下矣,故為遺精夢泄。戴氏曰:遺精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致精失位,輸泄而出者;有色欲太過,滑泄不禁者;亦有年壯氣盛,久無色欲,精滿而泄者。赤濁屬血,由心、小腸,屬火也;白濁屬氣,由肺、大腸,屬金也。
又曰:赤濁為心虛有熱,因思慮而得;白濁由腎虛有寒,由嗜欲而得。渴證下消者名強中,腎水虧、心火亢也)。
菟絲子(十兩),五味子(八兩),石蓮肉,白茯苓(三兩),山藥(六兩。)將菟絲用酒浸,浸過余酒煮山藥,糊為丸。漏精,鹽湯下;赤濁,燈心湯下;白濁,茯苓湯下;消渴,米飲下。
此手足少陰藥也。菟絲辛甘和平,強陰益陽,能治精寒遺泄,五味滋腎生津,石蓮清心止濁,山藥健脾利濕,皆澀精固氣之品也;茯苓能通心氣於腎,利小便而不走氣,取其淡滲,於補正中能泄腎邪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茯菟丹)出自《局方》,主要治療遺精、白濁,以及因心腎失調引起的消渴(類似糖尿病)。
中醫認為心和腎是體內水火的樞紐,心神受到損傷會導致火氣旺盛,進而損害腎水,腎臟負責儲藏精氣,五臟六腑輸送來的精氣都無法儲存,時常流失,這就是遺精和夢遺的原因。遺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過度勞心、心神無法控制腎精而導致;也可能是因為慾望無法滿足,精氣無法正常儲存而外洩;或是因為縱慾過度,導致精氣滑脫控制不住;也有可能是年輕力壯、很久沒有性行為,導致精氣滿溢而外洩。
赤濁(尿液帶血)屬於血症,病因與心、小腸的火熱有關;白濁(尿液帶有白色分泌物)屬於氣症,病因與肺、大腸的氣虛有關。
也有人認為,赤濁是因為心虛有熱,多因思慮過度而引起;白濁是因為腎虛有寒,多因嗜慾過度而引起。消渴病中,小便量多而使身體消瘦的,稱為「強中」,這是由於腎水虧虛、心火亢盛所造成的。
這個方子的組成包括:菟絲子(十兩)、五味子(八兩)、石蓮肉、白茯苓(三兩)、山藥(六兩)。
製作方法:先將菟絲子用酒浸泡,浸泡過的酒用來煮山藥,直到煮成糊狀,再將所有藥材製成藥丸。
服用方法:遺精用鹽湯送服;赤濁用燈心草湯送服;白濁用茯苓湯送服;消渴用米湯送服。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的病症。菟絲子味辛甘性平,能補腎壯陽,治療精寒引起的遺精;五味子滋養腎臟、生津止渴;石蓮肉清心火、止白濁;山藥健脾、利濕。這些藥材都具有收澀精氣的作用。茯苓可以打通心氣,使之到達腎臟,又能利小便但不耗損正氣,利用其淡滲的特性,在補益正氣的同時,也能排除腎臟的邪氣。
4. 治濁固本丸
治胃中濕熱,滲入膀胱,下濁不止(淋病在溺竅,屬肝、膽部;濁病在精竅,屬腎、膀胱部。或由濕熱、或由虛寒,大抵熱者多而寒者少。赤屬血,白屬氣。或由敗精瘀血壅塞竅道,痛澀異常,非是熱淋,不可用淋藥治)。
蓮鬚,黃連(炒,二兩),黃柏,益智仁,砂仁,半夏(薑製),茯苓(一兩),豬苓(二兩)甘草(炙,三兩。)
此足少陰、太陽、太陰藥也。精濁多由濕熱與痰,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所以清熱;二苓所以利濕,半夏所以除痰;濕熱多由於鬱滯,砂仁、益智辛溫利氣,又能固腎強脾,既以散留滯之氣,且稍濟連柏之寒;甘草和中而補土;惟蓮鬚之澀,則所以固其脫也(朱丹溪曰:《巢氏原病候論》曰:白濁者由勞傷腎,腎氣虛冷故也。歷代宗其說,不惟白濁之理不明,所治之法亦誤。
不思《內經》本無白濁之名,惟言少陰在泉,客勝溲便變;少陽在泉,客勝則溲白。又言: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白淫,與脾移熱於腎出白,二者皆隨溲而下。夫非白濁之源乎,《原病式》因舉《內經》謂諸病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言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清潔,可謂發聖人之旨,以正千載之誤矣。
予嘗聞先生論赤白濁多因濕熱下流膀胱而成,即《靈樞》所謂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是也,必先補中氣使升舉之,而後分其臟腑氣血、赤白虛實以治,與夫其他邪熱所傷者,固在瀉熱補虛,設腎氣虛甚,或火熱亢極者,則不宜過用寒涼之劑,必以反佐治之,在權衡輕重而已矣。
葉氏曰:遺滑多作腎虛,補澀之而罔效,不知此因脾胃濕熱所乘,飲酒厚味痰火之人,多有此疾。腎雖藏精,其精本於脾胃飲食生化而輸於腎,若脾胃受傷,濕熱內郁,使中氣淆而不清,則所輸皆濁氣,邪火擾動,水不得而安靜,故令遺滑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治濁固本丸」主要針對胃中濕熱往下滲透到膀胱,導致小便混濁不止的狀況。(淋病是發生在尿道口的問題,歸屬肝膽系統;濁病是精液排出的問題,歸屬腎和膀胱系統。這些問題可能由濕熱引起,也可能由虛寒引起,但大多是濕熱導致,寒證較少。小便帶紅色是血的關係,帶白色是氣的關係。有時是因為敗壞的精液或瘀血阻塞了管道,導致疼痛或排尿困難,這種情況並非熱淋,不能用治療淋病的藥物來處理。)
這個藥方使用了蓮鬚、炒過的黃連(二兩)、黃柏、益智仁、砂仁、薑製半夏、茯苓(一兩)、豬苓(二兩)和炙甘草(三兩)。
這些藥物主要作用於足少陰腎經、太陽膀胱經和太陰脾經。精液混濁多是濕熱和痰造成的。黃連可以瀉心火,黃柏可以瀉腎火,以此來清除熱邪。茯苓和豬苓可以利水滲濕,半夏可以化痰。濕熱多是因為氣機鬱滯,砂仁和益智仁性溫,可以疏通氣機,也能固腎健脾,既能疏散停滯的氣,也能稍微緩解黃連和黃柏的寒性。甘草則能調和脾胃並補益中土。蓮鬚的收澀作用,則能固澀精液,防止遺洩。(朱丹溪說: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提到,白濁是因為勞傷腎氣,導致腎氣虛寒。歷代醫家都遵循這個觀點,不但對白濁的病因不清楚,連治療方法也錯了。
其實《黃帝內經》中並沒有白濁這個病名,只是說少陰經在泉水的時候,如果出現客邪過盛,就會導致小便異常;少陽經在泉水時,客邪過盛也會導致小便發白。還說,思慮過多,性生活過度,會導致白淫,以及脾的熱傳到腎,導致排出白色分泌物,這兩者都隨著小便排出。難道這不是白濁的根源嗎?《原病式》引用《內經》說,各種疾病導致的水液混濁,都屬於熱。就像天氣熱的時候水會混濁,天氣冷的時候水會清澈一樣,可謂是闡明了聖人的旨意,糾正了千百年來的錯誤。
我曾聽老師說,赤白濁多是因為濕熱下流到膀胱引起的,就像《靈樞》所說的中氣不足,小便就會出現異常。必須先補中氣,讓氣機上升,然後再根據不同臟腑的氣血狀況、赤白的虛實情況來治療。至於其他因為邪熱引起的損傷,當然要瀉熱補虛。如果腎氣非常虛弱,或者火熱過於旺盛,就不宜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必須使用反佐的方法來治療,關鍵在於權衡輕重。
葉天士說:遺精滑泄多被認為是腎虛,用補澀的方法往往沒有效果。其實這是因為脾胃濕熱所致,經常喝酒、吃油膩食物導致痰火的人,多有這種疾病。腎雖然藏精,但精的來源是脾胃消化飲食後產生並輸送到腎的,如果脾胃受傷,濕熱內鬱,導致中焦氣機不清,那麼輸送到腎的都是濁氣,邪火擾動,水液無法安寧,所以導致遺精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