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收澀之劑第十七 (3)
收澀之劑第十七 (3)
1. 當歸六黃湯
治陰虛有火,盜汗發熱(心之所藏於內者為血,發於外者為汗,汗乃心之液也。五臟六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生津,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泄而為汗,是汗盡由心出也。醒而出汗曰自汗,屬陽虛;睡而出汗曰盜汗,屬陰虛。汗者心之陽,寢者腎之陰,陰虛睡熟,衛外之陽,乘虛陷入陰中,表液失其固衛,故濈濈然汗出,覺則陽氣復而汗止矣。因熱邪乘陰虛而出者,汗必熱;因寒邪乘陽虛而出者,汗必冷。
白話文:
治療陰虛有火的盜汗和發熱(心臟藏於體內的是血,發於體外的是汗,汗是心臟的液體。五臟六腑,表裡的陽氣,都是由心臟主導著其變化,隨著陽氣所在的地方滋生津液,隨著火氣擾動的地方泄而成為汗,所以汗都是由心臟產生的。醒著的時候出汗叫做自汗,是陽虛引起的;睡覺的時候出汗叫做盜汗,是陰虛引起的。汗液是心臟的陽氣,睡眠是腎臟的陰氣,陰虛則睡眠沉重,衛外的陽氣乘虛侵入陰中,表液失去了鞏固衛護,所以汗液輕微地流出,醒來後陽氣恢復,汗水就會停止。由於熱邪乘虛而入,就產生了汗必定發熱;由於寒邪乘虛而入,就產生了汗必定寒冷。
有火者,謂有面赤、口乾、唇燥、便赤、音重、脈數諸證。凡傷風、傷濕、中暑、風溫、柔痙、氣虛、血虛、脾虛、胃熱、亡陽、痰飲、驚怖、勞役、房室、癰瘍、產蓐等證,皆能令人出汗。經又云: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凡頭汗,左顴屬肝,右顴屬肺,鼻屬脾,頤屬腎,額屬心。
津液自胃腑旁達於外,為手足汗,有胃熱、胃寒二證。自汗亦有屬實者,故外感初證多自汗)。
白話文:
患有火症的人,通常會有臉紅、口乾、嘴脣乾燥、大便發赤、聲音嘶啞、脈搏加快等症狀。凡是傷風、傷濕、中暑、風溫、柔痙、氣虛、血虛、脾虛、胃熱、亡陽、痰飲、驚怖、勞役、房事、癰瘍、產後等情況,都可能導致人出汗。經書中還說:飲食過飽,汗出於胃;受到驚嚇,汗出於心;負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晃身體勞累,汗出於脾。凡是頭部出汗,左顴屬肝,右顴屬肺,鼻子屬脾,下巴屬腎,額頭屬心。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等分)黃耆(加倍)。
白話文: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等中藥材均分,黃耆加倍。
此手足少陰藥也。盜汗由於陰虛,當歸、二地所以滋陰;汗由火擾,黃芩柏連所以瀉火(濕無熱不作汗,濕得熱蒸則令人汗出);汗由腠理不固,倍用黃耆,所以固表(李時珍曰:當歸六黃湯加麻黃根,治盜汗甚捷。蓋其性能行周身肌表,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按:此盜汗與傷寒盜汗不同:傷寒盜汗邪在半表半裡,故以和表為主,古法小柴胡加桂主之;此屬陰虛,故以補陰為主。
白話文:
這是手足少陰經的病症。盜汗是陰虛造成的,當歸、熟地和山藥能滋陰;汗是火擾造成的,黃芩、黃柏、連翹能瀉火。(濕氣沒有熱就不會出汗,濕氣受到熱氣蒸發就會讓人出汗);汗是因為腠理不固造成的,將黃耆加倍使用,就能固護表氣。(李時珍說:當歸六黃湯加入麻黃根,治療盜汗非常有效。因為麻黃根能行周身肌表,引諸藥到達衛氣部分,固護腠理。按:這種盜汗與傷寒盜汗不同。傷寒盜汗是邪在半表半裡,所以以調和表氣為主,古方是小柴胡加桂枝主治;盜汗是屬於陰虛,所以以補陰為主。
李士材曰:陰虛則元氣有降而無升,而復用此苦寒肅殺之劑,得毋犯虛虛之戒乎,惟火實氣強者宜之;不然,苦寒損胃,禍彌深耳。《準繩》曰:陰虛陽必湊,故發熱盜汗,當歸六黃湯加地骨皮;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黃耆建中湯;甚者加附子,或耆附湯;有濕熱合邪、汗出不休,以風藥勝其濕,苦藥泄其熱,羌活勝濕湯;有痰證冷汗自出,宜理氣降痰,痰去則汗自止;有用固澀藥汗愈不收止,可理心血,汗乃心之液,心失所養,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宜大補黃耆湯加酸棗仁;有微熱者,更加石斛,下靈砂丹。王海藏曰:晉郎中童子盜汗七年,諸藥不效,予與涼膈散、三黃丸,三日病已。
白話文:
李士材說:陰虛體質的人,元氣有下降而沒有上升的現象,再用苦寒嚴厲的藥劑,豈不是觸犯「虛虛」的戒律嗎?只有火氣旺盛、氣勢強勁的人才適合服用;否則,苦寒的藥物會損傷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準繩》說:陰虛就會引來陽氣,因此出現發熱、盜汗的症狀,可以使用當歸六黃湯加上地骨皮來治療;陽虛就會引來陰氣,因此出現發厥、自汗的症狀,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病情嚴重的,可以加入附子,或使用耆附湯;如果有濕熱合邪、汗出不止的症狀,可以用風藥來勝過濕氣,苦藥來瀉掉熱氣,羌活勝濕湯就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有痰證冷汗自出的症狀,應該理氣降痰,痰液去除後,汗液自然就會停止;有些患者服用固澀藥後,汗液依然不止,這時可以理心血,因為汗液是心之液,心失去滋養,就無法攝血,所以會溢出而變成汗液,適合服用大補黃耆湯加上酸棗仁來治療;如果有微熱的症狀,可以再加入石斛,再配合靈砂丹服用。王海藏說:晉朝有個郎中的小童,患有盜汗長達七年,各種藥物都無效,我給他開了涼膈散、三黃丸,三天內病情就好了。
蓋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腎水上行,乘心之虛,心火上炎而入肺,欺其不勝,皮毛以是而開,為汗出也,先以涼膈散瀉胸中相火,次以三黃丸瀉心火以助陰,則腎水還本臟,玄府閉而汗自止矣)。
白話文:
腎臟主管五種液體,並將它們轉化為五種濕氣。腎臟的水分向上運行,趁虛進入心臟,心臟的火氣上升並進入肺部,欺負肺臟的虛弱,毛孔因此打開,所以會出汗。先用涼膈散減緩胸中的虛火,再用三黃丸清除心臟的虛火以幫助陰氣,這樣腎臟的水分就會回到原本的臟腑,玄府閉合,汗水就會停止。
附:撲汗法:白朮,藁本,川芎(各二錢半),米粉(兩半)。為末。絹袋盛,周身撲之,治汗出不止。又方:龍骨,牡蠣,糯米,等分。為末,撲之。
白話文:
撲汗法:白朮、藁本、川芎(各二錢半)、米粉(兩半)。研成粉末,裝入絹袋中,遍撲全身,治療汗出不止。
另外一個方子:龍骨、牡蠣、糯米,等分。研成粉末,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