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9)
瀉火之劑第十四 (9)
1. 瀉黃散
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渴易飢,熱在肌肉(口為脾竅,唇者,脾之外候,口燥干,口瘡口臭,皆屬脾火;脾熱故煩渴易飢,病名中消;脾主肌肉,故熱在肉分,輕按重按皆不熱,不輕不重乃得之;遇夜尤甚者,為脾熱實熱,宜此湯及調胃承氣;虛熱宜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治療脾胃伏火,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嘴脣乾裂、口腔潰瘍、口臭、煩渴、容易飢餓,以及肌肉發熱。
口為脾的竅,嘴脣是脾臟的外在表現,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口臭,都屬於脾火;脾臟發熱,因此會煩渴、容易飢餓,病名叫做「中消」;脾臟主導肌肉,因此熱會在肌肉分佈,輕按或重按都不熱,不輕不重的按壓才會感覺到熱;症狀在晚上特別嚴重,是脾臟實熱的表現,適合服用這種湯劑或調胃承氣湯;如果是虛熱,則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
按:面上熱,身前熱,一身盡熱,狂而妄言妄見,皆足陽明;肩背熱,及足外廉脛踝,後熱,皆足太陽;口熱舌乾,中熱而喘,足下熱而痛,皆足少陰;肩上熱,項似拔,耳前熱若寒,皆手太陽;身熱膚痛,手少陰;灑淅寒熱,手太陰;掌中熱,手太陰、少陰、厥陰;熱而筋縱不收、陰痿,足陽明、厥陰。
白話文:
-
當臉部發熱、身上發熱、全身都發熱、神志狂亂、胡言亂語、幻視等症狀,都屬於足陽明熱症。
-
當肩背發熱、以及足外側、小腿、腳踝後側發熱等症狀,都屬於足太陽熱症。
-
當口乾舌燥、內熱而喘息、腳底發熱疼痛等症狀,都屬於足少陰熱症。
-
當肩上發熱、頸部有被拉扯感、耳前發熱但感覺寒冷等症狀,都屬於手太陽熱症。
-
當身體發熱、皮膚疼痛等症狀,屬於手少陰熱症。
-
當忽冷忽熱的情況出現,屬於手太陰熱症。
-
當手掌發熱,屬於手太陰、手少陰、手厥陰熱症。
-
當發熱而筋脈鬆弛無法收縮、陰莖痿軟等症狀,屬於足陽明、足厥陰熱症。
又曰:胃居臍上,胃熱而臍以上熱;腸居臍下,腸熱則臍以下熱;肝膽居脅,肝膽熱則脅亦熱;肺居胸背,肺熱則胸背亦熱;腎居腰,腎熱則腰亦熱;可類推也。)
白話文:
又說:胃位於肚臍上方,胃熱則肚臍以上也熱;腸位於肚臍下方,腸熱則肚臍以下也熱;肝膽位於胸部兩側,肝膽熱則胸部兩側也熱;肺位於胸背,肺熱則胸背也熱;腎位於腰部,腎熱則腰部也熱;其他部位也依此類推。
防風(四兩),藿香(七錢),山梔(炒黑,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二錢。)為末,微炒香,蜜酒調服。
白話文:
防風(40 克),藿香(7 克),山梔(炒黑,10克),石膏(5 克),甘草(2 克)。研磨成細末,微炒至香,用蜂蜜和米酒調勻服下。
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山梔清心肺之火,使屈曲下行,從小便出;藿香理脾肺之氣,去上焦壅熱,辟惡調中;石膏大寒瀉熱,兼能解肌;甘草甘平和中,又能瀉火;重用防風者,取其升浮能發脾中伏火,又能於土中瀉木也(木盛剋土,防風能散肝火。吳鶴皋曰:或問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黃連,余曰:燥矣。
白話文:
山梔、藿香、石膏、甘草、防風都是足太陰、陽明經的藥物。山梔能清心肺之火,使火氣下行,從小便排出;藿香能理脾肺之氣,去除上焦的壅熱,闢惡調中;石膏大寒瀉熱,兼能解肌;甘草甘平和中,又能瀉火;大量使用防風,是取其升浮能發脾中伏火,又能於土中瀉木(因為木盛會剋土,而防風能散肝火)。吳鶴皋說:有人問脾中伏火,為什麼不用黃連呢?我說:黃連太燥了。
又問既惡燥,何以用防風,余曰:東垣有言,防風乃風藥中潤劑也。李東垣曰:瀉黃散非瀉脾也,脾中瀉肺也;實則瀉其子,以脾為生肺之上源,故用石膏、梔子之類。)
白話文:
又有人問既然討厭燥藥,為什麼要用防風呢?我說:東垣說過,防風是風藥中的潤劑。李東垣說:瀉黃散不是瀉脾,而是瀉肺中的脾;用瀉肺的方法來瀉實證,因為脾為生肺之上源,所以用石膏、梔子之類的藥物。
錢乙瀉黃散:白芷,防風,升麻,枳殼,黃芩(錢半),石斛(一錢二分),半夏(一錢),甘草(七分。)治同前證;或唇口皺瞤皴裂(脾之華在唇。瞤,動也,風也;皴裂,火也。
白話文:
錢乙瀉黃散:白芷、防風、升麻、枳殼、黃芩(半錢)、石斛(一錢二分)、半夏(一錢)、甘草(七分)。治療與前述證狀相同;或嘴脣皺裂乾燥破裂(脾的華在嘴脣。瞤,動也,風也;皴裂,火也。
白芷、升麻皆陽明藥,防風祛風而散脾火,燥在唇口,故從其性而升發之也;黃芩瀉中上之熱,枳殼利中上之氣,半夏能燥能潤,發表開鬱,石斛清脾平胃、退熱補虛,甘草和脾,兼能瀉火,亦火鬱發之之義也。
白話文:
白芷、升麻都是陽明經的藥物,防風可以祛除風邪,並能散去脾胃的火氣,燥邪在脣口,所以根據它的性味而升發它;黃芩可以瀉除中上之熱,枳殼可以利中上之氣,半夏既能燥化痰濕,又能滋潤腸胃,發表開鬱;石斛可以清脾胃之熱,退燒補虛;甘草可以調和脾胃,兼能瀉火,也是火鬱發之的意思。
治口病諸藥:脾熱則口甘,生地、芍藥、黃連瀉脾,神麯萊菔消食鬱;肝熱則口酸,黃連、龍膽瀉肝;心熱則口苦,柴胡、龍膽、黃芩、黃連瀉心;肺熱則口辛,黃芩、梔子瀉肺;芍藥瀉脾,麥冬清心;腎熱則口咸,知母、烏鰂骨瀉腎;胃熱則口淡,茯苓、白朮,半夏、生薑燥脾勝濕;口澀,黃芩瀉火,葛根生津,防風、薄荷疏風,栝蔞、茯苓行痰。)
白話文:
治療口腔疾病的各種方藥:
-
脾熱則口甘:以生地、芍藥、黃連瀉清脾熱,用神曲、萊菔消解食物鬱滯。
-
肝熱則口酸:以黃連、龍膽草瀉清肝熱。
-
心熱則口苦:以柴胡、龍膽草、黃芩、黃連瀉清心熱。
-
肺熱則口辛:以黃芩、梔子瀉清肺熱。
-
芍藥瀉清脾熱,麥冬清心熱。
-
腎熱則口鹹:以知母、烏鰂魚骨瀉清腎熱。
-
胃熱則口淡:以茯苓、白朮、半夏、生薑溫燥脾胃,勝除濕氣。
-
口澀:以黃芩瀉火,葛根生津,防風、薄荷疏散風氣,栝蔞、茯苓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