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懋修

《文十六卷》~ 卷六·文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文六 (2)

1. 溫熱病說三

溫熱之屢變而亂其真也。由於傷寒之一變而失其傳,風寒諸病由太陽入陽明者,有《傷寒論》在,尚且各自為說。至溫熱,而漫以為仲景所未言,更不妨別出已見。每先將溫病移入他經,或且移作他證,如奕棋然,直無一局之同者。

若喻嘉言移其病於少陰腎,周禹載移其病於少陽膽,舒馳遠移其病於太陰脾,顧景文移其病於太陰肺,遂移其病於厥陰心包,秦皇士移其病於南方,吳鞠通移其病於上焦,陳素中、楊慄山移其病為雜氣,章虛谷、王孟英移其病為外感。尤其甚者,則張介賓、張石頑、以及戴天章輩,訾移其病為瘟疫,而石頑又移其病為夾陰。

娓娓動聽,亦若各有一理也者。而不知陽明為成溫之藪,古來皆無異說,皆以《傷寒論》陽明方為治。自夫人慾廢陽明方,故必先將陽明病移出陽明外,非余之故為皆議也。苟其不然,則東扯西拽者,何以必將千古相傳之定法弁毛棄之哉。禹謨曰:宥過無大,刑故無小。不知而移之,出於無心也。

過也,猶可恕也。知而移之,出於有心也,故也不可言也。潛窺其隱,恐尚不僅為明昧之分。後有作者,或更別有移法,總欲令世人不知有仲景,而樂就其簡便之門、新奇之說耳。然此皆將溫病移出陽明外者,更有明知其在陽明,亦必謂不可用傷寒方,而自制一二味藥,以為此非仲景所知。其實除此一二味,則仍不離《傷寒論》之葛根、膏、黃。

試一問黃坤載、楊慄山輩,於青萍、蠶、蟬外所用何藥,即可見矣。此則暗襲傷寒方,而即明斥《傷寒論》,又以不移為移者也。吾願任斯道之君子,毋為移字訣所誤,看得仲景書只宜於寒,而疑傷寒之方真不可用於溫熱之病,則吾道之幸,亦病家之幸也。爰為選方如下,仍是諸家所用藥,不過彼暗而此明耳。

2. 附:溫熱病選方

葛根黃連黃芩湯

此為陽明主方,不專為下利設。

葛根,黃連黃芩,炙甘草

白虎湯

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大承氣湯

諸承氣法酌用。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

五苓散,去桂、術。

豬苓茯苓澤瀉

黃芩湯

黃芩,赤芍大棗,炙甘草

大黃黃連瀉心湯

溫熱之用瀉心法者,只用此一方。

大黃,黃連

茵陳蒿湯

茵陳,大黃,梔子

梔子豉湯

諸梔豉法酌用。

生梔子,香豉

四逆散

柴胡,枳實,赤芍,炙甘草

白頭翁湯

秦皮白頭翁,黃連,黃柏

此以上皆仲景方。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赤芍,炙甘草

涼膈散

連翹薄荷,黃芩,梔子,大黃,芒硝,炙甘草

天水散

滑石,生甘草

此以上為河間方。

《肘後》蔥豉湯

蔥白,豆豉

《肘後》葛根蔥白湯,去姜。

葛根,蔥白,知母,川芎,赤芍

節庵柴葛解肌湯,去薑、棗。

柴胡,葛根,白芷羌活,石膏,黃芩,赤芍,桔梗,生甘草

《局方》柴葛升麻湯,去姜。

柴胡,葛根,升麻,荊芥前胡,石膏,黃芩,赤芍,桑白皮,豆豉

羌活沖和湯,生地、生薑酌用。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朮,黃芩,生地,炙甘草,蔥白,生薑

荊防敗毒散人參酌用。

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薄荷,人參,茯苓,炙甘草

黃連解毒湯大金花丸去梔子,加大黃。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三黃石膏湯

黃芩,黃連,黃柏,梔子,豆豉,石膏

蒼朮白虎湯

蒼朮,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此餘二十餘年酌用之方,病無不愈。不敢自私,以貢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