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懋修

《文十六卷》~ 卷四·文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文四 (2)

1. 太陽病桂、麻、青龍三級說

以桂枝方中有芍藥者,大不宜於無汗之病也。「青龍方禁」云:脈微弱,自汗出,是桂枝證,不可與青龍湯。以青龍湯中有石膏者,大不宜於有汗而不煩躁之病也。明乎此,而風寒兩傷,營衛同病,豈非麻黃湯之專司,而與青龍何涉哉?余得以一言斷之曰,仲景於太陽病汗出而不喘滿者用桂枝湯,喘滿而不汗出者用麻黃湯,不汗出而煩躁者用大青龍湯。則此之三方,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

其病由輕而重,其方亦由輕而重,乃三級也,非三綱也。乃三級之階升,非三綱之鼎立也。

又有以桂麻各半易去青龍者,自較諸說為長。而其不識麻黃湯已是風寒兩傷,營衛同病。則仍未能說仲景之意。

白話文:

太陽病桂枝、麻黃、青龍三方運用說明

含有芍藥的桂枝湯,非常不適合沒有汗的病症。 「青龍湯禁忌」中說:脈搏微弱、自汗的症狀,是桂枝湯的病症,不能用青龍湯。含有石膏的青龍湯,非常不適合已經出汗但沒有煩躁的病症。明白了這一點,風寒兼傷、營衛同病的情況,不就是麻黃湯專門治療的嗎?為何要考慮青龍湯呢?

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張仲景在治療太陽病時,如果病人出汗但不喘不過氣,就用桂枝湯;如果喘不過氣但不流汗,就用麻黃湯;如果不流汗又煩躁,就用大青龍湯。這三種藥方,就是桂枝湯、麻黃湯、青龍湯,它們的順序是由輕到重。

這是治療病症的輕重三個等級,而不是三個互相獨立的綱領。它們是依次遞進的治療等級,並非三個相互對立的綱領。

也有人認為,將桂枝湯和麻黃湯各半使用,就可以替代青龍湯,這比其他說法更有道理。但他們沒有理解麻黃湯是治療風寒兼傷、營衛同病的,因此還是沒有真正理解張仲景的用藥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