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瀉火之劑第十四 (6)

1. 涼膈散

(《局方》)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瘛瘲,胃熱發斑發狂;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上證皆上中二焦之火為之患也)。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由於心火旺盛,中焦燥熱內實,出現煩躁口渴、眼睛發紅頭暈目眩、口腔潰瘍嘴脣乾裂、咳血鼻出血、大小便不通暢,各種風疾抽搐、胃熱發紅疹發狂等症狀;以及小兒驚厥,痘瘡黑陷(以上症狀都是由於上焦與中焦的火熱所致)。

連翹(四兩),大黃(酒浸),芒硝甘草(二兩),梔子(炒黑),黃芩(酒炒),薄荷(一兩。)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葉生竹上,故治上焦)。

白話文:

連翹(四兩),大黃(用酒浸泡過),芒硝,甘草(二兩),梔子(炒黑),黃芩(用酒炒過),薄荷(一兩。) 混合後磨成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竹葉、生蜜煎煮(竹葉長在竹子上,所以能治療上焦)。

此上中二焦瀉火藥也。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而以大黃、芒硝之猛利推蕩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李東垣曰:易老法減大黃、芒硝,加桔梗、竹葉,治胸膈與六經之熱;以手足少陽俱下胸膈,同相火遊行一身之表,乃至高之分,故用舟楫之劑,浮而上之,以去胸膈六經之熱也,重症用前方,輕者用此方。

白話文:

以上是針對中焦以上的瀉火藥方。熱邪侵犯於體內,用寒涼的鹹藥治療,輔以苦甘藥,所以用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焦,而用大黃、芒硝的猛烈藥性推蕩中焦的熱邪,使熱邪上升,寒涼藥物下行,這樣膈自清涼了。加用甘草、生蜜,是因為疾病在膈,甘味藥可以緩和熱邪(李東垣說:用此老法,可以減少大黃、芒硝的用量,加入桔梗、竹葉,治療胸膈和六經的熱;因為手足少陽兩經都下行胸膈,與相火一起遊行於全身的陽分,乃至上焦的分界,所以用舟楫類的藥物,往上浮散,以消除胸膈六經的熱;重症用前面的藥方,輕症用這個藥方。

喻嘉言曰:按:中風證大勢,風木合君相二火主病,古方用涼膈散居多,如轉舌膏用涼膈散加菖蒲、遠志活命金丹用涼膈散加青黛、藍根,蓋風火上炎,胸膈正燎原之地,所以清心寧神,轉舌、活命、涼膈之功居多,不可以宣通腸胃輕訾之也。按:轉舌膏散心經之蘊熱,活命丹散肝經之鬱火也。

白話文:

喻嘉言說:根據臨牀,中風證的病勢大體的情況是,風木二氣相互協同君相二火,成為主要的致病因素。古代的藥方,大多使用涼膈散來治療。比方轉舌膏,是以涼膈散加上菖蒲、遠志;活命金丹是以涼膈散加上青黛、藍根。這是因為風火之氣向上炎昇,胸膈正是風火燎原的地方,因此清心安神,止痙攣,保生命,涼膈散的功效佔多數,不可以宣通腸胃的小功效來輕視它。轉舌膏散能疏通心經蘊藏的熱邪,活命丹散能疏通肝經鬱阻的火邪。

潘思敬曰:仲景調胃承氣湯,後人一變加連翹、梔子、黃芩、薄荷,謂之涼膈散;至河間,又變加川芎、歸、芍、白朮防風荊芥麻黃、桔梗、石膏滑石,謂之防風通聖散是也;古之複方也。桔梗為藥中舟楫)。

白話文:

潘思敬說,張仲景的調胃承氣湯,後人添加了連翹、梔子、黃芩和薄荷,稱之為涼膈散。到河間時,又添加了川芎、歸、芍、白朮、防風、荊芥、麻黃、桔梗、石膏和滑石,稱之為防風通聖散;這是古代複方的例子,桔梗是藥中的舟楫。

2. 當歸龍薈丸

(《宣明》)

治一切肝膽之火,神志不寧,驚悸搐搦,躁擾狂越,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腸胃燥澀,兩脅痛引少腹,肝移熱於肺而咳嗽(肝屬風木,主筋、主怒、主驚,故搐搦驚狂,皆屬肝火;目為肝竅,膽脈絡於耳,二經火盛,故目眩耳鳴;心脈挾咽歷膈,腎脈貫膈循喉嚨,水衰火盛,故膈咽不利;兩脅少腹,皆肝膽經所循,故相引而痛。

白話文:

治療各種肝膽之火,精神恍惚、驚悸、抽搐顫動、焦躁不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胸膈痞悶、咽喉不利、腸胃燥熱、兩脅疼痛、牽引至少腹,肝火熱傳至肺而咳嗽。(肝屬風木,主筋、主怒、主驚,所以抽搐顫動、驚狂,皆屬肝火;眼睛為肝臟的竅穴,膽脈絡於耳朵,二經火盛,所以眼睛眩暈、耳朵鳴響;心脈夾著咽喉、通過橫膈膜,腎脈貫穿橫膈膜,循著喉嚨,水衰火盛,所以橫膈膜、咽喉不利;兩脅、少腹,皆為肝膽經所循,所以相互牽引而疼痛。)

五臟六腑皆有咳,然必傳以與肺,肝之移邪,則為肝咳);亦治盜汗(盜汗屬熱,此與當歸六黃湯同意)。

白話文:

五臟六腑都會有咳嗽症狀,但必然會傳到肺部(肝臟的邪氣轉移,就會變成肝咳);也用於治療盜汗(盜汗屬於熱症,這與當歸六黃湯的功效相同)。

當歸(酒洗),龍膽草(酒洗),梔子(炒黑),黃連(炒),黃柏(炒),黃芩(炒,一兩)大黃(酒浸),青黛(水飛),蘆薈(五錢),木香(二錢),麝香(五分。)蜜丸。薑湯下。

白話文:

當歸(以酒洗),龍膽草(以酒洗),梔子(炒至焦黑),黃連(炒),黃柏(炒),黃芩(炒,一兩)大黃(以酒浸泡),青黛(以水飛),蘆薈(五錢),木香(二錢),麝香(五分)將以上藥材做成蜜丸。以薑湯送服。

此足厥陰、手足少陽藥也。肝木為生火之本,肝火盛則諸經之火相因而起,為病不止一端矣。故以龍膽、青黛直入本經摺之;而以大黃、芩、連、梔、柏通平上下三焦之火也(黃芩瀉肺火,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大黃瀉脾胃火,梔子瀉三焦火);蘆薈大苦大寒,氣燥入肝,能引諸藥同入厥陰,先平其甚者,而諸經之火無不漸平矣;諸藥苦寒已甚,當歸辛溫,能入厥陰,和血而補陰,故以為君;少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行氣通竅也,然非實火不可輕投。

白話文:

這副中藥方劑是針對足厥陰經、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的藥物。肝木是生火之本,肝火旺盛則諸經之火相互影響而起,所引起的疾病不止一種。因此,用龍膽草和青黛直接進入本經阻止肝火;而用大黃、黃芩、黃連、梔子、黃柏來疏通上中下三焦之火(黃芩瀉肺火,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大黃瀉脾胃火,梔子瀉三焦火);蘆薈極苦極寒,氣燥入肝,能夠引導諸藥同時進入厥陰經,先平息肝經的火氣,則諸經之火自然而然也會逐漸平息;諸藥苦寒已甚,當歸辛溫,能夠入厥陰經,和血補陰,所以用它作君藥;少加木香和麝香,是取其行氣通竅的作用,但是如果火氣不是實火不可輕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