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除痰之劑第十五 (10)

回本書目錄

除痰之劑第十五 (10)

1. 白金丸

治癲狂失心(癲多喜笑,尚知畏懼,證屬不足;狂多忿怒,人不能制,證屬有餘。此病多因驚憂、痰血塞於心竅所致。《難經》曰:諸陽為狂,諸陰為癲。喜屬心,怒屬肝,二經皆火有餘之地也)。

白話文:

治療癲狂失心(癲狂多喜歡笑,在畏懼事情或他人時,還會有所顧忌,此類證狀屬於不足;狂亂多忿怒,他人無法制止,此類證狀屬於有餘。此種疾病多是由於受到驚嚇或憂愁,痰與血阻塞於心竅所致。《難經》裡說:諸陽為狂,諸陰為癲。喜屬心火,怒屬肝火,二經皆為火有餘之地)。

白礬(三兩),鬱金(七兩。)薄荷糊丸。

白話文:

白礬(三兩),鬱金(七兩),薄荷糊丸。

此手太陰藥也。白礬酸鹹,能軟頑痰;鬱金苦辛,能去惡血;痰血去則心竅開而痰已矣。

2. 青州白丸子

治風痰湧盛,嘔吐涎沫,口眼喎斜,手足癱瘓,小兒驚風(皆風痰壅塞經絡;及痰盛泄瀉肥人滑泄,多屬之痰;脈滑責之痰,不食不飢責之痰)。

白話文:

主治風痰湧盛,嘔吐涎沫,口眼歪斜,手足癱瘓,小兒驚風(皆因風痰壅塞經絡所致;以及痰盛引起的腹瀉、肥胖者的滑泄,多屬於痰濕;脈滑滑責之於痰,食不下、飢餓感不強者責之於痰)。

白附子(生用),南星(生用。二兩),半夏(水浸生衣,生用。七兩)川烏(去皮臍,生用。五錢。)為末,絹袋盛之,水擺出粉,未盡,再搖再擺,以盡為度。貯磁盆,日暴夜露,春五日,夏三,秋七,冬十日,曬乾。糯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癱瘓,酒下;驚風,薄荷湯下三五丸。

白話文:

白附子(生用)、南星(生用,二兩)、半夏(浸入水中生出外皮,生用,七兩)、川烏(去除皮和肚臍,生用,五錢),研磨成細粉,用絹袋盛裝,加水攪拌成糊狀,攪拌到沒有粉末殘留為止。將糊狀物裝入磁盆中,白天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晚上放在戶外接受露水,春天的話暴曬五天,夏天的話暴曬三天,秋天的話暴曬七天,冬天的話暴曬十天,直到曬乾。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綠豆。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如果患者癱瘓,可以用酒送服;如果患者有驚風,可以用薄荷湯送服三到五丸。

此足厥陰、太陰藥也。痰之生也,由風由寒由濕,故用半夏、南星之辛溫以燥濕散寒,川烏、白附子辛熱以溫經逐風,浸而暴之者,殺其毒也(喻嘉言曰:此治風痰之上藥也,然熱痰迷竅者,非所宜施)。

白話文:

這味藥既可以治肝經濕熱,也可以治脾經濕熱。痰的產生是受到風寒濕三氣的影響,所以用半夏、南星的辛溫來燥濕散寒,川烏、白附子辛熱來溫經逐風,浸泡後再曬乾是因為要降低一些毒性(喻嘉言說:這味藥是治療風痰的良藥,但是熱痰迷竅的情況就不適合使用)。

3. 星香散

治中風痰盛,體肥不渴者。

膽星(八錢),木香(二錢。)為末,服。或加全蠍

白話文:

膽星(八錢),木香(二錢。)搗成粉末,服用。或加入全蠍。

此足厥陰藥也。南星燥痰之品,制以牛膽,以殺其毒,且膽有益肝膽之功(肝膽之經屬風木);佐以木香,取其行氣以利痰也(木香能疏肝氣,和脾氣)。肥而不渴,宜燥可知。加全蠍者,以散肝風也(中風體虛有痰者,宜四君子或六君子湯調下此散)。

白話文:

這是足厥陰肝經的藥物處方。南星能燥濕化痰,用牛膽來製備,以消除南星的毒性,同時牛膽還有益於肝膽的作用(肝膽經屬於風木之性);輔以木香,取其行氣理痰的作用(木香能疏肝氣,和脾氣)。肥胖而不口渴,應該知道適合燥化痰濕。加入全蠍,可以祛除肝風(中風體虛有痰的人,可以用四君子或六君子湯來調和後服用此散)。

4. 常山飲

(《局方》)

瘧久不已者,用此截之(瘧初起不宜𩴂,𩴂則邪氣未盡,變生他證,發久則可截之)。

常山(燒酒炒。二錢),草果(煨),檳榔知母,貝母(一錢),烏梅(二個。)姜(三片)、棗(一枚),半酒半水煎,露一宿,日未出時,面東空心溫服。渣用酒浸煎,待瘧將發時先服。一方有良薑甘草,無檳榔;一方加穿山甲、甘草。

白話文:

常山(用燒酒炒,二錢),草果(用火煨熟),檳榔,知母,貝母(一錢),烏梅(兩個),生薑(三片),大棗(一枚),一半酒一半水煎煮,過一夜,在太陽還未出來的時候,面向東方,空腹溫服。藥渣用酒浸泡再煎煮,等到瘧疾即將發作時先服用。另一個方子有良薑、甘草,沒有檳榔;還有一個方子加了穿山甲、甘草。

此足少陰、太陰藥也。古云無痰不作瘧,常山引吐行水,祛老痰積飲;檳榔下氣破積,能消食行痰。陰陽不和則瘧作(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知母滋陰,能治陽明獨勝之火;草果辛熱,能治太陰獨勝之寒;貝母清火散結,瀉熱除痰;烏梅酸斂澀收,生津退熱(斂陰故退熱);合為截瘧之劑也(趙以德曰:嘗究本草,知母、草果、常山、甘草、烏梅、檳榔、穿山甲皆云治瘧。

白話文:

知母、草果、常山、甘草、烏梅、檳榔、穿山甲都是中醫治療瘧疾的藥物。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沒有痰就沒有瘧疾」的說法。常山具有引吐行水、祛除陳年痰液和積飲的作用。檳榔可以順氣、化解積聚、消食、化痰。陰陽不協調就會產生瘧疾(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知母可以滋陰,能治療陽明獨勝之火。草果辛熱,能治療太陰獨勝之寒。貝母可以清火散結、瀉熱除痰。烏梅酸斂澀收,生津退熱(斂陰故退熱)。將這些藥物組合起來,就成了一種治療瘧疾的藥方。趙以德說:我曾經研究過《本草》,知母、草果、常山、甘草、烏梅、檳榔、穿山甲都有治療瘧疾的功效。

集以成方者,為知母性寒,入足陽明,治獨勝之熱,使退就太陰;草果溫燥,治足太陰獨勝之寒,使退就陽明,二經和則無陰陽交錯之變,是為君藥。常山主寒熱瘧,吐胸中痰結,是為臣藥。甘草和諸藥,烏梅去痰,檳榔除痰癖,破滯氣,是為佐藥。穿山甲穴山而居,遇水而入,則是出入陰陽,貫穿經絡於滎分,以破暑結之邪,為使藥也。

白話文:

將這些藥物組合成一方,因為知母性寒,它能進入足陽明經,治療陽熱獨盛的病症,讓它退出進入太陰經;草果性溫燥,能治療足太陰經寒氣獨盛的病症,讓它退出進入陽明經。這兩種藥物能互相調和,就能讓陰陽不交錯變化。所以,知母和草果是君藥。常山能治療寒熱瘧疾,吐出胸中的痰結,是臣藥。甘草能調和諸藥,烏梅能祛痰,檳榔能消除痰癖,去掉積滯的氣,是佐藥。穿山甲穴居山而生,遇水而入,這意味著它能出入陰陽,貫通經絡於榮分,以此可以祛除暑結之邪,因此它是使藥。

惟脾胃有郁痰者,用之收效。李士材曰:常山生用多用則吐,與甘草同用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每見奇功,未見其或吐也,世人泥於老人久病忌服之說,使良藥見疑,沉疴難起,抑何愚耶。

白話文:

只有脾胃有鬱痰的人,用常山纔能有效。李士材說:常山生用一般會引起嘔吐,即使和甘草一起使用,也一定會嘔吐。而經過酒浸炒透的常山,就算只用一錢的量,也常常能見到奇效,而且不會引起嘔吐。世人拘泥於老人久病忌服常山的說法,使這個好的藥物受到懷疑,導致病情難以好轉,真是愚昧啊。

李時珍曰:常山、蜀漆劫痰截瘧,須在發散表邪及提出陽分之後,用之得宜;得甘草則吐,得大黃則利,得烏梅、穿山甲則入肝,得小麥竹葉則入心,得秫米麻黃則入肺,得龍骨附子則入腎,得草果、檳榔則入脾。蓋無痰不作瘧,一物之功,亦在驅逐痰水而已)。

白話文:

李時珍說:常山、蜀漆化痰退燒,必須在發散表邪及向上提升陽氣之後,使用才能得宜。常山、蜀漆遇到甘草,就會吐出來;遇到大黃,就會腹瀉;遇到烏梅、穿山甲,就會進入肝臟;遇到小麥、竹葉,就會進入心臟;遇到秫米、麻黃,就會進入肺臟;遇到龍骨、附子,就會進入腎臟;遇到草果、檳榔,就會進入脾臟。因為沒有痰就不會發作,各種藥物的功用,也在於驅逐痰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