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8)

回本書目錄

瀉火之劑第十四 (8)

1. 瀉青丸

(錢乙)

治肝火鬱熱,不能安臥,多驚多怒,筋痿不起,目赤腫痛(肝屬風木,木盛生火,故發熱多甚於寅卯木旺之時;按之在肉之下、骨之上,為肝熱;肝膽之經,行於兩脅,風火干之,故臥不安;肝在志為怒,故多怒;肝虛膽怯,故多驚;肝主筋,逢熱則縱,故痿;目為肝竅,風熱發於目,故腫痛)。

白話文:

治療肝火鬱熱,導致無法安穩睡覺、驚慌發怒的情況很多,筋骨痿軟無力無法站立,眼睛發紅腫痛(肝臟屬風木,木氣盛行就會生火,因此發熱情況在寅卯木旺的時辰會特別嚴重;用手按壓時,在肌肉下面、骨頭上面,這正是肝臟發熱的症狀;肝膽經絡循行於兩脅,風火侵犯肝膽就會感到臥不安穩;肝臟在情緒上表現為發怒,所以容易發怒;肝虛膽怯,所以容易受驚嚇;肝臟主筋,筋在熱的時候會鬆弛無力,所以筋骨痿軟;眼睛是肝臟的竅,風熱發作在眼睛上面,所以眼睛腫痛)。

龍膽草,山梔(炒黑),大黃(酒蒸),川芎當歸(酒洗),羌活防風,等分。蜜丸。竹葉湯下。

白話文:

龍膽草、炒黑的山梔子、蒸酒的大黃、川芎、用酒洗過的當歸、羌活、防風,分量相同。做成蜜丸。用竹葉湯送服。

此足厥陰、少陽藥也。肝者,將軍之官,風淫火熾,不易平也,龍膽、大黃苦寒味厚,沉陰下行,直入厥陰而散瀉之,所以抑其怒而折之使下也;羌活氣雄,防風善散,並能搜肝風而散肝火,所以從其性而升之於上也;少陽火鬱多煩躁,梔子能散三焦鬱火,而使邪熱從小便下行;少陽火實多頭痛目赤,川芎能上行頭目而逐風邪,且川芎、當歸乃血分之藥,能養肝血而潤肝燥(血虛故肝燥,肝燥故多怒多驚),又皆血中氣藥,辛能散而溫能和,兼以培之也。一瀉、一散、一補,同為平肝之劑,故曰瀉青。

白話文:

這是治療足厥陰經和少陽經的藥方。

肝臟是將軍之官,風淫火熾,不易平定。龍膽草和大黃苦寒味厚,沉於陰下行,直入足厥陰經而散瀉之,因此可以抑制肝臟的怒火,使其平息下來。羌活氣味雄壯,防風善於散發,二者都能搜出肝風並散去肝火,因此可以順應肝臟的特性而將肝火上升到上部。

少陽經鬱火多煩躁,梔子可以散去三焦的鬱火,並使邪熱從小便排出。少陽經鬱火多頭痛目赤,川芎可以上升到頭目並驅逐風邪。此外,川芎和當歸是血分之藥,能養肝血並潤肝燥(血虛肝燥,肝燥多怒多驚),二者都是血中氣藥,辛能散而溫能和,兼以培之。

瀉、散、補三者並用,同為平肝之劑,故曰「瀉青」。

五臟之中,惟肝常有餘,散之即所以補之,以木喜條達故也。然必壯實之人,方可施用(餘子容曰:時醫多執肝常有餘之說,舉手便云平肝。按:《聖濟經》云:原四時之所化始於木,究十二經之所養始於春,女子受娠一月,是厥陰肝經養之,肝者乃春陽發動之始,萬物生化之源,故戒怒養陽,使先天之氣,相生於無窮,是攝生之切要也,不可泥於前說。

白話文:

在五臟之中,只有肝臟經常有餘氣,所以疏散它就是補益它的方法,這是因為木性喜條達的原因。但是,只有身體強壯的人才能使用這種方法。(餘子容說:現在的醫生大多執著於肝臟常有餘氣的說法,動不動就說要平肝。根據《聖濟經》記載:四季的變化始於木,十二經脈的養生始於春天,女子懷孕一個月,是厥陰肝經在養護,肝臟是春天陽氣發動的開始,是萬物生化的源泉,所以要戒怒養陽,使先天的陽氣生生不息,這是養生的關鍵,不可泥古不化。)

昂按:此說本之《內經》,六節臟象論曰:所謂得五行四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求其勝也,皆歸始春,蓋春屬肝木,乃吾身升生之氣,此氣若有不充,則四臟何所稟承;如春無所生,則夏長秋收冬藏者何物乎;五行之中,惟木有發榮暢茂之象,水火金土皆無是也,花葉蒨蔥、豔麗而可愛,結果成實,食之以全生,皆此木也,使天地而無木,則世界暗淡其無色矣,由是言之,培之養之,猶恐不暇,而尚欲翦之伐之乎。故養血和肝,使火不上炎,則心氣和平,而百骸皆理,不特養身之要道,亦養德之切務也。

白話文:

昂首先說:這個說法本於《內經》,《六節臟象論》說:所謂得到五行四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求其精華所在,都歸結於春季開始,因為春季屬肝木,是我們身體生髮之氣,這種氣如果發生不足,那麼其他四臟又能得到什麼呢?如果春季萬物不生長,那麼夏季生長,秋季收穫,冬季收藏的又會是什麼呢?五行之中,只有木有發榮茂盛的景象,水火金土都沒有,花葉繁茂青翠,艷麗可愛,結果實,吃它可以充實身體,這些都是木的功勞,假設天地間沒有木,那麼世界就會暗淡無色了,由此看來,培植養護春木,唯恐不及,怎麼還能忍心去剪伐它呢?所以保養肝血,使肝火不上炎,那麼心氣就會平和,四肢百骸皆得調理,不光是養身之道,也是養德的重要任務。

昂又按:世醫多雲肝有瀉無補,不知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髯丹等劑,皆補肝之藥也,人特習而不察耳。《外臺秘要》曰:五行、五臟皆互相生,肝雖處中,而為臟首,位在甲乙,懷養懷仁,故應春而生也,為心之母,餘臟循次而生焉;心為主,主神,四臟為四鄙,四鄙有憂,主必懷憂,四鄙和平,則主有悅,悅則營衛不錯,憂則經絡患生,心不受邪,所病者惟憂樂能致也;肺為風府,呼吸之門,諸臟紊亂,氣息皆形,誰能出不由戶耳,若風熱盛,心憂則頭痛,過憂則心煩,寒盛必熱,熱盛必寒,倚伏之道也,但平風熱,抑狂邪,而營衛自然通泰矣)。

白話文:

昂又補充說:世上的醫生大多說肝臟只能瀉不能補,卻不知道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髯丹等藥劑,都是補肝的藥,只是人們習慣了而不以為意罷了。《外臺祕要》中說:五行、五臟都是相互滋生的,肝臟雖然居於中間,但卻是臟腑之首,位置在甲乙,懷有仁慈和仁愛,所以應該在春季出生,是心臟的母親,其他臟腑依次而生;心臟為主,主神,四臟為四鄙,四鄙有憂愁,心臟必定懷有憂慮,四鄙平安,則心臟有喜悅,喜悅則營衛不失調,憂慮則經絡產生疾病,心臟不受邪氣侵擾,所患的疾病只有憂慮和喜悅能導致;肺臟是風氣的住所,呼吸的門戶,各臟腑紊亂,氣息都會表現出來,誰能不從門戶出來呢?如果風熱盛行,心臟憂慮則會頭痛,過於憂慮則會心煩,寒冷盛極必定會轉化為炎熱,炎熱盛極必定會轉化為寒冷,這是相互倚伏的道理,只要平息風熱,抑制狂邪,則營衛自然通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