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12)
瀉火之劑第十四 (12)
1. 蓮子清心飲
(《局方》)
治憂思抑鬱,發熱煩躁:或酒食過度,火盛剋金,口苦咽乾,漸成消渴,遺精淋濁,遇勞即發,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夜靜晝甚;及女人崩帶(煩躁、遺精、淋濁者,心虛而有熱也;心火妄動,則不能下交於腎,故元精失守也;遇勞則發為勞淋,勞則動其心火也;晝偏熱者,陽虛也;崩中由損傷衝任,氣血俱虛,經曰:陰虛陽搏,謂之崩。
白話文:
治療憂思抑鬱,發熱煩躁:或者酒食過度,火盛剋金,口苦咽乾,漸漸變成消渴,遺精淋濁,遇勞動就發作,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夜間安靜的時候更甚;還有婦女崩漏(煩躁、遺精、淋濁的人,是心虛而有熱;心火妄動,就失去與腎的交合,所以元精不能守住;遇到勞動就會發作勞淋,勞動就會引動心火;白天偏熱的是陽虛;崩漏是由於損傷衝任,氣血俱虛,經書上說:陰虛陽搏,就是崩漏。
由陰虛而陽搏之,血得熱而妄行也;帶者,病本於帶脈而得名,赤屬血,白屬氣,由陰虛陽竭,榮氣不升,衛氣下陷,或濕痰濕熱蘊積而下流也。)
白話文:
由陰虛而陽氣相搏,血液因熱而亂行;帶脈,是指病本於帶脈而得名,赤色屬血,白色屬氣,由陰虛陽竭,血液不升,衛氣下陷,或濕痰濕熱積聚而下流。
石蓮肉,人參,黃耆,茯苓,柴胡(三錢),黃芩(炒),地骨皮,麥冬,車前子,甘草(炙,二錢。)空心服。
白話文:
石蓮花肉、人參、黃耆、茯苓、柴胡(三錢)、黃芩(炒過的)、地骨皮、麥冬、車前子、甘草(炙過的,二錢)。空腹時服用。
此手足少陰、足少陽、太陰藥也。參耆甘草所以補陽虛而瀉火(東垣曰:參耆甘草,瀉火之聖藥),助氣化而達州都(膀胱也,氣化則能出);地骨退肝腎之虛熱,柴胡散肝膽之火邪,黃芩、麥冬清熱於心肺上焦,茯苓、車前利濕於膀胱下部,中以石蓮清心火而交心腎,則諸證悉退也。
白話文:
這味藥是手足少陰、足少陽和太陰經的藥物。參耆甘草用來補益陽氣和瀉火(東垣說:參耆甘草是瀉火的聖藥),幫助氣化並通達膀胱(膀胱,氣化之後就能排出);地骨皮退除肝腎的虛熱,柴胡疏散肝膽的火邪,黃芩、麥冬清心肺上焦的熱,茯苓、車前利於膀胱下部的濕,中間用石蓮清心火並調和心腎,那麼所有的證狀都會退去。
2. 導赤各半湯
(節庵)
治傷寒後心下不硬,腹中不滿,二便如常,身無寒熱,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目赤口乾,不飲水,與粥則咽,不與勿思,形如醉人,名越經證(傷寒不硬不滿,二便如常,病不在腑也;神昏睡語,不思食,形如醉人,此邪熱傳手少陰心,心火上而逼肺也;邪熱入里,故目赤舌乾;邪熱在陰,故不渴。此證自足而傳手經,故曰越經)。
白話文:
治療傷寒病後心下不硬,腹中不滿,大小便排泄正常,身體沒有寒熱症狀,逐漸出現神情恍惚不說話的現象;或在睡眠中獨自說話,眼睛赤紅嘴脣乾裂,不喝水,但可以吞嚥粥,不吃東西也不會想到要吃,形體像醉酒的人,稱為越經證。
(傷寒病後心下不硬不滿,大小便排泄正常,病症不在腹部臟腑;出現神情恍惚、睡夢中說話、不想吃東西、形體像醉酒的人,這是邪熱傳至手少陰心經,心火上升逼迫肺臟所致;邪熱進入體內,所以眼睛赤紅、舌頭乾裂;邪熱在陰經,所以不覺得口渴。這種病症是由足經傳至手經,所以稱為越經。)
黃連,黃芩,犀角,知母,山梔,滑石,麥冬,人參,甘草,茯神。加燈心、薑、棗煎。
白話文:
黃連:它是一種苦寒的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它也是一種苦寒的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同時還具有止血的作用。
犀角:它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知母:它是一種苦寒的中藥,具有清熱滋陰、潤燥滑腸的功效。
山梔:它是一種苦寒的中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滑石:它是一種性寒的中藥,具有清熱利濕、燥濕止瀉的功效。
麥冬:它是一種甘涼的中藥,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人參:它是一種補氣養陰、益氣生津的藥物。
甘草:它是一種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功效的藥物。
茯神:它是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忘功效的藥物。
將燈芯、生薑和大棗一起煎煮。
此手少陰、太陰、太陽藥也。陳來章曰:熱入心經,涼之以黃連、犀角、梔子:心移熱於小腸,泄之以滑石、甘草、燈心;心熱上逼於肺,清之以黃芩、梔子、麥冬;然邪之越經而傳於心者,以心神本不足也,故又加人參、茯神以補之(昂按:傷寒傳邪手足,原無界限,故仲景亦有瀉心數湯;而麻黃、桂枝,先正以為皆肺藥也,此湯瀉心肺之邪熱,從小腸膀胱出,故亦曰導赤。其與瀉心異者,以無痞硬之證也)。
白話文:
這副藥方是針對手少陰、太陰、太陽經的藥物。陳來章說:熱邪進入心經,可以用黃連、犀角、梔子來清涼它;心臟的熱邪轉移到小腸,可用滑石、甘草、燈心來瀉下它;心臟的熱邪上升到肺,可以用黃芩、梔子、麥冬來清瀉它;然而邪氣越過經絡,傳到心臟,是因心神原本就不足,所以還要加上人參、茯神來補益心神(傷寒的邪氣傳到手足,原本並沒有界限,所以仲景也有瀉心數湯;而麻黃、桂枝,前輩名醫都認為是肺經的藥物,這副藥方可以瀉下心肺經的熱邪,從小腸、膀胱排出,所以也叫導赤。它與瀉心湯不同的地方,是因為沒有痞硬的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