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懋修

《文十六卷》~ 卷十三·文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文十三 (1)

1. 重訂《傅徵君女科》序

經生家言,每以闢去常解獨標新義,為傑出冠時之作。至於醫之為道,因病施治,隨證立方,宜若無所為常亦無所為新矣。然而一病也,有陰陽,有寒熱,有表裡,有虛實,且有真假,其病若相同,其所以為病則大異。世醫狃於習俗,樂於淺嘗,人云亦云,但就病名為治,不進求病本之何在者,比比然也。

先生此書每論一病,必先列常解於前,而後自解之。非故求新,不囿於常,則自成為新耳。書凡《女科》二卷,《產後編》二卷。《女科》已列有「產後」一門,而《產後編》中各病又與《女科》卷末似一似二,或重見而疊出,或此有而彼無。先生本屬兩書,讀者反覺贅見。

因揣先生於產後治法,若專為錢氏化生湯發明,因即易其名曰《生化編》,以避兩書重複,而仍不失原書本旨。當猶是先生之志也。嘗謂先生力求其新,適得其常,固非炫異矜奇者比。修之服膺是書有年矣,始從吳江靜安宗老處得見鈔本,繼又得海山仙館本,校讀數過。惜其語句叢雜,體例舛錯,且《產後編》中所列「類傷寒證」以陽明腑之胃家實屬之三陰,此其貽害非小,疑非出自先生之手。祝崖祁氏不云乎,此書晉省鈔本甚夥,然多秘而不宣,彼此參考多不相符。

則雅樂之為鄭聲所亂多矣。而於陽明混作三陰,似乎病至於陰經始有下法,則大背南洋之旨,猶有不可不更正者。因為移易篇次,改定體例,以《女科》八門釐為八卷,另附《生化》一編。繁者汰之,冗者節之,雜者一之。經營咸豐年,斷手同治初。悉心讎校,乃成完書。誠欲求得廬山真面目,庶讀者開卷瞭然,而非敢有塗改點竄之意也。

凡先生之亮節高行,散見於馬文甬《義士傳》、李子玉《儒林傳》及《觚剩鶴徵錄》《亭林文集》《小長蘆詩集》中者,當再蒐羅成帙,以光益是書,俾承學之士如見先生焉。豈但為醫家言哉。錄成,敘其顛末如上。

2. 重定綺石《理虛元鑑》序

綺石《理虛元鑑》一書,傳於其門下士趙宗田,而刻自慈溪柯君德修者也。惜趙不言綺石姓氏,惟於原序中約略知為勝國時人。其少子躬罹世變,家國滄桑,未經授梓。可見德修以前世無傳本。而德修實得利於是書,故不忍聽其沉埋剝蝕,而以梨棗壽之。其用心之厚,誠有如晉亭陳氏所言者。

而德修所刊本亦未盛行於世,故世不多見。此本余自友人處借鈔得之。服其治虛之法,於陰虛主清金,於陽虛主建中,歸本肺脾。超出乎專事腎家者徒以桂、附益火,知、柏滋陰之上,可與吾蘇葛可久養道丹房十藥並傳。惜余所見鈔本體例混淆,先後凌躥。所載方或舉藥名,或為歌訣,均未盡善。

原本不可得見,無從仇校。乃為第其先後,一其體例,分為五卷。以「理虛總論」為第一,「羅列病證」為第二,「治病餘論」為第三,「用藥宜忌」為第四,「脈法列方」為第五,而於「非弱諸證」復引申一二條以盡之。刪繁補漏,久之亦不記是誰語。總以令人不成虛勞,斯為治虛良法。

若已為人引入怯門,則吾見其入而不見其出也。嗚呼!理虛之道微矣。

3. 重訂吳又可《瘟疫論》序

疫有兩種:曰溫,曰寒。以其病為大小相同、長幼相似、如役使、如徭役,故古人謂之役,後人稱為疫。至宋以後又稱為瘟,瘟即疫也。溫與寒則疫中之兩證也。若必以「溫」、「瘟」為一字,則豈疫之溫者可名溫溫,而疫之寒者亦可名寒溫乎?即此已說不去矣。又可之所謂疫,即宋以後之所謂瘟。

故言疫不當再言瘟,言瘟不當再言疫。而味其所論,則實論疫中之溫者,不論疫中之寒者。且只言疫中之溫者,不言不疫之溫者。以其所遇崇正辛巳之疫固是溫疫,不是寒疫。然則其為書也,自當名之曰《溫疫論》。乃人云亦云,漫不加察,書之意不錯,而書之名則錯。讀者不知其書名之錯,而轉謂其立論之非,則又錯中錯矣。

呂𣗪村曰:若以又可此書治濕溫證方合。此言正不盡然。蓋濕溫而在無疫之年則僅為濕溫之病,濕溫而為有疫之年則便是濕溫之疫。又可所遇既為沿門闔戶,病狀相似,則竟是疫。疫之狀類濕溫,則竟是濕溫之疫。必謂其不當言疫,可乎?書中「傳變」一節,謂有表而再表,里而再里者。

有先里後表,但里不表者。及「挾熱痢」一節,謂有熱結旁流者,有膠閉而非燥結者。皆為又可特識,能言前人所未言,厥功偉矣。但其書名則定應改正,而於書中之混雜不清者亦一一釐定之。誠以此書實有至理,足為寒疫外之溫疫垂一治法。而正未可執不疫之溫自亂其例矣。

4. 重訂戴北山《溫熱論》序

北山此書,以溫熱與傷寒辨。條分縷晰,諸病疏明。傷寒之治不混於溫熱,溫熱之治不混於傷寒。誠於秦越人「四曰熱病、五曰溫病」之異於「二曰傷寒」者分疆劃界,不得飛越一步矣。然其書明是溫熱,而其書名則曰《廣瘟疫》。推其命名之意,固本於吳又可《瘟疫論》,而欲有以廣之。

故篇中或稱疫癘,或稱時疫,或單稱疫,一若自忘其為論溫熱者是。傷寒之與溫熱,北山能辨之。而溫熱之與瘟疫,北山亦混之矣。余始不解其故,久之而始恍然悟曰:吳氏書名瘟疫,而不自知其所論但為溫疫。戴氏專論溫熱,而不自知其書之不可以名瘟疫。更合兩家觀之,在吳氏自論疫中之溫,而仍不免糾纏不疫之溫。

在戴氏則專論不疫之溫,恐人於陽明溫熱之病誤用太陽風寒之法,特於書成時未加檢點,仍沿俗說以瘟疫之名名溫熱之病。只與刪去論中「屍氣」、「腐氣」等語及後幅大青龍一方,此外則絕無摻入瘟疫之處,亦無夾雜傷寒之處。余愛其論之精,而惜其名之誤,乃於凡所稱「時行」、「疫癘」者悉改之曰溫邪。

其開首云:「世之治傷寒者,每誤以溫熱治之。治溫熱者,又誤以傷寒治之」四語,則余所綴也。有此一提,而所以作書之意乃先於卷端揭清,即為之改題曰《溫熱論》。則此書實足為溫熱病正法眼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