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六卷》~ 卷八·文八 (6)
卷八·文八 (6)
1. 附:延壽丹方藥解
是方又經吾蘇謝善人家刊入《良方集腋》中,並載:白門陳遜齋解組歸田後,二十餘年只服此一方。於壬子年七十五歲時,自八月朔起,至明年癸丑重九,登雨花臺,先友人而上,非若向之需人扶掖尚且氣喘。心甚異之,自言不獨向之不能步履者,今且行走如飛。且向已鬚髮全白,今發全黑而須黑其半矣。
遜齋固知醫者,所以尤信任焉。《集腋》於方後再有加味,云陰虛加熟地。則此方本為陰虛設,已有生地,無庸再加熟地。況熟地本不治陰虛耶。又云:陽虛加附子。更與方意不類。若果以陽虛多濕多痰,則此方全不可用。豈一加陳、半即一變為逐陰乎?方中諸藥,無非養下虛之元,清上盛之熱。
元參等物,悉本方之所包。豈加味所能盡?此必後人無識,畫蛇添足,刪之可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收錄在《良方集腋》中,書中記載:白門的陳遜齋先生退休後,二十多年只服用這個藥方。在七十五歲那年(壬子年),從八月初一到隔年(癸丑年)重陽節,他都能登上雨花臺,而且比朋友們先到山頂,不像以前需要別人扶持還氣喘吁吁。他自己也感到很驚奇,說自己以前連走路都很困難,現在卻能跑得很快。而且以前頭髮鬍鬚都白了,現在頭髮全黑了,鬍鬚也黑了一半。
陳遜齋先生本身就是醫生,所以對這個藥方特別信任。《集腋》在藥方後面又加了一些藥材,說陰虛體質的人要加熟地黃。但是這個藥方原本就是針對陰虛體質而設計的,已經有生地黃了,不需要再加熟地黃。況且熟地黃本來就不治陰虛。書中又說:陽虛體質的人要加附子。這更與藥方原意不符。如果真的是陽虛、濕氣重、痰多的體質,那麼這個藥方根本就不能用。怎麼可以隨便添加藥材,就讓藥方功效完全改變呢?藥方裡的藥材,都是滋養下焦元氣、清除上焦虛熱的。
玄參等藥材,這個藥方裡本來就都有了,怎麼可能憑藉添加其他藥材就能完全發揮功效呢?這一定是後人不懂藥理,畫蛇添足,應該把這些添加的藥材刪掉。
2. 婦科經帶論
婦人百病與男子同,所異者,胎產經帶耳。胎產之治,見於閻氏《心法》、武氏《濟陰綱目》,法已備矣。其經帶二者,皆水也。人惟不知經之為水,故治之不得其道。夫經豈血之謂乎?乃天一之水耳。天一之水,出自坎宮,至陰之精而有至陽之氣。其色赤,陰中陽也。古聖人所以立經水之名者,經,常也,謂常道也。
以其為壬癸北方之水,故又曰天癸。世人沿習之久,見其色赤類血,而即以血視之。倘果是血,則何不即名為血,而必曰水乎?且血豈可使之常出而乃曰經乎?婦人一有娠,即以此水養胎,則不月矣。一有子,即以此水化乳,亦不月矣。乳湩之色白,胞衣中水亦白,故皆不可名血。
年四十九,天癸絕。所絕者,癸水也。若是身中之血,則經盡而血何以不虧乎?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竭。丈夫二八天癸至,七八而天癸竭。男子亦有天癸,尚不知天癸非女子血乎?尚不知血之不可以為經乎?經水先期者,水中火旺也。經水後期者,火旺水虧也。先後無定期者,水與火之不調也。
經欲行而先作痛者,水火交戰之象也。能治火乃能治水,能治水乃能調經。而婦人水病往往多見於帶下。謂之帶者,以帶脈而名也。其經年累月,白沃下流者,為白帶。其脾有濕熱,土不治水而色黃者,為黃帶。有時而為青帶也,肝之火鬱而真臟色見也。有時而為黑帶也,腎之火熾,而火極似水反見勝己之色也。
此二者病不多見。獨有帶下色赤,似血非血,淋漓不斷,此則尤為平時濕熱流行帶脈之間,人每謂是經血不止,斷為血虧,罕有知其為赤帶者。無他,既不知經本是水,又不知帶亦是水,更不知此為帶之水非經之水,故不知宜於利水,宜於逐濕清熱。而收之斂之,滋且膩之,迨補澀之久,並帶不行。
反以為不止之經得以收攝,而自此遂成臌脹,或變為乾血勞者,不知凡幾。《金匱》水分血分之界所以不可不嚴。否則秦越人何以過邯鄲而為帶下醫耶?必能治水,乃能治帶。必能治帶,乃能調經。莫謂經帶病微,無關生命也。
白話文:
【婦科經帶論】
婦女的各種疾病和男性大抵相同,差異只在於懷孕、生產、月經及白帶等婦科問題。關於懷孕和生產的治療方式,可在閻氏的《心法》以及武氏的《濟陰綱目》中找到,這些方法已經很完備了。而月經和白帶這兩種情況,其實都是體內的水分。一般人不瞭解月經也是水分的一種,因此在治療上往往找不到正確的方向。我們所說的月經,真的只是血液嗎?不,它其實是人體中的一種水份,也就是所謂的「天一之水」。這種水份源自於人體的腎臟,雖然是至陰的精華,卻同時擁有至陽的氣息。它的顏色是紅色的,這代表著陰中藏陽的特性。古聖先賢之所以稱其為「經水」,是因為「經」字有「常態」的意思,意指它是一種常態性的存在。
因為它是屬於北方壬癸的水性,所以又被稱為「天癸」。世世代代以來,人們習慣於其紅色類似血液,便將其視為血液。但如果它真的是血液,為什麼不直接稱為血液,而非要稱為水呢?況且,血液怎麼可能讓其經常性的排出體外,還會被稱為「經」呢?當女性懷孕,這部分的水份就會用來滋養胎兒,因此月經會暫停。而一旦有了孩子,這部分的水份又會轉化為母乳,同樣地,月經也會暫停。母乳和胎盤中的水份都是白色的,所以不能將其稱為血液。
到了四十九歲,天癸就會消失。消失的是天癸的水份,而不是身體中的血液。如果是身體中的血液,那麼月經結束後,血液怎麼可能不會減少呢?女孩在十四歲左右,天癸開始運作,到了四十九歲左右,天癸就會耗盡。男孩則是在十六歲左右,天癸開始運作,到五十六歲左右,天癸也會耗盡。男性也有天癸的存在,由此可知,天癸並非女性專有的血液,同時也證明瞭血液不可能是月經的成分。
月經提前來臨,表示體內的火氣過旺。月經延遲,則是火氣過旺導致水份不足。月經來臨的時間不定,代表水火失調。月經來臨前感到疼痛,則是水火交戰的徵兆。只有懂得控制火氣,纔能有效地調節水份,進而調整月經。
婦女的水份問題,常常表現在白帶上。「白帶」這個名詞,是由於與帶脈有關而得名。長時間持續流出白色液體,就是所謂的白帶。如果脾臟有濕熱的問題,脾臟無法正常運作,使水份無法正常調節,會出現黃色的白帶。有時候會出現綠色的白帶,這是肝臟的火氣過旺,導致真臟的顏色顯現。有時候會出現黑色的白帶,這是腎臟的火氣過旺,導致火氣達到極點,反而呈現出水的顏色,也就是剋制自身的顏色。
這兩種情況並不常見。最常見的是白帶呈紅色,看似血液但又不是血液,持續不斷地流出。這通常是因為濕熱在帶脈間流行,人們常常誤以為是月經不停,認為是血液不足,很少有人知道這是紅色的白帶。原因無他,主要是因為人們不知道月經本質上是水份,也不知道白帶也是水份,更不知道紅色的白帶和月經是不同的水份,所以不知道應該採取利尿、去濕和清熱的方法。反而採取收斂、滋補和濃厚的方法,長期下來,連白帶都無法排出。
反而認為這是月經不停得以收斂的好處,從此就可能導致腹部膨脹,或者變成乾血勞。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有多少。在《金匱》中,水分和血液的區別是很重要的。否則,為什麼秦越人經過邯鄲時,會成為專門治療白帶的醫生呢?只有能夠治療水份,才能治療白帶。只有能夠治療白帶,才能調整月經。不要以為月經和白帶的問題微不足道,實際上它們和生命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