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3)
瀉火之劑第十四 (3)
1. 半夏瀉心湯
(仲景)
治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身寒而嘔,飲食不下,非柴胡證(經曰:傷寒五六日,嘔血發熱,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若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凡用瀉心者,皆屬誤下之證,非傳經熱邪也。
白話文:
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甘草(炙),人參,乾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 半夏:0.5 升
- 黃連:10 克
- 黃芩:適量
- 甘草(炙):適量
- 人參:適量
- 乾薑:15 克
- 大棗:12 枚
此手少陰、足太陰藥也。成氏曰:否而不泰為痞。苦先入心,瀉心者必以苦,故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辛走氣,散痞者必以辛,故以半夏、乾薑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欲通上下、交陰陽者,必和其中,故以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已下之後,脾氣必虛),則痞熱消而大汗以解矣(舊注曰:此方藥味,蓋本理中、人參、黃芩湯方。
白話文:
這是手少陰、足太陰的藥方。成氏說:病情嚴重的痞病,會造成陰陽失調。苦味先入心,瀉心的藥物一定要用苦味,所以用黃連為君藥,黃芩為臣藥,用來降低陽氣,升高陰氣;辛味能疏通氣機,散痞的藥物一定要用辛味,所以用半夏、乾薑為佐藥,用來分開陰氣,運行陽氣;想要使上下相通,陰陽交合,一定要調和其中,所以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藥,來補脾胃,調和中氣(服用瀉下藥後,脾氣必定虛弱),那痞熱就會消除,大汗就會出來而解除病情(舊注說:這個方劑的藥味,大體上是根據理中、人參、黃芩湯方。)
王海藏曰:外證全是下證,而脈反細不可下者,瀉心湯主之;脈有力者,黃連瀉心湯;脈無力者,半夏瀉心湯。喻嘉言曰:諸瀉心湯,原以滌飲,此證因嘔,故推半夏為君。程郊倩曰:痞雖虛邪,然表氣入里,拂鬱於心陽之分,寒亦成熱矣。寒已成熱,則不能外出,而熱非實,穢又不能下行,唯用苦寒從其部而下之,仍慮下焦之陰邪上入,兼辛熱以溫之,陰陽兩解,不攻痞而痞自散,所以寒熱互用。若陰痞不關陽郁,即鬱而未成熱,只是上下陰陽部分拒格而成,瀉心之法概不可用也。
白話文:
王海藏說:外證全都是下證,但脈象反而是細小的,不可瀉下,可用瀉心湯為主藥;脈象有力的,用黃連瀉心湯;脈象無力的,用半夏瀉心湯。喻嘉言說:各種瀉心湯,原本都是用來清除飲邪的,此種證候是因為嘔吐,所以把半夏作為君藥。程郊倩說:痞雖然是虛邪,但表氣進入裏部,侵犯了心陽之分,寒氣也變成熱氣了。寒氣已經變成熱氣,就不能向外發出,而熱氣又不是實熱,穢氣又不能向下運行,只能使用苦寒的藥物從它的部位把它瀉下去,但仍然擔心下焦的陰邪向上侵犯,再兼用辛熱的藥物來溫暖它,陰陽雙方得到舒解,不用攻破痞證,痞證自己就會消散,所以寒熱藥物交替使用。如果陰痞與陽鬱無關,即使鬱結但還沒有變成熱,只是上下陰陽部分互相拒絕格擋而形成的,瀉心的方法概括起來都不能使用。
又曰:人皆曰汗多亡陽,不知下多亦亡陽,以亡陰中之陽,故曰亡陰耳。下焦之陽驟虛,氣必上逆,則上焦之陽反因下而成實,以火氣不下行故也,治多瀉上補下,心君得苦寒而安,則反能從陽引之入陰,故芩連梔子瀉亦成補;若汗下相因,有虛無實,溫補猶恐不足,前法一無所用矣)。
白話文:
另外說到,眾人都說出汗多會導致陽氣流失,但不知道下焦虛寒也是會損及陽氣,因為這是損失陰中之陽,所以才說陰虛。下焦的陽氣快速消耗,氣勢必逆行而上,於是上焦的陽氣反而因為下焦而成實,那是因為火氣不往下降的緣故。治療很多病需要瀉上補下,當心君得到苦寒的藥物而心安,那麼反而能順著陽引導藥力進入陰分,所以黃芩、連翹、梔子這類藥物都具有瀉火也具有補益的效果;如果汗出未止又接著拉肚子,又有虛又有實,此時溫補藥物恐怕都不夠用,前面那些方法就完全沒有作用了。
本方除人參,再加甘草(一兩,合前四兩),名甘草瀉心湯(仲景):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醫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為下后里虛胃弱,內損陰氣,故加甘草以和中益胃,復真陰,退虛熱。
白話文:
這個藥方除了人參之外,加上甘草(一兩,和前面的四兩合在一起),叫做甘草瀉心湯(這是仲景醫生發明的):它可以治療傷寒中風,醫生曾經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結果下痢穀物不消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又滿,乾嘔心煩,醫生又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結果痞硬的症狀更加嚴重,這並不是因為熱邪結聚,而是因為胃氣虛弱,客氣上逆,所以才會出現痞硬的現象(這是因為瀉下後,腸胃虛弱,內部陰氣受損,所以加入甘草來調和中氣,補益胃氣,恢復真陰,消除虛熱的緣故。
大要痞滿下利者為虛,便閉者為實,按:甘草甘令人滿,故中滿證忌之;而《別錄》、甄權並云甘草能除滿,以脾健運則滿除也,觀仲景用以消痞,豈非取其散滿哉。又按:此乃傷寒之下利腸鳴也。雜證腸鳴,亦多屬脾胃虛。經云:脾胃虛則腸鳴腹滿。又云:中氣不足,腸為之苦鳴。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腹脹腹瀉,可能是虛證;如果出現便祕,可能是實證。按:甘草甘甜,會讓人感到飽脹,因此中滿證忌服用。然而,《別錄》和甄權都說甘草能夠消除腹脹,因為脾臟強健運化,就能消除腹脹。觀察仲景用甘草治療痞滿,難道不是取其消除腹脹的作用嗎?另外,按:這屬於傷寒引起的腹瀉腸鳴。雜證腸鳴,也多屬於脾胃虛弱。經書說:脾胃虛弱就會腸鳴腹脹。又說:中氣不足,腸子就會大聲鳴叫。
宜參朮補劑,加甘草、芩、連、枳實、乾薑等。丹溪又曰:腹中水鳴,乃火激動其水也,宜大棗加芩、連、梔子。李梴曰:自利舊分陰證、陽證,又分協熱、協寒,而治法相同。陽證下利,亦必裡虛而表熱乘之,雖太陽初證下利亦然,與邪傳裡協熱下利無異。至於陰即協寒,其證尤顯,所以雲陽證下利,誤溫則發黃出斑而死,此等支離處,尤當詳辨)。
白話文:
應該參照朮補劑,加上甘草、黃芩、黃連、枳實、乾薑等。丹溪又說:腹中水鳴,是因為火激動了水,應該用大棗加上黃芩、黃連、梔子。李梴說:自利舊分陰證、陽證,又分協熱、協寒,而治療方法相同。陽證下利,必定是裡虛而表熱乘之,即使是太陽初證下利也是如此,與邪傳裡協熱下利沒有區別。至於陰證即協寒,其證狀尤為明顯,所以說陽證下利,誤用溫熱藥物就會發黃出斑而死,這些支離破碎的地方,尤當詳加辨別。
本方加生薑四兩,名生薑瀉心湯(仲景):治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中痞硬,乾噫(噯同)食臭,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客氣上逆,伏飲搏膈,故痞硬;中氣不和,故干噯;胃虛火盛,邪熱不殺穀,故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土弱不能制水,故腹中雷鳴下利,謂之協熱利,為汗後胃虛,外損陽氣,故加生薑以散邪滌飲,益胃復陽。劉河間曰:瀉而水穀變色者為熱,不變色而澄沏清冷者為寒。
白話文:
這個方劑中加入四兩生薑,叫做生薑瀉心湯(出自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用於治療出汗後胃中不和,心中痞硬,乾嘔(噯氣,打飽嗝)食物有異味,穀物不能消化,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腹瀉(客氣上逆,伏飲搏膈,所以痞硬;中氣不和,所以乾嘔;胃虛火盛,邪熱不消化穀物,所以穀物不能消化;脅下有水氣,土虛不能控制水,所以腹中雷鳴,腹瀉,叫做協熱利,是因為出汗後胃虛,外損陽氣,所以加入生薑以散邪滌飲,益胃復陽。劉河間說:瀉出的大便和食物變色的,是熱證,沒有變色而澄澈清冷的,是寒證。
若肛門燥澀,小便黃赤,水穀雖不變,猶為熱也,此由火性急速,食下即出,無容克化,所謂邪熱不殺穀也)。本方除黃芩、大棗,加枳實、厚朴、麥芽、白朮、茯苓,蒸餅糊丸,名枳實消痞丸(東垣)。
白話文:
如果肛門乾澀,小便黃赤,即使飲食沒有改變,也是因為體內有熱氣。這是因為火性急速,食物一吃下去就排出來,沒有時間消化吸收。這種情況下,邪熱不會影響穀物的消化。
本方除了黃芩、大棗之外,還加入枳實、厚朴、麥芽、白朮、茯苓,蒸餅糊丸,名叫枳實消痞丸(出自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