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利濕之劑第十二 (12)

回本書目錄

利濕之劑第十二 (12)

1. 茵陳蒿湯

(仲景)

治傷寒陽明病,但頭汗出,腹滿口渴,二便不利,濕熱發黃,脈沉實者(經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則不發黃;若但頭汗,身無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黃者,脾胃之色也;熱甚者,身如橘色,汗如柏汁;頭為諸陽之會,熱蒸於頭,故但頭汗而身無汗;夫熱外越則不里郁,下滲則不內存,今便既不利,身又無汗,故鬱而為黃。

內有實熱故渴;熱甚則津液內竭,故小便不利;凡瘀熱在裡,熱入血室,及水結胸,皆有頭汗之證,乃傷寒傳變,故與雜病不同。濕在經則日晡發熱、鼻塞,在關節則身痛,在臟腑則濡泄、小便反澀、腹或脹滿。濕熱相搏則發黃:干黃,熱勝色明而便燥;濕黃,濕勝色晦而便溏。

又黃病與濕病相似,但濕病在表,一身盡痛,黃病在裡,一身不痛。)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酒浸),梔子(十四枚,炒。)

此足陽明藥也。成無己曰:小熱涼以和之,大熱寒以徹之。發黃者,濕熱甚也,非大寒不能徹其熱,故以茵陳為君(茵陳發汗利水,以泄太陰陽明之濕熱,故為治黃主藥),梔子為臣,大黃為佐,分泄前後,則腹得利而解矣茵陳、梔子能導濕熱由小便出,大黃能導濕熱由大便出。)

本方大黃易黃連,名茵陳三物湯:治同。本方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入生薑、燈草煎,名茵陳將軍湯(節庵:)治同。本方去梔子、大黃,加附子、乾薑,治寒濕陰黃(前證為陽黃,如身黃而色暗者為陰黃,宜此湯。大抵治以茵陳為主,各隨寒熱用藥。

諸疸,小便黃赤不利為裡實,宜利小便,或下之;無汗為表實,宜汗之,或吐之;或小便清,是無熱也,仲景云:發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門小建中湯;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而除之必噦,宜小半夏湯主之。王海藏曰:內感傷寒,勞役形體,飲食失節,中州變寒,病生黃;非外感而得,只宜理中,大小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陳。)

白話文:

茵陳蒿湯

此方治療傷寒陽明病,症狀為只有頭部出汗,腹部脹滿口渴,大小便不暢,因濕熱而發黃,脈象沉實。

此病因熱邪鬱結於內,導致發黃。頭部出汗而身體不出汗,是因為熱邪蒸騰於頭部。由於大小便不暢,體內濕熱積聚,進而發黃。口渴是因為體內有實熱;小便不利是因為熱邪太盛,體液耗竭。 發黃的病症,如頭汗,也見於熱入血室或水結胸等情況,但與一般的雜病不同,是傷寒的傳變。濕邪在經絡則會導致午後發熱、鼻塞;在關節則會引起疼痛;在臟腑則會出現尿液洩瀉、小便澀滯、腹脹等症狀。濕熱交織則會導致發黃,熱盛則顏色鮮明,大便乾燥;濕盛則顏色晦暗,大便溏瀉。黃疸與濕病相似,但濕病在表,全身疼痛;黃疸在裡,全身不痛。

方中使用茵陳六兩、酒浸大黃二兩、炒梔子十四枚。這是治療陽明病的藥方。成無己說:微熱用涼藥調和,大熱用寒藥徹底治療。發黃是濕熱過盛,非大寒之藥不能徹底清除其熱邪,故以茵陳為君藥(茵陳能發汗利水,去除太陰陽明經的濕熱,所以是治療黃疸的主藥),梔子為臣藥,大黃為佐藥,分瀉前後,使腹部通暢,黃疸即可痊癒。茵陳、梔子能引導濕熱從小便排出,大黃能引導濕熱從大便排出。

本方將大黃換成黃連,稱為茵陳三物湯,治療方法相同。本方再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並加入生薑、燈草煎煮,稱為茵陳將軍湯,治療方法相同。本方去除梔子、大黃,加入附子、乾薑,則用於治療寒濕陰黃(前述為陽黃,如果身體發黃但顏色暗淡則為陰黃,宜用此方)。總之,治療黃疸以茵陳為主藥,根據寒熱的不同而加減藥物。

各種黃疸,如果小便黃赤不利,是裡實證,應該利小便,或者瀉下;如果無汗是表實證,應該發汗,或者催吐;如果小便清澈,說明沒有熱邪,正如仲景所說:發黃而小便自利,應該用虛勞門的小建中湯;如果小便自利,腹部脹滿且氣喘,不可去除熱邪,去除熱邪反而會加重病情,應該用小半夏湯。王海藏說:內感傷寒、勞累身體、飲食失調,導致中焦變寒,就會生病發黃;如果不是外感所致,只宜溫補脾胃,大小建中湯就夠了,不必使用茵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