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瀉火之劑第十四 (3)

1. 半夏瀉心湯

(仲景)

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經曰:傷寒五六日,嘔血發熱,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若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凡用瀉心者,皆屬誤下之證,非傳經熱邪也。

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甘草(炙),人參,乾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此手少陰、足太陰藥也。成氏曰:否而不泰為痞。苦先入心,瀉心者必以苦,故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辛走氣,散痞者必以辛,故以半夏、乾薑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欲通上下、交陰陽者,必和其中,故以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已下之後,脾氣必虛),則痞熱消而大汗以解矣(舊注曰:此方藥味,蓋本理中、人參、黃芩湯方。

王海藏曰:外證全是下證,而脈反細不可下者,瀉心湯主之;脈有力者,黃連瀉心湯;脈無力者,半夏瀉心湯。喻嘉言曰:諸瀉心湯,原以滌飲,此證因嘔,故推半夏為君。程郊倩曰:痞雖虛邪,然表氣入里,拂鬱於心陽之分,寒亦成熱矣。寒已成熱,則不能外出,而熱非實,穢又不能下行,唯用苦寒從其部而下之,仍慮下焦之陰邪上入,兼辛熱以溫之,陰陽兩解,不攻痞而痞自散,所以寒熱互用。若陰痞不關陽郁,即鬱而未成熱,只是上下陰陽部分拒格而成,瀉心之法概不可用也。

又曰:人皆曰汗多亡陽,不知下多亦亡陽,以亡陰中之陽,故曰亡陰耳。下焦之陽驟虛,氣必上逆,則上焦之陽反因下而成實,以火氣不下行故也,治多瀉上補下,心君得苦寒而安,則反能從陽引之入陰,故芩連梔子瀉亦成補;若汗下相因,有虛無實,溫補猶恐不足,前法一無所用矣)。

本方除人參,再加甘草(一兩,合前四兩),名甘草瀉心湯(仲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醫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為下后里虛胃弱,內損陰氣,故加甘草以和中益胃,復真陰,退虛熱。

大要痞滿下利者為虛,便閉者為實,按:甘草甘令人滿,故中滿證忌之;而《別錄》、甄權並云甘草能除滿,以脾健運則滿除也,觀仲景用以消痞,豈非取其散滿哉。又按:此乃傷寒之下利腸鳴也。雜證腸鳴,亦多屬脾胃虛。經云:脾胃虛則腸鳴腹滿。又云: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

宜參朮補劑,加甘草、芩、連、枳實、乾薑等。丹溪又曰:腹中水鳴,乃火激動其水也,宜二陳湯加芩、連、梔子。李梴曰:自利舊分陰證、陽證,又分協熱、協寒,而治法相同。陽證下利,亦必裡虛而表熱乘之,雖太陽初證下利亦然,與邪傳裡協熱下利無異。至於陰即協寒,其證尤顯,所以雲陽證下利,誤溫則發黃出斑而死,此等支離處,尤當詳辨)。

本方加生薑四兩,名生薑瀉心湯(仲景):治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中痞硬,乾噫(噯同)食臭,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客氣上逆,伏飲搏膈,故痞硬;中氣不和,故干噯;胃虛火盛,邪熱不殺穀,故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土弱不能制水,故腹中雷鳴下利,謂之協熱利,為汗後胃虛,外損陽氣,故加生薑以散邪滌飲,益胃復陽。劉河間曰:瀉而水穀變色者為熱,不變色而澄沏清冷者為寒。

若肛門燥澀,小便黃赤,水穀雖不變,猶為熱也,此由火性急速,食下即出,無容克化,所謂邪熱不殺穀也)。本方除黃芩、大棗,加枳實、厚朴、麥芽、白朮、茯苓,蒸餅糊丸,名枳實消痞丸(東垣)。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

治療傷寒病病情發展到初期,胸部滿悶但不疼痛(稱為痞症),伴隨身體畏寒、嘔吐、飲食不進,且不屬於柴胡證的疾病。 (經典記載:傷寒病五六天,出現嘔血、發熱,符合柴胡證的症狀,如果用其他藥物瀉下,柴胡證的症狀仍然存在,就要再次服用柴胡湯;即使已經瀉下,也不會導致病情逆轉,反而會出現微微發抖、發熱、出汗而痊癒。如果心下滿悶且堅硬疼痛,這是結胸,應該服用大陷胸湯治療;如果只是滿悶但不疼痛,這就是痞症,柴胡湯不適用,應該服用半夏瀉心湯。凡是使用瀉心類藥物治療的,都屬於誤下導致的病症,而不是經絡傳遞的熱邪。)

藥方組成: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炙甘草,人參,乾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此方藥材屬於手少陰經和足太陰經藥物。成氏說:否極泰來,否而不泰則為痞症。苦味先入心經,瀉心必用苦味藥,所以用黃連為君藥,黃芩為臣藥,以瀉去陽氣而升舉陰氣;辛味藥能行氣散痞,所以用半夏、乾薑為佐藥,以疏通陰氣而運化陽氣;想要調和上下,平衡陰陽,就必須調和其中,所以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藥,以補益脾氣而調和中焦(瀉下之後,脾氣必然虛弱),這樣痞症的熱邪就會消退,並通過大汗而痊癒。(舊注:此方藥物,主要源於理中湯、人參湯、黃芩湯。)

王海藏說:外在症狀都屬於下焦證,但脈象反而細弱,不可瀉下者,用瀉心湯;脈象有力者,用黃連瀉心湯;脈象無力者,用半夏瀉心湯。喻嘉言說:所有瀉心湯,原本都是用來清除飲邪的,此症因嘔吐而起,所以推斷半夏為君藥。程郊倩說:痞症雖然是虛邪所致,但表邪入裡,鬱結於心陽分佈之處,寒邪也會化為熱邪。寒邪已化為熱邪,則不能向外排出,而此熱邪並非實熱,邪氣又不能向下運行,唯有使用苦寒藥物從其部位向下瀉之,同時又擔心下焦的陰邪上逆,因此兼用辛熱藥物溫煦之,陰陽雙解,不攻治痞症,痞症自然會消散。所以寒熱並用。如果陰虛痞症與陽氣鬱結無關,只是陰陽不相調和而導致的,則瀉心法不可使用。

又說:人們都說出汗太多會耗損陽氣,卻不知道瀉下太多也會耗損陽氣,耗損陰氣中的陽氣,所以叫做亡陰。下焦的陽氣驟然虛弱,氣機必然上逆,則上焦的陽氣反而因為下焦虛弱而變盛,這是因為火氣不能向下運行。治療上多採用瀉上補下的方法,心臟這個君主之官得到苦寒藥物的安撫,就能夠引導陽氣進入陰分,所以黃芩、黃連、梔子瀉下也能起到補益的作用;如果汗出和瀉下同時發生,有虛有實,溫補藥物恐怕還不夠,上述方法都無效。

甘草瀉心湯:此方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除去人參,再加甘草(一兩,合前四兩),名為甘草瀉心湯(仲景方)。治療傷寒中風,醫生誤用瀉下藥物,導致下痢,飲食不消化,腹部雷鳴,心下痞硬且滿悶,乾嘔心煩,醫生再次使用瀉下藥物,痞症更加嚴重,這不是實熱,只是胃氣虛弱,客邪上逆,所以導致痞硬。(因為瀉下之後,里虛胃弱,損傷陰氣,所以加甘草以調和中焦,益氣養胃,恢復真陰,退虛熱。)

總體來說,痞滿伴隨下痢屬於虛證,大便秘結屬於實證。 (按:甘草味甘,容易使人感到腹部飽滿,所以中滿的病症忌用甘草;但是《名醫別錄》和甄權都說甘草能除滿,因為脾氣健運則滿悶之感消除,觀察仲景用甘草來消除痞症,難道不是取其散滿之效嗎?又按:這是傷寒病導致的下痢腸鳴。各種腸鳴症,大多屬於脾胃虛弱。經典記載:脾胃虛弱則腸鳴腹脹。又記載:中氣不足,則腸鳴作痛。宜用參術補益藥物,再加甘草、黃芩、黃連、枳實、乾薑等。丹溪又說:腹部水鳴,是火邪激動水液所致,應該服用二陳湯再加黃芩、黃連、梔子。李梴說:自利(下痢)古人分陰證、陽證,又分協熱、協寒,但治療方法相同。陽證下痢,必然是裡虛而表熱乘之,即使太陽經初期下痢也是如此,與邪氣傳入裡證而協同熱邪導致的下痢沒有區別。至於陰證即協同寒邪,其症狀更為明顯,所以說陽證下痢,誤用溫熱藥物則會導致黃疸、出斑而死亡,這些枝節之處,尤其應該詳細辨別。)

生薑瀉心湯:此方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加生薑四兩,名為生薑瀉心湯(仲景方)。治療汗退之後,胃氣不和,心中痞硬,乾噫(噯聲相同),飲食臭穢,食物不消化,脅下有水氣,腹部雷鳴下痢。(客邪上逆,飲邪阻塞胸膈,所以痞硬;中氣不和,所以乾噫;胃氣虛弱,火邪盛,邪熱不能殺死穀物,所以食物不消化;脅下有水氣,脾土虛弱不能制約水液,所以腹部雷鳴下痢,稱為協熱利,因為汗出之後胃氣虛弱,外損陽氣,所以加生薑以散邪、清除飲邪,益胃復陽。劉河間說:瀉下之後水穀顏色改變的是熱證,顏色不變,清澈寒冷的是寒證。

如果肛門燥澀,小便黃赤,即使水穀顏色不變,也屬於熱證,這是因為火邪性急,食物剛吃下去就排出,沒有時間消化,所以說邪熱不能殺死穀物。)

枳實消痞丸:此方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除去黃芩、大棗,加入枳實、厚朴、麥芽、白朮、茯苓,製成蒸餅糊丸,名為枳實消痞丸(東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