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六卷》~ 卷十五·文十五 (2)
卷十五·文十五 (2)
1. 答云依問《內經》諸治法
濮生云依以內外、反正、逆從諸治法為問。是皆在《內經·至真要大論》中。所云:外者外治,內者內治。正者正治,反者反治。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正,順也,若順逆也者。當即以經解經,為吾子一一明之。如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此病之內外有異同之分者也。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後調其內。此治之內外有標本之異者也。如陽勝則熱,陰勝則寒,是為正病。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是為正治。重寒必熱,重熱必寒,是為反病。
白話文:
濮先生詢問了許多治療方法,包括外部和內部、正面和背面、逆向和順向等各種療法。這些都在《黃帝內經·至真要大論》中有詳細說明。其中提到:“外部病症用外部治療,內部病症用內部治療;正常情況下使用正常的治療方法,相反情況下則採用相反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病情輕微就採用正常的治療方法,如果病情嚴重就要採取相反的方法進行治療。“逆”就是指正常的治療方法,“從”是指相反的方法。對於“逆正”的概念,應該根據經典來理解它,並且為你逐一闡述清楚。例如,身體陽氣不足就會出現外面寒冷的情況,陰氣不足會導致裡面發熱。反之亦然,如果陽氣過多,外面也會感到熱,陰氣太多則會使裡面感覺到冷。
這表明疾病的部位不同,治療方式也有區別。如果是從外部傳入內部的疾病,應首先對症治療外部。如果是從內部向外擴散的疾病,則應調節身體內部環境。對於那些由內向外擴散且症狀嚴重的病人, 應該先調養好體內再對外部進行治療; 對於那些由外向內傳播並加重的症狀患者, 則應該先對症治療外部然後再調整體內的狀況。這就是內外標本不同的治療方法。比如陽氣過旺會導致發熱,陰氣過多會引發寒冷等症狀,這些都是屬於正常情況下的病症。因此,在治療時需要用熱性藥物來對抗寒性疾病,用涼性的藥物來對付熱性疾病,這叫做正治。但是有些特殊情況,像極寒或極熱的情況就需要採取與常規療法相反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這就叫作反病。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諸陽,是為反治。此正者正治,反者反治之說也。如陽病治陰,陰病治陽,藥似與病相逆,卻是正治之法。通因通用,塞因塞用,藥似與病相從,卻是反治之法。此逆者正治,從者反治之說也。病之微者,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其病尚微,逆之即愈。
逆,即正治也。病之甚者,奇之不去則偶之,偶不去則反佐以取之。其病既甚,從之始愈。從,則反治也。此微者從之,甚者逆之之說也。如重陽必陰,治當以寒。重陰必陽,治當以熱。外雖若逆,而中則順。逆之,正所以為順也。寒極生熱,而再治以熱。熱極生寒,而再治以寒。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提到的是中醫治療中的“正治”和“反治”的概念。“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意思是對於那些因爲體內陽氣不足而導致發熱的症狀,應該通過補益陰液來治療;“諸熱之而寒者取諸陽”,則是說如果是因爲體內陰血過多導致寒冷症狀,則應補充陽氣進行治療。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治療方法(正治)。 另外,“藥似與病相逆,卻是正治之法。”是指在某些情況下,雖然藥物看起來像是與病症相反,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正確的治療方法。例如,在一些疾病初期階段,使用溫熱性質的藥物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平衡,這就是一種正治的方法。 與此相對地,“藥似與病相從,卻是反治之法。”則是在另一些情況下的治療方法。比如當一個人出現腹瀉等症狀時,通常會想到要止瀉,但有時反而需要用洩下方法來進行治療,這就叫做“通因通用”。同樣地,有時候會出現食慾減退、腹脹等消化系統問題,這時可以採用增加食物攝入量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這被稱爲“塞因塞用”。
最後,文章還提到了針對病情輕重的不同處理方式:“病之微者,發表不遠熱,攻裏不遠寒。”意思是對輕微疾病的治療,不要過於猛烈或過冷;而對於嚴重的疾病,“奇之不去則偶之,偶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意味著如果常規療法無效,就需要嘗試其他不同的治療方法,並且可能還需要輔助性的措施才能達到治癒的目的。總的來說,這些都體現了中醫治療過程中靈活多變的特點。
則外雖若順,而中則逆。順之,則未有不逆者。故曰: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是即可見,逆為正治,而順為反治也。凡此諸法,《內經》且屢言之。如: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邪之新客,逢而瀉之。此外治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滿者,瀉之於內。此內治也。發腠理,致津液,通氣,開鬼門,潔淨府,與夫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內外交治者也。是皆為正治、逆治之法。其曰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是亦反治、從治之法。惟病可正治者,真形易見,人所共曉。
白話文:
如果外表看似順從,但內心卻是反抗的話,那麼這種表面看起來像是順從的行爲實際上都是出於內心的抗拒和不滿。因此可以說,“逆正是順”,“若是順逆”。這說明瞭治療疾病時應該採取相反的方法來達到治癒的目的。這些方法都在《內經》中有詳細的記載。例如,在皮膚上有邪氣的人可以通過浸泡身體出汗的方式將邪氣排出體外;對於那些剛剛感染上疾病的患者,則可以使用瀉藥將其排除出體內。這些都是外部治療方法的例子。而對於位於較高位置的症狀則要通過排泄的方式來解決;而在較低的位置則是採用補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內部治療方法的一個例子。另外還有發散肌膚毛孔、促進液體流通以及打開人體穴位等內外兼施的治療方法。所有這些都是正常的治療方法或者是逆轉療法的一種方式。至於所謂的用寒冷的東西去治療熱症、溫熱的東西去治療寒症等等,這也是屬於反轉療法或者是從治病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治療的方法之一。只有當病情能夠得到正確的診斷並且症狀明顯的時候才能夠進行真正的有效治療,並且所有人都能明白這一點。
病須反治者,假象難明,人都莫辨。則於寒熱虛實之真假兩途,知之為尤要矣。先以寒熱言之,真寒則其脈沉或微弱而遲,所見之病無非寒象。真熱則其脈浮或滑大而數,所見之病無非熱象。此為真病,逆而治之,固無可疑。獨至陽證似陰,火極似水,乃熱極反兼寒化,而脈亦沉伏者,則真熱假寒,即陽盛格陰也。
陰證似陽,水極似火,乃寒極反兼熱化,而脈且浮散者,則真寒假熱,即陰盛格陽也。此寒熱之真假,宜於反治者也。再以虛實言之,則至虛有盛候,反瀉則殆。如除脹滿之當用人參者是。大實有羸狀,誤補益困。如止瀉利之宜用大黃者是。此虛實之真假,宜於反治者也。故經又曰: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白話文:
有些疾病需要相反治療的情況是因爲症狀難以明確,人們無法分辨出來。因此,在判斷病情的真實性和虛實時,瞭解這一點尤爲重要。首先從冷熱來說,真正的寒冷會導致脈搏下沈、微弱和緩慢,並出現所有與寒冷相關的病症;真正的炎熱則會使脈搏上升、光滑、快速並出現所有與炎熱相關的病症。這些都是真實的病症,如果逆向治療它們,則沒有疑問。但是當陽證看似陰症,火熱達到極點後反而會像水一樣冷卻下來,導致脈搏也會變得深陷並且不明顯,這就是真的發熱但看起來像是寒冷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陽氣旺盛排斥陰氣”。同樣地,陰證看似陽症,水分到達極限之後反而會出現類似火焰的現象,使脈搏變得更加分散,這就意味著真實情況是寒冷但實際上卻表現出熱烈的症狀,這被稱爲“陰氣旺盛排斥陽氣”,這也是冷熱之間的真假問題,適合採用相反治療方法來處理。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虛實上,極度虛弱的人可能會表現得非常強壯,但如果誤用了補藥就會更加疲憊不堪;反之,真正健康的人可能看上去很瘦弱,但是如果使用了瀉藥就可能導致身體衰竭。所以經書裏說:“隱藏起主要的原因,首先要找出病因。”
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伏其所主者,知病之本也。《素問》所垂治法多矣,人皆謂是無方之書,我知其為有方之始。惟自「天元紀」以下七篇,後人以其皆論運氣,遂若與治法無關,棄置焉而弗道。豈知治病之法盡在此七篇中。而「至真要大論」尤有大關乎治要者乎。由是以求仲景所以撰用《素問》者,於桂、麻、膏、黃之治有內外,於陷胸、承氣之治有微甚,於瀉心之用芩、連而佐以乾薑,白通之用薑、附而佐以膽汁者有反正。於烏梅丸、復脈湯之寒熱並用,諸加參、草方之虛實兼到者有逆從。
白話文:
找出病因的方法就是尋找疾病的根源。瞭解疾病的根本原因。在《素問》這本書中有許多治療方法,人們都認為它是一本沒有特定療程的書籍,但我卻知道它是所有療程的開始。然而,在“天元紀”以下的七篇文章中,因為這些文章都是討論五運六氣,因此被視為和治療方法無關,被人們放棄了而不去研究。但誰能想到治療疾病的方法就在這七篇文章之中呢?而在“至真要大論”一文中更是對治療的重要方面有所影響嗎? 由此可以推斷出張仲景之所以使用《素問》,是在桂枝、麻黃、膏藥、黃芪等治療方式上有著不同的應用;對於小陷胸和大承氣的治療上也有輕重緩急的不同;在瀉心中使用苦參和黃連來輔助乾薑或膽汁;在烏梅丸和復脈湯的治療中同時應用冷熱療法;以及各種加入人參和甘草的處方對於虛實病症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等等。
仲景之聖,亦惟取法於《內經》而已。則苟欲治病,《內經》固不可不讀。而苟得其解,則《內經》正不難讀也。岐伯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白話文:
張仲景之所以被尊為神明,也只是從《黃帝內經》中取得方法罷了。那麼如果想要治癒疾病,《黃帝內經》當然不能不去閱讀。但如果能理解其中的道理,那《黃帝內經》並不是難懂的書。歧伯說:“知道關鍵的人,一句話就能結束。不知道關鍵的人,會漫無目的地浪費時間。”就是這樣啊!就是這樣啊!
2. 答坤吾問傷寒傳經為熱、直中為寒
坤吾比部來遊吾門,而秋曹政繁,未暇旁及。余亦慮無以為坤吾益也。日者以人稱傷寒之病在三陽為傳經,在三陰為直中,傳經為熱,直中為寒,則是三陽皆熱證,三陰皆寒證矣。貽誤來學,豈細故哉。原以一言為請。余乃為之說。曰:凡病自太陽來者,即至三陰皆為傳。凡初起即見其經證,不始太陽者,雖在三陽,亦為中。
考之於經,無不可曉。後之模糊影響,皆坐不熟經文故耳。《素問·熱病論》: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至六日,厥陰受之,熟玩「受之」兩字,知是病及其經,不是其經自病。凡所謂逆經傳、循經傳、越經傳、亦有首尾傳者,皆傳經也。《靈樞·病形篇》: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
白話文:
坤吾到我家來拜訪,但是秋天官務繁忙,沒有時間顧及其他事情。我也擔心無法對坤吾有所幫助。有人認為傷寒疾病在三陽經脈上會傳播,在三陰經脈上會直接感染,傳播的是熱症,直接感染的是寒症,那麼就是三陽都是熱症,三陰都是寒症了。這種錯誤引導學生學習,這可不是小事啊!我用一句話請求他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我就為他解說道:“凡是疾病的起源來自太陽經脈的,即使到了三陰經脈也是傳染的。所有最初就出現經脈病症的,不從太陽開始的,即使是三陽經脈,也算是被感染了。”根據經典的理論,這些都可以明白地理解。後來的人模糊不清,都因為他們不熟悉經書的文字。《黃帝內經·熱病論》裡提到:“傷寒第一天,太陽經脈受到感染;第六天時,厥陰經脈受到感染”,仔細品味“受到感染”兩個字,就知道這是疾病侵襲經脈,而不是經脈自己生病。所有的逆行傳播、順行傳播、跨越經脈傳播以及首尾相連的傳播方式,都是傳經的方式。《黃帝內經·病形篇》裡指出:“邪氣侵犯人的身體,並沒有固定的部位。”
以上是我對於古文中所描述的情況的理解和轉述,希望能夠幫忙解答您的疑問。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或需求,歡迎隨時向我提問。
陰則溜於腑中,陽則溜於經」,所以經又云:或中於陽,或中於陰。而尚不知三陽之亦得雲中乎?況經又分言之而曰: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下其經。中於陰者,常從臂䟰始。蓋以太陽行身之背,陽明行身之前,少陽行身之側,而太陰則主四肢,少、厥又從太陰而入故也。是以《傷寒論》太陽之頭項強痛、項背強𠘧𠘧,為中項、中背之別。
陽明之舌乾鼻燥,胸中有熱,為中面、中膺之殊。少陽之兩耳無聞、脅下硬滿,為中頰、中脅之異。太陰之四肢煩疼,手足自溫,少陰之手足寒,厥陰之諸四逆厥者,為中臂、中䟰之分。中,即傷也。太陽傷風何以亦名中風?豈不亦為直中,乃以邪入三陰,遂若定為寒證。如朱肱《活人書》云云者,是未明乎三陰三陽乃經也,非證也。
白話文:
當疾病侵襲身體時,會分成兩個部分——陰和陽。陰的部分通常在臟器裡流動,而陽的部分則在經絡裡流動。因此,《黃帝內經》提到「或者受到陽氣的影響,或者受到陰氣的影響」。然而,人們還不知道三種陽氣(太陽、陽明、少陽)是否也會受到疾病的影響嗎? 而且,《黃帝內經》進一步指出,如果病邪進入了脖子後方,就會向下傳到太陽經;如果病邪進入臉部,就會向下傳到陽明經;如果病邪進入腮幫子,就會向下傳到少陽經;如果病邪進入胸部背部和肋骨之間,它們也會向下傳到相應的經脈上。此外,由於太陽經走遍全身的背面,陽明經走遍全身前面,少陽經走遍全身兩邊,而太陰經主要控制四肢,少陰經和厥陰經則跟隨著太陰經進入身體內部。 根據《傷寒論》,太陽經引起的頭痛和肩膀僵硬疼痛,以及背部肌肉緊繃等症狀,都是因為受到了脖子後方和背部的感染所導致的不同表現形式。同樣地,陽明經引起的口渴喉嚨乾燥、胸口有熱感等症狀,也是因為受到了面部和胸部的感染所致。另外,少陽經引起的耳朵聽力下降、肋骨下方腫脹等症狀,也是因為受到了腮幫子和肋骨之間的感染所致。最後,太陰經引起的四肢疲倦疼痛、手掌腳掌發熱等症狀,以及少陰經引起的手腳冰冷、厥陰經引
證則三陽亦有寒證,三陰僅多熱證也。不然,而《傷寒論》於太陰亦有大黃證,於少、厥亦有白虎、承氣證者,果胡為者耶?且於太陽即用真武湯,於陽明有用四逆湯者,又胡為者耶?明乎六經之皆有傳經,皆有直中,則為熱為寒豈可論經而不論證哉。然此尚不過人云亦云已爾。
余則以為,六經之傳變,本是六經之氣化,本不是手足之六經。如太陽,陽也,而太陽之氣化為寒水,則太陽本不是熱。少陰,陰也,而少陰之氣化為君火,則少陰本不是寒。自氣化之說亡,而傳足傳手之論起,六經傳變,寒熱遂淆。今日之六經,全非先民之六經矣。吾子此問,吾道之幸也。
白話文:
中醫學認為,雖然三陽經(太陽、少陽、陽明)主要表現為熱性的症狀,但也有寒性的病症;相反地,三陰經(太陰、厥陰、少陰)則多見熱性的症狀。否則,《傷寒論》中為什麼在太陰經有使用大黃治療的情況,在少陰和厥陰經也有使用白虎湯和承氣湯的例子呢?此外,在太陽經使用真武湯,陽明經使用四逆湯的例子又是為了什麼呢?顯然,六經理論中,疾病可以通過經絡進行傳播,也可以直接影響某個器官,因此討論疾病的性質(熱或寒)時,不能只根據經絡,還需要考慮症狀(證)。然而,這些都是人們通常的看法。
我認為,六經的傳變,實際上是體內氣機的變化,並非僅限於身體的六條經絡。例如,太陽經屬陽,但如果其氣機轉化為寒水,那麼太陽經就不是熱性的。少陰經屬陰,如果其氣機轉化為君火,那麼少陰經就不是寒性的。隨著氣化的理論消失,開始出現經絡傳遞的說法,導致了疾病的寒熱混亂。當今的六經理論,已經與古代先民所理解的六經理論完全不同。您提出的問題,是我非常珍視的。
《靈樞》云:邪雖入於陰經,而臟氣猶實。實而不能客,則還入於腑。此即中陰溜腑之義也。此義亦久亡矣。
白話文:
當邪氣進入陰經時,雖然會使臟器變得更強壯,但如果它無法容納在內,就會返回到腑器官。這就是所謂的「中陰溜腑」的意思。這個意思已經失傳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