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補養之劑第一 (7)

回本書目錄

補養之劑第一 (7)

1. 補天丸

(丹溪)

治氣血衰弱,六脈細數,虛勞之證。

紫河車(一具),黃柏(酒炒),龜板(酥炙。三兩),杜仲(薑汁炒),牛膝(酒浸。二兩),陳皮(一兩。)冬加乾薑五錢,夏加炒五味子一兩。酒糊丸(此即前方加陳皮而除肺家藥)。

此足少陰藥也。黃柏、龜板滋腎之藥,杜仲、牛膝腰膝之藥,皆以補腎而強陰也;河車名曰混沌皮,用氣血以補氣血,假後天以濟先天,故曰補天;加陳皮者,於補血之中而兼調其氣也。冬月寒水用事,故加乾薑以助陽;夏月火旺爍金,故加五味以保肺。

白話文:

補天丸

此方用於治療氣血虛弱、脈象細弱數、虛勞等症狀。

藥方組成:紫河車一具,酒炒黃柏,酥炙龜板三兩,薑汁炒杜仲,酒浸牛膝二兩,陳皮一兩。冬天加乾薑五錢,夏天加炒五味子一兩。(此方是前方加陳皮,去除其他針對肺部的藥物)。

此方屬於滋補腎經的藥方。黃柏、龜板滋養腎臟;杜仲、牛膝補益腰膝,都是通過補腎來增強腎陽;紫河車,又稱混沌皮,能用其氣血來補益氣血,利用後天之本以補充先天之不足,因此稱為「補天丸」;加入陳皮,是在補血的同時兼顧調理脾胃之氣;冬天寒邪較盛,故加乾薑以溫助陽氣;夏天暑熱傷肺,故加五味子以保護肺氣。

2. 人參固本丸

治肺勞虛熱肺主氣,氣者,人身之根本也。肺氣既虛,火又克之,則成肺勞而發熱,有咳嗽、咯血、肺痿諸證也。

人參(二兩),天冬(炒),麥冬(炒),生地黃,熟地黃(四兩。)蜜丸。

此手太陰、足少陰藥也。肺主氣,而氣根于丹田腎部,故肺腎為子母之臟,必水能制火而後火不刑金也。二冬清肺熱,二地益腎水,人參大補元氣,氣者,水之母也,且人參之用,無所不宜,以氣藥引之則補陽,以血藥引之亦補陰也。

白話文:

人參固本丸治療肺部虛弱發熱的症狀。人體的根本在於元氣,肺主氣,如果肺氣虛弱,再加上體內虛火克制肺氣,就會導致肺癆,出現發熱、咳嗽、咳血、肺痿等症狀。

藥方:人參二兩,天冬(炒)、麥冬(炒)、生地黃、熟地黃(各四兩)。製成蜜丸。

這個藥方是針對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的。肺主氣,而氣的根本在於丹田(下腹部)腎部,所以肺和腎臟是母子臟器,必須腎水克制心火,才能防止心火傷肺。天冬、麥冬清肺熱,生地黃、熟地黃滋補腎水,人參大補元氣,而氣是水的根本,此外,人參的運用非常廣泛,用於氣藥則補陽,用於血藥則補陰。

3. 參乳丸

大補氣血。

人參末,人乳粉,等分。蜜丸。燉乳取粉法,取無病年少婦人乳,用銀瓢或錫瓢,傾乳少許,浮滾水上燉,再浮冷水上立干,刮取粉用,如攤粉皮法按:人乳乃陰血所化,服之潤燥降火、益血補虛,所謂以人補人也。然能濕脾、滑腸、膩膈,久服亦有不相宜者,惟製為粉,則有益無損。須用一婦人之乳為佳,乳雜則氣雜。又須旋用,經久則油膻。

此手足太陰、足厥陰藥也。人參大補元氣,人乳本血液化成,用之以交補氣血,實平淡之神奇也。

白話文:

參乳丸能大補氣血。

將人參磨成粉末,與等量的人奶粉混合,用蜂蜜做成藥丸。人奶粉的製作方法是:取健康年輕婦女的母乳,用銀勺或錫勺舀取少量,放在沸水上蒸煮,再放在冷水上晾乾,刮下奶粉即可,方法類似於製作粉皮。人奶是由陰血化生而來,服用可以滋潤乾燥、降火、益血補虛,是所謂的以人體補充人體。但人奶容易濕脾、滑腸、膩膈,長期服用也可能不適合某些人,只有製成奶粉才能取其益處而無害處。最好使用同一位婦女的奶,如果混用了不同婦女的奶,則氣味混雜。而且必須儘快使用,時間久了會產生油膩腥膻的味道。

此藥方適用於手足太陰經和足厥陰經的病症。人參能大補元氣,人奶本就是血液轉化而成的,二者合用,可以互相補充氣血,這是一種平淡卻神奇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