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懋修

《文十六卷》~ 卷十五·文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文十五 (2)

1. 答云依問《內經》諸治法

濮生云依以內外、反正、逆從諸治法為問。是皆在《內經·至真要大論》中。所云:外者外治,內者內治。正者正治,反者反治。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正,順也,若順逆也者。當即以經解經,為吾子一一明之。如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此病之內外有異同之分者也。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後調其內。此治之內外有標本之異者也。如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是為正病。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是為正治。重寒必熱,重熱必寒,是為反病。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諸陽,是為反治。此正者正治,反者反治之說也。如陽病治陰,陰病治陽,藥似與病相逆,卻是正治之法。通因通用,塞因塞用,藥似與病相從,卻是反治之法。此逆者正治,從者反治之說也。病之微者,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其病尚微,逆之即愈。

逆,即正治也。病之甚者,奇之不去則偶之,偶不去則反佐以取之。其病既甚,從之始愈。從,則反治也。此微者從之,甚者逆之之說也。如重陽必陰,治當以寒。重陰必陽,治當以熱。外雖若逆,而中則順。逆之,正所以為順也。寒極生熱,而再治以熱。熱極生寒,而再治以寒。

則外雖若順,而中則逆。順之,則未有不逆者。故曰: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是即可見,逆為正治,而順為反治也。凡此諸法,《內經》且屢言之。如: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邪之新客,逢而瀉之。此外治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滿者,瀉之於內。此內治也。發腠理,致津液,通氣,開鬼門,潔淨府,與夫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內外交治者也。是皆為正治、逆治之法。其曰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是亦反治、從治之法。惟病可正治者,真形易見,人所共曉。

病須反治者,假象難明,人都莫辨。則於寒熱虛實之真假兩途,知之為尤要矣。先以寒熱言之,真寒則其脈沉或微弱而遲,所見之病無非寒象。真熱則其脈浮或滑大而數,所見之病無非熱象。此為真病,逆而治之,固無可疑。獨至陽證似陰,火極似水,乃熱極反兼寒化,而脈亦沉伏者,則真熱假寒,即陽盛格陰也。

陰證似陽,水極似火,乃寒極反兼熱化,而脈且浮散者,則真寒假熱,即陰盛格陽也。此寒熱之真假,宜於反治者也。再以虛實言之,則至虛有盛候,反瀉則殆。如除脹滿之當用人參者是。大實有羸狀,誤補益困。如止瀉利之宜用大黃者是。此虛實之真假,宜於反治者也。故經又曰: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伏其所主者,知病之本也。《素問》所垂治法多矣,人皆謂是無方之書,我知其為有方之始。惟自「天元紀」以下七篇,後人以其皆論運氣,遂若與治法無關,棄置焉而弗道。豈知治病之法盡在此七篇中。而「至真要大論」尤有大關乎治要者乎。由是以求仲景所以撰用《素問》者,於桂、麻、膏、黃之治有內外,於陷胸、承氣之治有微甚,於瀉心之用芩、連而佐以乾薑,白通之用薑、附而佐以膽汁者有反正。於烏梅丸復脈湯之寒熱並用,諸加參、草方之虛實兼到者有逆從。

仲景之聖,亦惟取法於《內經》而已。則苟欲治病,《內經》固不可不讀。而苟得其解,則《內經》正不難讀也。岐伯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2. 答坤吾問傷寒傳經為熱、直中為寒

坤吾比部來遊吾門,而秋曹政繁,未暇旁及。余亦慮無以為坤吾益也。日者以人稱傷寒之病在三陽為傳經,在三陰為直中,傳經為熱,直中為寒,則是三陽皆熱證,三陰皆寒證矣。貽誤來學,豈細故哉。原以一言為請。余乃為之說。曰:凡病自太陽來者,即至三陰皆為傳。凡初起即見其經證,不始太陽者,雖在三陽,亦為中。

考之於經,無不可曉。後之模糊影響,皆坐不熟經文故耳。《素問·熱病論》: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至六日,厥陰受之,熟玩「受之」兩字,知是病及其經,不是其經自病。凡所謂逆經傳、循經傳、越經傳、亦有首尾傳者,皆傳經也。《靈樞·病形篇》: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

陰則溜於腑中,陽則溜於經」,所以經又云:或中於陽,或中於陰。而尚不知三陽之亦得雲中乎?況經又分言之而曰: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下其經。中於陰者,常從臂䟰始。蓋以太陽行身之背,陽明行身之前,少陽行身之側,而太陰則主四肢,少、厥又從太陰而入故也。是以《傷寒論》太陽之頭項強痛、項背強𠘧𠘧,為中項、中背之別。

陽明之舌乾鼻燥,胸中有熱,為中面、中膺之殊。少陽之兩耳無聞、脅下硬滿,為中頰、中脅之異。太陰之四肢煩疼,手足自溫,少陰之手足寒,厥陰之諸四逆厥者,為中臂、中䟰之分。中,即傷也。太陽傷風何以亦名中風?豈不亦為直中,乃以邪入三陰,遂若定為寒證。如朱肱《活人書》云云者,是未明乎三陰三陽乃經也,非證也。

證則三陽亦有寒證,三陰僅多熱證也。不然,而《傷寒論》於太陰亦有大黃證,於少、厥亦有白虎、承氣證者,果胡為者耶?且於太陽即用真武湯,於陽明有用四逆湯者,又胡為者耶?明乎六經之皆有傳經,皆有直中,則為熱為寒豈可論經而不論證哉。然此尚不過人云亦云已爾。

余則以為,六經之傳變,本是六經之氣化,本不是手足之六經。如太陽,陽也,而太陽之氣化為寒水,則太陽本不是熱。少陰,陰也,而少陰之氣化為君火,則少陰本不是寒。自氣化之說亡,而傳足傳手之論起,六經傳變,寒熱遂淆。今日之六經,全非先民之六經矣。吾子此問,吾道之幸也。

《靈樞》云:邪雖入於陰經,而臟氣猶實。實而不能客,則還入於腑。此即中陰溜腑之義也。此義亦久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