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六卷》~ 卷六·文六 (2)
卷六·文六 (2)
1. 溫熱病說三
溫熱之屢變而亂其真也。由於傷寒之一變而失其傳,風寒諸病由太陽入陽明者,有《傷寒論》在,尚且各自為說。至溫熱,而漫以為仲景所未言,更不妨別出已見。每先將溫病移入他經,或且移作他證,如奕棋然,直無一局之同者。
若喻嘉言移其病於少陰腎,周禹載移其病於少陽膽,舒馳遠移其病於太陰脾,顧景文移其病於太陰肺,遂移其病於厥陰心包,秦皇士移其病於南方,吳鞠通移其病於上焦,陳素中、楊慄山移其病為雜氣,章虛谷、王孟英移其病為外感。尤其甚者,則張介賓、張石頑、以及戴天章輩,訾移其病為瘟疫,而石頑又移其病為夾陰。
娓娓動聽,亦若各有一理也者。而不知陽明為成溫之藪,古來皆無異說,皆以《傷寒論》陽明方為治。自夫人慾廢陽明方,故必先將陽明病移出陽明外,非余之故為皆議也。苟其不然,則東扯西拽者,何以必將千古相傳之定法弁毛棄之哉。禹謨曰:宥過無大,刑故無小。不知而移之,出於無心也。
白話文:
當溫熱疾病不斷變化並混亂病情時,因為受冷感冒的一次改變就失去了疾病的傳播途徑,從太陽進入陽明的各種風寒疾病,有《傷寒論》存在,仍然各自有不同的說法。到了溫熱疾病,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張仲景沒有提到的,因此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些人會先把溫病移到其他經絡,或者把它轉換成其他的症狀,就像下棋一樣,完全找不到相同的局面。
如果像喻嘉言把病症移到少陰腎,周禹載把病症移到少陽膽,舒馳遠把病症移到太陰脾,顧景文把病症移到太陰肺,就把病症移到厥陰心包,秦皇士把病症移到南方,吳鞠通把病症移到上焦,陳素中和楊慄山把病症視為混合型病毒,章虛谷和王孟英把病症視為外部感染。最嚴重的是,張介賓、張石頑以及其他一些人批評這些病症是瘟疫,而且張石頑還把病症稱為夾陰。
他們講得頭頭是道,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然而,不知道陽明是形成溫熱疾病的聚集地,歷史上都沒有不同的看法,都是用《傷寒論》中的陽明方法進行治療。只有那些想要廢除陽明方法的人才會首先把陽明病症移出陽明之外,而不是我的故意挑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那些拉拉扯扯的人為什麼一定要拋棄千百年來一直沿用的固定療法治療呢?禹謨曾說:“寬容錯誤不會太大,處罰故意行為不會太小。” 不知道病因而去移動它,這是一種無意間犯下的錯誤。
過也,猶可恕也。知而移之,出於有心也,故也不可言也。潛窺其隱,恐尚不僅為明昧之分。後有作者,或更別有移法,總欲令世人不知有仲景,而樂就其簡便之門、新奇之說耳。然此皆將溫病移出陽明外者,更有明知其在陽明,亦必謂不可用傷寒方,而自制一二味藥,以為此非仲景所知。其實除此一二味,則仍不離《傷寒論》之葛根、膏、黃。
試一問黃坤載、楊慄山輩,於青萍、蠶、蟬外所用何藥,即可見矣。此則暗襲傷寒方,而即明斥《傷寒論》,又以不移為移者也。吾願任斯道之君子,毋為移字訣所誤,看得仲景書只宜於寒,而疑傷寒之方真不可用於溫熱之病,則吾道之幸,亦病家之幸也。爰為選方如下,仍是諸家所用藥,不過彼暗而此明耳。
白話文:
"過錯,尚可原諒。知道後能改正,出自有意識的行為,因此不能輕易言説。暗中窺探其隱祕,恐怕不只是明與暗的區別。後續的作者,或許會有其他轉變的方法,總的目標是讓世人認為沒有張仲景的存在,並且喜愛選擇簡單方便的方法、新的理論。
然而這些大多將溫病移出陽明之外,甚至有明確知道它在陽明範疇內,卻認為不能使用傷寒的方子,而是自己製造幾種藥物,主張這不是張仲景所知道的。實際上,除去這幾種藥物,仍然無法脫離《傷寒論》中的葛根、膏、黃等藥材的範疇。
如果我們去問黃坤載、楊慈山等人,在青萍、蠶、蟬之外使用了什麼藥物,就能看出端倪。這是在暗中借用傷寒的方子,但公開批評《傷寒論》,又以不轉移為轉移的方式。我願提醒秉持這一學派的人士,不要被轉移術語所誤導,認為張仲景的書只適合寒症,懷疑傷寒的方子真的不能用於溫熱的疾病,這是我們學派的幸事,也是病患的幸事。以下為我所選的方子,仍然是各家所用的藥物,只是他們暗中使用,我們則明確指出。
以下是選定的方子,依舊是各家所用的藥物,只是他們使用方式隱晦,我們則公開明確。"
2. 附:溫熱病選方
葛根黃連黃芩湯
此為陽明主方,不專為下利設。
葛根,黃連,黃芩,炙甘草
白虎湯
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大承氣湯
諸承氣法酌用。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陽明經主要症狀的藥方,並不是單純為了治下痢而設計。 葛根、黃連、黃芩和炙甘草是這個配方的主要成分。它們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發燒和其他相關症狀。 白虎湯是由石膏、知母、炙甘草和粳米組成的一個傳統漢方。它可以幫助降低體溫,減輕口渴等症狀。 大承氣湯是一種強效通便劑,通常在嚴重腹瀉或便祕時使用。它的成分包括大黃、芒硝、厚朴和枳實。 以上這些都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務必向專業醫生尋求協助。
五苓散,去桂、術。
豬苓,茯苓,澤瀉
黃芩湯
黃芩,赤芍,大棗,炙甘草
大黃黃連瀉心湯
溫熱之用瀉心法者,只用此一方。
大黃,黃連
茵陳蒿湯
茵陳,大黃,梔子
梔子豉湯
白話文:
五苓散去掉肉桂和蒼朮。 豬苓、茯苓、澤瀉 黃芩湯 黃芩、赤芍、大棗、炙甘草 大黃黃連瀉心湯 溫熱病症使用瀉心的方法時,只需要這一方藥。 大黃、黃連 茵陳蒿湯 茵陳、大黃、梔子 梔子豉湯
諸梔豉法酌用。
生梔子,香豉
四逆散
柴胡,枳實,赤芍,炙甘草
白頭翁湯
秦皮,白頭翁,黃連,黃柏
此以上皆仲景方。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赤芍,炙甘草
涼膈散
連翹,薄荷,黃芩,梔子,大黃,芒硝,炙甘草
白話文:
-
諸梔豉法酌用:此為一處方,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
生梔子,香豉:生梔子和香豉是此處方中的兩味藥材。
-
四逆散:此處方由柴胡、枳實、赤芍和炙甘草四味藥材組成。
-
白頭翁湯:此處方包含秦皮、白頭翁、黃連和黃柏四味藥材。
-
升麻葛根湯:此處方由升麻、葛根、赤芍和炙甘草四味藥材組成。
-
溫膈散:此處方包括連翹、薄荷、黃芩、梔子、大黃、芒硝和炙甘草七味藥材。
天水散
滑石,生甘草
此以上為河間方。
《肘後》蔥豉湯
蔥白,豆豉
《肘後》葛根蔥白湯,去姜。
葛根,蔥白,知母,川芎,赤芍
節庵柴葛解肌湯,去薑、棗。
柴胡,葛根,白芷,羌活,石膏,黃芩,赤芍,桔梗,生甘草
白話文:
天水散配方是河間先生所創。肘後書中的蔥豉湯是由蔥白和豆豉組成。肘後書中的葛根蔣白湯則去掉生薑,由葛根、蔥白、知母、川芎以及赤芍等成分構成。而節庵的柴葛解肌湯也去除生薑與大棗,其主要成份有柴胡、葛根、白芷、羌活、石膏、黃芩、赤芍及桔梗並加入生甘草。
《局方》柴葛升麻湯,去姜。
柴胡,葛根,升麻,荊芥,前胡,石膏,黃芩,赤芍,桑白皮,豆豉
羌活沖和湯,生地、生薑酌用。
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朮,黃芩,生地,炙甘草,蔥白,生薑
荊防敗毒散,人參酌用。
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薄荷,人參,茯苓,炙甘草
白話文:
以下是古文中提到的藥方及其成分:
- 柴葛升麻湯:柴胡、葛根、升麻、荊芥、前胡、石膏、黃芩、赤芍、桑白皮、豆豉。
- 羌活沖和湯: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朮、黃芩、生地、炙甘草、蔥白、生薑。
- 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薄荷、人參、茯苓、炙甘草。
以上是這些傳統中藥配方中的主要成分。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或疑慮,請務必向專業醫生尋求幫助並遵循其指示使用任何藥物。
黃連解毒湯,大金花丸去梔子,加大黃。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三黃石膏湯
黃芩,黃連,黃柏,梔子,豆豉,石膏
蒼朮白虎湯
蒼朮,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此餘二十餘年酌用之方,病無不愈。不敢自私,以貢病家。
白話文:
- 黃連解毒湯,大金花丸去梔子,加大黃。
- 使用黃連、黃芩、黃柏和大黃來製成解毒湯。也可以使用大金花丸並去除梔子,再加入大黃。
- 三黃石膏湯
- 使用黃連、黃芩、黃柏和石膏來製成湯。
- 蒼朮白虎湯
- 使用蒼朮、石膏、知母和炙甘草以及粳米來製成湯。
這幾種藥方是過去二十多年我常使用的,對於多種疾病都有效果。我不會獨佔這些知識,而是想與所有需要的人分享,以幫助病患。