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11)
瀉火之劑第十四 (11)
1. 瀉白散
(錢乙)
治肺火皮膚蒸熱,灑淅寒熱,日晡尤甚,喘嗽氣急(皮膚蒸熱,肺主皮毛也;灑淅寒熱,邪在膚腠也;日晡尤甚,金旺於酉也;肺苦氣上逆,故咳嗽喘急;輕按即得,重按全無,是熱在皮毛;日西尤甚,為肺熱。)
桑白皮,地骨皮(一錢),甘草(五分),粳米(百粒。)易老加黃連。
此手太陰藥也,桑白皮甘益元氣之不足,辛瀉肺氣之有餘,除痰(止嗽性善行水瀉火,故能除痰,痰除則嗽止;)地骨皮寒瀉肺中之伏火,淡泄肝腎之虛熱,涼血退蒸(肝木盛能生火,火盛則剋金;腎為肺子,實則瀉其子;)甘草瀉火而益脾,粳米清肺而補胃(土為金母,虛則補其母,)並能瀉熱從小便出。肺主西方,故曰瀉白(李時珍曰:此瀉肺諸方之準繩也。
瀉白散瀉肺經氣分之火,黃芩一物湯、丹溪清金丸,瀉肺經血分之火。清金丸,即黃芩炒為末,水丸。)
本方加人參、五味、茯苓、青皮、陳皮,名加減瀉白散(東垣:)治咳嗽喘急嘔吐。本方加知母、黃芩、桔梗、青皮、陳皮,亦名加減瀉白散《寶鑑》:治咳而氣喘,煩熱口渴,胸膈不利。
本方除甘草、粳米,加黃芩、知母、麥冬、五味、桔梗,亦名加減瀉白散(羅謙甫)治過飲傷肺,氣出腥臭,唾涕稠黏,嗌喉不利,口苦幹燥(原文云:桑皮、地骨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而補氣為君;黃芩、知母苦寒,治氣出腥臭,清肺利氣為臣;五味酸溫以收肺氣,麥冬苦寒治唾涕稠黏、口苦幹燥,為佐;桔梗辛溫輕浮,治痰逆,利咽膈,為使也。)
白話文:
瀉白散
此方用於治療肺火導致的皮膚燥熱、寒熱交替(尤其日暮尤甚)、喘咳氣促等症狀。皮膚燥熱是因為肺主皮毛;寒熱交替是邪氣侵犯肌膚腠理;日暮加重是因為酉時(傍晚)為金旺之时,肺氣更盛;咳嗽喘促則因肺氣上逆。輕按皮膚則感覺熱,重按則消失,此乃熱邪在皮毛的表現;傍晚症狀加重,也說明是肺熱所致。
藥方組成:桑白皮、地骨皮(各一錢)、甘草(五分)、粳米(一百粒)。體質虛弱者可加黃連。
此方為手太陰肺經藥物。桑白皮甘味能滋補元氣不足,辛味能瀉去肺氣過盛,並能祛痰止咳(桑白皮善於行水瀉火,故能除痰,痰去則咳嗽自止);地骨皮寒性能瀉去肺中伏火,淡味能瀉去肝腎虛熱,並能涼血退熱(肝木旺盛則生火,火盛則克金;腎為肺之母,腎實則瀉其子);甘草能瀉火益脾;粳米能清肺補胃(脾土為肺金之母,脾虛則補其母);諸藥合用,能將熱邪從小便排出。肺屬西方,故名為瀉白散(李時珍評曰:此方為治療肺熱諸方之準則)。
瀉白散主要治療肺經氣分之火,而黃芩一物湯、丹溪清金丸則治療肺經血分之火。清金丸即以炒黃芩製成水丸。
在瀉白散基礎上,加人參、五味子、茯苓、青皮、陳皮,則稱為加減瀉白散(東垣所用),用於治療咳嗽喘促、嘔吐。另有加知母、黃芩、桔梗、青皮、陳皮的加減瀉白散(《醫學寶鑑》所載),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煩熱口渴、胸膈不舒。
另有將甘草、粳米去除,並加入黃芩、知母、麥冬、五味子、桔梗的加減瀉白散(羅謙甫所用),用於治療因飲水過多傷及肺經,導致氣息腥臭、唾液稠黏、咽喉不利、口苦乾燥等症狀。(原文解釋:桑白皮、地骨皮苦寒,能降肺中伏火,並能補氣,為君藥;黃芩、知母苦寒,能治療氣息腥臭,清肺利氣,為臣藥;五味子酸溫,能收斂肺氣,為佐藥;桔梗辛溫,能輕浮上行,祛痰利咽膈,為使藥。)
2. 導赤散
(錢乙)
治小腸有火,便赤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瘡,咬牙口渴(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熱則小腸亦熱,故便赤淋痛。心屬君火,是五臟六腑火之主,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面赤煩躁,咬牙口渴,皆為心熱也;舌為心苗,若心火上炎,熏蒸於口,則口糜舌瘡;輕手按皮毛之下、肌肉之上則熱,日中尤甚,是熱在血脈,為心熱。
朱丹溪曰: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若諸寒病必身犯寒氣,口食寒物,非若諸火病自內作者。)
生地黃,木通,甘草梢,淡竹葉,等分。煎。
此手少陰、太陽藥也。生地涼心血,竹葉清心氣(葉生竹上,故清上焦,)木通降心火,入小腸(君火宜木通,相火宜澤瀉,行水雖同,所用各別。君,心火也;相,腎火也,)草梢達莖中而止痛(便赤淋痛,)以共導丙丁之火,由小水而出也(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心熱泄小腸,釜底抽薪之義也。
易老用導赤散合五苓散,治口糜神效,經曰: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亦有用理中湯加附子者,因脾胃虛衰之火,被逼上炎,故用參朮甘草補其土,姜附散其寒,則火得所助,接引退舍矣。《綱目》曰:心氣熱則上竄,宜導赤散;腎氣虛則下竄,宜地黃丸。)
白話文:
導赤散
錢乙治療小腸火盛,症狀為排便赤色且疼痛、臉紅躁動、口腔潰瘍、舌頭潰瘍、咬牙、口渴的方劑。因為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心火旺盛就會導致小腸也熱,所以出現便赤淋痛。心臟屬君火,是五臟六腑之火的根本,所以各經絡的熱都會反映在心上:臉紅煩躁、咬牙口渴都是心火旺盛的表現;舌頭是心的苗,如果心火上炎,就會熏蒸到口腔,導致口腔潰瘍和舌頭潰瘍;輕輕按壓皮膚和肌肉之間會感覺發熱,中午尤甚,說明熱在血脈中,是心火旺盛。
朱丹溪認為:五臟都有各自的火,受到五種情緒的刺激,火就會隨之產生。不像寒病一定會接觸到寒氣或食用寒涼食物,火病則是從體內產生的。
藥方組成:生地黃、木通、甘草梢、淡竹葉,等量。煎服。
這是治療手少陰經(心經)和太陽經(膀胱經)的藥方。生地黃清熱涼血,淡竹葉清泄心火(竹葉長在竹子上,故能清上焦),木通瀉降心火,並入小腸(君火用木通,相火用澤瀉,雖然都是利水,但所用的藥不同。君火指心火;相火指腎火),甘草梢能通達莖部止痛(治療便赤淋痛),共同將心火和小腸的火氣從小便排出(小腸屬丙火,心屬丁火。心火旺盛導致小腸熱,是釜底抽薪的治療方法)。
有些人用導赤散加五苓散治療口腔潰瘍很有效,經書上說:膀胱的熱傳給小腸,導致腸胃不通暢,就會引起口腔潰瘍。也有人用理中湯加附子,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火氣上炎,所以用人參、白朮、甘草補益脾土,用生薑、附子散寒,這樣火氣就能得到幫助,慢慢退下去。《本草綱目》記載:心氣熱會向上竄,要用導赤散;腎氣虛則會向下竄,要用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