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瀉火之劑第十四 (2)
瀉火之劑第十四 (2)
1. 附子瀉心湯
(仲景)
治傷寒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傷寒心下滿鞕而痛者,為結胸,為實;硬滿而不痛者,為痞,為虛。經曰:心下痞,按之濡,關脈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大抵諸痞皆熱,故攻之多寒劑,此加附子,恐三黃重損其陽,非補虛也。或下後復汗,或下後陽虛,故惡寒汗出。
諸瀉心湯皆治傷寒痞滿,滿在心胸不在胃也;若雜病痞滿,有寒熱虛實之不同。《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臟,結而不散則為痞。傷寒之痞,從外之內,故宜苦泄;雜病之痞,從內之外,故宜辛散。)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此足太陽、手少陰藥也。吳鶴皋曰:心下痞,故用三黃以瀉痞;惡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固陽。非三黃不能去痞熱,無附子恐三黃益損其陽,寒熱並用,斯為有制之兵矣(喻嘉言曰:此邪熱既盛、真陽復虛之證,故於三黃湯內加附子汁,共成傾痞之功。《金匱》有大黃附子湯,亦同此意,大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治脅下偏痛,發熱,脈弦緊。此寒也,以溫藥下之,陽中有陰,當以溫藥下其寒,後人罕識其旨。
有用寒藥而治熱痞,大黃黃連之類也;有陰陽不和而痞,用寒熱藥者,大黃黃連加附子之類也;有陰盛陽虛而痞,用辛熱多而寒藥少者,半夏生薑甘草瀉心之類也。經又曰: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當先解表,乃可攻痞;解表桂枝湯,攻裡大黃黃連瀉心湯。
經又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口渴而煩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有停飲故也。李東垣曰:酒積雜病,下之太過,亦作痞傷,蓋下多亡陰,陰者脾胃水穀之陰也,胸中之氣,因虛下陷於心之分野,故致心下痞,宜升胃氣,以血藥兼之,若全用氣藥導之,則痞益甚,甚而復下之,氣愈下降,必變為中滿膨脹,非其治也。按:脾無積血,心下不痞,故須兼血藥。
)
本方去附子,名三黃瀉心湯(見前)。再去黃芩,名大黃黃連瀉心湯(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按之濡(音軟,)關上脈浮(沉為實熱,浮為虛熱。經曰:按之自濡,但氣痞耳。周揚俊曰:以非痰飲結聚,故無取半夏、生薑也。《活人》云:結胸與痞,關脈須皆沉:若關脈浮而結者,三黃以瀉肝。
李時珍曰:仲景治心氣不足、吐衄血者,用瀉心湯,實瀉心包、肝、脾、胃四經血中之伏火也。又治心下痞滿,按之軟者,用瀉心湯,亦瀉脾胃之濕熱,非瀉心也。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痞滿,乃寒傷營血,邪結上焦,胃之上脘在心,故曰瀉心。經曰:太陰所至為痞滿。又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是已。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則結胸,乃邪熱陷入血分,亦在上脘,故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而散其熱也;若結胸在氣分,則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只用半夏瀉心湯。按:發陽發陰,諸解不同,終成疑案。李氏則以寒傷為陰病,熱陷為陽病,然仲景所用皆寒藥,未嘗有所分也;周揚俊則謂總屬下早致然,似為近理。)
白話文:
附子瀉心湯
此方治療傷寒導致心下痞滿,並且伴隨惡寒、出汗的症狀。傷寒造成心下痞滿,如果按壓疼痛,稱為「結胸」,屬實證;如果按壓不痛,則稱為「痞」,屬虛證。《傷寒論》記載,心下痞滿,按壓柔軟,關脈浮的,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如果心下痞滿又伴隨惡寒、出汗,則用附子瀉心湯。大多數痞證都屬於熱證,所以治療常使用寒涼藥物。本方加入附子,是擔心單用三黃瀉心湯會過度損傷陽氣,並非要補虛。有時瀉下後仍出汗,或瀉下後陽氣虛弱,才會出現惡寒、出汗的症狀。
諸瀉心湯都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痞滿,痞滿的位置在心胸,不在胃部。如果是其他雜病引起的痞滿,寒熱虛實的狀況則各有不同。《保命集》中提到,脾臟無法將氣運行到四臟,氣機阻塞不通則形成痞證。傷寒引起的痞證,是由外而內,故宜用苦寒藥物瀉下;其他雜病引起的痞證,是由內而外,故宜用辛溫藥物散結。
方中藥材包括: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炮製後去皮,破開,另煮取汁)。
此方用藥來自足太陽經和手少陰經。吳鶴皋認為,心下痞滿,故用三黃瀉下;惡寒汗出,故用附子溫補陽氣。沒有三黃藥物無法去除痞證的熱邪,沒有附子又擔心三黃藥物會過度損傷陽氣,寒熱並用,才能發揮最佳療效。喻嘉言也認為,此證邪熱盛而真陽虛,因此在三黃湯中加入附子汁,才能達到治療痞證的效果。《金匱要略》中的大黃附子湯也有類似的用意,用於治療脅下偏痛、發熱、脈弦緊的症狀。這屬於寒證,用溫熱藥物瀉下,是「陽中有陰」的治法,應該用溫藥瀉寒,後世很少人理解其中的道理。
治療痞證,有的用寒藥治療熱證,例如大黃黃連等;有的陰陽不和而致痞,則用寒熱藥物,例如大黃黃連加附子;有的陰盛陽虛而致痞,則用辛熱藥多而寒藥少,例如半夏生薑甘草瀉心湯等。《傷寒論》也提到,傷寒瀉下後再次出汗,心下痞滿,惡寒,表示表證未解,應該先解表,然後再攻裡,解表用桂枝湯,攻裡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論》還提到,如果瀉下後心下痞滿持續不解,伴隨口渴煩躁,小便不利,則用五苓散,這是因為有水飲停滯。李東垣認為,酒積或其他雜病,瀉下過度也會導致痞證,因為瀉下過度會損傷陰液,陰液指脾胃的水谷之精氣,胸中之氣因虛而下陷到心的部位,造成心下痞滿,因此應該升提胃氣,並配合補血藥物。如果只用理氣藥物,則痞證會加重,甚至再次瀉下,氣機更加下陷,則會導致腹脹,這是錯誤的治療方法。脾臟沒有瘀血,心下就不會痞滿,所以必須配合補血藥物。
如果本方去除附子,就稱為三黃瀉心湯;如果再去除黃芩,就稱為大黃黃連瀉心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心下痞滿,按壓柔軟,關脈浮的症狀。(關脈沉則為實熱,浮則為虛熱。《傷寒論》記載,按壓柔軟,只是氣機阻滯而已。)周揚俊認為,如果不是痰飲凝聚,則不需要使用半夏、生薑。
李時珍認為,仲景用瀉心湯治療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的症狀,實際上是瀉去心包、肝、脾、胃四經血液中的伏火。也用於治療心下痞滿,按壓柔軟的症狀,實際上是瀉去脾胃的濕熱,並非瀉去心火。疾病從陰分發病,卻用瀉下法治療,則會導致痞滿,這是寒邪損傷營血,邪氣阻塞上焦,胃的上脘在心臟的部位,所以稱為瀉心湯。《傷寒論》記載,太陰經的病變會導致痞滿;濁氣在上則會導致脹滿。
疾病從陽分發病,卻用瀉下法治療,則會導致結胸,這是熱邪陷入血分,也在上脘部位,所以大陷胸湯、小陷胸湯都用大黃,瀉去脾胃血分的邪氣,並散其熱;如果結胸在氣分,則用小陷胸湯;如果痞滿在氣分,則用半夏瀉心湯。發病於陽分或陰分,治療方法不同,歷來有不同的解釋,成為疑難問題。李時珍認為,寒邪損傷屬於陰病,熱邪陷入屬於陽病,但是仲景所用的都是寒涼藥物,並沒有區分陰陽。周揚俊則認為,主要是因為瀉下過度造成的,這個說法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