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六卷》~ 卷十·文十 (4)
卷十·文十 (4)
1. 論王清任《醫林改錯》
王清任者,直隸玉田人。自稱鴉鴻橋勳臣。其所指醫林之錯而必當改者,則黃帝之《素問》、越人之《難經》、仲景之《傷寒論》也。其所由識其錯而可據以改者,則俘獲之逆酋、凌遲之犯婦、暴露犬食之殘骸剩骨也。其言曰:前人創造醫書,臟腑錯誤,恨無可證。乃於嘉慶二年四月,遊灤州之稻地鎮。
其時彼處小兒正染瘟疫,十死八九,多用代席裹埋。代席者,代棺之席也。彼處鄉風更不深埋,意在犬食,利於下胎不死。故破腹露臟之兒,日有百數。初未嘗不掩鼻,後念古人所以錯論臟腑,皆由未經親見。遂不避汙穢,每日清晨就視犬食之餘。有腸胃者多,有心肝者少。
白話文:
王清任是河北玉田縣的人,他自封為鴉鴿橋的大臣。他認爲醫學書籍中的錯誤在於黃帝的《內經》,張仲景的《傷寒論》和華佗的《難經》。他的理由是他從戰敗首領、被處決的女人以及狗吃掉剩下的屍體上看到了這些錯誤。他說:“以前創造醫書的人都把臟器搞錯了,我很遺憾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於是,在嘉慶二年的四月份,他在灤縣的稻地鎮遊玩。那時候那裏的小孩正在感染瘟疫,死了80%到90%,大部分都用替代的草蓆包裹起來埋了。那裏鄉下的風俗習慣就是不用深深地埋葬他們,而是希望讓狗來吃了他們的身體以便於讓他們不會再次復活。因此每天都有很多破裂肚子露出內部器官的小孩出現。一開始我不禁捂住鼻子,後來想到古人們之所以會錯亂討論臟器都是因爲他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它們的樣子。於是我就不怕污穢,每天都早上去看那些狗吃完後留下來的殘餘物。有很多腸胃的東西,很少看到心臟肝臟等東西。
十中看全,不過二三。連視十日,看全三十餘人。始知醫書所繪臟腑,即件數多寡亦不相合。尚有膈膜一片,其薄如紙,皆因破壞,未得明驗。四年六月,有遼陽州一婦殺其夫與翁,解省擬剮。跟至西關,忽悟彼非男子,不忍近視。及行刑者提其心肝肺從面前過,始得細看。
二十五年,有打死其母之剮犯,行刑于崇文門,卻得近前而膈膜已破。道光八年五月十四,剮犯張格爾,又不能近看。自思一簣未成,不甘中止。九年遇江寧布政使恆公,言曾鎮守哈密,領兵於喀什噶爾,所見誅戮甚多。細說膈膜形狀,始得知之的確。因思黃帝下問岐伯,何得不知妄對?秦越人《難經》以無憑之談,做欺人之事。
白話文:
經過了十年的研究和觀察,我看遍了大約30個人的所有器官。這時我才發現,醫學書籍上描繪的人體內臟位置、大小等都不完全符合實際情況。還有一片像紙一樣薄的隔膜,因為被損壞了,所以無法得到準確的證據。在第四年的六月份,有一位來自遼陽州的女人殺死了她的丈夫和他的父親,被判處斬首示眾。當我去到西關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她不是男人,因此我不忍心靠近去看。等到執行死刑的人把他的心臟、肝臟和肺拿過來讓我仔細看看,纔得到了詳細的信息。
到了第二十五年,一位打死了自己母親的男人被判處斬首示眾,在崇文門進行了執行。這次我可以走近一些看到他已經破裂的隔膜。道光八年的五月初四,一名名叫張格爾的罪犯也被判處斬首示眾,但是我仍然沒有機會接近看他。我想著如果只差一步就成功瞭,那就不甘心就此放棄。第九年遇到了江寧布政使恆公,他曾經駐紮在哈密,帶兵前往喀什噶爾,看到了很多戰爭中的屠殺場面。他向我詳細描述了隔膜的形狀,使我終於知道了它的真實樣子。於是我就想:黃帝為什麼要向下詢問歧伯呢?歧伯為什麼會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秦越人的《難經》裡那些毫無根據的話語,都是為了欺騙別人嗎? (以上是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後的文字)
張仲景之《傷寒論》方雖有效,而經絡皆錯。於是以《內經》臟腑繪圖於前,以彼親見各囚犯、各死嬰之屍身臟腑繪圖於後。有左氣門、右氣門、衛總管、營總管、津管、瓏管、雞冠油、水鈴鐺、出水道等圖,為黃帝所未知。再證以隨喂隨殺之畜,三四日不喂而殺之畜,與人相比,為越人、仲景所未識。
要後醫遇機會細心查看,是教人於胔骼堆中、殺人場上學醫道矣。試思人之已死,癟者癟矣,倒者倒矣。氣已斷,何由知是氣門?水已走,何由知為水道?犬食之屍、刑餘之人,何由知其件數之多寡?心肝肺一把抓在手中,何由知其部位之高低?彼縱能就死屍之身首一一檢之,勢不能再剝活人之皮肉一一比之。且於死屍轉若有氣,於活人偏說無氣。
白話文:
張仲景的傷寒論雖然有效,但是經絡都錯了。因此他將內經中的臟腑繪圖放在前面,並在他親自觀察到的各種囚犯和嬰兒屍體上的臟腑繪製了圖表。這些圖表包括左側氣門、右側氣門、衛總管、營總管、津管、瓏管、雞冠油、水鈴鐺、出水道等等,這些都是黃帝不知道的東西。他又通過比較隨餵隨殺的牲口以及三四個天沒有餵養然後被殺死的牲口與人類進行對比,這是扁鵲和張仲景都沒有認識到的事情。這告訴後來的醫生遇到機會時應該細心檢查,在屍骨堆積的地方和殺人現場學習醫術。試想一個人已經死了,身體變得乾癟,位置也發生了變化。氣息斷絕後如何知道哪個地方是氣門呢?水分流失之後又怎麼知道哪裏是水道呢?狗吃掉的人體殘骸或者受過酷刑的人,怎麼能知道他們有多少器官呢?心臟肝臟肺部握在手裏,又怎麼可能知道它們的位置在哪裏呢?即使能夠對一具屍體的身體各個部分逐一檢查,也無法剝開一個活著人的皮膚肌肉來一一對照。而且對於一具屍體來說似乎還有生氣存在,而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來說卻說它沒有生命跡象。
又謂凡斬毆之以破傷風死者,凶手擬抵。若早明乎氣散氣亡之義,即用黃耆半斤大補其氣,救一個豈不是救兩個?乃今知其治中風之人,每服用耆四兩。其於治病之耆,較之救凶之耆,尚輕一半也,尚短五成也。於是而都下遂盛傳其補陽還五一方。
白話文:
他又說,凡是因為被砍打或摔跌導致破皮受傷後因風邪入侵死亡的人,殺人者應被判死刑。如果能夠及早就明白「元氣消散、生命危在旦夕」的道理,就使用黃芪半斤來大力地滋養他的元氣,拯救一個人不就是等於拯救了二個人嗎? 現在我們知道治療中風病人的方法是每天服用4兩黃芪。對於這種治療疾病的黃芪來說,比起那種可以救命的黃芪,重量上還要少了一半,效果也要差5成呢!因此,在京城裡很快就流傳開了他的這張補陽還五方子。
2. 論補陽還五湯
近日都門有風行之方,曰補陽還五,以治中風諸病及老年人一切虛證。方出《醫林改錯》中。初不解其方之何以名還五也,取而視之,乃知其所謂五者,謂人身十成元氣,虧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氣則無病。若虧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右半身二成半歸併於左,則右半身無氣。
左半身二成半歸併於右,則左半身無氣。受病之半身,向不病之半身流動,比水流波浪之聲尤甚。於是思得一方,以息其波浪聲,而還其五成虧。乃分左右各二成半而並之,則曰五。合左右各二成半之虧而還之,則曰還。「還五」兩字,於是乎心領神會,而得其解矣。然於其所以為方者,則尚末能明其意也。
白話文:
最近在京城流行一種療法叫做「補陽還五」,用來治療中風等疾病以及老年人大部分虛弱症狀。這個方法出自《醫林改錯》一書中。起初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叫作「還五」,後來仔細研究後才知道,所謂的「五」是指人身上原本有十分的元氣,如果損失了二份,就只剩下八份;如果每個身體的一半仍然保持著四份元氣,那就沒有生病。但是如果損失了五份,剩下五份,那麼每個身體一半隻留下二點五份。右邊身體的二點五份與左邊身體相加在一起,就會導致右側身體失去元氣。同樣地,左邊身體的二點五份和右邊身體相加在一起,也會使左側身體失去元氣。當受到疾病的影響時,健康的那一半身體會流向患病的那一半,這種情況下的聲音甚至比水波紋更響亮。因此我想到了一個方案,可以平息這些波浪般的聲音,並且恢復到五份元氣。然後把左右兩個身體各自剩下的二點五份元氣加起來,就可以稱為「五」。再把左右兩個身體各自的二點五份元氣加起來,就能夠說是「還五」。從此我就明白了這兩個詞的意思,而且得到瞭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對於如何使用這個藥方,我還是不太清楚它的含義。
觀其方,用黃耆四兩、歸尾二錢、赤芍錢半、川芎、桃仁、紅花各一錢,加地龍亦一錢,主治半身不遂。方以黃耆為君,當歸為臣。若例以古法,當歸補血湯黃耆五倍於當歸,則二錢之歸宜君以一兩之耆,若四兩之耆即當臣以八錢之歸。今則耆且二十倍于歸矣,大約欲以還五成之虧,有必需乎四兩之多者。
白話文:
這個配方使用了4兩的黃芪、2錢的歸尾、1.5錢的赤芍、1錢的川芎、1錢的桃仁、1錢的紅花和1錢的地龍。它主要治療半身癱瘓。其中,黃芪是主藥,而當歸是副藥。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來看,在「當歸補血湯」中,黃芪的比例應該是當歸的五倍,也就是說在這裡,2錢的當歸應該要配合1兩的黃芪;但如果用了4兩的黃芪,那麼就該配上32錢的當歸。現在卻只有2錢的當歸,大概是要把五分之一的不足彌補回來吧?所以才需要用上這麼多的4兩黃芪。
若照古方用耆一兩,則只還得一成零二分五之氣,其無氣之三成七分半久假不歸,逋負尚多,方即不驗。於是乎每服四兩之黃耆,亦心領神會而得其解矣。然其方之所以名補陽者,則又何也?蓋以當歸為補血,血為陰。以黃耆為補氣,氣為陽。故以黃耆為可補無氣之半身,即可補無陽之半身。
於是而補陽兩字亦復心領神會而得其解矣。然而黃耆補氣,不補陽氣,而補陰氣者也。正不得以補陰氣者謂補陽氣,而即用其補陰之藥換作補陽之名。陰陽二氣之在身,陰氣盛則陽氣不能與之敵。若以補陰氣之藥誤作補陽氣而恣啖之,則陰氣日以長,陽氣日以消,陰陽消長之機,固非王清任所能喻。獨所謂合左右身各二成半而為五成者,則清任獨知之,而他人所不能知。
白話文:
如果按照古老的配方使用黃芪1兩,那麼只能得到其中的一成零2分5的氣息,其餘無氣的部分有3成7分半是借來的但沒有歸還,欠下的債務還有很多,因此這個處方就不靈驗了。於是每次服用4兩的黃芪也能領悟並理解它的效果。但是爲什麼這種藥被稱爲補陽呢?因爲當歸是用來補充血液,血液屬於陰;黃芪則是用來補充氣息,氣息則爲陽。所以認爲可以利用黃芪來彌補失去一半氣息的身體,也就是能夠彌補失去一半陽光(能量)的身體。這樣看來,“補陽”這兩個字也就明白了。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黃芪能補充氣息,並不是說它就能補充陽氣,而是補充陰氣。絕對不要把補充陰氣當作是在補充陽氣,然後就隨便換一個名字叫做“補陽”。身體中的陰陽兩種氣體,如果陰氣過重就會導致陽氣無法與之抗衡。如果誤將補充陰氣的藥物當做補充陽氣隨意食用的話,則會導致陰氣逐漸增長、陽氣慢慢消失的情況發生。陰陽之間的平衡機制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明白的。只有所謂的結合左、右兩邊各自佔有的2成半才能達到5成的程度這一點是我個人知道的,其他人並不瞭解。
即所謂甚於波浪聲者,亦清任獨聞之,而他人所不能聞。此其所以獨有是方,而方獨可以是名也。都中人語云:此方可一二百服。准以四兩一服,四服即得一斤,百服則二十五斤矣,二百服則五十斤矣。其於真是半身不遂,病果在《金匱》「血痹虛勞門」者,方名雖曰補陽,方藥適以補陰。
或能以病就藥,藥雖過度,尚無大害。然真要在六個月零二十日內服完黃耆五十斤,恐亦無此理也。若夫中風、中氣,或且為痰中、食中,而亦曰此方可以通治,則中風當祛風,中氣當利氣,痰中、食中尤當消食豁痰以疏通之。此則半身皆可不遂,而病則不是虛勞。若亦服四兩之耆,病即不起。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提到的是一個治療疾病的藥方和治療方法。這個藥方特別有效是因爲只有這個人能夠聽到一種特殊的聲
罹禍之家主名且有屬矣。至其言人病之虛,防有瘀血,方故取用桃、紅,此意未嘗不是。然凡消瘀之法,因於寒者逐其寒,因於熱者退其熱,因於氣之鬱結者尤必達其鬱、解其結,而瘀始消。正不徒恃桃紅為也。且病之利於桃、紅者,必其大不利於黃耆者也。且未聞方之用桃、紅者,而可名為補陽者也。
奇哉方乎!不奇於鴉鴻橋之有是方,正奇在服是方者信其為真有是理,而方真可有是名也。安得不述此奇談,為未受愚之病家告哉。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說的是:一個家庭主人已經確診患病了,他認為自己身體虛弱,可能有淤血存在,因此使用了桃花和紅花來治療。這種想法並非完全錯誤,但是消除淤血的方法要根據病因進行對症下藥,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的淤血就要去除寒冷;如果是由於熱度過高引起的淤血就需要降溫處理;如果是由於氣鬱積所造成的淤血則更應該疏通鬱結才能使淤血消失。不能單純地依賴桃花和紅花就能夠解決問題。而且對於那些適合使用桃花和紅花的人來說,他們往往不太適宜服用黃芪。此外,還沒有聽說哪個方子用了桃花和紅花就可以被稱作能夠滋陰壯陽的良方。真是奇怪啊!這個方子之所以奇特,不僅僅是在於它出現在鴨鴿橋這個地方,更是由於服用這個方子的人都相信它是真的有效果並且具有這樣的功效。我們怎麼能不去傳播這些奇妙的事情呢?把它告訴那些尚未受到欺騙的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