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六卷》~ 卷十三·文十三 (3)
卷十三·文十三 (3)
1. 書陳修園《〈傷寒論〉〈金匱要略〉淺注》後
《傷寒論》三百九十七法,既不見於仲景原文,又不見於叔和《序例》。豈聖法而真有是瑣屑焉者?乃自林億創其言,成無己踵其說,而元泰定間又有程德齋者作《傷寒鈐法》,言之鑿鑿。累及王安道信以為真,左算不合,右算不合,更覺無謂。即使不差秒忽,亦何補於古人?亦何益於來者?徒令後之人見此鉅數望而生畏,愈覺《傷寒論》之深不可測,則有之耳。
修園《〈傷寒論〉淺注》,本張隱菴、張令韶二家言,撇去叔和重集諸篇,但就六經分解,適得三百九十七節。謂一節便是一法,即此為三百九十七法。割卻千載葛藤,而《傷寒論》從此為康莊大路矣。仲景《金匱》原文本只二十二篇,其二十三篇以下,前賢皆謂是宋人所續,故修園作《〈金匱〉讀》四卷刪之。其為《淺注》時,亦不加詮釋。
白話文:
《傷寒論》共有397種方法,在張仲景原著中並未出現,並且在王叔和發展他的理論時也沒有提到過這些方法。難道聖人的法則真的會有如此瑣碎嗎?然而自從林億提出了這個觀點後,成無已也跟隨他這樣說,到了元朝泰定時還有個叫程德齋的人寫了本書叫做《傷寒鈐法》,說得非常肯定。甚至讓王安道相信這是真實的,但是左右都不符合實際,顯得很沒有意義。即使是完全正確,對於古人的貢獻也是微乎其微,對後來者的幫助更是毫無價值。只會讓人看到這麼多數字感到畏懼,更加覺得《傷寒論》難以理解。所以,《傷寒論淺注》這本書根據張隱庵和張令韶兩家的觀點,剔除了王叔和其他一些篇章,僅從六個經絡的角度來解釋,正好得到了397節內容。認爲每一節就是一種方法,這就是所謂的397種方法。這樣就可以把千年來的紛爭去掉,使《傷寒論》成爲一條平坦的大道了。張仲景原本只有22篇文章,第23篇以後的文章都是宋代人續寫的,因此修園在他的著作《金匱讀》中刪去了這部分內容。而在寫《淺注》的時候,他也並沒有進行詳細的闡釋。
朱紫之混自此始得一清。名曰《淺注》,蓋示人淺近易從,總欲令讀者無涉海問津之嘆,嘉惠固非淺也。或曰讀此可由淺而見深,余謂讀此可由深以見淺。庶幾聖道中庸,盡人可到,此則修園之志耳。修園可議處亦多,而兩書《淺注》則皆可讀之書也。
白話文:
從此開始,硃色與紫色得以分清,我們稱之為《淺注》。這名字意味著它簡單易懂,總希望能讓讀者免於困惑和難以理解的尷尬,其對讀者的惠益並非淺薄。有人說通過閱讀此書,可以由淺入深地理解事物,我認為透過此書,可以由深入淺地理解事物。這樣的做法符合聖賢之道的中庸原則,讓人都能達到這種境界,這是寫作本書的初衷。關於修園的議題有很多,但這兩本書《淺注》都是值得一讀的書籍。
2. 書徐靈胎《慎疾芻言》後
探河源者,必窮星宿之海。觀日出者,必登泰岱之顛。學醫而不通《靈》《素》,後世百家言人人殊,其將何道之從歟?洄溪先生為吳江望族,博通經史,復肆力於醫學。而其得力處,尤在潛心《靈》《素》。世所傳《徐氏六種》,久已澤及海內矣。《慎疾芻言》最為晚出,以其在《六種》之外,幾於湮沒不彰。
余初僅藏有鈔本,繼得陸秋丞觀察於皖江刻之,今費芸舫太史視學中州又刻之,而此書遂以大顯。書僅十餘葉耳,而歷敘所言,如「延醫」一章,謂人不可以耳為目,而不考其實學何如、治效何如,此即《內經》病為本,醫為標,必使標本相得者是也。其「補劑」一章,謂傷風則防風、荊芥,傷寒則蘇葉、蔥頭,皆歷聖相傳之定法,千古不能易者,此即《內經》邪之新客,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者是也。
白話文:
想要探索河流源頭的人,必須窮盡星辰大海;觀看太陽昇起的人,必定登上泰山頂峯。學習醫學卻不精通《靈樞經》和《素問篇》,後代各家學說各不相同,將遵循什麼道路呢? 洄溪先生出身吳江縣名門望族,廣泛涉獵儒家經典與歷史文獻,並且致力於研究醫學。他特別注重潛心研讀《靈樞經》和《素問篇》。流傳於世的《徐氏六種》,早已惠及全國了。《慎疾芻言》是最爲晚期的作品,在《六種》以外幾乎被埋沒無聞。 起初我只是收藏了一份手抄本,後來陸秋丞觀察在安徽將其刊印出來,現在費芸舫太史到中原視察教育時再次刊印它,這本書就因此廣爲人知。雖然只有十幾頁紙,但書中詳細敘述的內容,比如“請醫生”這一章節,認爲人們不應該只憑耳朵聽信別人的話,不去考察他的實際學問如何、治療效果如何,這就是《內經》所說的疾病纔是根本,醫術只是標尺,一定要讓兩者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療效。另一章節關於補劑的部分提到:傷風則用防風、荊芥,傷寒則使用蘇葉、蔥頭等藥物都是歷代相傳的固定方法,千百年來都無法改變,這正是《內經》所說的新來的邪惡力量還沒有固定的落腳點,推動它們就會向前移動,引導它們就能停止的意思。”
其「陰證」一章,謂陰證無發熱之理,而亦無補寒之法,以發熱之病目為陰證全用溫補,直是以藥試病,此即《內經》謹熟陰陽,勿與眾謀者是也。其「老人」一章,謂治老人勿用熱藥,如其陽之太甚,且當清火以保其陰,即《內經》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及所謂其陽當隔,隔則當瀉者是也。
其「中暑」一章,謂暑字名義與寒字相反,乃天行熱毒之病,當以香薷飲、藿香正氣散主之,此即《內經》後夏至日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者是也。至所謂內外十三因,試問何一因是當補者?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此更如《內經》所云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味其所言,無一語不本於《內經》。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本: 其中「陰證」一篇提到,陰證沒有發燒的情況,而且也沒有治療寒冷的方法。如果把發燒視為陰證,就全部使用溫暖滋補的藥物來治療,這等於是拿藥品嘗試疾病,也就是《黃帝內經》裡說要慎重地研究陰和陽,不要輕易地跟別人討論病情的意思。「老年人」一篇指出,治療老年人時不能使用過度燥熱的藥物;如果他們的陽氣過盛,還應該清除火氣以保護陰氣,就是《黃帝內經》裡說的人到四十年齡就會有陰氣減弱一半,以及人到了某個階段就需要分離陽氣並排泄掉這些意思。「中暑」一篇說明,暑這個詞代表的是與冷相反的概念,是一種由上天傳播的熱性病毒性疾病,需要用香薷飲或藿香正氣散來治療,這是《黃帝內經》裡說在夏至之後會出現暑病,暑病應該讓汗水流出來而不是阻止它們流出的意思。至於那些被稱作內外十三因的因素,哪一個因素需要進行補充呢?病症消失後身體虛弱的人也會恢復健康,留下病症的人即使原本很強壯也可能死亡,這就像《黃帝內經》裡說的:身上出汗並且能夠順暢排出的話,那麼身體健壯的人就能夠存活下來。從他所講述的文字看來,每一句都源於《黃帝內經》。
其於《蘭臺軌範》尚不過羅列《內經》於前,此則更擷經義以教人,非第引經以起例也。先生著書,時在乾隆丁亥,去今垂一百年,而俗尚又一變矣。先生當日所深惡而痛絕者為溫補藥,今則溫補之弊仍在,而又動輒謂人陰虛。即病家習聞此語,亦無不自謂陰虛者。是不獨溫補之弊,而又為清滋之弊矣。
溫、清似乎不同,而滋之與補,其誤一也。且以清滋而加病者,其弊隱;更壞於溫補而變病者,其弊顯也。凡新出醫書多矣,其立意每不肯教病家。先生之書則專教病家者也,此其所以可貴也。餘生也晚,不獲親炙先生以求進於至道,而恨不能使病家皆知治病之理,則猶是先生之意也。先生雖往,其亦許為私淑之人矣乎。
白話文:
他的著作《蘭臺軌範》,只是把《內經》的內容羅列出來,並沒有深入講解其中的道理。這本書則更加註重從經典理論出發來教導人們醫學知識,不僅僅是引用經典的例子而已。這位作者寫書的時候是在清朝乾隆年間,距離現在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了,社會風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時他最討厭並且堅決反對的是溫補藥物,而現在雖然溫補藥的問題仍然存在,但是大家卻經常說陰虛的情況很多。這不僅是溫補藥物帶來的問題,還有過度使用清涼滋潤藥物導致的問題。 溫和清爽看起來不一樣,但它們都可能導致同樣的錯誤。而且用清涼滋潤的方法治療疾病,它的弊端可能隱藏得更深一些,比溫補變病的危害更大。現在的醫書中有很多新的內容,他們的目的往往不是爲了教育病人。而這本書則是專門用來教授病人的,這就是它之所以珍貴的原因。 我出生較晚,沒能親自向老師學習並追求最高的道理,但我很遺憾無法讓所有的患者都知道如何正確地進行治療,這也是老師的意願吧。 雖然他已經去世很久了,但他應該會允許我把這些視爲自己的學問吧。
3. 書尤在涇《傷寒貫珠集》後
《傷寒論》之廢而不讀也,久矣。不讀《傷寒論》,自不能用傷寒方。讀《傷寒論》而不得《傷寒論》之讀法,則亦不能用傷寒方。此吾吳飼鶴山人《貫珠集》之所為作也。先生於傷寒六經正治法外,又於太陽有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於陽明有明辨法、雜治法。
於少陽亦有權變法。於太陰有臟病經病法、經臟俱病法。於少、厥兩經各有清法、溫法。凡病機之進退微甚,亦各有法以為辨。使讀《傷寒論》者先得其讀法以讀之,庶幾不難讀《傷寒論》。《傷寒論》即不難讀,傷寒方自不難用。於是而《傷寒論》乃不至於終廢。是則先生之志也。
白話文:
很久以前,《傷寒論》就被廢棄了不再被閱讀。如果不讀《傷寒論》,自然就不能使用其中治療傷寒的方法。如果只是讀了《傷寒論》卻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也無法運用這些治療方法。這就是吳鶴山人的著作《貫珠集》創作的原因所在。在《傷寒論》中的六個經絡正常療法之外,吳鶴山人在太陽經方面提出了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和類病法;在陽明經方面則有明確辨別法和雜治法。 對於少陽經也有相應的權變法。在太陰經上,則分別有臟腑疾病法、臟腑都患病的情況以及不同的治療方法。所有疾病的病情進展程度都有各自的法則來區分。讓讀者首先瞭解如何正確地閱讀《傷寒論》,這樣就不難讀懂它。一旦能夠理解並讀懂《傷寒論》,那麼就能夠輕鬆應用其中的治療方法。這樣一來,《傷寒論》就不會最終被淘汰掉。這是吳鶴山人的願望。
傷寒自朱奉議以三陰三陽釋作寒熱,謂人病在三陽皆為熱,皆用寒藥。則凡太陽之宜溫散者,其病必大。又謂人病到三陰皆為寒,皆用溫藥。則凡少、厥之宜寒瀉者,安得更有活理?賴劉守真申明仲景用寒之法,以正其用溫之失。乃後人泥於《傷寒論》之寒字,總說仲景但知治寒,不知治溫,皆由不識《傷寒論》自有溫清兩法故耳。先生於各經分證已極明晰,而於少、厥溫清之辨尤足破世人之愚。
余乃就先生意推之六經,知六經中各有溫法清法,且有溫清合法。俾但見論中有溫法,不見論中有清法者。自此而識仲景固非但知秋冬,不知春夏。則宜用清法之溫熱病,不即可於《傷寒論》求之哉。先生於少陰篇曰:傳經之病,以陰氣之存亡為生死。直中之病,以陽氣之消長為生死。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中醫理論中的“傷寒論”,其中解釋了人體生病時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作者認爲,在三陽經(太陽、陽明、少陽)出現熱症的情況下,應該使用寒藥治療;而在三陰經(太陰、少陰、厥陰)出現冷症的情況,則應使用溫藥治療。然而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因爲有些病症可能需要用溫和的方法來處理,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採用極端的方式進行治療。因此,劉守真的研究對糾正這些錯誤的觀點起到了重要作用。後來的人們誤解了《傷寒論》,以爲只有寒冷纔是疾病的根源,但實際上,《傷寒論》也包含了溫暖療法的內容。通過分析各個經絡的不同症狀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瞭解到每個經絡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適用範圍,而且還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用來調整身體的狀態。例如,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同時採取溫和與清涼兩種方式來進行調理。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其他經典著作如《黃帝內針》等書中找到更多關於如何運用各種不同類型的藥物和技術的信息。總的來說,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患者病情的治療方法,而不是盲目地遵循某種固定的模式或規則。
於厥陰篇曰:陰受病而厥者,勢必轉而為熱。陽受病而熱者,甚則亦變為厥。其厥也,非真寒也,陽陷於中,而陰見於外也。此即先生所以明溫清之原,而余意實本於先生,則先生之餉余者非淺矣。先生《金匱心典》久行於世,獨此未經鋟版,僅得二然,朱氏名陶性者,於嘉慶中以活字板印之,故世不多見,朱亦不自言何地人。兵燹以後,想活字板亦必不存。
施生子程購得鈔本,畀余觀之,命傔錄出。今又得朱氏本,校勘一過,因為之說。亦可藉以明《傷寒論》自有清法云爾。
白話文:
在「厥陰篇」裡提到:如果陰氣受到疾病的影響而出現四肢冰冷的情況,那麼疾病一定會轉化成為發燒;相反地,如果陽氣受到疾病的影響而出現發燒的情況,嚴重時也可能會出現四肢冰冷的情形。這種四肢冰冷並不是真的寒冷,而是由於陽氣被困在身體內部,使得外面表現出來的是陰冷狀態。這就是先師用來說明溫暖和清涼治療原則的原因,我的想法也是基於先師的理念,因此先師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先師的著作《金匱心典》已經流傳了很久,在世界上廣泛被使用著,但是唯獨這個部分沒有出版,只有很少的人能夠看到它。直到嘉靖年間,一位名叫朱陶性的書生才用木刻的方式印刷了這個版本,所以在當時也很少有人看得到。朱陶性自己也沒有透露他是哪裡人。經過戰火摧殘之後,我想這些木刻版應該也都不存在了吧! 施子程買到了一份手抄本,交給我看後,命令他的助手把它記錄下來。現在我又得到了朱陶性的版本,進行了一次比對檢查,並且寫下了自己的看法。這樣也可以讓大家更清楚瞭解《傷寒論》中的清熱療法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